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军队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
军队医院心血管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sr n t e i g s c r y ma a e n h e e o s a d i tn i i gn ri g o s r ain o mp ra tci i a d c t r. s l Th a i a t e r eo a t gh n n e u t n g me ti t ek y p r d , n n e sf n u sn b e v t fi o tn l c l n i ao s Re u t e i n i y o n i s es ts cmy d g e fp — i
者在原有心血管疾 病 的基 础上 , 合并 多个 脏器 的慢性 病 , 为 均
“
一
体多病” 患者 , 大增 加 了护 理安 全管理 的风险 。因此 , 极 护
理上重视与患者 的交流 和沟通 , 评估 患者 的意识 状 态 、 通理 沟 解能力 、 语言表达能力 、 功能 等级 等。对二 次人 院的患 者除 心 上述评估外 , 与前一次 入 院评 估对 照 , 以全面 了解患 者病 情 的 进展 以及 身体状况 的变化趋势 。 22 2 治疗用药 风险 心血管 疾病 临床 治疗用 药种 类繁 多 , .. 这些药物有其 特 殊性 , 际 用药 个体 差 异大 , 实 副反 应较 明 显。 我们在评估患者血 管条件 的同 时, 要评 估 患者 的配合 能力 , 以 选择合适 的治疗 途径 。本组 患者 均经 中心静 脉导管 补液 给 产 强心 、 抗凝 、 扩血管 、 水 、 钾 、 尿等 , 脱 补 利 微量 注射泵 2 4 h不 问 断给药 , 以提高治疗效果 , 降低副反应 , 但微 量注射泵 在临床使 用 中也存在诸多不安全 因素 , 而中心静 脉穿刺置管 及导管 的 [ J 常维护过程 中, 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 223 个体风险因素 .. 本组患者年龄 7 9 (23 4 2 ) , 5~ 3 8 .54 .5 岁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军队伤病员管理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军队伤病员管理摘要】目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军队伤病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方法针对科室实际,我们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体现和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做到服务与管理的最佳结合。
通过统一思想,强化为兵服务意识,优化组织结构,实现分层管理,构建服务体系,落实感动服务。
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军队伤病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结论护士在为兵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把医院的感动服务理念整合在一起,对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队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军队医院作为军队的医疗机构承担了收治军队伤病员的义务和管理军队伤病员的责任。
作为军队医院,既要为军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又要对军队伤病员进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
根据军队医疗护理服务的工作特点,在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明确服务内容,细化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顺应军队伤病员的医疗保障提高战斗力为原则[1],我们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体现和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做到服务与管理的最佳结合。
通过统一思想,强化为兵服务意识,优化组织结构,实现分层管理,构建服务体系,落实感动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护士对军人患者“自己人,毫无主动服务意识”的误区。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我科现设军人病房床位10张,现有护士18名,均为女性,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5.17±2.35)岁;大专7名、中专11名;护师4人,护士14人。
收集优质护理开展前2010年1月-12月收治患者100人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10.1)岁。
开展优质护理后2011年1月-12月收治患者100例为实验组,均为男性,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10.1)岁。
两组患者疾病诊断符合CCMD-3诊断标准。
2 方法2.1实行感动教育2.1.1一个贴心的服务军队伤病员入院时,给予声亲切的问候,问候患者的伤情,告知患者不要紧张,护理人员会尽心尽力为其做临床护理工作,让军队伤病员减轻紧张和恐惧感,让其无后顾之忧[2]。
军队医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军队医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各类医院的创新改革也随之逐步前行,对于医院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仅是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于医院工作的道德底线的坚守。
由于军队医院的发展与转型,其主要职能与服务对象都有所扩张。
从传统军队战地外科治疗到如今全科治疗,从军人到群众,医疗覆盖面积也有所增加,并且目前军区医院依然成为地区范围内医疗的标杆,因此我们更需要增加对于军队医院质量管理的力度,深入探讨目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科学、合理地解决对策。
【关键字】军队医院;质量管理;问题;对策;【引言】社会的逐渐进步,致使人民群众对于医院医疗服务要求越发苛刻,对于医疗质量的提高作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医院有效质量管理力度实质是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以增加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增加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控制医疗成本,增加医院社会风评以及效益为目的。
军队医院作为军队的后勤保障,应该更好的维护医院形象,增加军队在群众之中的认知与认同。
本文旨在增加军队医院质量管理重视程度,通过对于现有问题的深入理解进行改革,具体报道如下所示:一、军队医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质量管理的认知有所欠缺由于军队医院的管理层多数是由军人进行担任的,多年的军旅生活对于管理人员的思想有着一定程度的约束,再加之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对于目前医院质量管理要求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在增加对于质量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增加财务管理、法制社会的原因。
传统的医疗效果都是单纯依照最终治疗结果所表示,减少了对于过程质量的关注,将责任划分于个人因素,模糊了质量管理的意义与效用。
并且目前军队医院服务范围已经宽展至社会群体,这就增加军队医院对外的竞争要求,目前医疗市场中各类医疗机构层出不穷,因此需要增加对于医院质量管理的创新[1]。
2、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目前军队医院管理层多数采用军队阶级划分,增加管理过程的繁复,减少了专业管理的有效能力,此类管理方式已经远远难以适应现代医疗机构的有效管理。
谈谈军队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

维普资讯
西 南 国防 医 药 20 0 2年 第 l 第 2期 2卷
19 3
情况, 配备相应医护人员 , 随车全部转回我 院。 例 3 两名男 性士 兵, 因车祸 致脑 外伤 , 昏迷 不 醒。脑外科 、 醉科派人员携器械赶到 出事 的当地医 麻
院后 , 迅速 就地开展 了开颅 手术 , 周后 病情稳定 , 1 转 回我院继续治疗, 后全部治愈出院。
2 讨论
“2 ” “ 1” 1 、10 均建立密切联系 , 0 各有相 互的 电话
一
职责除负责导诊外 , 负责急救传 呼 , 还 协助组织 重大 抢救 ;急救通道” “ 由急诊室医师 、 护士组成 , 负责危重 病人在短时间 内得到及时救治。
刍议军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刍议军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白晓忠(解放军第202医院,沈阳110812)白晓忠,主任医师,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和吉林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医务处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管理工作,负责全军课题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现担任全军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军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军区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理事,《现代医院管理杂志》编委。
[摘要]本文结合新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主题思想,围绕加强军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监控体系、以安全为重心的保证体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以管理为轴心的制度体系及以绩效为靶心的目标体系内涵建设思路。
[关键词]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军队医院[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85(2012)11-1007-03Construction of Medical Quality System in the Military HospitalBAI Xiao-zhong(No.202Hospital of PLA,Shenyang110812)[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theme of hospital accreditation work 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quality system in the military hospital,We put forward the new construction ideas of the medical quality system as developing quality-cored monitoring system,the safety-based guarantee system,the patient-centered service system,the management-axis institution system,and the achievements-targeted goal system.[Key words]medical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military hospitalHosp Admin J Chin PLA,2012,19(11):1007-1009.根据国家和军队的统一部署,新一周期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已相继展开。
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校正法的构建与应用

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医 I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校正法的构建与应用 缶
范树 腾 , 冬梅 戴
( 放 军第 8 解 8医院 护 理 部 , 东 泰 安 2 10 山 70 )
【 要 】 目 的 制 定 三级 甲等 综 合 性 军 队 医 院护 理质 量综 合评 价 校 正方 法 。 方 法 采 用 专 家 咨 询 法 ( 称 德 尔 _ 法 ) 1 摘 叉 j F 对 8名 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问卷咨询 , 听取 专 家 意 见 和 建 议 , 选 护 理 质 量 综 合 评 价 校 正 法 所 涉 及 的 项 f 。结 果 专家 的 权 筛 { 威 程 度 为 0 9 1 两 轮 专 家 问卷 的有 效 回收 率 均 为 lo , 映 了 々家 对本 项 研 究 的 支持 和积 微性 极 高 。 姒 轮涮 台 总体 指 标 专 .1 , o 反 j 家 的 协调 系数 和 Y 分 别 为 0 8 1 08 8和 5. 1 、8 8 6 说 明 专 家 意 见 协 调 性 较 好 ( < 0 0 ) 咨 询结 果 _ 以 采 用 。结 论 . l 、. 1 8465.9, P .5 , 丌 『 护 理 质 量 综 合 评 价 校 正 法 的建 立 , 医 院 的 护 理 质 量 综 合 评 价 提 供 了 新 的 工 具 , 护 理 质 量 评 价 1 作 的 进 步 研 究 和 发 展 为 为 提 供 了有 价 值 的参 考 依 据 。 【 键 词 】 军 队 医 院 ; 理 质 量 评 价 ; 作 负 荷 ; 力资 源 ; 续 改 进 关 护 工 人 持
i a iy a s s m e t ng qu lt s e s n .
军队医院护士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军 队医院护士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张 楠 , 坤 张
( 四 军 医大 学西 京 医院 骨 科 , 西 西 安 7 0 0 ) 第 陕 10 0 护理工作 的优劣直接影 响着整个医疗质量 和工作效率 。因此 , 重视护理工作 , 高质量是当前护理管理所 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 提 新业务新技术 的开展 , 特别是近年来 , 队医院人 员精减整编 , 军 医教 研任务重 , 特别是 学校 已着 手准备教 育国际化 的大背景 下 , 临床 对 专科护理管理提 出了新 的挑战。现就本室实际情 况 , 浅谈 目前所 存
三是要强化督查 。督查要多 管齐下 , 标本兼治 。要把 干部 的谈心谈 话、 警示告诫 、 民主生活会 、 群众 评议等行之有效 的做 法有机结合起 来, 围绕上级决策和 中心T作 , 实行 重点事项全程督查 、 紧急事项 即 时督查 、 日常事项定期督查 , 步健 全和完善督查督办 工作机制 , 逐 确 保 政令 畅通 和T作落实 。四是要健全完善制度。健 全完善 制度是做 好执行 工作的重要保证 。首先 , 要保证 制定的制度要正确 , 其次 , 要
营造 医院执行力文化 ,提高干部职工执行 环境 和氛 围是 十分必 要的。医院文化作 为医院一种经营管理理念 、 行为准则 和宗旨 , 是提 升医院执行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潜 移默化 中发挥着无 形的力量 。 提升执行 力离不 开团队的凝聚力 。执行力强不强既是一个 人综合素
质 的体现 , 更是医 院凝聚力 、 感召力强不强的体 现。一个具有坚强执 行 力的组 织和个人必定是一个具有坚强 向心力 、 凝聚力 和战斗力的 团体 。提高医院执行力 , 必须 以人 为本 , 以共 同的愿望 吸引人 , 以优 秀的文 化凝聚人 , 以严明 的组织纪律管理人 , 才能上下 同心 , 拧成一
专业护理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

专业护理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专业护理医疗服务在现代医疗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医院、诊所和各类医疗机构中,护理团队负责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专业护理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包括综合评估、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实施和监督评估等。
一、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专业护理医疗服务的第一步,通过对病人的身体状况、病史、社会心理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和问题。
护士负责收集必要的信息,如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询问病人症状和疼痛程度,以及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综合评估为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个性化护理计划基于综合评估的结果,护士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以满足每个病人的特殊需求。
个性化护理计划应包括目标、措施和评估标准。
目标是明确的、可衡量的预期结果,措施则是为实现这些结果所需的具体行动。
护士需要协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如医生、物理治疗师和社工等,确保护理计划的全面性和协同性。
定期评估和调整护理计划是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的关键步骤。
三、护理实施在个性化护理计划的指导下,护士负责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生命体征、给药、测量血糖、更换伤口敷料等。
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护理任务,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此外,护士还需关注病人的情绪和心理需求,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
四、监督评估护理过程中的监督评估是确保专业护理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定期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将评估结果与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比对。
如果存在护理不足或需要调整的地方,护士应及时采取措施,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改进。
监督评估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经验分享,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五、有效沟通和协作有效沟通和协作是专业护理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护士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并提供恰当的信息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配备相应医护人员,随车全部转回我院。
例3 两名男性士兵,因车祸致脑外伤,昏迷不醒。
脑外科、麻醉科派人员携器械赶到出事的当地医院后,迅速就地开展了开颅手术,1周后病情稳定,转回我院继续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
2 讨论上述3起院前急救病例均获成功是来之不易的。
首先,发病突然,人员多,病因不详;其次距离远,例1、例2距医院70多公里,例3近百公里,并且所经之地道路崎岖。
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211 组织到位 我院只设有急诊室,平时急诊医师由临床科室轮流派出,医师出诊期间由门诊部统一管理。
虽然人员不固定,又是门诊部代管,但岗在人在,召之即来,3起急诊均在2min内人员便各就各位。
院前呼救时,伤情比较清楚,由临床科室派急救人员;伤情不清楚的,由急诊医师出诊,其空出的岗位由门诊医师立即顶上。
保证急诊人员走得出,开得动。
212 装备到位 急救物品有2套,1套为急救室常用, 1套固定在急救车上。
急救物品包括:心电监护除颤仪、气管插管装置、氧气瓶(袋)、气式止血带,不同规格的小夹板、血压计、手电筒及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物品分类装箱,急救时得心应手。
213 运输工具到位 我院门诊(急诊室)备有2台救护车,1台长期固定在门诊部,1台备用,以保证车辆随时处于良好的应急状态,做到在收到呼救信号3min 内急救车出动。
214 开通“生命绿色通道”,提高急救水平 通道包括:“院前通道”我院与体系部队、各干休所及本地区“120”、“110”均建立密切联系,各有相互的电话号码,一有情况随时出动;“导诊通道”设有导医服务员,其职责除负责导诊外,还负责急救传呼,协助组织重大抢救;“急救通道”由急诊室医师、护士组成,负责危重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
215 得到地方医院的大力协助 由于指挥得当,3起急诊病例均由地方医院先急救处理后,再由及时赶到的我院急诊人员后续诊治。
目前,地方医院均有相当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发生病情后,就近、迅速求救于当地医院,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并且军地可共同分析病因,查找病源,找出最佳诊治方案,对于及时处置院前急诊病例非常有利。
216 成功安全转运 首先全面掌握每个病员病情,掌握好转运指征,根据不同病情,分类安排转运时间及转运方式,轻病员坐交通车,重病员乘救护车,卧担架,危重病员延缓转运。
同时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及途中的护理工作,以备途中的抢救及不测。
转运中,除我院救护车全力以赴外,队及地方单位的车辆,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转运工作。
从上述3起急诊病例看,抢救是较为成功的。
目前的条件和水平虽令人满意,但就与全国先进医院(科室)和国际水平相比,仍有不足和差距很大。
首先,通讯手段仍然落后,从发病到急救命令下达,有近1h时间。
其二,交通工具落后。
3起急诊病例均发生在距离医院数十公里至近百公里之外,交通工具均为汽车,行车时间均在1~2h以上,最为理想的是直升飞机运输不能实现,方能达到快速反应的目的。
其三,急诊设备仍感不足,难以应付更为复杂的急救任务。
收稿日期:2000-05-24修回日期:2001-03-5・护理园地・谈谈军队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韩景芳1 张明霞1 张晋康111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47医院(四川新都 610500)关键词 医院 护理质量 管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47 近几年来,由于部队精简整编,护理队伍从人员数量和队伍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
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着重抓了护理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建设。
1 提高认识 强化奉献 增强职业道德感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职业道德感,不仅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而且要深刻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就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改善服务态度。
11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以“五心”(接待病人热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操作细心,接受批评意见虚心,服务要有公心。
)、“三满意”(病人满意,家属满意,医生、护士满意。
)及“送温暖”为内容的文明服务活动,护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能够主动送上一句问候,捧上一杯热茶,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12 坚持白求恩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服务态度差,对病人不负责任,缺乏责任感等情况屡见不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教育,使她们树立起“无德不成医”,德高医精,为医“三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无护医不全”的道理,从而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修养。
113 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和理解支持护理工作 首先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给护士提供一个学习进取的良好环境,增加学习深造的机会。
其次安排有助于护士专业成长的活动,提供科研条件。
比如根据临床需要安排一些科研活动,举办学术交流会,这样既可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又可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第三,为护士排忧解难,关心她们的生活,提高福利待遇,对护士的入党、进校再学习、外出进修、职称评定、晋级、晋职问题要优先考虑,妥善安排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2 严格要求 抓好训练 提高整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独立学科,护理队伍的素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抓好护理队伍的业务技术建设,是提高护士技术水平,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途径。
211 抓制度落实 为了使每个护士从一上岗就具有较强的规范意识和责任感,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每年护理部应对护士进行不定期的护理技术岗位练兵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查、考核。
比如组织开展暗室内划火柴照明行兔耳浅静脉穿剌竞赛等。
对新上任护士长及新护士,必须经过制度职责学习班培训后,方能正式上岗,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领会各种制度的精神实质,不走过场。
尤其要对青年护士经常进行医院艰苦创业史等方面的教育,在全院开展“五赛”(赛献身护理事业,赛工作作风,赛技术水平,赛医德医风,赛服务质量)活动,提高讲究护德、文明用语等活动。
212 抓骨干力量 护理部的直接工作对象严格地讲主要是护士长,即通过护士长来达到推动全院护理工作的开展。
护理队伍人员素质的构成是金字塔式〔1〕,护士长是塔顶,骨干护士是塔身,一般护士人数最多是塔底。
护理部在管理上采用由塔顶(护士长)到塔身(骨干护士)再到塔底(一般护士)的由上而下扩散式的管理方法,使护理部的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效率提高,这就提出一个如何抓护士长和骨干护士的作用问题:(1)抓护士长首先要抓个人综合素质。
上岗前严格筛选,上岗后进行经常性、多方面的综合考核及强化培训;第二是优胜劣汰,凡是在任职期间不能胜任护士长工作,或工作中问题较多者,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调离或免职,以培养护士长之间的竞争意识;第三是为体现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付出的价值,大胆为护士长设立“奖励资金”,以体现管理岗位责任的重要和价值观念。
(2)对骨干护士护理部要随时掌握其数量和质量,积极引导她们协助护士长搞好科室的护理工作。
213 抓“三基训练” 抓好在职训练和继续医学教育是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的关键,本着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三基训练”应分层次进行:(1)护理部制定训练指标及年度技术比武计划,训练方法实行“四结合”:即班上操作与班下训练相结合,平时训练与定期测评相结合,老护士与新护士相结合,护士长与招聘护士相结合。
(2)利用晨交班等时间开展“四小活动”(小讲课,小提问,小演练,小考核)。
(3)各科根据专科特点举办在职学习班。
(4)每年举办“三基”训练,定期进行护理教学查房,举办护士长学习班,组织科室之间护士长互相参观学习,专题讲座,交流经验,真正做到护理知识的充电,护理技术的熟练,护理技能的提高。
通过多种渠道参加护理电大、函大学习,提高护理队伍的文化层次,改善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解决护理队伍知识老化问题。
214 抓业务技术水平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扩大护士掌握护理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的知识面,为学术发展和科研奠定基础;要支持护士外出参加学术活动,进修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学术参与意识,调动护士开展科研、新业务和新技术的积极性。
3 抓好质量 精益求精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质量是生命,提高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整个医疗质量的一部分,应高标准严要求:311 技术护理,细心周到 抓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要有严、细、准、快的作风。
一是严,就是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制度办事,如对危重病人、一级护理病人、新入院病人、术后病人、长期卧床病人等,要坚持床头交接班,详细交待病情、护理、治疗、饮食、思想等;二是细,就是坚持“三查七对”制度,做到层层把关,不相互依赖,可使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杜绝事故;三是准,就是准确无误地书写护理文书,认真执行医嘱,对病人正确地实施各种治疗和护理;四是快,就是要求不但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
312 心理护理与安慰劝导 护士的心理素质要在对病人的护理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通过同病人的接触,探索其各种心理状态,采用疏导、安慰、解释等手段,将病人的消极心理因素转化为有利于消除疾病的积极因素。
通过美好的语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医德,平和的心境,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
在医学领域,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是疾病转归的重要手段,两者不可偏废。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护理将占更大的比例。
能够改善病人的病理心理状态,使其在情绪上由悲伤变为喜悦;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乐观;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接受治疗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使身心达到最佳康复状态。
要做到这些,护士就要因人施护,观察病情要细心,处理方法要多样,语言表达要艺术,寓人情、感情、医德于护理之中。
总之,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护理质量的全程监控,从护士到护理部,要把握各个中间环节,克服“难点”,做好每项工作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1〕 朱傲荣,戴志澄,毛磊主编1管理学基础1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08~113收稿日期:2001-05-16浅谈护理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杨清华1 莫亚莉1 张 莉1 张晓爱111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成都 610011)关键词 医疗服务模式 整体护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47 面对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出现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病人选医生”是形势所迫、时代所需,而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对医院的改革和提高医护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工作要适应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应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所以护理工作者只有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强化整体护理意识,用实际行动全方位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主动适应新的医疗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