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

合集下载

护理学舒适

护理学舒适

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舒适一、概念(一)舒适的概念舒适是指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是自我满足的主观感觉。

最高水平的舒适是一种健康状态,表现为无忧、无虑、无痛苦,心理满足,精力充沛,身体安逸,感到安全和放松。

影响舒适的因素是:身体、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

这四种因素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其中某一因素出现障碍,都会引起不舒适。

(二)不舒适的概念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对生活不满,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感觉。

当病人基本的生理需要得不到全部满足,身体出现不适或感到疼痛,周围环境改变或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舒适的感觉程度会逐渐下降,则会出现不舒适。

不舒适的表现是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萎靡不振、睡眠不佳、消极失望、疲乏无力,难以坚持正常工作和生活。

疼痛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舒适。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一)身体方面1.疾病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各种疼痛等。

2.体位和姿势不当使肌肉和关节过度疲劳等。

3.活动受限如不能随意翻身使局部过度受压,使用石膏、夹板、约束带限制活动等。

4.个人清洁卫生病重时活动受限不能自理洗头、洗澡等清洁工作。

(二)心理方面1.焦虑与恐惧如对疾病的预后产生的恐惧,必须依赖别人照顾或对疾病带来的经济困难而感到焦虑。

2.自尊受损被医护人员及家人忽视,受到冷落,造成不被重视不被尊重的感觉,或自尊心受到伤害等。

3.面对压力生病后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的还要失去现有的工作;对治疗和手术担心,对治疗和痊愈缺乏信心等。

(三)社会方面1.角色适应不良出现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紊乱。

2.缺乏支持系统缺少关心和帮助,被亲朋、好友忽视,缺少经济支持等。

(四)环境方面1.陌生的环境新入院病人对病房环境陌生,缺乏安全感,产生紧张与焦虑。

2.物理环境温度、湿度、光线不适宜;通风不良、噪音等都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合干扰。

基础护理学[第九章舒适、疼痛、休息与睡眠和活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基础护理学[第九章舒适、疼痛、休息与睡眠和活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第九章舒适、疼痛、休息与睡眠和活动知识脉络图第一节舒适一、舒适的概念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

其包括生理舒适,心理、精神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

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不舒适的表现有: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精神不振,疲乏,失眠等。

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形式。

个体每时每刻都处在舒适与不舒适之间的某一点上,并不断地变化着。

当个体体力充沛、精神舒畅、感觉安全和完全放松,一切生理、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时,表明处于最高水平的舒适。

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周围环境不适宜,身体出现病理现象,感到疼痛,安全受到威胁和感到紧张时,舒适的程度则逐渐下降,直至完全转变为不舒适。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身体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一)身体因素1.疾病因素疾病所致的疼痛、头晕、咳嗽、发热、恶心、呕吐等,造成机体不适。

2.活动受限,姿势不当使用约束带、石膏绷带、夹板等限制患者活动时可造成不适。

3.身体不洁卫生状况不佳,如口臭、汗臭、皮肤污垢、瘙痒等,均可引起不适。

(二)心理社会因素1.疾病威胁由于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生存需求得不到保证,如担忧手术、疾病困扰,自我表现与发展受到干扰,家庭和社会责任无法履行,疾病对经济、家庭、工作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或抑郁。

2.角色适应不良患者可能出现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紊乱等角色适应不良的状态。

3.生活习惯的改变住院后生活习惯改变,患者一时适应不良。

4.自尊受损如被医护人员疏忽、冷落,感觉不被尊重或自尊心受到损害等。

(三)环境因素1.住院环境陌生新人院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或不适应,缺乏安全感。

2.不适的环境空气不新鲜,有异味;病室访客过多,治疗仪器等产生的噪声;被褥不整洁、床垫软硬不当等都可使患者感到不适。

第六章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ppt课件

第六章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ppt课件

老年人活动
7、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的服饰要适宜:运动衣:宽松 舒适 适宜 (糖)运动鞋:适宜 软底高弹防滑 (2)运动前和运动后的活动:禁咖啡 要放松 禁热浴 (3)异常情况应就诊:胸闷 心慌 气促 全身不适 (4)暂停运动锻炼:急性病 心绞痛或呼吸困难 精神受刺激 情绪不稳定
老年人活动
8、体力劳动不能完全取代运动锻炼 体力劳动:部分肢体参加的紧张性强制性运动 体育锻炼:全体关节、肌群参与的协调性运动 不可忽视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沐浴时伸展弯曲 床上深呼吸四肢活动
加强智和能体能的锻炼
对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减轻压力保持身心愉悦 美容、养颜的作用 增加自信心 和谐人际关系
老年人活动
(一)老年人活动能力的评估 ①老年人先存的活动能力 ②基本体格检查 ③目前用药情况 ④了解老年人活动史 ⑤评估老年人目前活动耐力 ⑥了解老年人活动前后情况 ⑦给予新的活动内容时应评估对其耐受性 ⑧活动环境是否便、利安全
骨骼力学性能明显
不能承受正
常生理负荷 轻微外力或跌倒易发
生骨折,且愈合缓慢
骨骼肌肉系统
2、关节
(1)关节软骨:老年人关节软骨的改变最为明显 含水量 亲水性粘多糖 硫酸软骨素A减少 胶原含量增加 关节软骨 钙化 纤维化 失去弹性 对外界机械 应力减弱
骨骼肌肉系统
长期磨损:关节软骨面变薄 软骨 粗造 破裂 完整性受损 软骨剥离形成游离体
3.预防老年人骨折最主要的措施是( )
A.用激素类药物 C.环境安全 E.日光浴 B.户外活动 D.服用钙剂
六、老年人高血压

老年人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
老年护理学
第六章 老年人休息与 活动的护理
2015、5

基础护理学第五章休息与活动学习资料课件.ppt

基础护理学第五章休息与活动学习资料课件.ppt
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过劳死” 的人数已达60万人,平均每天有约超过1600 人因劳累引发疾病离世。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第一节 休息
精心整理
休息
是静止 不动吗 ???
休息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相对地减少活动, 使人从生理上和心 理上得到放松,消 除或减轻疲劳,恢 复精力和体力的过 程。它是一种安详、 宁静、无焦虑、轻 松自在的状态,即 在没有任何情绪压 力之下身心松弛状 态。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睡眠
睡眠是最重要、最自然的休 息方式。为周期发生的知觉 的特殊状态,由不同的时相 组成,对周围的环境可相对 不做出反应。
精心整理
(一)睡眠的意义
可逐渐恢复体力和精力,以保持良好的觉醒 状态;修复和补充日间机体所遭受的创伤、 过度的消耗等现象,渐渐恢复其自然平衡的 状态。睡眠对维护人类健康,尤其是促进病 人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精心整理
(二)睡眠的生理
1.原理
大脑皮 层
拮抗
脑干网状结构 上行激动系统
传导冲动
脑干尾端 (睡眠中 枢)引起 睡眠和脑 电波同步 化
觉醒状态
睡眠与觉醒相互转化
精心整理
2.睡眠的时相
精心整理
2.睡眠的时相
睡眠分为两种不同的时相,慢波睡眠(正相 睡眠或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和快波睡眠( 异相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精心整理
注意
睡眠的一些时相对人体有特殊的意义, 在慢波睡眠的深睡期,体内可分泌大量 的生长激素,有助于机体生长和体力恢 复;快波睡眠对精神和情绪上的平衡非 常重要,此期生动的、充满感情色彩的 梦境可使人缓解精神压力。
精心整理
(三)睡眠的评估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基础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模拟试卷

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基础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模拟试卷

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基础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3/A4型题 3. X型题 4. 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39岁,患者因全身疼痛多日,导致多方面的反应。

不属于疼痛所引起的反应的是( )。

A.血压升高、手掌出汗、面色苍白B.血钙升高、血糖升高、血钠降低C.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改变D.皱眉、哭泣、呻吟、尖叫E.退缩、抑郁、愤怒、依赖正确答案:E解析:疼痛的生理病理反应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出汗、骨骼肌收缩,恶心、呕吐、休克等;情绪反应有紧张、焦虑、恐惧等;行为反应有烦躁不安、呻吟、哭闹、皱眉等。

而退缩、抑郁、愤怒、依赖不是疼痛的反应。

知识模块: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2.下列哪项不是休息的含义?( )A.没有焦虑、紧张B.身体各部位的放松C.良好的心理状态D.良好的生理状态E.充足的睡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3.下列对于睡眠时相描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睡眠是由两个交替出现的不同时相组成的B.慢波睡眠是人们入睡之前的一种浅睡眠状态C.慢波睡眠第一期时人们容易被唤醒D.慢波睡眠第三期时,人们往往处于熟睡期,难以唤醒E.慢波睡眠第四期时,处于深睡期,极难唤醒,全身松弛,无任何活动正确答案:B解析:慢波睡眠是人们入睡后常发生的一种睡眠。

知识模块: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4.患者,女,67岁,胃穿孔,行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术,持续补液治疗,液体于凌晨五点半输毕,患者夜间间断入睡,白天自感疲乏,精神差,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是( )。

A.疼痛B.活动受限C.焦虑D.输液时间过长E.睡眠习惯改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5.遗尿常发生于睡眠周期的( )。

A.慢波睡眠第一期B.慢波睡眠第二期C.慢波睡眠第三期D.慢波睡眠第四期E.快波睡眠时相正确答案:D解析:睡眠时相包括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护理学基础复习指导

护理学基础复习指导

了解:
了解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了解人工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病人衰弱、抵抗力低
病情重而复杂
病情变化快
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治疗措施多
易发生合并症
01
02
03
04
05
06
危重病人的特点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加强临床护理:眼睛、口腔、皮肤
第十四章 体温和脉搏
熟悉 浅表动脉的解剖部位 体温单的内容 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冷、热疗法的作用;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了解 1.体温的定义及体温的形成及调节 2.正常体温、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 3.脉搏的形成 4.脉搏异常与疾病的联系
鼻导管给氧的操作方法,氧浓度、氧流量的换算方法。
不同患者呼吸测量的方法和记录,各种痰标本采集的正确方法。
临床护理决策(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nursing) 是护士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患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方案作出判断的复杂过程过程。 护理临床决策的类型 护理临床决策 护理伦理决策 护理管理决策
01
02
03
掌握
第八章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实践特征,整体护理与传统护理的区别,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的关系。 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护理诊断的排序原则。 制定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的要求,书写注意事项。
熟悉
1
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特性及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了解
2
第八章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常用的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洗手技术和手的消毒,无茵技术操作原则,隔离的原则种类。

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基础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模拟试卷

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基础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模拟试卷

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基础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3/A4型题 3. 案例分析题1.为急性肺水肿患者安置体位时,应使床头支架与水平面成( )。

A.30°~40°角B.40°~50°角C.50°~60°角D.60°~70°角E.70°~80°角正确答案:E解析:急性肺水肿患者取端坐卧位。

即患者坐起,身体稍前倾,跨床小桌放于床上,桌上垫软枕,患者可伏于桌上休息,摇起床头支架与水平面成70°~80°,膝下支架与水平面成15°~20°。

知识模块: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2.瘫痪、极度衰弱的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

A.主动卧位B.被动卧位C.被迫卧位D.特异卧位E.不稳定卧位正确答案:B解析:被动卧位指患者自己无能力变换体位,卧于他人安置的体位。

适用于昏迷、瘫痪、极度衰弱的患者。

知识模块: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3.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应采取何种体位? ( )A.端坐位B.半坐卧位C.头低足高位D.头高足低位E.俯卧位正确答案:D解析:头高足低位:患者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尾,床头垫高15~30 cm。

适用范围:(1)颈椎骨折患者进行颅骨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2)减轻颅内压,以预防脑水肿;(3)开颅手术后患者。

知识模块: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使用约束带应观察的项目的是( )。

A.衬垫是否垫好B.约束带是否牢靠C.体位是否舒适D.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E.神志是否清楚正确答案:E解析:使用约束带时,局部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并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必要时按摩局部,以促进血液循环;记录保护用具使用的原因、使用时间、观察结果、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停止使用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