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类型与方法大全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类型与方法大全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类型与方法大全一、修改主谓不一致的病句:1.将主语和谓语保持一致。

病句:我喜欢读书,他们都品味不一样。

修改后:我喜欢读书,他们大家品味不一样。

2.将主语与谓语之间的顺序调换。

病句:她读报纸很感兴趣。

修改后:读报纸对她来说很感兴趣。

3.将主语转化为复数或单数形式。

病句:老师提出要求,但没有达到目标。

修改后:老师提出要求,但他没有达到目标。

二、修改动词语态不一致的病句:1.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或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

病句:许多孩子没有被教育好。

修改后:许多孩子没有接受好教育。

2.保持动词语态的一致性。

病句:学生们很快被老师纠正。

修改后:学生们很快纠正了错误。

三、修改主谓或宾补搭配不当的病句:1.将错位的宾补移至正确的位置。

病句:他对困难学生非常关心。

修改后:他非常关心困难学生。

2.保持主谓和宾补之间的一致性。

病句:她的字写得很美,被老师夸奖。

修改后:她的字写得很美,受到了老师的夸奖。

四、修改连词或状语位置不当的病句:1.移动连词或状语至正确的位置。

病句:由于天气炎热,他不愿意出去玩。

修改后:他不愿意出去玩,由于天气炎热。

2.保持连词或状语在句子中的连贯性。

病句:现代科技发展很快的原因是人类不断探索。

修改后:人类不断探索的原因是现代科技发展很快。

五、修改句子主题与谓语不匹配的病句:1.将句子主谓保持一致。

病句: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

修改后: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

2.将句子中的主题转化为复数或单数形式。

病句:她的眼睛是黑色的。

修改后:她的眼睛是黑色的。

六、修改句子成份多余或缺失的病句:1.删除多余的成份。

病句:我们下了课后,就去踢足球。

修改后:下了课,我们就去踢足球。

2.补充缺失的成份。

病句:高兴地唱着歌。

修改后:他高兴地唱着歌。

以上是部分修改病句类型与方法的总结,但是语文的修改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修改。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种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种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种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1.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4.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一、成分残缺1、老师正在聚精会神地讲课。

2、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舞蹈。

3、他的学习成绩最好。

答案:1、老师正在聚精会神地讲课。

(“聚精会神地”是形容词,不能缺少谓语,应加上“讲得”。

)2、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舞蹈。

(“观看”已经含有“正在”的意思,不必再在前面加上“正在”。

)3、他的学习成绩最好。

(“最好”是副词,不能缺少中心词,应加上“的”。

)二、用词不当1、小红的爱好非常广大。

2、小明在校园里乱扔果皮。

3、明天我们学校举行联欢会。

答案:1、小红的爱好非常广大。

(“广大”是形容范围很广,应改为“广泛”。

)2、小明在校园里乱扔果皮。

(“果皮”不能乱扔,应改为“果核”。

)3、明天我们学校举行联欢会。

(“举行”和“联欢会”重复,应去掉“举行”。

)三、搭配不当1、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

2、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3、这道菜非常胃口。

答案:1、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

(主语“课外活动”和宾语“丰富”搭配不当,应改为“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内容非常丰富。

”)2、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回忆”和“往事”是同义词,不能搭配使用。

)3、这道菜非常胃口。

(主语“这道菜”和宾语“胃口”搭配不当,应改为“这道菜非常可口。

”)四、指代不明1、李红和赵华约好一起去图书馆,他终于准时赴约了。

2、昨天我给小红打了,他马上就来。

3、他画了一只可爱的兔子和一只凶猛的狮子。

4、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真值得一读。

5、他放声高歌,引来一片惊羡的目光。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养成修改语病的习惯。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成分残缺。

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缺主语)改为: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搭配不当。

即句子的主要词语之间搭配不当。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一)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

误用介词(“通过”或“经过”等)或动词“使”,导致主语丢失。

例句1: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例句2: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这两个句子都缺少主语,修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掉“通过”或者去掉“经过”,让“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昨夜一场大雨”分别做两个句子的主语;另一种修改方法是去掉动词“使”,让“我”、“空气”分别做两个句子的主语。

2.谓语残缺复杂的短语作句子的宾语,这个宾语中有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误认为是全句的谓语,造成谓语中心语丢失。

例句1:朱老师在去教室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老人面带笑容迎面走来。

例句2: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建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工作。

例句1的宾语部分有个动词“有”,它不是主语“朱老师”发出的动作,因此它不是句子的谓语,应在“突然”的后面补上谓语动词“看见”或“发现”。

例句2中“建立建全”也不是全句的谓语,应在“各个单位都要”的后面补上谓语动词“做好”,也可以直接去掉“工作”,让“建立建全”做句子的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偏正短语作宾语时,容易将宾语中心词丢失。

例句: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这个句的动词“保障”的宾语缺少中心语“权利”,误把“权利”的修饰语“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当做“保障“的宾语。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1: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崇高的革命品质”不能说“浮现”,改为“伟大的革命形象”例句2:学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受到表彰的应是“学校”,而不是“教学成绩”,应修改为:学校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2.动宾搭配不当例句: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亲切爽朗的笑声。

“笑声”不能说“看到”,应改为: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听到了他们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句:院子里充满了复杂的声音。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

修改病句11、街道上静悄悄的,行人络绎不绝。

修改为:街道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2、电脑的作用非常广大。

修改为:电脑的作用非常大。

3、小明的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

修改为:小明的学习成绩好的是原因他认真学习。

4、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黄瓜、茄子、青菜和西瓜。

修改为: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黄瓜、茄子、青菜和西瓜等。

5、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修改为:北京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6、在困难面前,我们要经得起考察。

修改为:在困难面前,我们要经得起考验。

7、张老师的身材非常健康,步伐非常迅速。

修改为:张老师的身体非常健康,脚步非常迅速。

8、我们班的董辉同学,主动承担图书管理员。

修改为:我们班的董辉同学,主动承担图书管理员的重任。

9、爷爷对我是那么的爱戴。

修改为:我对爷爷是那么的爱戴。

10、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

修改为: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的口号。

11、人民的生活环境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修改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12、我估计他大概是出去看电影了。

修改为:我估计他出去看电影了。

13、经过老师的帮助,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修改为: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错别字大大减少了。

14、如果天气这么冷,他就坚持锻炼身体。

修改为:因为天气这么冷,所以他就坚持锻炼身体。

15、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修改为:我国有世界上唯一的万里长城。

16、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修改为:昨晚刮了一夜的风。

17、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有秩序地蜂拥而出。

修改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蜂拥而出。

18、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声和快乐的舞蹈。

修改为: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声,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19、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修改为: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20、我们不能只重视两门语文、数学功课,要全面发展。

修改为:我们不能只重视语文、数学两门功课,要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小学语文中,修改病句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以及相应的答案。

一、成分残缺病句示例:他认真学习。

修改方法:缺少主语,应补充完整。

答案:小明他认真学习。

二、语序不当病句示例: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修改方法:时间状语应放在句首。

答案: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三、搭配不当病句示例:他唱了一首美丽的歌曲。

修改方法:形容词与名词搭配不当。

答案:他唱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四、前后矛盾病句示例:他可能去了,也可能没去。

修改方法:前后表述矛盾,应明确表达。

答案:他去了。

五、重复啰嗦病句示例:他非常地高兴。

修改方法:副词“非常”与“地”重复。

答案:他非常高兴。

六、语义不清病句示例:他去了那个地方。

修改方法:指代不明,应明确指出具体地点。

答案:他去了公园。

七、逻辑错误病句示例: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很热。

修改方法:因果关系错误。

答案: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很凉。

八、用词不当病句示例:他非常地喜欢这本书。

修改方法:副词“非常”与“地”搭配不当。

答案:他非常喜欢这本书。

九、主谓不一致病句示例: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修改方法:主语“这本书”与谓语“内容”不一致。

答案: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十、时态错误病句示例:我昨天去了学校,今天也去了。

修改方法:时态不一致,应统一时态。

答案:我昨天去了学校,今天也去了。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例子和修改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修改病句需要细心地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和使用语文时,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病句一:她心情很好,大声地唱着歌。

修改:她心情很好,高声唱着歌。

病句二:小芳同学去了图书馆看书。

修改:小芳同学去图书馆看书。

病句三:他提着篮子,往菜市场走。

修改:他提着篮子往菜市场走。

病句四:他买了苹果,还有香蕉和橙子。

修改:他买了苹果,也买了香蕉和橙子。

病句五:他骑着自行车上学,路上碰到好多朋友。

修改:他骑着自行车上学,在路上碰到了好多朋友。

病句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字,示范给同学们看。

修改: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字,给同学们示范。

病句七:小明是个懒惰的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

修改:小明是个懒惰的学生,他喜欢玩电子游戏。

病句八:小燕和小丽看电视,小丽同时也在做作业。

修改:小燕和小丽看电视,小丽还在做作业。

病句九:张艳一出门就碰到了她的好朋友。

修改:张艳出门就碰到了她的好朋友。

病句十:小强把书包放在桌子上,然后坐下来听讲座。

修改:小强把书包放在桌子上,然后坐下听讲座。

答案解析:病句一:根据汉语语序的习惯,应该用“高声”来修饰“唱”,表示声音的高亢。

病句二:中国汉语的特点之一是可以省略动词“去”,而直接用地点状语来表示去的动作。

病句三:根据汉语语序的习惯,不需要加“地”字。

病句四: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使用并列连词“也”可以更准确地表示并列关系。

病句五:根据时间和地点的关系,需要使用介词“在”来表示在某个地方发生的动作。

病句六:根据动作的先后顺序,应该将示范动作放在给看的动作之前。

病句七:需要使用代词“他”来指代前面提到的“小明”。

病句八:根据语境的理解,应该使用“还”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病句九:根据句子的主谓结构,应该将时间状语提前,使句子更通顺。

病句十:根据动作的逻辑关系,坐下听讲座是一个连续的动作,所以不需要用“然后”来连接。

总结:通过以上的病句修改练习,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和修辞不当的表达方式,并加以改正。

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小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小学生语文修改病句(带答案)

小学生语文修改病句(带答案)

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动宾搭配不当。

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如:(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如:(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

如:(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

<2>缺谓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

误用介词(“通过”或“经过”等)或动词“使”,导致主语丢失。

例句1: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例句2: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这两个句子都缺少主语,修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掉“通过”或者去掉“经过”,让“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昨夜一场大雨”分别做两个句子的主语;另一种修改方法是去掉动词“使”,让“我”、“空气”分别做两个句子的主语。

2.谓语残缺复杂的短语作句子的宾语,这个宾语中有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误认为是全句的谓语,造成谓语中心语丢失。

例句1:朱老师在去教室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老人面带笑容迎面走来。

例句2: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建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工作。

例句1的宾语部分有个动词“有”,它不是主语“朱老师”发出的动作,因此它不是句子的谓语,应在“突然”的后面补上谓语动词“看见”或“发现”。

例句2中“建立建全”也不是全句的谓语,应在“各个单位都要”的后面补上谓语动词“做好”,也可以直接去掉“工作”,让“建立建全”做句子的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偏正短语作宾语时,容易将宾语中心词丢失。

例句: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这个句的动词“保障”的宾语缺少中心语“权利”,误把“权利”的修饰语“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当做“保障“的宾语。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1: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崇高的革命品质”不能说“浮现”,改为“伟大的革命形象”例句2:学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受到表彰的应是“学校”,而不是“教学成绩”,应修改为:学校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2.动宾搭配不当例句: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亲切爽朗的笑声。

“笑声”不能说“看到”,应改为: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听到了他们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句:院子里充满了复杂的声音。

“复杂”不能修饰“声音”,应将它改为“嘈杂”4.主宾搭配不当例句:春天的四川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主语“四川”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应将“春天的四川”改为“四川的春天”。

(三)语序不当例句1:由于产品质量提高了,近年来我国电视机的出口深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例句2: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用的人才。

例句1中受欢迎的应是“出口的电视机”,不是“电视机的出口”。

例句2“将来都希望”应改为“都希望将来”。

(四)不合逻辑1.前后不一致句子中使用“能否”、“是否”、“高低”、“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混用的词,造成句子前后表意不一致。

例句: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例句中“能否刻苦钻研”既表肯定,又表否定,后面“提高学习成绩”只表肯定,前后不一致。

修改:去掉“能否”。

2.否定不当表否定意义的词(如:防止、杜绝、避免、禁止、否认、忌等)与否定词“不”连用,把意思说反了。

例句: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这个句的意思是说“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而不是说“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应去掉“不要”或“防止”。

3.自相矛盾例句: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

句子中“基本上”与“都”相矛盾,去掉“基本上”或去掉“都”。

4.主客颠倒例句: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刘翔这个名字”是客体,“中国人”才是主体,此句主客体说反了,应将“刘翔这个名字”与“中国人”交换位置。

(五)句意歧义一个句子如果有不同理解,那么称之为歧义句。

例句1:8月29日前去报名。

朗读时,可以在“前”的前面停顿,也可在“前”的后面停顿,造成歧义。

可以修改为“8月29日以前去报名”或者“8月29日去报名”。

例句2: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两个医学院的学生。

这个句子中“两个”倒底修饰“医学院”,还是“学生”,表意不明,造成歧义。

修改:“两个”放在“学生”的前面,或者将“两个”放为“两位”。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一)朗读语感法朗读病句,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糊的,可能有语病。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凭借语感就能快速判断以下语病: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句意歧义。

练习一:1、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2、英勇的炮兵部队击落了敌人的许多飞机和坦克。

3、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用的人才。

4、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5、班长、副班长和其他班干部参加了这次表彰会。

(二)词语聚焦法:1.看介词:“通过”或“经过”等。

如果句子的结构是“通过(或经过等介词)……,使……”,那么这个句子的病因是主语残缺。

2.看表两面性的词:“能否”、“是否”、“高低”、“成败”等,病因可能是前后不一致。

3.看否词“不”。

“防止”、“杜绝”、“避免”、“禁止”等与否定词“不”搭配,病因可能是否定不当。

4.看表对象的介词“对”,病因可能是主客位置颠倒。

5.看并列短语,可能语序不当。

如:经考古专家20多年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整理、研究和发掘”这个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发掘、整理和研究”)6.看并列短语,可能搭配不当。

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街道”和“乡音”之间加个谓语动词“听到”)7.看并列短语,可能分类不当。

如: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并列关系不当,可将“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改为“床上等生活用品”)8. 看与数量词搭配的词语如“增加(减少)了”“增加(减少)到”是否科学准确,约数不能有重复表述或前后矛盾的文字。

如:广东每年虾产品出口超过一亿美元以上,一旦被征收反倾销税,整个虾产品出口将遭受沉重打击。

(“超过”与“以上”重复,可以删去“以上”)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至少二亿棵左右,泡桐栽种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

(“至少”与“左右”语意有重复,有矛盾,可删去“左右”。

“增加到”与“以上矛盾”,改为“在”“为”,或删去“以上”)9. “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表述不当,表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

如: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可将“一倍”改为“一半”)10. “囊括……中的……”表述不当。

如:由胡佳、彭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11. “平均分(成绩)都……”表述不当,例如: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12. “时速每小时……”或“时速…… 小时”用词重复。

如:①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

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

(“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

例①应去“每小时”,例②应去“ 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 与之类似的还有“每件的单位价格”“日均每天”“每年的年均”等问题。

13.“津津乐道地谈论”“凯旋归来”表意重复。

14. “几(×)个……的……”可能有歧义。

如: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15.“只有……才……”误用为“只要……就……”16.前后分句主话相同,关联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用在主语前。

如:近年来,国家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句关联词“不仅”所在的分句主语是“机构”,“而且”所在分句的主语是“许多人”,前后主语不同,关联词语应放在各自的主语之前,因此将“不仅”移到国家前)17. “不管”或“尽管”,看是否将两词误用。

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

练习二:1、通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庭熟练掌握了知识。

2、能否保持平常的心态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3、大家上下楼梯应小心,防止不要发生安全事故。

4、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5、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三)成分梳理法成分梳理法,就是找出句子的成分,能快速判断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成分梳理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位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例句:[通过这次成绩分析会],(初三)的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如果增加一个动词“使”,这个句子变为了主语残缺的病句:[通过这次成绩分析会],使初三的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三、修改病句方法:增、删、调、换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最后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四、特别注意1、“有无”“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2、容易的重复词语“目的是为了”“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就”“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