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辉中国茶饮料之发展趋势2010

合集下载

茶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茶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茶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1. 行业概述 (2)1.1 茶饮料市场规模及增长态势 (3)1.2 主要参与者及市场份额 (4)1.3 茶饮料消费人群特征及消费行为 (5)2. 行业现状分析 (7)2.1 传统茶饮料市场状况 (8)2.1.1 主要产品类型及市场细分 (9)2.1.2 销售渠道及模式 (11)2.1.3 市场竞争格局 (12)2.2 休闲茶饮料市场状况 (13)2.2.1 主要产品类型及市场细分 (14)2.2.2 销售渠道及模式 (16)2.2.3 市场竞争格局 (17)2.3 健康茶饮料市场状况 (19)2.3.1 主要产品类型及市场细分 (20)2.3.2 销售渠道及模式 (21)2.3.3 市场竞争格局 (23)2.4 行业发展痛点及挑战 (23)3. 发展趋势分析 (25)3.1 功能性茶饮料持续创新 (26)3.1.1 针对不同人群及需求的功能定位 (28)3.1.2 新材料及工艺的引入 (29)3.2 新兴销售模式的涌现 (30)3.2.1 线上直销模式发展 (32)3.2.2 生鲜茶饮及个性定制的发展 (33)3.3 多元化产品结构构建 (34)3.4 品牌形象及文化建设升級 (36)4. 未来展望 (37)1. 行业概述茶饮料行业是从传统茶叶衍生出的新兴饮料领域,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独特的香气和口味,茶饮料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喜爱,尤其在亚洲市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茶饮料市场随着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品的偏好而快速扩张。

随着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饮料的期待已超越简单的解渴和提神。

现代茶饮料不仅仅是传统茶文化的载体,更是融合了多种加工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展示,如无糖茶、含乳茶、草本茶与茶汤的产物。

众多企业投入创新,开发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茶饮料产品,例如儿童茶、女性草本茶以及运动饮料等。

行业现状评估显示,由于消费者健康观念的转变,传统含糖饮料的需求逐渐降低,而与此同时,无糖及更健康成分的茶饮料产品备受青睐。

2010年中国饮料市场研究

2010年中国饮料市场研究

我国果汁饮料市场动态
巨头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后,在新疆推出“美汁源*热带果粒”,按部就班的发展其果 汁饮料产业。2009年5 月,可口可乐携带美之源旗下产品,其中还有一款新研发含 葡萄汁和芦荟汁的“爽粒葡萄”开始在中国发动新一轮的市场攻势。
统一企业自从在低浓度果汁被夺走老大的位置后,随后推出的100%番茄汁也在沿海 城市悄然铺货。2009年。9 月,又高调推出中高浓度“果漾”复合果肉系列。
我国果汁饮料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世界人均果汁饮料消费量已达7 公斤,美国人年均果汁消费量为45公升,德国为46 公升,日本和新加坡为16-19 公升,世界人均消费量已达7 公升,与此同时,我国人 年均果汁消费量还不到1 公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0。
世界人均果汁饮料消费情况
单位(公升)
6.1 3.2 14.2
19.9
38.2
美汁源(可口可乐) 多果汁(统一) 每日C(康师傅) 果缤纷(百事) 健力宝
浓缩果汁市场仍然疲软
由于全球经济下行,国外市场对浓缩果汁的需求出现萎缩,自08 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苹 果汁出口总汁饮料制造业销售收入前10 地区统计
人均消费量不多
目前果醋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广东天地壹号,其2008年的销售额也只有2亿左右。数据 显示,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果醋饮料已占到醋类消费总量的50%。日本人均醋 类消费是1.8公斤/年,美国为1.4公斤/年,而我国醋类的人均年消费量仅为0.2公斤, 仅相当于日本的1/9,美国的1/7。
2008 年到2009年,尽管经济大环境趋冷,软饮料行业依旧保持了较高的产量增速,显示 了低基数大众消费品良好的抗跌性。据统计,2008 年全年我国软饮料累计增长19.1%, 其中,碳酸饮料、果蔬汁和瓶装水全年累计增速依次递增分别为10.4%、12.2%和23.9%。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新式茶饮行业基本概况新式茶饮料是以上等茶叶,辅以不同的萃取方式提取的浓缩液为原料,并加入新鲜牛奶、进口奶油、天然动物奶油或各类新鲜水果调制而成的饮料。

目前市面上的新式茶饮以奶盖茶和鲜果茶为代表。

对比新式茶饮和传统奶茶的制法可知,新式茶饮原材料在品质上注重健康,不使用茶粉和植脂末,选择用原叶茶、鲜奶和新鲜水果;在门店装修上不同于传统的外带式茶饮店,而是提供了可以休憩的休闲空间。

新式茶饮的上游环节主要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是提供制作茶饮所必须的农副产品,包括水果、茶叶、乳制品、动物奶油等;中游环节为茶饮的设计-制作-包装过程;下游环节为流通环节,分为线下门店、线上外送两种渠道。

鉴于新式茶饮注重品质以及服务质量的特性,各品牌都是以直营方式运营。

从2015年12月到2019年2月,新式茶饮品牌涉及的亿元级别融资事件达到8起。

另外,作为中国新式茶饮主要头部玩家,奈雪2018年3月A+轮融资之后估值60亿元,成为新式茶饮首个独角兽。

二、新式茶饮行业现状伴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下沉,现制饮品业未来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城市级别越低,现制茶饮门店增长越快速。

两年时间,二线城市现制茶饮门店数增长幅度达120%,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增幅高达138%。

过去两年,中国茶饮市场实在太火爆了。

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到41万家,一年内增长74%,增长率在逐年走高。

可以说,2019年的茶饮已经彻底进入了红海竞争,提升品牌力、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是2019年生存的关键点。

新式茶饮市场空间来自存量替代和增量需求。

存量替代包含不限于对传统奶茶店、茶社、茶馆、咖啡店的需求替代;对冲调类热饮如热熔咖啡、冲泡茶、果珍等的替代;对瓶装类果汁,碳酸饮料等的替代;增量需求来自新生代对社交化、休闲化、标签化带来的品质健康生活增量需求。

2014年至2018年,中国奶茶市场零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并于2018年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迅猛,成为消费者在日常饮品选择中的热门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茶饮料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健康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现状、消费趋势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就茶饮料市场的现状而言,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资源丰富,因此茶饮料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市场上的茶饮料品牌众多,涵盖了传统的绿茶、红茶、乌龙茶以及新兴的花草茶、果茶等各种品类。

消费者在选择茶饮料时,更加注重饮品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茶饮料市场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更多具有时尚元素和创新口味的产品,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消费。

茶饮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健康化上。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茶饮料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解渴的层面,更多地追求茶饮料能够提供放松心情、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因此,茶饮料市场不断推出一些添加了天然草本植物、果蔬成分或功能性成分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有机茶饮料和低糖茶饮料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茶饮料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茶饮料作为一种传统饮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随着消费者对于茶饮料需求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茶饮料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拓展。

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茶饮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态度的象征,预计未来茶饮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茶饮料企业应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良好,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健康化的发展趋势。

茶饮料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给茶饮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对于茶饮料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为茶饮料市场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茶饮料市场发展状况

茶饮料市场发展状况

茶饮料市场发展状况茶饮料市场是中国饮料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增加,茶饮料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近年来,茶饮料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一、市场规模扩大茶饮料作为一种健康饮料,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数据显示,茶饮料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约200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近4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茶饮料市场的发展前景被看好。

二、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者对茶饮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茶袋泡茶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茶饮料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

例如,茶饮料加入了水果、奶茶、花草等元素,口味更加丰富多样化。

同样,茶饮料的包装也更加精美,体现了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

三、品牌竞争加剧随着茶饮料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这个市场竞争。

知名茶饮料品牌如喜茶、一点点、奈雪等成为了代表。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宣传,积极推广自己的茶饮料产品,争夺市场份额。

品牌竞争加剧带来了茶饮料市场的产品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四、线上销售快速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茶饮料线上销售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通过手机APP、电商平台等渠道,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各种茶饮料产品。

线上销售的优势在于消费者可以选择更多品牌和口味,同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促销和优惠活动。

因此,线上销售成为茶饮料市场的一大趋势和销售增长点。

五、面临挑战和机遇茶饮料市场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茶饮料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品牌的选择变得更加困难,市场份额的争夺也越发激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茶饮料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品牌的信任度也提升。

因此,茶饮料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茶饮料市场在市场规模扩大、消费升级、品牌竞争加剧、线上销售快速增长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茶饮料的趋势

茶饮料的趋势

茶饮料的趋势茶饮料在全球的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其原因有很多,包括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饮料的关注、茶与健康的联系以及对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从全球层面来看,茶饮料的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了茶饮料。

传统的碳酸饮料和果汁等高糖饮料的热销已经不再受到大众的关注。

相反地,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其他有益身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茶饮料市场的增长与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是紧密相连的。

2. 多元化与创新随着茶饮料的广泛普及,市场上开始出现了更加创新和多元化的产品。

传统茶饮料的基础上,产品的种类和口味得到了大大的扩展。

例如,所谓的“翻译茶”,源自台湾,有着多种花果茶混合而成,口感芳香怡人,深受消费者欢迎。

还有“嫩芽奶茶”这样的,将茶与牛奶混合而成,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3. 功能性茶饮料的发展除了既美味又有益健康的茶饮料外,功能性茶饮料(functional tea)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类产品有各种功能,比如提高警觉性、帮助睡眠、缓解压力、燃脂减肥等等。

这些功能性茶饮料通常添加多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和其他有益身体健康成分,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功能需求的追求。

4. 特别定制和智能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茶饮料上的消费之中,开始更趋向于特别定制和智能服务。

茶饮料店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技术,例如提供多种加料组合,智能推荐和个人化定制等服务。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自定义饮品的口味与糖分等等。

总之,茶饮料的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这种加速增长的势头,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向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迈进。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替代性饮品的需求,茶饮料品牌正在增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从长远来看,茶饮料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这些趋势更是茶饮料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

2009年2010年2011年我国茶叶市场产销形势分析及预测

2009年2010年2011年我国茶叶市场产销形势分析及预测

2009、2010年我国茶叶市场产销形势分析及2011年预测一、2009年茶叶产销回顾 2009年,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之时,中国在政府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下率先脱困,经济形势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受良好社会环境的带动,中国茶业又一次站上新的历史高点——2009年,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叶种植面积186万公顷,较前一年增长6.9%;产量135万吨,较前一年增长7.5%;产值超过430亿元。

茶叶出口量突破30.3万吨,金额7.05亿美元,出口数量增长2.02%,出口金额上升3.30%,均价基本持平微增。

2009年,中国多茶类共同发展的势头进一步显现。

在产区政府、相关企业以及广大茶农的不懈努力下,福建武夷岩茶和红茶成为市场新的消费热点,抢占一定份额的高端市场。

综合全年市场,绿茶、铁观音、茉莉花茶等名优茶依旧是市场销售主力品种,量价稳中有升,普洱茶市场开始回暖,市场价格企稳回升。

行业创新能力推进明显,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上市频率加快,同时市场热点不断转换,上市、融资、注资等多种现代元素持续注入茶叶行业,行业总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2010年国内茶叶产销情况 2010年,我国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茶叶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我国茶产业总体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全国茶叶生产 纵观全年茶叶生产,我国大部茶区于今年2-3月份期间遭遇到干旱、低温、倒春寒等恶劣性天气,但是由于各地及时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把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

同时,由于中央加大“三农”投入政策力度,茶区各级政府重视茶叶生产,全国茶叶产销保持良好态势。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将新增茶叶面积130万亩,总面积将达到2900万亩,预计全年茶叶产量140万吨,比上年增产4.1万吨,增加3%左右,全年茶叶农业总产值460亿元,比上年增加47亿元,增加11.4%。

(二)国内市场 就全年而言,2010年国内茶叶消费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中高档茶和品牌茶消费继续增长。

国内外茶饮料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内外茶饮料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内外茶饮料发展现状和趋势
茶饮料作为重要的补充饮品,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发展正处于一
种蓬勃的状态。

在中国,茶饮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健康时尚生活的不
可或缺的元素,具有多种类别和口味,给消费者带来了令人开心有趣
的体验。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大力推行,茶饮料也演
变出低热量、低糖、植物原料、有机和有利于减肥的各种优势的饮品,抢占多元化的营养管理市场。

另一方面,全球也可以看到茶饮料的发展。

在如今的这个世界,
茶饮料被誉为“新水龙头”,它成为了炎热夏日里消费者“备选温饮”的不二之选。

国外的茶饮料总共有五类,包括: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白茶和红茶,它们水份充分、口感细腻、滋味清醇,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茶饮料应用创新营销模式也正在继续发展,如使用茶饮料
做主调的甜品、茶饮料的新型加盟店模式等,让消费者乐享多样的美
味健康之旅。

从以上可以看出,茶饮料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国内外的饮
料市场也将会持续受益。

进入未来,茶饮料行业将着重于竞争更强的
优质定制服务和投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更新的需求;新材料、新原
料以及新加工手段也将被研发出来,让茶饮料变得更加美味健康;各
种营销方式和模式也将不断创新,以在茶饮料市场维持强势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 日本
即饮茶在各大城市开 始兴起 – 消费者大多是 在学年轻人和上班族 被认为是可以替代碳酸 饮料的健康饮品
台湾
泰国 印度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越南
澳大利亚
台湾茶饮发展 台湾茶饮发展历程 茶饮发展历程
1985年推出台湾第一瓶的 罐装茶
1993 年上市,全世界第一瓶纸 盒包装冷藏茶
绿茶 36%
绿茶 34%
红茶 6%
MAT09
冰绿茶 3%
红茶 大麦茶 4% 1%
MAT10
冰绿茶 2%
各种茶饮料中,冰红茶整体市场份额有 %的成长,绿茶份额 份额有 % 各种茶饮料中,冰红茶整体市场份额有1%的成长,绿茶份额有2%的衰退 茉莉花茶整体市场份额有 整体市场份额有3%的成长,新品类乌龙茶及铁观音份额已占2% 茉莉花茶整体市场份额有 %的成长,新品类乌龙茶及铁观音份额已占 %
2-Phase Function 二次功能
3-Phase Function 三次功能
茶饮料发展动力
中国大陆 原料新技术


文 化
技 术
制程新技术
其他新技术 日 本

美 包 装
健康意识 新潮/ 新潮/时尚
生活型态
多元化
贩售形态
口味延伸
21
中国茶饮料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品类/新口味: 新品类/新口味:
饮茶是中国固有文化及生活习惯 1.情感上: 正统(茶为国饮) 1.情感上:风雅 , 修心, 正统(茶为国饮) 情感上 2.生理上: 2.生理上:解渴 ,提神 , 健康 生理上
茶起源于中国-特色名茶 茶起源于中国-特色名茶延伸发展
江苏 洞庭 碧螺春 安徽 祁门 工夫红茶 安徽 六安 瓜片 安徽 黄山 毛峰 浙江 西湖 龙井 湖南 君山 银针 福建 武夷 大红袍 福建 安溪 铁观音 云南 普洱 台湾 冻顶 乌龙
亚太区 Asia-Pacific 60%
日本即饮茶市场
中国
日本
泰国 菲律宾 越南
日本
即饮茶在日本属于 成熟市场 – 市场饱和后已呈现下滑趋势
印度 马来西亚
只有非常创新独特的 产品才会获得青睐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
亚太各国即饮茶市场现况
各国人均消费量 升/每人 及 年均复合增长% (2009)
50
3.8%
中国茶饮料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时间:04月 28 日 报告时间:04月 报 告 人:杨乾辉 所长
全球即饮茶市场总览
Middle East and Africa 中东和非洲 1% Europe 欧洲 16%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中南美洲 0%
北美洲 North America 23%
全国性→区域性: 安溪铁观音,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冻顶乌龙等 全国性→区域性: 安溪铁观音,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冻顶乌龙等 含糖茶→无糖茶:无糖纯茶系列, 无糖花茶等 含糖茶→无糖茶: 单纯茶→复合茶: 单纯茶→复合茶: 奶茶, 混合茶, 调味茶, 水果茶等
包装多样化: 包装多样化:
包装容量 包装材料 包装外形设计等变化
朝旭香味的 绿茶 创造香味吧, 从茶叶创造吧
日本新商品趋势---可口可乐 日本新商品趋势---可口可乐 新商品趋势--为了体重管理, 茶花(cha ka)
茶叶的花抽出物量, 增加到两倍
2009年起 更新包装销售 147日元/ 500ml (10.49元人民币)
New包装 包装
旧包装
台湾即饮茶市场
5%
Thailand
22.3%
Australia
0 Japan China Indonesia Vietnam
13.8%
India
'07-'09 年均复合增长率 % (正增长 正增长) 正增长 '07-'09 年均复合增长率 % (负增长 负增长) 负增长
中国大陆各类茶饮料市场份额变化
茉莉花茶 7% 冰红茶 46% 铁观音 1% 茉莉花茶 10% 冰红茶 47% 乌龙茶 1%
茶饮料市场厂商份额占比
可口可乐 5.4% 娃哈哈 13.4% 其他厂家 8.4%
顶新 51.5% 统一 21.2%
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主要企业: 统一21.2%, 娃哈哈 13.4%. 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主要企业 康师傅 51.5%, 统一
资料来源:Nielsen2月零研资料
中国茶饮料迅速发展的7.4%
58.1%
16.2%
Philippines
5.5%
Malaysia
5%
Thailand
22.3%
Australia
0 Japan China Indonesia Vietnam
13.8%
India
'07-'09 年均复合增长率 % (正增长 正增长) 正增长 '07-'09 年均复合增长率 % (负增长 负增长) 负增长
纯净卫生让人人喝得更安心! 纯净卫生让人人喝得更安心!
谢谢您! 谢谢您!

2000ml
其他即饮茶系列
250ml
340ml
500ml
250ml
500ml
350ml
50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其他即饮茶系列
500ml
250ml
350ml
500ml
2000ml
500ml
500ml
500ml
500ml
对业界的挑战
茶原料的 茶原料的开发精进 茶叶品种/茶园管理,采摘方式,茶叶加工工艺, (茶叶品种/茶园管理,采摘方式,茶叶加工工艺,茶叶包装与保鲜 茶叶入厂检验:理化/感官等的技术精进) 茶叶入厂检验:理化/感官等的技术精进) 茶汤萃取新技术 茶汤萃取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萃取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加工工艺及包装技术的提升 过滤技术;无菌冷充填; PET阻隔层等 加工工艺及包装技术的提升(过滤技术;无菌冷充填; PET阻隔层等) 的提升( 阻隔层等)
美味是由香味 来决定!
国产茶叶 100%
日本新商品趋势---三得利 日本新商品趋势---三得利 新商品趋势---
季节限定
2009起销售. 140日元/ 500ml (9.99元人民币)
新茶
日本新商品趋势---朝日 日本新商品趋势---朝日 新商品趋势---
使用稀少的红富 贵茶叶
2009年起销售. 140日元/ 500ml (9.99元人民币)
清爽 国产茶叶 100%
日本新商品趋势---伊藤园 日本新商品趋势---伊藤园 新商品趋势--冷冻后,塑料瓶不会变型 也不容易 冷冻后 塑料瓶不会变型,也不容易 塑料瓶不会变型 破裂.为了冷冻用新开发出来的塑料瓶 破裂 为了冷冻用新开发出来的塑料瓶! 为了冷冻用新开发出来的塑料瓶
冷冻瓶
2009年起销售. 147日元/485ml (11.28元人民币)
维他露御茶园推出宝 特瓶装无糖绿茶
统一2001年推出茶裏 王系列点燃茶饮战争
光泉推出第一瓶采用冷 泡制程的即饮茶
2006真口味推出油切 绿茶将茶推向功能性
台湾新趋势: 台湾新趋势:具健康功能性之茶饮
超の油切
茶花系列
中国即饮茶市场
健康意识上升 导致即饮茶: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 日本
消费量的上升
泰国
印度 马来西亚
菲律宾 越南
即饮茶主要品类: 冰茶 绿茶 草本茶 新趋势: 乌龙茶 铁观音 原味茶 原味茶 ……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
亚太各国即饮茶市场现况
各国人均消费量 升/每人 及 年均复合增长% (2009)
50
3.8%
40
30
20
10
16.1% 7.4%
58.1%
16.2%
Philippines
5.5%
Malaysia
饮茶健康是有科学依据的
Functional ingredients in tea leaf
Function 功能 1-Phase Function 一次功能
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
Content 成分 Vitamin:VC,VE : , Mineral:K,P,Microelements(微量元素 : , ,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Amino acid氨基酸,Polysaccharides多糖类 etc. 氨基酸, 多糖类, 氨基酸 多糖类 Taste :Theanine茶氨酸 ,Free AA 游离氨基酸(Fresh鲜味), 茶氨酸 游离氨基酸( 鲜味) 鲜味 Polyphenols 茶多酚 茶多酚(astringent涩味),Caffein咖啡因 涩味) 涩味 咖啡因 苦味) (Bitter苦味) 苦味 Flavor:Terpene萜类,Alcohols醇类,Carbonyl compound羰基化 萜类, 醇类, : 萜类 醇类 羰基化 合物, 合物,Ester酯类 酯类 Color : Flavonols 黄酮醇类,Flavone 黄酮及 Flavonoids类黄酮类, 黄酮醇类, 类黄酮类, 类黄酮类 Chlorophyl 叶绿素 Polyphenols, Caffein, Polysaccharides,Antioxidant Vit. 抗氧化型维生素 , , , ),Theanine茶氨酸, γ- aminobutyric acid γ-氨基 茶氨酸, ( VC,VE , β-Carotene), , ), 茶氨酸 氨基 丁酸,saponin皂素, Microelements人体必须微量元素 丁酸, 皂素, 人体必须微量元素(Zinc锌,Manganese锰, 锌 锰 皂素 人体必须微量元素 Fluorin氟, Selenium硒) , etc. 氟 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