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栽培减产原因与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在大豆栽培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土壤问题1. 土壤质量差: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酸性土壤、盐碱土壤等。

这些土壤条件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不利,易导致产量下降。

解决方法:首先应该做好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养分含量。

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方法,比如施用石灰、有机肥料等,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

还可以选择适合在酸性或盐碱土壤中生长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抗逆性。

2. 土壤缺乏养分:部分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缺乏一些必要的养分元素,比如氮、磷、钾等。

解决方法: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用肥料,及时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元素。

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并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 土壤密度大:土壤密度大会影响大豆的根系生长,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和水分利用。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质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减小土壤的密度,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

二、水分问题1. 土壤干旱:部分地区缺水,导致大豆生长期间缺乏水分,影响开花结果和豆荚发育。

解决方法:合理安排大豆的灌溉措施,尽量避免土壤干旱。

可以选择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根据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及时的补充灌水。

可选择适应干旱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

2. 土壤过湿:部分地区容易积水,导致土壤过湿,影响大豆的生长。

解决方法:做好排水工程,增加排水沟和排水管等设施,及时排除积水,减小土壤过湿的影响。

三、病虫害问题1. 病害防治:大豆生长期间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比如大豆根腐病、大豆根结线虫病等。

解决方法: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平时要加强农田的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合理施用化学药剂和生物农药等防治病害。

论大豆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论大豆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布均匀。
3 、 施 肥
般在 O . 3 %( C 0 2浓度 ) 时 的光饱和点为 2 . 1 万 k 。而玉米
的光饱合点高达 1 O万 h。说 明夏秋 中午, 大豆不能有效地 进行光合作用, 而玉米则可 以。 据测定 , 大豆田的光能利用率
为 1 . 3 %, 而 玉 米 田则 达 到 2 . 1 8 %。
1 、 种子处理
大 豆锈病 多发于高温 高湿 的条件下 ,发病 后用三唑酮 6 7 5加 m z 对水 1 1 2 5 k g 喷雾防治 。 危害大豆的害虫种类很 多, 对产量和 品质影响很大, 要根据虫害发生 的情况及 时喷 药防治 。花荚期 防治 豆荚螟 、造桥虫 、豆天 蛾幼虫 , 在3 龄前用 4 . 5 %氯氰菊酯 3 7 5 mL / h m 加辛硫磷 6 O O I n 肌m , 对 水4 5 0 k g进行喷雾 。红蜘蛛 、蚜虫用 1 . 8 %阿维菌素 2 2 5
2 、 豆籽粒蛋 白质含量为 4 0 %, 脂肪 2 0 %, 碳水 化合物为
3 5 %。而玉米 相应 的含量 分别 为 1 0 %、 4 %、 8 4 %。每 形成
l O O k g大豆籽粒所消耗和贮藏 的能量为 3 6 4 7 . 6 9 k J , 而形成 l O O k g 玉米所消耗 和贮 藏的能量为 1 6 8 5 . 9 8 k J , 这是大豆 比 玉米低产的重要原 因之一 。 3 、 大豆植株 光合积 累少而呼吸消耗多。 光合强度( 即光 合能力) 、 光合 面积( 叶面积) 、 光合 时间( 主要指生育期长短) 、 呼吸消耗 、 经济系数等 5 个 因素决定 了大豆产量的高低。 大
1 5 0 k g / h m 。 追肥方法 以开沟条施为好 。 结荚鼓粒期后植株

论大豆低产原因及高产技术

论大豆低产原因及高产技术

论大豆低产原因及高产技术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作物,还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

然而,我国大豆的产量相对较低,需要探索提高大豆产量的方法。

本文将从大豆低产的原因及高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豆低产的原因:1.高温干旱:大豆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较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干旱越来越成为大豆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高温会抑制大豆的营养物质吸收和光合作用,使其生长缓慢,产量下降。

2.病虫害:大豆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大豆蚜、大豆锈病、大豆菌核病等。

病虫害的侵害会导致大豆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进而导致低产。

3.土壤质量差:大豆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然而,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较差,缺乏有机质和养分,导致大豆生长受限,产量下降。

4.不合理的种植管理:一些农民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如栽培密度过大或过小、不合理的施肥、草地管理不善等,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二、大豆高产技术:1.选优良品种: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大豆,具有抗逆性强、病虫害抗性好、生长旺盛等特点,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大豆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提供养分,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化肥可以补充大豆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

3.加强病虫害防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灭虫、草地管理、轮作等,减少病虫害的侵害,提高大豆的产量。

4.种植密度适中: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控制大豆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大豆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

5.控制水分: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不过度或不足灌溉,以达到大豆最适宜生长的水分条件。

6.合理管理杂草:杂草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影响,应加强对杂草的防控。

采取物理防控和化学防控相结合的方法,比如采用适量的除草剂、间作等防控措施。

7.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大豆生长的监控和管理,科学安排农事活动,合理利用苗期、花期、实生期等关键时期的优势,提高大豆的产量。

浅谈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 大豆重迎 茬减产 的原 因及 防治措施
王艳 丽 ’ 王 奉 美 高 树 育 ’ 徐冲力 0 ( 1 . 吉 林省 汪 清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1 3 3 2 0 0) ( 2 . 吉 林 省 汪 清 县 农 村 实 用 技 术 教 育 中 心 1 3 3 2 0 0)
目的 。
际土 中有效氮含量年际 间和不 同生育期 间变 化较大 , 但总 的趋势
是连 作 区 高 于 轮 作 区 。 4 、 大 豆 重 迎 茬 使 根 系 分 泌 毒 害 物 大 豆 连 作 三 年 以上 , 土壤 微生物种群 数量有 很大变 化 , 即 腐 败 菌较 多 , 其 中有 的降低大 豆发 芽率 , 有 的浸 染 根 部 , 导 致 根 腐 病 。大豆根系能分泌某种呈酸性反应 的物质 , 并形成 一些有害物 质, 如亚铁盐等 , 遗 留在土壤 中, 致 使重茬大豆 的正常营养代谢过 程 受到影响, 造 成 根 系 发 育 不 良, 根瘤菌活动 能力减弱 , 植 株 生 育 受 到抑制 , 最终导致减产 。 5 、 大 豆重 迎 茬 导 致 土 壤 性 状 改 变 大豆 重迎 茬使耕层土壤物理性质 改变 , 土壤板 结而缺少 团粒 结构 , 不利于根 系生长 , 根层 分布上移 , 叶片生长速度 缓慢 , 降低 群体 叶面 积指数。冠层 叶片分布不合理 。重茬大豆叶片早衰现象 严重 , 中层功能叶片面积减少 , 也是造成减产 的原 因。 二、 防 治 减 产 措 施 1 、 合理轮 作。在大 豆孢 囊线 虫发生较重 的地 区, 可 与小麦或 其他 禾本科 作物实行 轮作 ; 在无法避 免重迎茬 的情况下 , 尽 可 能
平, 栽培方式等选用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 。重茬大豆 田病 虫害致 病能力增强 ,选抗病性适应性强 的品种很 重要,选 择耐重茬 、 高 重迎茬大豆减产是 由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 主要涉及 病 产 、 优质 、 无病虫 的品种 。可 以减少重迎茬造成的产量损失。重迎 虫害、 生物 障碍 、 自毒作用生理等方面 , 但土壤病 虫危害加剧却 是 茬地块要避免 同一 品种在 同一地块连年使用 。

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防治措施?

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防治措施?

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防治措施?大豆重迎茬现象是大豆种植区常常出现的问题之一,造成了大豆产量的下降,给大豆生产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那么,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呢?大豆重迎茬防治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将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1、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大豆重迎茬使大豆大幅度减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导致地下害虫、根腐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等多种病虫害明显加重;二是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紫青霉分泌毒素能使大豆自身生理中毒,阻碍大豆种子萌发吸水,抑制根系发育,三是导致大豆养分偏耗,造成养分匮乏,微量元素钼、硼、锰、锌减少,满足不了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四是导致大豆品质下降,由于虫食率增加5~10%、大豆灰斑病的病粒率增加3~10%、紫斑粒的病粒率增加3~5%,使大豆品质下降1~2个等级,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质量。

五是减产减收。

重迎茬地块大豆缺苗断条、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分枝少、百粒重下降、荚稀粒小、粒少、根系不发达、根瘤少,使大豆产量大幅度下降。

2、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根据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和机理,可以知道,凡是能有效防治根部病虫害危害,改善土壤环境,健身调控的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

因此,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措施是一个综合的措施。

2.1以提高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为基础,挖掘整体增产潜力,减缓大豆重迎茬危害2.1.1要严格选地,搞好秋翻整地选地首先要宏观调空,要坚持“种迎不种重、种肥不种瘦、种洼不种岗”的原则,要选择有机质含量在Wo以上的平川地或二洼地种植大豆,切记在地力较差的岗坡地和孢囊线虫病、菌核病、根腐病、大豆灰斑病及其他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地块种植大豆。

同时要搞好秋整地,深翻18~22厘米为宜。

2.1.2合理轮作防止大豆重迎茬最根本的有效防治方法是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

在胞囊线虫较重地区,可与小麦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制度。

当前,要把大豆重茬和迎茬区别对待。

在一些地区,大豆重、迎茬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重茬大豆面积,可以适当增加迎茬大豆面积。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变 ,土 壤 非 毛 管 孑L隙 表 层 加 大 .大 孔 隙 多 ,固和 液 及 气 比例 失 调 ,土 壤 紧 密板 结 而 缺 乏 团 粒组 织 。重 茬 地块 20厘米 左 右 耕 层 土壤 土 体 垒 结很 密实 .简 单 团 聚体 偏 多 ,孔 隙都 是 裂 隙状 与 囊 状 ,相 互 连 通 性很 差 。在 叶 片 生长 方 面 ,重茬 会 致 使 叶 片 生长 速 度 缓 慢 ,使 群体 叶 面 积 指 数 下 降 与冠 层 叶 片 分 布不 合 理 ,以 及 重 茬 大 豆 叶 片早 衰 情 况严 重 .中 层功 能 叶 片 面 积 降 低 都 是 导 致 减 产 的 因 素 。
1大 豆 重 迎 茬 减 产 的 原 因 1.1重 迎 茬 导 致 病 虫 害 加 重 。 大豆 孢 囊 线 虫 病 和 根 腐 病 与 蚜 虫 及食 心 虫 等 病虫 害 ,重 迎 茬 地 块 发 病株 率 较 正 茬 地块 增 加 29%,重 迎 茬 大 豆 根 系分 泌物 对 土壤 微 生 物 是 有 害 的 .不但 可 诱 导 土 壤 里孢 囊 线 虫 孵 化 ,还 会 令根 际酸 度 增 加 导致 根 际 真 菌 数加 大 ,细菌 和放 线 菌 的 数 量 下 降 ,繁 殖 受 阻 抑 ,植 株 抗 病 能 力 降低 ,使感 病 机 会 增 多 。 这些 病 害 因 不 同地 方 和 不 同年 份危 害也 有 所 不 同 , 通 常而 言 多 雨 年 份 ,土壤 湿 度 偏 大 ,易 患根 腐 病;干 旱 年份 患 孢囊 线虫 病 较重 。 1.2重 迎 茬 导致 根 系 吸 收土 壤 养 分 能力 弱 化 。重迎 茬 根 际土 壤微 生 物 区是 以 高 肥 的 “细 菌 型 ”往 低 肥 的 “真 菌 型 ” 转 变 ,真 菌 增加 之时 细 菌 数 量 降低 .象 征 着 土 壤 肥 力 减 小 ;另 外 ,有 的真 菌 能 形 成 毒 素 抑 制 大 豆 生 长 。试 验 结 果 证 明 :大 豆重 茬 5年 的 根 际 土壤 里 真 菌 数 量 明显 比重 茬 2年 与正 茬 的 多 。重茬 大 豆 根 际 微 生 物 种 群 真 菌 主 要 是 紫 青 霉 和镰 刀 菌 及 粘 帚 菌 ,均 可 以排 出毒 素 , 给大 豆带 来 严重 危 害 。紫青 霉 毒 素是 当 中危 害 最 加 严 重 的 ,于病 虫 害 感 染 以前 与 大 豆 种 子 萌 发 阶 段 就 对 重 茬 大 豆 的 危 害 有 影 响 ,阻 碍 大 豆生 长 。真 菌 毒 素 能 影 响 大 豆 根 瘤 菌 。显 著 阻 碍 大 豆 结 瘤 .最 后 因 为 根 系 发 育 欠 佳 。影 响 土 壤 吸取 养 分 .导 致 植 株 短小 和茎 杆 细 弱 及 抗 倒 伏 能力 低 。 1-3重 迎 茬 导 致 耕 层 土 壤 性 状 恶 变 。重 迎 茬 造 成 耕 层 土 壤 物 理 本 质 转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大豆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油,还可以改善土壤,提高农田生产力。

在大豆栽培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管理、水分管理等。

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肥力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1.问题:大豆生长对养分需求大,土壤肥力管理不当容易导致产量下降。

解决方法:在大豆种植前,应充分施肥,尤其是磷肥、钾肥的施用。

要合理选择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2.问题:连作难题,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解决方法:采用轮作休耕、间作和轮作栽培等方式,合理安排大豆的种植轮次,恢复土壤肥力,保持土壤肥力的稳定和提高。

3.问题:土壤酸碱度不平衡。

解决方法:根据所在地区土壤的特点,采取合理的石灰、有机肥、磷肥等调节土壤酸碱度。

保持土壤PH值在适宜范围内,利于大豆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二、病虫害防治问题及解决方法1.问题:大豆生长中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害,比如大豆疫霉病、大豆根腐病等。

解决方法:选择病虫抗性较强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并采取适当的田间管理措施,比如密植、开展病虫害调查和监测等,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大豆的生长健康。

2.问题:大豆生长中易受到蚜虫、酉虫、蓟马等害虫侵害。

解决方法:在大豆生长的关键期,如苗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及时采取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保障大豆产量和品质。

3.问题:连作难题,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繁,难以有效防治。

解决方法:采用轮作休耕、间作等方式,打断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链条,减轻病虫害对大豆的危害。

加强农田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大豆的自身抗病虫能力。

1.问题:大豆生长对水分需求大,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方法:采取适时适量的灌溉措施,确保大豆生长期间的充足水分,但要避免积水和缺水现象的发生,保持土壤水分平衡,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与防治要点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与防治要点
虫 以及根腐病 。
大豆重迎茬 , 各种病虫害很多 , 比如灰斑病 、 苗核痫 、 食 心虫等 , 一年 一更换 品种 , 新 品种抗病力很 强 , 选择种植抗
( 作者单位 : 1 5 5 6 2 2黑龙 江省八五二农场 )
3 7
期重茬对 大豆蛋 白质和脂肪含量没有 明显 的影响 , 3 a以上
由于重迎茬地块病虫害加重 、 土壤环境恶化 , 对大豆生 长极 为不利 , 容易造成缺苗现象。 因此 , 对于重迎茬地块 , 要 适 当增加播种量 , 一般 比正茬大豆增 加 8 %一 1 0 %, 并提高播 5适 当增加播种密度
重迎茬大豆百 粒重下降 , 病粒率 、 虫食率 增加 , 商品质 量显着 降低 。 据 调查 , 迎茬百粒重平均为 l 8 . 2 g , 比正茬降低
了2 . 7 %; 重茬百粒重平均为 l 8 . 0 g , 比正茬降低 3 . 7 %。迎茬
病粒率 、 虫食率分别较 正茬增加 了 3 9 . 7 %、 4 1 . 6 %; 重茬的病 粒率 、 虫食率分别比正茬增加 了 9 5 . 5 %、 1 0 6 . 8 %。迎茬和短
主要 引起 荚数 和三粒荚减少 、 瘪荚增多等。 2 _ 3 重迎茬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剂、 发 酵素 , 或加人畜禽粪等按 照一定 比例 , 制造优质秸秆
肥还 田。 化肥 的施用要做到氮 、 磷、 钾搭 配 , 进行测土配方施
肥, 根据作 物的需肥规律 、 土壤供肥 性能和肥料效应 , 确定
的长期重茬 , 大豆的蛋 白质含量 明显增加 , 脂肪含量 明显减
少。
2 . 4重迎茬对产量构成 因子 的影响
从产量构成因子来 看 ,迎茬 大豆的产量构成 因子均较 正茬大豆呈下降趋 势 , 重茬年限增加 , 降低产量严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豆栽培减产原因与解决方法
1大豆重茬引起的减产与解决方法
大豆不宜重茬,也不宜与其他豆科作物连作。

而阿勒泰地区种植大豆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重茬严重,造成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黄,且根系比正茬大豆侧根数减少28%,根瘤减少33%,荚小粒少、产量显著降低,一般减产20%~30%。

特别是干旱低肥地区,减产更多。

重茬的土壤中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尤以线虫病危害最重,食心虫、蛴螬等虫害也增多。

实现轮作倒茬,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机能。

恢复和维持地力,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2忽视有机肥施用引起的减产与解决方法
有机肥能为植物提供各种有机养分,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

既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又能保水保肥。

但阿勒泰地区由于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了肥效,造成大豆减产。

在有机肥的基础上,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这是指导作物合理施肥、科学用肥、高产穏产的重要依据。

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能够使土壤肥力缓急相济,既有前劲、又有后劲,平衡供应作物养分。

同时能够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力,促进有机肥料进一步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

有助于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供给作物吸收利用。

全国化肥试验网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高于单纯施用化肥。

如氮磷钾合理配比施用,氮肥能促进磷肥的吸收,钾肥能提高磷肥的肥效,同时又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3大豆脱肥早衰引起的减产与解决方法
大豆苗期,生长速度慢、生长数量不大,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多,一般占施肥总量的20%左右。

但是此期所需要的各种元素都不能缺少,否则造成作物生理上的缺失,使大豆脱肥早衰引起减产,即便以后补施也不能弥补。

按照大豆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养分需求的数量,适时分期施用。

第一次追肥:在大豆初花期后。

叶面积迅速增大时足量供肥,一般采用开沟追肥或随水冲肥,用量占总肥量50%~60%。

第二次追肥:大豆鼓粒期,此期大豆根瘤固氮能力逐渐衰退,使用机械进入田间撒施肥料很难。

所以,将总肥量40%~50%随水冲施,防止脱肥。

4忽视钾肥及微量元素引起的减产与解决方法
在大豆生产中,有些农民盲目施肥,过量施用氮肥、磷肥,忽视钾肥及微量
元素的施用,造成减产。

从植物生长角度来讲,缺少任何一种所需元素,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僵苗死亡。

所以平衡施肥,使植物体中矿物质元素比例平衡,生理生化反应平衡,可以提高营养元素间的协同作用,是培育壮苗,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争取丰收的基本措施。

因此要充分发挥肥料间的协同作用,将氮肥、磷肥、钾肥等按比例混合施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可在大豆幼苗期、分枝期、开花前期、鼓粒期进行根外追肥。

同时,适量叶面喷施微量元素。

如:大豆对钼最敏感,钼缺乏使植株矮小,叶色褪绿转黄。

叶片上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增厚发皱向下卷曲,根瘤发育不良。

所以要重视施用钼肥。

经测定豆科植物体内钼的含量比非豆科植物高出10倍以上。

大豆施用钼肥,促进根瘤形成,增加固氮能力,提高蛋白质含量,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磷的吸收、转化和分配,株高、节数、荚数、荚粒数、粒重增加,产量品质提高。

5灌溉不当引起的减产与解决方法
大豆出苗到分枝期大水漫灌,使大豆根系无法深扎,植株后期生长营养缺乏引起减产。

如阿勒泰地区有些农户在大豆早期出苗率较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在分枝期进行灌溉,结果土壤水分过多,根系上浮,苗不壮,后期不抗旱,茎细叶嫩,植株倒伏。

大豆灌溉应根据各个生育过程需水特点,结合苗情、墒情、雨情具体状况,决定灌溉时期和水量。

根据大豆长相、土壤墒情、天气情况、土质和地势进行灌溉。

大豆出苗到分枝期,大约占总耗水量的13%。

为促进大豆蹲苗扎根,大豆出苗到分枝期除非特别干旱,一般是不进行灌溉的。

表土适当干旱引根下扎,形成强大的根系,幼苗健壮,后期抗旱力强,不倒伏。

大豆开花至成熟期,应保证田间有充足的水分,尤其是花荚期大豆缺水会影响产量。

6杂草清除不彻底引起的减产与解决方法
有些种植户在大豆管理前期,不能及时彻底清除杂草,杂草植株高大,比大豆生长快,与大豆争光、争水、争肥,造成减产。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采取机械中耕除草与人工株间松土除草相互结合,及时消灭杂草。

如果种植面积大,选用化学除草剂。

及时彻底消灭大豆田的杂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