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精炼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一.酸、碱、盐的初步概念1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 H2SO4、HNO3、HCl等都属于酸类.2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如 NaOH、Ca(OH)2、Ba(OH)2等。
3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 NaCl、KNO3、CuSO4·5H20等都属于盐类。
铵根离子虽不是金属离子,但因其具备金属离子的特征,因此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应属盐类。
二.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大多为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为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中只有 K2O、Na2O、BaO、CaO能与水化合生成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如 CO2、SO2、SO3、P2O5等能与水化合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3)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可看作先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含氧酸,含氧酸再与碱相互交换成分得出生成物,即:二、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通性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
方法指导:“通性"是指某类物质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是具有一定条件和运用范围的,“酸"──常用盐酸、稀硫酸,而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浓硫酸,因为它们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2.酸溶液与酸性溶液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PH<7)的溶液。
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其溶质不一定是酸。
有些盐溶液,如NaHSO4溶液、NH4Cl 溶液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碱的通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因而碱类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方法指导:学习碱的性质时既要掌握OH—具有的一般规律即通性,又要明确不同的阳离子所具有的特殊性。
如 C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 NaOH溶液却不与 Na2CO3溶液反应。
4.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等的特性(1)大多数难溶性碱受热容易分解,如:Cu(OH)2=CuO+ H2O 。
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高频知识点专练 酸、碱、盐的概念

冲刺2023年中考复习化学高频考点训练酸、碱、盐的概念一、单选题1.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结果错误的有()①液氧和氧气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则H2O2和H2O的化学性质也相同②铜可以和硝酸银反应得到单质银,也可以和氯化银反应得到单质银③H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④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可以构成盐类物质,所以盐类物质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⑥稀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⑦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A.4个B.5个C.6个D.7个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中,正确的是()A.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B.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且伴随着能量变化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酸、碱、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无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5.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钾、钠、锶”指的是元素B.该矿泉水显中性C.H2SiO3属于酸D.该矿泉水是混合物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7.对物质组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一定存在间隙B.酸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C.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8.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气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9.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氧化铁B.碱:烧碱纯碱氨水C.混合物:合金海水高锰酸钾D.有机物:甲烷乙醇碳酸钙10.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酸:高锰酸钾、碳酸、盐酸B.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生石灰C.盐:氯化钾、纯碱、烧碱D.合成材料:塑料、蚕丝、合成橡胶1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SO4B.SO2C.KNO3D.NaOH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洗洁精和汽油清除油污的原理相同B.只有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D.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二、填空题1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决定你心中的天空是阴是阴的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拥有阳光心情的人是失败的!祝中考好运!以下是边肖带来的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欢迎阅读参考资料。
让我们来看看!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1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硝酸(1)浓盐酸: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脱水(使有机物碳化的化学变化);强氧化(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
(3)浓硝酸: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酸、碱和盐的溶解度酸、碱、盐溶解度记忆公式:氨、钾、钠、钡、钙溶于碱。
硝酸铵钾,都是可溶性盐。
硫酸盐不溶性钡和铅;氯化物不溶于银和亚汞,碳酸盐溶于钾、钠和铵,其他不溶。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二碱金属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 CuSO4=Cu(OH)2 Na2SO42.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三氯化铝铁=三氯化铁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钠4.氢氧化钠和氯化铜:2氢氧化钠氯化铜=铜(氢)22氯化钠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共性:氢氧化钙Na2CO3=碳酸钙氢氧化钠碱碱的一般性质(一般性质的原因:离解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阴离子都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所有反应物均可溶,产物满足复分解条件)注: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一般性质)例如铜(OH) 2氧化铜H2O2Fe(OH)3fe2o 3 3H2O常见沉淀:氯化银硫酸钡铜(氢)2 氟(氢)3 镁(氢)2 生物活性炭O3 碳酸钙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只有在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才能发生。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3邻苯二甲酸盐酸-另一种酸,另一种盐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CaCl2 H2O CO2=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 HCl=2 NaCl H2O CO2=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MgCl2 H2O CO2=4.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硝酸银=氯化银硝酸5.硫酸和碳酸钠的反应:Na2CO3H2SO4=Na2SO4 H2O CO2=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H2SO4 BaCl2=BaSO4 2HCl酸性普通性别酸的一般性质(一般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产生的所有阳离子都是H)(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总结酸碱盐是化学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各大方程式更是考卷的常客。
这里豆姐详细地总结了这一专题的重点知识,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的话,一定要仔细阅读。
一、酸及酸的通性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酸的通性:盐酸HCl 硫酸H2SO4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Zn+ H2SO4 =ZnSO4+H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碱+酸→盐+水NaOH+HCl=NaCl+ H2OCu(OH)2+H2SO4= CuSO4+2H2O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AgNO3+HCl=AgCl↓+HNO3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
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二、碱及碱的通性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
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中考化学专题----酸碱盐

中考化学专题----酸、碱、盐【考点归纳】一.常见的酸1、酸的物理性质:(1)浓盐酸: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有腐蚀性。
(2)浓硫酸: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常作干燥剂)、脱水性(使物质碳化)、强的氧化性、腐蚀性。
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酸的化学性质(通性):(1)酸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如;Zn + H2SO4 ==== ZnSO4 + H2↑;Fe + 2HCl =====FeCl2 + H2↑等。
说明:①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②酸必须是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或硝酸)。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6HCl + Fe2O3 ==== 2FeCl3 +3H2O H2SO4 + CuO =====CuSO4+ H2O说明:①酸必须是可溶性;②金属氧化物必须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BaO、Fe2O3等。
(4)酸与碱反应:如: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 Cu(OH)2 ==== CuSO4+ 2H2O点评:此类反应既是酸的通性也是碱的通性,工农业应用较广,是考点中的热点。
(5)酸与某些盐反应:如: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二.常见的碱1.碱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NaOH):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放热),易潮解(可做干燥剂),有强烈的腐蚀性。
(俗名叫烧碱、火碱、苛性钠)(2)氢氧化钙:Ca(OH)2: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有腐蚀性,可用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取:CaO + H2O ====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2.碱的化学性质(通性)(1)碱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整理)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酸碱盐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酸碱盐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学问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
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9年级化学酸碱盐学问点归纳。
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9年级化学酸碱盐学问点归纳(一)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除硝酸) + 金属→ 盐+ 氢气(置换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Fe + 2HCl === FeCl2 + H2↑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硝酸和金属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生成物也不是氢气。
3.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除Al2O3、ZnO外)4.酸+ 碱→ 盐+ 水HCl + NaOH ==== NaCl +H2O3HCl + Al(OH)3 ==== AlCl3 + 3H2O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5.酸+ 某些盐→ 新酸+ 新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HCl + AgNO3 === AgCl↓ + HNO3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9年级化学酸碱盐学问点归纳(二)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阳根离子的化合物。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条件:碱必需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可溶性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Ca(OH)2 + CO2 ==== CaCO3 ↓+ H2O3. 碱+ 酸→ 盐+ 水2HCl + Cu(OH)2 ==== CuCl2 + 2H2OHNO3+ NaOH ==== NaNO3 +H2O4.可溶性碱+ 可溶性盐→ 新盐+ 新碱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中考化学:酸碱盐总结版

专题六知识点一:常见的酸、碱、盐1. 酸金属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比如FeCl 2,而不是FeCl 3)。
浓硫酸可用来洗气干燥(长进短出)。
酸酸的组成:酸 H + + 酸根离子常 见 的 酸盐酸硫酸浓盐酸的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可以看见白雾(盐酸小液滴),敞口放置后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精炼石油、制造药物等。
浓硫酸的性质:粘稠油状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水性、脱水性(碳化现象)、强氧化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敞口放置后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金属除锈等碱碱的组成:碱 OH - + 金属离子(或NH )常见 的 碱氢氧化钠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颗粒,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强腐蚀性,暴露在空气中会结合CO 2发生变质;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
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等。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腐蚀性;用途:建筑业上常用来砌砖抹墙;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还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怎么判断?补充:1、注意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而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精炼
一、酸、碱、盐的定义
1.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等。
2.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NaOH 、Ca(OH)2、氨水(NH 3·H 2O )等。
3.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NaCl 、Na 2CO 3等。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物质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 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①吸水性②脱水性③强氧化性④腐蚀性用途
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H 前的金属(K 、Na 除外)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反应能进行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酸根离子的检验
离子试剂
现象
Cl -AgNO 3及HNO 3有白色沉淀生成SO 2-
4
盐酸及BaCl 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 2-
3
CaCl 2、盐酸及石灰水
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后,沉淀溶解,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物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CaO +H 2O ===Ca(OH)2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且反应能进行需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C uO +H 2O 、2Fe(OH)3=====△
Fe 2O 3+3H 2O 。
②常见沉淀:AgCl↓、BaSO 4↓、Cu(OH)2↓、F e(OH)3↓、Mg(OH)2↓、BaCO 3↓、CaCO 3↓等。
③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发生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定义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CO 2+H 2O===H 2CO 3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 2+Ca(OH)2===CaCO 3↓+H 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 2O+H 2
O===2NaOH
(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 2O 3+6HCl===2FeCl 3+3H 2
O
五、中和反应及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①改良土壤的酸碱性;②处理工厂的废水;③用于医药生产。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2)pH 的测定: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因为溶有CO 2),pH<5.6的雨水为酸雨六、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