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变色龙
《变色龙》知识点

《变色龙》知识点《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这篇小说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 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他的作品短小精悍,风格独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对俄国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二、故事背景《变色龙》的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 80 年代的俄国。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黑暗腐朽,社会等级森严,官僚主义盛行。
底层人民生活困苦,而统治阶层则贪污腐败、欺压百姓。
三、主要人物1、奥楚蔑洛夫这是小说的核心人物,是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巡警。
他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根据狗主人的身份不断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判断,充分展现了其丑恶的嘴脸和卑劣的灵魂。
2、赫留金一个首饰匠,被狗咬伤了手指。
他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最终在奥楚蔑洛夫的不公裁决下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
3、人群小说中的围观人群,他们是社会的旁观者,虽然对奥楚蔑洛夫的行为感到不满,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四、情节梳理小说围绕着“狗咬人”这一事件展开。
开端:赫留金在街上被一只狗咬伤了手指,他抓住狗并声称要讨个说法。
发展:奥楚蔑洛夫登场,开始处理这起事件。
他最初判定狗有罪,要惩罚狗的主人。
高潮:随着有人说这狗可能是将军家的,奥楚蔑洛夫的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开始为狗开脱,并指责赫留金。
随后,又有人说狗不是将军家的,他又再次改变态度,继续要惩罚狗。
当最终确定狗是将军哥哥家的时,奥楚蔑洛夫对狗大加赞扬,并恐吓赫留金。
结局: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人群离开了。
五、主题思想1、批判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官僚主义奥楚蔑洛夫作为一名警察,本应公正执法,但他却根据狗主人的身份随意改变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反映了当时官僚机构的腐败和黑暗,官员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不关心法律和正义。
2、揭示了社会的等级观念小说中人们对将军家的狗的敬畏,以及奥楚蔑洛夫对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态度,都体现了当时社会严重的等级观念,底层人民备受压迫,毫无尊严和权利可言。
变色龙课文九年级

变色龙课文九年级《变色龙》课文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
他身后跟着个警察,生着棕红色头发,端着一个粗罗,上面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
四下里一片寂静。
……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
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象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
店门附近连一个乞弓都没有。
“你竟敢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美洛夫忽然听见说话声。
“伙计们,别放走它!如今咬人可不行!抓住它!哎哟,……哎哟!”狗的尖叫声响起来。
奥楚美洛夫往那边一看,瞧见商人彼楚京的木柴场里窜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跑路,不住地回头看。
在它身后,有一个人追出来,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开怀的坎肩。
他紧追那条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抓住那条狗的后腿。
紧跟着又传来狗叫声和人喊声:“别放走它!”带着睡意的脸纷纷从小铺里探出来,不久木柴场门口就聚一群人,象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
“仿佛出乱子了,官长!……”警察说。
奥楚美洛夫把身子微微往左边一转,迈步往人群那边走过去。
在木柴场门口,他看见上述那个敞开坎肩的人站在那儿,举起右手,伸出一根血淋淋的手指头给那群人看。
他那张半醉的脸上露出这样的神情:“我要揭你的皮,坏蛋!”而且那根手指头本身就象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奥楚美洛夫认出这个人就是首饰匠赫留金。
闹出这场乱子的祸首是一条白毛小猎狗,尖尖的脸,背上有一块黄斑,这时候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
它那含泪的眼睛里流露出苦恼和恐惧。
“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美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
“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手指头?……是谁在嚷?”“我本来走我的路,官长,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凑着空拳头咳嗽,开口说。
“我正跟米特利·米特利奇谈木柴的事,忽然间,这个坏东西无缘无故把我的手指头咬一口。
……请您原谅我,我是个干活的人。
……我的活儿细致。
这得赔我一笔钱才成,因为我也许一个星期都不能动这根手指头了。
……法律上,官长,也没有这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变色龙》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变色龙》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毕业多年之后,我非常高兴能够莅临母校,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
B . 小王向别人夸耀说:“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上起课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纷呈。
”C . 莉莉,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D . 大会开始前,主持人提醒道:“为保持会场安静,诸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2. (2分)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是()A . 崽子(zǎi)乞丐(gài)B . 筛子(shāi)胚子(pī)C . 魁梧(kuǐ)咳嗽(sou)D . 宪兵(xiàn)契诃夫(kē)3. (2分)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是()A . 揭露走狗奴才的丑恶灵魂。
B . 抨击腐败无能的沙皇统治。
C . 说明变色龙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变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特征。
D . 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影射沙皇专制的虚伪和蛮横。
4. (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B . 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 .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 . 节日的蓉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
5. (2分)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 . ①无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 . 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 . ①无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 . 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6. (2分)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
《变色龙》知识点及课后思考探究答案

《变色龙》知识点《变色龙》写于1884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生活中的一种应诅咒的现实。
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革命浪潮冲击着沙皇的专制统治。
为了强化反动统治,他们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为其镇压革命运动服务。
本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字词:胚子(pēi)戳(chuō)坎肩(kǎn)恐吓(hè)畜生(chù)前腿劈开(pǐ)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本文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经过。
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2 文章可分几部分?那几段最能表现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质?根据短篇小说的情节特点,本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这一案子的发生。
(开端)第二部分(6—27段)是全文的重要部分。
作者以极其辛辣的讽刺手法对奥楚蔑洛夫处理案子时的声色变化作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丑态。
(发展和高潮)第三部分(28—29段)写奥楚蔑洛夫审理案子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讪笑和恐吓。
(结局)文章6—27段,最能揭示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质。
3 文章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点的。
4 试从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部分,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文章的细节描写有警官的军大衣和赫留金的手指头。
军大衣:本文通过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主人公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
手指头: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
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
二、归纳人物对话所表现的性格特征。
1、对老百姓的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大耍威风、欺下凌弱的性格特点。
《变色龙》PPT优秀课件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 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契诃夫(1860—1904)
资料链接
俄罗斯国家名称历史沿革
沙皇俄国(16世纪—1917年)时期
苏俄(1917年—1922年)时期 苏联(1922年—1991年)时期 俄罗斯(1991年至今)时期
资料链接
沙皇俄国(16世纪—1917年)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自称沙皇, 国号称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后,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 签署退位声明,俄国灭亡,共计371年。
整体感知
一个荒唐的年代, 一个善变的警官,
一条咬了人的小狗, 一群无聊的人,
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
整体感知
4.变色龙(警官)先后共变了几次?请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次变化的原因、内 容。 5.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时 , 他 的态度是随着什么变化的? 6.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的变化中,始终不 变的是什么?
探究交流
1. 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做题目?
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就是借这种小 动物善于变换肤色,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特点 来讽喻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本 质,形象而生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 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名词还有很多,举几个例 子并加以说明。
1 2 3 4 5 6
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有人说好象是将军家的 狗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
对小猎狗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 死好了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 咬着你的? 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
肯定赫是被狗咬了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 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变色龙》(契诃夫)课件完美版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
物
那手指头伸出来! 怪你不好
野狗,弄死它算了。
真不赖,怪伶俐的,一口 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
变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 案件时,他的态度是随着 什么变化的?
随着狗的主人 是谁(身份) 而变化。
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
狗主人(狗说主是人将(军说)狗不主定人是(将证军实)是将军的 (2)小狗(4)名贵的(狗6)怪伶俐的狗
奥楚蔑洛夫这种警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以奥楚蔑洛夫 为主角的这场闹剧是个小窗口,它向我们展示了当 时沙皇统治的腐朽,当时警察制度的黑暗。
社会环境 街道场景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 有……商店和饭馆的敞开的门口,无精打采地面 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 巴一样;在那些门口附近,就连一个乞丐也没 有。”
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 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 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 纸上。
社会意义
小说借“变色龙”来讽喻那种狡猾 善变、出尔反尔的人。
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 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 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社会意义
文章记叙了警官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 事件的全过程。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这一核心 问题,竭力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 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沙皇走狗形象。(主题)
变
不变
(1)疯狗(3)下贱胚子(5)野狗 狗主人(不狗知主道人)(不是狗将主军人)(不是将军)
变
在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中 有没有不变的原则?
沙皇走狗的特性
溜须拍马 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 趋炎附势
九年级《变色龙》ppt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转变, 基本上是经过他和大家________来刻画
奥对楚话蔑洛夫。
除此之外,还利用 _动__ 作__、_神___态___ 细节 和___ _ _描写刻画人物。
第21页
这一细节描写,反应了赫留 金遭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 要挟狗主人资本,要求赔偿本钱; 但当有些人说狗是将军家时,手 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罪证。
说说变色龙特 点。
变色龙是自然界中一个奇特动物,它皮肤颜
色能伴随四面物体颜色而改变。
第1页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么人,他们最喜 欢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很多人都瞧不起他们, 说他们太势利。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就深刻地批判了这种 人——
第2页
qì hē
第3页
契诃夫1860年出生在俄国,是含有世界声誉短篇 小说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 篇小说大师。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20岁开始 创作,一生写了七百多篇小说,代表作有小说《装 在套子里人》,剧本《万尼亚舅舅》。 Nhomakorabea2
• 有些人说好象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 咬着你?
是将军家狗
3
• 巡警说不是将 军家狗
下贱胚子
• 巡警说是将军 名贵狗,狗是娇贵动物 4 家狗
野狗,弄死它算了。
必定赫是被狗咬了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 钉子弄破。鬼东西
受了害,我决不 能不论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 那手指头伸出来! 怪你不好
5
• 厨师说不是将 军家狗
第16页
总之,三提法律,不但交代了 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 小说主题不但仅停留在对一个小 警官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专 制统治——沙皇法律虚伪。
云南省峨山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 变色龙教案1 (新版)苏教版

变色龙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
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学创作。
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
他批判性也随之加强。
这个字还有dài的读音。
ú
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②)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人物是谁
: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
这是案件的发展和高潮。
.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概括课文情节,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辩论
学生作业练习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课前准备及预习要求:
1、列举例句,揣摩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
2、找出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出现的句子,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
一、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
(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
一个见风使舵的人一个变化多端的人
两面人势利眼的警官
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拟题
天平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开端:遇上狗咬人发展高潮:六变
结局:小狗带回、赫留金遭恐吓
天平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6)“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2、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
3、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
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学生筛选、思
考,教师点拨:
三、辨析主题
我们对奥楚蔑洛夫的人物性格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那么你现在对这个人物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引导:甲方可悲、乙方可鄙、丙方……
四、学生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板书设计:
军警:“变”—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批判病态的社会制度、专制的沙皇统治
群众:“变”—麻木落后、愚昧庸俗
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
1、朗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收集作者及小说的写作背景材料;
一、导入新课
变色龙是蜥蜴中的一种,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最喜欢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很多人都瞧不起他们,说他们太势利。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还给他们取了一个怪“好听”的名字,是什么名字呢?对,是“变色龙”。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学生梳理、概括,完成表格填充:
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学生梳理、概括,完成表格填充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总结归纳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
学生课后续写
狗的主人
对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态度
1
不知狗主人
2
好像是将军家的
3
不是将军家的
五、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六、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七、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பைடு நூலகம்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八、布置作业: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天平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课题
小说之林
总课时
2
第2课时
课题
变色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
2、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明确: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4
不定是将军家的
5
将军家厨师说没有
6
将军哥哥家的狗
四、学生合作探究
1、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他的态度围绕什么而变化的?(狗的主人是谁)
2、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明确: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读,体会小说手法
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投影:
天平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
(八年级语文〈下〉主备人:仲跻健)
总课题
小说之林
总课时
2
第1课时
课题
变色龙
教学目标
1、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课前准备及预习要求: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2)“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3)“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4)“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学生默读全文,讨论交流
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穿在身上身份标志装腔作势的道具
(2)脱下掩饰狼狈
(3)穿上内心恐慌
(4)裹紧掩饰恐慌必要的道具
4、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