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北凤凰山地区地层及其部分成因分析_洪涛(2011)

合集下载

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1

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1

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1:50000地质测量报告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束语第一章实习目的。

认识及工作区行政区划1、实习目的及认识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地史学》、《岩石学简明教程》、《水文地质学》、《测量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区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

实习区位于市区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

区内三面环山,南面近邻巢湖。

山脉走向为35°-40°,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

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

实习区西南部的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属长江流域。

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图1—1)。

以巢湖市为中心,有干线连结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邻县庐江、无为、含山等地,乡村都有支线相通。

水运以巢湖为中心,水轮、木帆船沿水运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巢湖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232—247天。

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1000—1158mm之间。

巢北地区三叠纪

巢北地区三叠纪

巢北地区三叠纪地层沉积环境与古气候分析摘要:巢北地区呈现出复杂的地质现象,结合区域地层沉积资料和野外的沉积特征,对该地区的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认为:本区下三叠统为次深海盆地—陆棚—开阔台地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中三叠统仅出露东马鞍山组,系蒸发岩台地相建造。

三叠纪明显的表现为海退序列,地壳不断抬升,海水不断退缩,呈现炎热的古气候。

关键词:巢北三叠纪地层沉积古气候0 引言巢北地区位于中国南方稳定的扬子陆块东北缘,属扬子板块前陆地带[1],出露的地层为古生界和中生界。

自晚三叠世以来,受到东部西太平洋板块运动影响,于印支期、燕山期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褶皱作用和断裂作用,构造形态为两向斜夹一背斜,构造线的主体走向大致为NNE—SSW。

巢北地区中生界仅下三叠统发育良好,出露齐全,中三叠统和下侏罗统发育不全,露头零星,缺失上三叠统。

本区三叠系下统分为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中统为东马鞍山组。

1 研究区沉积特征和分析1.1 殷坑组(T1y) 本组厚84m,可分为上、中、下三部段。

本组与下伏殷坑组整合接触。

下段:浅灰绿、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下部泥岩中局部含钙质结核或似瘤状灰岩。

底部为厚约1cm的黄色泥岩,厚约23m。

中段: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或似瘤状灰岩,厚约22m.上段: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薄层条带白云质灰岩。

厚约39m.本组化石丰富,常见头足类和腕足类化石。

如:蛇菊石Ophiceras sp.,驰蛇菊石Lytophiceras sp.,克氏蛤Claraia sp.,海浪蛤Posidonia sp.以及牙形刺、近鄂刺Anchignathodus sp.等。

殷坑组和和龙山组的是以中厚层灰岩为分界线。

沉积环境分析:半深海的主要沉积类型如下:青泥,绿泥。

是在还原条件下沉积的,主要由细粒陆源碎屑物组成,粉沙或粘土可占75%,碳酸盐岩含量一般少于30%,并含有少量生物残骸[2]。

巢湖北部地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巢湖北部地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目录第一章前言...................................(1)、设计目的....................................(1)、任务和要求..................................(1)、实习区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1)第二章地质特征...............................(3)、地层......................................(3)、构造.....................................(9)2.2.1、褶皱.............................(9)2.2.2、断层..............................(13)2.2.3、节理..............................(16)、岩浆岩..................................(16)第三章构造发展史.............................(18)第四章矿产资源...............................(20)第五章个人小结...............................(21)附图:巢湖北部地区构造纲要图、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剖面图第一章前言、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幅构造纲要图、1至2幅地质剖面图,对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进行文字概述。

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锻炼学生运用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

学习编绘、编写某些图件和读图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野外地质实习和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较好基础。

巢湖凤凰山地区地层简介

巢湖凤凰山地区地层简介
坟头组(S2 f )与下伏地层高家边组(S1g)为 整合接触,以坟头组底部中厚层细砂岩作为 两者的分层标志。
五通组(D3w)
【岩性特征】 以灰白色中-厚层硅质石英砂岩为
主,夹泥岩、页岩和粉砂岩。上部夹层增 多,局部过渡为与砂岩互层。底部有3~5 层中—厚层石英砾岩。
五通组的硅质石英砂岩是实习地区 最坚硬,抗风化能力很强的岩石。 【厚 度】 176米 【化 石】 亚鳞木、薄皮木等
船山组( C2-P1c 或 C2c)
【岩性特征】 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薄至中-薄层 生物屑微晶灰岩及灰白色核形石灰岩。 其中的核形石灰岩是船山组的特征岩性。
【厚 度】 5~6米
【化 石】 产麦粒䗴、藻类
Triticites pointensis Thompson, 1954
【接触关系及分层标志】 与下伏地层
内源沉积岩 灰岩 白云岩 硅质岩 磷质岩
数量较多的岩石是: 灰 岩、砂岩、粘土岩、 硅质岩等
三叠系 T
东马鞍山组 T2d
南陵湖组 T1n
和龙山组 T1h
殷坑组
T1y
二叠系 P
大隆组
P3d
龙潭组
P3l
孤峰组
P2g
栖霞组
P1q
石炭系 C
船山组
C2c
黄龙组
C2h
和州组
C1h
高骊山组 C1g
金陵组
C1j
泥盆系 D
巢湖凤凰山地区地层岩石特征、 分层标志及主要古生物化石简介
孔庆友
2010.8
巢湖凤凰山地区的地层区划: 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 地层小区
扬子地层区
郯 庐 断 裂巢湖南京 上海 江韶断裂
巢湖凤凰山地区出露的地层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班级:地质05-4班姓名:丁宁学号:200510158指导教师:王兴阵日期: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浆岩第四章地质构造第五章矿产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史第七章结束语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本次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此次地质测量实习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和了解填图地区的地层划分,岩性岩相特征、构造变动、岩浆活动、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等。

地质测量实习是指导地质专业学生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测量学、古生物地史学、岩石矿物、构造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野外认识实习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从事于地质测量的全过程训练,是一次综合性实践环节的教学。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使学生达到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阔地质眼界,增强动手技能,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并进一步地提高作图、读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我们进行了地质测量、踏勘、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学会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

此次实习中,我们要做的就是: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别是造岩矿物。

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

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及时代。

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6、熟悉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

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

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寻找地质点,识别地质构造。

9、学会绘制地质剖面图第二节工作区的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实习位于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7′—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报告编制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2010年11月22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地层 (5)第三章岩石 (11)第四章构造 (13)第五章矿产 (15)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史 (17)第七章外围地质 (20)第八章结束语 (22)第一章前言一、实习目的和任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实习,要求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任务是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出露和采坑点进行系统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贮存规律等。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

二、工作区位置、行政区划实习位与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拭刀山附近。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现辖无为、庐江、和县、居巢四县一区,65个镇、5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65万。

图1—1 巢湖市交通位置图居巢区面积2082平方千米,人口86万,邮政编码238000,区人民政府驻东风路,辖11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

庐江县面积2352平方千米,人口130万,邮政编码231500,县人民政府驻庐城镇,辖17个镇。

无为县面积2433平方公里,人口139万,邮政编码238300,县人民政府驻无城镇,辖19个镇、4个乡。

和县面积1412平方公里,人口65万,邮政编码238200,县人民政府驻历阳镇,辖10个镇。

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报告

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报告

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1:50000地质测量报告2011/11/23目录第一章前言-----------------------------------------------3 第二章地层-----------------------------------------------6 第三章岩石-----------------------------------------------14 第四章地质构造----------------------------------------16 第五章矿产及旅游资源---------------------------------18 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史---------------------------------20 第七章结束语---------------------------------------------21第一章前言一、工作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和经济地理状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

实习区位于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岠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2′—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谓,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

市内公交可直达驻地巢湖铸造厂,交通十分便利。

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

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

南部为我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³108m3。

巢湖地区地层总结

巢湖地区地层总结

巢湖凤凰山地区地层简介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

巢湖地区出露地层,从老到新:志留系S:高家边组S1g、坟头组S2f泥盆系D:五通组D3w;石炭系C:金陵组C1j、高骊山组C1g、和州组C1h、黄龙组C2h、船山组C2c二叠系P:栖霞组P1q、孤峰组P2g、龙潭组P3l、大隆组P4d三叠系T: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南陵湖组T1n、东马鞍山组T2d 主要岩石类型:陆源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内源沉积岩(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磷质岩);频繁出现的是灰岩、砂岩、粘土岩、硅质岩等。

几条剖面:狮子口-7410厂:高家边、坟头、五通组、金陵组;凤凰山剖面:五通组,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底部;平顶山剖面:高骊山、和州组、黄龙、船山、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大隆组、殷坑组;马家山: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东马鞍山组;高家边组:黄绿色泥、页岩、粉沙质页岩,夹薄层细砂岩、粉砂岩,下段黑色页岩中含笔石化石。

波痕、水平层理,约378m,主要为陆棚相环境抗风化能力弱,多分布沟谷、山边,多被第四系覆盖。

坟头组:灰绿色、黄绿色中厚层泥质细砂岩夹黄绿色泥质粉砂岩、粉沙质泥岩。

发育斜层理、波痕等沉积构造,主要为浅海滩相沉积。

王冠虫、石燕等。

271m 界限:以坟头组底部中厚层细砂岩为分层标志。

在狮子口发育较好。

五通组: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硅质石英砂岩为主,夹泥岩、页岩和粉砂岩。

上部夹层增多,局部过渡与砂岩互层。

底部有石英砾岩。

可见鳞木、薄皮木化石。

为区域最硬、抗风化能力最强的岩石。

主要分布于山脊,凤凰山都是这种岩层。

界限:与坟头组区域平行不整合接触,多为断层接触。

分层标志,底砾岩、含砾砂岩。

高家边、坟头、五通组在狮子口-7410兵工厂发育良好。

金陵组:灰黑色厚层微晶生屑灰岩、生物屑微晶灰岩,底部发育很薄的褐黄色铁质粉砂岩。

8m左右,多产珊瑚、腕足、海百合等化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 山西焦煤科技N o .3 2011年3月Shanx iC oking Coal Sc i e nce&Techno l o gyM ar .2011专题综述收稿日期:2011-02-22作者简介:洪 涛(1989 )男,浙江杭州人,2008级中国矿业大学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地质工程资源勘查研究, (E -m ail)h ongt ao7413@163.co m安徽巢北凤凰山地区地层及其部分成因分析洪 涛,鞠志勇,孙红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8)摘 要 通过对巢湖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地质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活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

通过对各地层的岩性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古地质环境、古构造环境,对于了解当地的能源聚集关系有较大的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 巢湖;地质观测;赋存规律;地层岩性分析中图分类号:[TD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52(2011)03-0048-03巢北地区在地层上属于上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 巢县地层小区、巢北沉积区。

区内除古近系、新近系确实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其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比较齐全;特别是下三叠统剖面比较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是国际地科联印度阶和阿勒尼克阶!金钉子∀备选剖面之一,也是进行科研、教学、地区旅游的良好地区。

本区地层总厚度达3485~4397m ,按地层时代由老至新依次叙述如下:1 古生界1.1 志留系本区志留系发育下统高家边组,坟头组,缺失茅山组。

露头分布比较广,出露较好。

一般都组成背斜的核部。

1.1.1 高家边组下段:以灰黑色、灰紫色、紫红色薄层含硅质条带黏土岩、泥岩、炭质泥岩,底部为燧石层,区域厚度290~1560m 。

中段:黄绿色、灰色、灰黑色页岩,含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厚度大于138m 。

上段:高家边组顶部以粉砂岩(新鲜、暗灰色)、笔石页岩相、黄绿色(次生色)。

岩性比较简单。

主要为泥岩夹灰岩。

在地层层面上可以见到的并不是球状分化作用导致,而是由二价铁聚合所致。

岩层接触主要为冲刷接触,可见冲刷模。

其中,坟头组和高家边的界面可见冲刷接触,在砂岩的地面可见槽模,由槽模课判断当时的水流方向。

由突起端至低平端的方向可以代表水流方向。

1.1.2 坟头组下段:黄绿色中厚至厚石英砂岩、泥质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薄层页岩。

砂岩中各种交错层理、波痕可见。

厚约250m 。

上段:中厚 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多具大型楔形交错层理,局部为板状交错层理。

层面可见有对称的波痕、干涉、波痕,局部夹黄绿色泥岩,接触面平整,该段主要形成于临滨带中上部。

坟头组整体处于浅海环境,下段为滨外带,上部为临滨带。

1.2 泥盆系本区缺失下统和上统,仅发育五通组。

底砾岩段:为浅灰色中砾结构,块状构造,但砾石排列略具叠挖状,砾石直径1~5c m,其中以2~4c m 为主,圆至滚圆状,分选好,砾石为石英和少量黑色燧石层及纹层状硅质岩,填隙物以细小石英支撑。

该段形成于前滨带,属海相砾岩。

厚约21m 。

石英砂岩段:主要为厚巨厚层状的中细粒石英砂岩组成局部含薄层泥岩、砂岩具板状、楔状、冲洗交错层理。

形成于临滨带上部及前滨带。

砂泥岩互层段:由泥岩夹中厚层层状石英砂岩组成,形成于临滨带中下部及滨外带。

厚约52m。

细粒石英砂岩段:灰白色巨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交错层理发育,厚约15m。

1.3 石炭系本区石炭系发育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广泛,多出露于背斜和向斜之间。

其下统包括金陵组、高丽山组、和州组;上统为黄龙组、船山组下部。

1.3.1 金陵组金陵灰岩分化面多呈灰黄色(含粘土矿物)而新鲜面呈灰黑色(含炭质)。

岩层厚度多为中厚层状,岩层表面有不规则起伏。

含动物化石、笛管珊瑚,假乌拉珊瑚,化石多见于岩层的下部或层面上。

岩石结构为生物碎屑结构,肉眼可辨别的生物为海百合茎、贝壳类,生屑多为毫米级,为基底式胶结,部分为颗粒支撑。

该组形成于浅海环境,沉积物受到风暴作用的改造。

有机质导致泥岩、灰岩层黑色,大的有机物在动荡的氧化环境下快速沉积,只在表面氧化,风暴作用导致快速沉积。

该风暴作用来自于下扬子板块,笛管珊瑚、假乌拉珊瑚因为块大只在层面出现。

1.3.2 高丽山组高丽山组下部有紫红色夹杂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其中局部有较多的腕足和植物化石,上部为厚度约为2m的浅灰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具楔形冲洗交错层理。

形成于近陆的浅海泄湖滨岸带环境。

其中可见的褐铁矿起初是由磷铁矿结核形成。

1.3.3 和州组第一旋回:主体以中厚层厚层状含生屑泥晶灰岩,层面平整,其中上部可见波痕,层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层面上可见水平遗迹化石,代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环境,表示水体有一定的深度,顶部为灰绿色泥岩夹泥灰岩构成。

第二旋回:整体和第一旋回类似,但比第一旋回整体厚度要小。

第三旋回:下部为中厚层状灰岩,上部由厚度较大的泥灰岩与次生灰岩互层、厚度较前三个旋回颜色要深,生物碎屑要少,代表水体深、能量小的水体。

旋回厚度向上依次减少,而代表的灰绿色的泥岩却依次增加。

代表第一次海侵规模最大,第三次最小。

第四旋回:主体为灰色巨厚层状的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的种类很多,粒度小于1mm,亮晶胶结,颜色浅,厚度大。

该旋回形成于滩相环境。

旋回顶部为灰绿色泥岩夹泥灰岩。

泥灰岩顶部有泥裂构造,说明水体浅,出露水面,由蒸发导致。

旋回灰岩节理面上可见褐黄色浸染色。

第五旋回: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状生屑灰岩,上部为姜块状灰岩。

可能和风暴作用有关。

1.3.4 黄龙组黄龙组为浅灰色厚层中厚层生屑灰岩为主,夹碎屑灰岩及少量泥晶灰岩。

生屑泥晶灰岩分选好、亮晶胶结,颗粒支撑,反映了其形成的水体比较深,水动力能量比较强的滩相环境。

岩层中含腕足、珊瑚等实体化石。

和船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1.3.5 船山组船山组下部为灰黑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上部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局部夹核形石透镜体。

船山和黄龙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该接触面为一古岩溶面,反映在黄龙组上具有溶缝和较小的溶洞,溶缝中充填着黄绿色泥岩,据追索溶洞可达深度15m左右。

黄龙组的厚度在区内有变化。

1.4 二叠系本区二叠系分布于平顶山、马家山、及俞府大村等地。

包括下统的船山组上部,中统栖霞组、孤峰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总厚度约280~440m。

1.4.1 栖霞组梁山段:下部为炭质页岩,风化后为土黄色泥岩,约1m厚。

臭灰岩段:灰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生屑泥晶灰岩。

有机质导致黑色,受风暴作用影响,局部可见逃逸迹,形成于碳酸盐岩缓斜坡,多为异地沉积。

其中岩石节理很发育,并且!X∀节理中有一组很发育。

下硅质岩段: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夹黑色薄层灰黑色页状沥青质泥灰岩,厚约9m。

本部灰岩段:灰黑色中薄至中厚含燧石结核灰岩夹黑色薄层沥青质泥岩,厚有78m。

上硅质岩段:黑色中薄至中厚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及薄板状硅质灰岩互层,厚约8m。

顶部灰岩段:灰色、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厚约15m。

492011年第3期洪 涛等:安徽巢北凤凰山地区地层及其部分成因分析1.4.2 孤峰组孤峰组含一古岩溶面,主体为硅质岩夹泥岩。

黄绿色泥岩夹磷质灰岩海相灰岩。

反映沉积速度慢,厚度小,但代表沉积时间很长,海水深度增加突然加大。

以灰黑色薄层状硅质岩为主,其间夹有薄层泥岩,前者厚度约为2~10c m。

后者不足1c m,只在薄层硅质岩中见大量放射虫,该段岩层揉皱比较发育,薄层硅质岩内部节理非常密集,将其分解为菱角状。

1.4.3 龙潭组下段:岩性以灰、深灰色页岩为主,下部有黄褐色、紫红色薄层泥岩。

页岩中局部含有硅质条带及结核。

中段:砂岩段具大型的交错层理。

上段:灰绿色、暗绿色泥岩中粒砂岩、中粒石英砂岩。

其中的黄绿色并不是风化色。

2 中生界本区中生界仅下三叠统发育良好,出露完全,中三叠统和下侏罗统发育不全,露头零星。

缺失的上三叠统、上侏罗统及下白垩统。

区内也未见上白垩统,仅在邻区有零星的出露。

2.1 三叠系2.1.1 殷坑组该组的水平层理比较发育,反映水动力条件比较弱。

殷坑组上部地层为泥晶灰岩,间距近等,厚度近等,具有明显的韵律性。

在岩石的新鲜的断面上,泥岩为暗灰色,而在近于地表处却是黄绿色,沿部分裂隙处呈黄色,据此可知暗灰色为原生色,黄绿色为次生色。

2.1.2 和龙山组下段:灰黄色、紫红色薄层似瘤状灰岩与钙质泥岩。

上段:灰、深灰色薄至厚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灰岩及页岩,厚约12m。

2.1.3 南陵湖组下段:灰岩段,厚约49m,下部灰、灰黄、红色瘤状灰岩夹灰色灰岩,上部灰、深灰色厚层灰岩夹灰黄色中薄层状瘤状灰岩、钙质泥岩。

中段:下部为紫红色泥灰岩、钙质泥岩、瘤状灰岩;上部为灰绿色的薄层状泥晶灰岩及瘤状灰岩。

上段:薄至中厚层暗灰色灰岩夹黑色薄层状泥岩。

岩石多具水平层理,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规律的变化,灰岩向上变厚。

形成于碳酸盐岩缓斜坡中上部,该层化石稀少。

2.1.4 东马鞍山组本组厚约95.8m,未见顶,分为两段。

下段:灰,深灰色薄层至中层灰岩,底部为浅肉红色中至厚层含石膏假晶钙质白云岩,厚约12.7m。

上段:灰黄厚层至块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厚约83m。

本组与下伏南陵湖组为整合接触。

2.2 侏罗系磨山组。

本区磨山组露头零星,出露不全,仅见其下部地层,厚度大于7m。

本组下部岩性以灰黄色中薄至厚层泥质岩屑石英砂岩、粉沙质泥岩夹浅灰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底部以厚层石英砾岩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3 结束语通过对巢湖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地质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活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

通过对各地层的岩性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古地质环境、古构造环境,对于了解当地的能源聚集关系有较大的指导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1] 郭英海,李壮福,王 峰.安徽巢北凤凰山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20-55.[2] 戴俊生,姜再新,宋 裕.安徽巢北综合实习指导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33-44.[3]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巢北地区踏勘路线教案[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10-80.[4] 张复新.安徽巢湖北部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实践与工作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1-45.(下转第56页)故有集中分布在几个地区。

在微观方面,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煤巷掘进工作面。

因此,应该针对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的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