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参考答案
北语网院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_2答案

(单选)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正确答案:B
(单选)2: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正确答案:D
(单选)3: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这一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单选)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阶级性
B:继承性
C:社会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B
(单选)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B
(单选)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正确答案:C
(单选)7: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的依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
北语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4正确答案

北语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4正确答案(单选题)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 D(单选题)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正确答案: B(单选题)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正确答案: B(单选题)4: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A:根本政治路线B:根本组织路线C:根本思想路线D:一切事情的根本路线正确答案: D(单选题)5:从本质上看,科学是()A:知识的理论体系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D:一切知识的总汇正确答案: A(单选题)6: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实现科技的飞跃B: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C: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正确谜底: D(单选题)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C: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正确谜底: C(单选题)8: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谜底: C(单选题)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C:能保存资本价值D:能转移本钱价值正确答案: A(单选题)1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耗的同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正确谜底: D(单选题)11:社会主义与本钱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体式格局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正确答案: B(单选题)1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资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正确答案: D(单选题)13: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同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正确答案: B(单选题)14: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A: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B: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C: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D: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正确谜底: D(单选题)15:矛盾题目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题目C:矛盾的广泛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题目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题目正确答案: C(单选题)1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商品资本B:社会总生产本钱C:社会总货币资本D:社会总流通本钱正确谜底: A(单选题)17: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实用价值D:交换价值正确答案: B(单选题)1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长和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发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正确答案: C(单选题)19:本钱的周转速度()A: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正确答案: D(单选题)20: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A:预付可变资本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剩余价值率提高了D: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正确谜底: B(多选题)21: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C:表现出事物发展进程中的自我完善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正确答案: B,C,D(多选题)22:马克思主义暂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D: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正确答案: A,B,D(多选题)2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概念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正确谜底: A,B(多选题)24:下列选项中,正确解释本钱本质和特性的选项有()A:本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C:本钱是个历史的范畴D:本钱是物的外壳袒护下的本钱主义生产关系正确谜底: A,C,D(多选题)25: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正确答案: A,C,D(判断题)26:哲学可以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类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7:相同的经济基础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 B(判断题)28:意识本身也是一种物质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 A(判断题)29: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 A(判断题)30:历史上任何人,无论发挥了多么巨大的作用,都无法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偏向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1:旧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都持反映论概念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唯心史观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3:垄断价格的出现使得价值规律不再发挥作用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两者不可兼得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5: “”和“”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单选题)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扩展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生产扩展与市场实现的矛盾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 D(单选题)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正确答案: B(单选题)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正确答案: B(单选题)4: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A:根本政治路线B:根本组织路线C:根本思想路线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正确答案: D(单选题)5:从本质上看,科学是()A:知识的理论体系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D:一切知识的总汇正确答案: A(单选题)6: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实现科技的飞跃B: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C: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正确谜底: D(单选题)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C: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革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正确答案: C(单选题)8: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 C(单选题)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C:能保存本钱价值D:能转移本钱价值正确答案: A(单选题)10:物资资料生产体式格局是()A:主体与客体的同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同一正确答案: D(单选题)11:社会主义与本钱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正确答案: B(单选题)1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资的固有属性,物资是运动的主体正确谜底: D(单选题)13: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正确谜底: B(单选题)14: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A: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B: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C: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D: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正确答案: D(单选题)1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题目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 C(单选题)1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商品资本B:社会总生产资本C:社会总货币本钱D:社会总流通资本正确答案: A(单选题)17: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实用价值D:交换价值正确答案: B(单选题)1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正确谜底: C(单选题)19:资本的周转速度()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正确答案: D(单选题)20:加快本钱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A:预付可变本钱增长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剩余价值率提高了D: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了正确答案: B(多选题)21: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C:表现出事物发展进程中的自我完善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正确谜底: B,C,D(多选题)22:马克思主义暂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D: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正确谜底: A,B,D(多选题)2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概念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概念正确谜底: A,B(多选题)24:下列选项中,正确解释本钱本质和特性的选项有()A:本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C:本钱是个历史的范畴D:本钱是物的外壳袒护下的本钱主义生产关系正确谜底: A,C,D(多选题)25: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正确答案: A,C,D(判断题)26:哲学可以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类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7:相同的经济基础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 B(判断题)28:意识本身也是一种物质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29: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 A(判断题)30:历史上任何人,无论发挥了多么巨大的作用,都无法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 B(判断题)31:旧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都持反映论观点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2:在马克思主义发生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唯心史观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 B(判断题)33:垄断价格的出现使得价值规律不再发挥作用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5:“”和“”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A:错误B:正确。
北语22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辅导资料答案

北语22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正确选项:C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科学性和阶级性
【B.】原则性和灵活性
【C.】实践性和阶级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
正确选项:C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正确选项:B
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正确选项:C
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商品资本
【B.】社会总生产资本
【C.】社会总货币资本
【D.】社会总流通资本
正确选项:A
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正确选项: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次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次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32道题)展开收起1.(2.5分)“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A、事物的外部联系∙B、事物的直接联系∙C、事物的主要联系∙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4.(2.5分)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5.(2.5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6.(2.5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7.(2.5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8.(2.5分)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9.(2.5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辨证的观点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其意义在于()∙A、既坚持重点又抓住两点∙B、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C、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D、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经验论的错误表现在于()∙A、经验是第一性的∙B、否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D、强调了精神的作用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假象是指()∙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A、两点论∙B、均衡论∙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次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
次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次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1.(
2.5分)“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
A、事物的外部联系
B、事物的直接联系
C、事物的主要联系。
22春东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参考

4分
A 认识
B 实践
C 本质
D 现象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10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
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 ) 4分
A 选择的随意性
B 活动的主动性
C 摆脱必然的束缚
D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解析: 暂无内容
100分
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社会发展不仅具有统一性,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下列能体现社会形态 4分 更替多样性特征的是( )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A 不同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B 某些民族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方向可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不一致
C 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同样的社会形态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4分
A对
B错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4分
A对
B错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A
解析: 暂无内容
3
雇员拥有股票,工人成为股东,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消失了。
4分
A对
B错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C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7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 )
4分
A 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 能动地创造客观世界
C 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
D 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北语19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234满分答案

19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答案:C
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
A.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
B.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C.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D.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答案:C
3.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形式
答案:A
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商品资本
B.社会总生产资本
C.社会总货币资本
D.社会总流通资本
答案:A
5.以生产资料存在的资本属于()
A.流通资本
B.流动资本
C.可变资本
D.不变资本
答案:D
6.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阶级性
B.继承性
C.社会性
D.主观性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2020秋)3.3章节测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秋)3.3章节测试1【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我的答案:B得分: 5.5分2【单选题】实践客体是指()•A、自然界存在的客观事物•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C、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D、人类社会我的答案:C得分: 5.5分3【单选题】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是( )•A、模仿性•B、运动性•C、直观性•D、创造性我的答案:D得分: 5.5分4【单选题】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C、客观性和实在性•D、具体性和历史性我的答案:B得分: 5.5分5【单选题】概念、判断、推理是()•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我的答案:C得分: 5.5分6【单选题】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B、真理对事件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D、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我的答案:C得分: 5.5分7【单选题】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D、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我的答案:B得分: 5.5分8【单选题】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B、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C、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D、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的答案:D得分: 5.5分9【多选题】对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A、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B、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C、如果理论创新脱离实际,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恶性循环•D、新时代提供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我的答案:ABCD得分: 5.5分10【多选题】“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这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20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标准答案]:D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标准答案]:A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标准答案]:D
4.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标准答案]:D
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标准答案]:D
6.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