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第二单元错题库

合集下载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拓展训练(十二)《哲学》二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拓展训练(十二)《哲学》二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

高二政治拓展卷(十二)《哲学》二单元测试题出题人:刘艳华 12月13日选择题1、人类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

这说明( )A、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是主观的B、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C、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D、人能利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动地改造自然2、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论述的选项是( )A、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3、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

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

上述观点(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4、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条牛。

”这段话生动地说明( )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B、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帝观念C、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5、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①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②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③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④可以在人间找到它的原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

高二政治第二单元练习

高二政治第二单元练习

高二政治第二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2.邓小平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了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科学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存在于客观实在之中 D.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标志4.“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5.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6.“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可见,慧能认为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据此回答7-8题。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点专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点专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易错点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易错点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

40年来,沧海桑田,神州巨变,40年征程岁月峥嵘,40年征程金光灿烂。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表明(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答案 B解析沧海桑田,神州巨变,表明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项符合题意。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相对静止等知识,C、D两项不符合题意。

2.(易错点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创造规律)我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雨水箅、路沿石进行改造,将路面雨水径流导入绿化隔离带、人行道、绿地广场及其他开敞空间,综合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调蓄池等技术措施进行消纳。

超标部分则通过不同标高的溢流管外排,科学处理渗排关系。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表明我们可以( )答案 C解析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表明我们可以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C项符合题意。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不能被创造,不能被创新发展,A、B、D三项均错误。

3.(易错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面对同一个大数分解难题,经典计算机需15万年才能破解,用量子计算机应用Shor算法只需1秒”,为解决数据通信安全问题,我国成功研制出基于量子通信的云安全一体机。

一体机的研制成功说明( )①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改变了规律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B解析一体机的研制成功说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②④符合题意;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①错误;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③错误。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汇总注:“易错点点播”部分是正确内容,“自我巩固”部分是练习,后面是练习的答案提示。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点点播】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3、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4、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6、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注意:规律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永恒的)。

7、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见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联系的观点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

8、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不能说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9、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10、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1、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的反映。

12、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13、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14、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

15、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6、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想问题、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17、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8、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

19、认识具有无限性,不存在终极真理。

20、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2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但不能说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高二哲学易混易错

高二哲学易混易错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错) 5、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坚持了客观规律性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对) 6、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每个共产党员的首要任务。(错) 7、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错) 8、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对) 9、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错) 10、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错) 1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对) 13、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错)
14、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一切事物。(错) 15、每一时期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对) 16、人们难以正确认识复杂的事物。(错) 17、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就能促进事物发展。(错) 人生观、价值观部分 1、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错)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决定。(错) 4、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错) 5、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错) 6、集体主义已成为我国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错) 7、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界限难以划清。(错)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同属于社会意识。(错)
• 认识论部分 1、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间接经验(错) 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每一具体认识是有限的。(对) 3、人类认识的总的发展过程是无限的。(对) 4、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 5、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错) 6、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错) 7、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而不断深化。 (对) 8、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对) 9、只要经验丰富,办事情就能达到预期目的。(错) 10、物质是认识的来源。(错)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对) 11、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错) 12、对同一现象,不同的人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错) 13、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错)

高二哲学第二单元答案 (1)

高二哲学第二单元答案 (1)

高二政治第二单元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就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D项正确。

A项混淆了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观点错误。

物质具有可知性,B项错误。

C项缩小了物质的外延,观点错误。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故B项错误;A、C两项只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D项。

3.答案:D解析:此题可以利用排除法,规律是客观的,所以A项说法错误。

“自然界的物种是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说法不符合事实,B项错误。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所以C项错误。

4.答案:D解析:“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明D项正确。

5.答案:C解析: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制定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表明C项正确。

6.答案:B解析:“明天,就会凋谢”“像闪光一样短促”等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类似,故选B 项。

A、C两项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不选。

D项体现的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不选。

7.答案:C解析:这道组合式选择题适合运用排除法。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规律性制约着能动性;二是能动性影响规律性。

这两个作用的地位不是平行的,意识的能动性是第二位的,受到规律性的制约,所以二者不是“相互制约”。

8.答案:B解析:“这一研究成果必将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表明B项正确。

9.答案:C解析:②错误,认识对象与创造对象不能等同。

③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不是没有根据的。

10.答案:D解析:漫画寓意表明,由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所以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②④符合题意。

漫画中两个市场调查员的不同反映不在于侧重点的不同,故排除①。

两个市场调查员都是如实反映,只是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带有主观色彩,故排除③。

高二高三高考哲学错题难题汇总,排版整齐!

高二高三高考哲学错题难题汇总,排版整齐!

A.意识具有目的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 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正确区分物质与意识, 二是弄懂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第 41 页 第 4 题] (2013 吉林师大附中期中,★★☆)“人生在 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有尽其所能。”与其所蕴含的人 生哲理最相近的诗句是( )
[第 32 页 第 7 题]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 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世界是物质的
1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 33 页 第 3 题] (2014 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欧洲两 位物理学家因 1964 年预言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得 201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强子对撞实验已探 测到该粒子的存在。这说明(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 45 页 第 1 题] (2015 江苏盐城中学开学考试,★★☆)马克 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 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 性
[第 45 页 第 5 题] (2014 海南二中期末,★★☆)“诵《诗》三 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的 上述观点从哲学上看,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点

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点

• • • • • • • •
• •
2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终极真理。 (注意:没有终极真理) 21、真理和谬误往往与人的年龄有关。 (注意: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 等) 22、认识的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注意:认识运动时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23、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决定的。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 物质有能动作用) 24、认识的来源和途径是一样的。 (实践是唯一来源,而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 经验和间接经验)
1、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
(注意: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和属性)
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注意:应该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4、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
(注意:犯了唯心主义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形而上学错
• • • • • • • • • •
10、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 (注意:人脑不等于大脑) 11、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2、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 促进) 13、意识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间接的) 14、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注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有了 人脑未必有人的意识,还要有客观存在)
• • • • • • •
1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是改造客观世界) 16、哲学是人类智慧之源。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7、有用的就是真理。 (注意:真理是客观的,不能用有没有用来衡量) 18、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9•上海)“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

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16. 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

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想象的结果②艺术作品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③艺术创作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艺术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能动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09•福建)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21.(2010.江苏政治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22、(10.海南)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23.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4.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5.蝙蝠看不见但却能利用回声定位辨别方向和寻找食物早已是科学常识。

而最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蝙蝠还使用翅膀上的触觉感受器保持飞行高度,并能在半空中捕食。

材料说明了()
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26.据2006年6月号《大众科学》报道,开车的人最怕汽车相撞出事故,所以没有汽车事故的未来一直是尖端技术研究的目标。

最近,科学家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到2026年,人们将会拥有一辆永远也不会相撞的汽车。

材料中体现了
A.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上B.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C.人们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中制造出来D.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28.截至2006年11月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处的容貌辨认系统已成功查获至少550名使用虚假身份的入境者。

利用个人容貌来识别出入境者身份证件的真伪,因为每一人的容貌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这说明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
B、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事物就其具体的存在方式来说,有静止的一面
D、静止不是不运动,而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