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考点训练: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合集下载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讲义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讲义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讲义一、血红蛋白的简介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

它存在于红细胞中,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

了解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则是深入研究其特性的关键步骤。

血红蛋白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血液中运输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又能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血红蛋白的含量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原理1、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也称分子排阻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凝胶是一些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多孔球体,小分子物质可以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从而实现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分离。

2、电泳法电泳法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由于所带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等差异,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材料和设备1、材料新鲜的血液(通常选用哺乳动物的血液,如猪、牛等)、柠檬酸钠(用于防止血液凝固)、生理盐水等。

2、设备离心机、透析袋、电泳仪、色谱柱、移液器、烧杯、玻璃棒等。

四、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1)采集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

(2)低速短时间离心,将血浆与红细胞分离。

(3)向红细胞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使红细胞充分吸水涨破。

2、粗分离(1)将混合液以较高速度离心一段时间,使血红蛋白溶液与其他杂质分离。

(2)取上清液,置于透析袋中,用磷酸缓冲液进行透析,去除小分子杂质。

3、纯化(1)将透析后的样品通过凝胶色谱柱进行分离。

(2)用磷酸缓冲液进行洗脱,收集不同洗脱时间的洗脱液,其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

4、纯度鉴定(1)采用电泳法对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进行纯度鉴定。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蛋白质的分离①原理: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②分离方法:a.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b.电泳法: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常用的电泳方法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实例——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①样品处理与粗分离②纯化与纯度鉴定1.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①~④中的哪一种?提示②,分子质量较大者先洗脱出来,分子质量较小者后洗脱出来。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血红蛋白提取、分离的哪种过程?其原理是什么?烧杯内a溶液是蒸馏水吗?提示该装置为透析装置,由于透析袋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小分子可自由进出,而大分子保留在袋内,故可用于除去小分子杂质。

烧杯中的a溶液应为20 mmol·L-1的磷酸缓冲液,不可使用蒸馏水。

3.(教材P70“练习”改编)红细胞为何适于作蛋白质分离的材料?提示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

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广东卷)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解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过程中,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易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比较慢,故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快,D错误。

答案D2.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小编推荐:高考成绩不理想,专科成绩也能上本科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

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

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

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1、样品处理:包括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稀释;离心等操作收集到的血红蛋白溶液。

2、粗分离:透析除去分子较小的杂质。

3、纯化:通过凝胶色谱法将分子量较大的杂质蛋白质除去。

4、纯度鉴定: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二、样品处理1、红细胞的洗涤:目的是去除杂蛋白。

要加入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离心将血液分层,用胶头吸管吸出黄色血浆;用生理盐水洗涤。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分层;滤纸过滤去除脂溶性沉淀层;分液漏斗分出红色透明液体。

4、透析:装入透析袋并置于磷酸缓冲液中(PH为7.0)透析。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对于高考政治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查字典生物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讲义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讲义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讲义一、血红蛋白的简介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

它存在于红细胞中,使血液呈现红色。

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其功能主要是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并将二氧化碳从组织带回肺部排出。

了解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进行其提取和分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原理1、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也称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凝胶是一些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多孔球体,当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这样,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就得以分离。

2、电泳法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在一定的 pH 下,蛋白质分子会带上电荷,由于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不同,以及分子大小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也就不同,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三、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材料和用具1、实验材料新鲜的血液(通常选用哺乳动物的血液,如猪、牛等)2、实验用具(1)色谱柱: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

(2)电泳装置:包括电泳槽、电源等,用于电泳分离。

(3)离心机:用于离心分离血细胞和血浆。

(4)透析袋:用于去除小分子杂质。

四、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1)采集新鲜血液,加入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

(2)低速短时间离心,将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3)向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

2、粗分离(1)将混合液高速长时间离心,除去细胞膜等杂质,得到血红蛋白溶液。

(2)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放入磷酸缓冲液中透析,以除去小分子杂质。

3、纯化(1)凝胶色谱操作装填凝胶色谱柱:将凝胶悬浮液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避免出现气泡。

【高考复习】高考生物复习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同步训练(含答案)

【高考复习】高考生物复习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同步训练(含答案)

【高考复习】高考生物复习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同步训练(含答案)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

以下是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同步训练,请大家认真进行练习。

判断正误(1)利用凝胶色谱法拆分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先洗清出()。

(2)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与分子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无关,而与所带电荷的差异有关()。

(3)在sds-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电泳迁移率为全然依赖于分子的大小()。

答案(1)(2)(3)血红蛋白抽取和拆分过程的考查(广东理综,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冲洗红细胞时,采用生理盐水可以避免红细胞断裂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以用作凝胶色谱法拆分过程的监测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解析猪明朗红细胞中缺乏细胞器和细胞核,纯化时杂蛋白较太少,就是纯化血红蛋白的理想材料。

纯化血红蛋白分后四步:红细胞的冲洗、血红蛋白的释放出来、拆分血红蛋白溶液、输血,其中冲洗红细胞时,必须用生理盐水反反复复冲洗,既要将红细胞冲洗整洁,又必须不毁坏红细胞,然后再用蒸馏水和甲苯并使红细胞断裂,放出血红蛋白。

拆分纯化的血红蛋白时用凝胶色谱法,就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去拆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移动速度较慢;血红蛋白的颜色可以用作观测红色区带的移动情况,并据此推论拆分效果。

答案d[对点加强]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抽取和拆分通常按照样品处置―细拆分―提纯―纯度鉴别的顺序展开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c.细拆分中输血的目的就是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解析蛋白质的抽取和拆分通常分成四步:样品处置、细拆分、提纯和纯度鉴别。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

(1)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①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

②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③分离过程: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

④作用:分离蛋白质,测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蛋白质的脱盐等。

(2)缓冲溶液①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

②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

(3)凝胶电泳法:①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

②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③分离过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

2、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① 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10min,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②血红蛋白的释放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注:加入蒸馏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

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1部分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课件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1部分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课件
①分子的形状和大小 ②所带 电荷 的性质和多少 蛋白质特性的差异③溶解度 ④⑤吸对附其性他质分子的亲和力
返回
2.分离的方法 (1)凝胶色谱法:根据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 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称做 分配色谱 法。
(2)电泳: ①概念:指带电粒子 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子本身的大小、形状都会影响分子的迁移速度。
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
的大小。
5.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处理与粗分
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6.在对蛋白质进行纯度鉴定时,使用最多的方法是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返回
返回
[自读教材·夯基础] 1.蛋白质分离的理论依据
②滴加透析样品:用量为1 mL
③样品渗入凝胶床: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 ④洗脱:打开下端出口,用磷酸缓冲液 洗脱
⑤收集: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 时,用试管
收集流出液,每试管5 mL,连续收集
返回
4.纯度鉴定 在鉴定的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
返回
1.洗涤红细胞时能否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 提示:不能。生理盐水能保持红细胞的渗透压稳定而 不至于破裂,在未洗净血浆中的杂质蛋白前,红细胞如果 提前破裂,就可能使血红蛋白与杂质血浆蛋白混在一起, 加大了分离的难度。
②原理:在一定的
下,多肽、核酸等生物大分
子的可解离基团会带上 pH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
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正所电带或电负荷电 的电极移动。
相反
返回
③影响电泳效果的因素:
各种分子
带分电子性本质身差大异小不同


―产―生→
不同的 迁移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 点 题 号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5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2、10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3、4、6、7、9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8、11、1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 B.给外植体消毒用70%的酒精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解析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二者相当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答案 D 2.(2011·南通联考)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 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解析 PCR技术是人工合成DNA的方法,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答案 C 3.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下图中的哪一个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 )。

解析 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快。B项符合。 答案 B 4.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解析 分子甲的分子量最小,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而移动速度慢;分子乙留在透析袋内,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分子丙比分子乙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分子丙也留在袋内;分子戊比分子甲的分子量大,分子甲可能不存在于沉淀物中;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样品,其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分子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 答案 A 5.(2012·金考突破卷)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激素使用情况 实验结果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 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 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A.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的使用顺序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B.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用量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D.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减弱趋势 解析 如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则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表明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D错误。 答案 D 6.(2011·江苏南通一模)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杂蛋白 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解析 红细胞的洗涤用的是生理盐水,其目的是去除血浆蛋白等杂质,有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而本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涨破红细胞,使血红蛋白释放。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答案 D 7.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B.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物质提取、纯化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利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65分) 8.(10分)(2011·4月北京市宣武区第一次质量检测)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应的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如紫杉醇,可将①________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经机械作用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浮液,再经过________即可获得大量细胞。 (4)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________________异常 ,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中。 解析 刚长出的茎尖或芽尖还没有受到病毒的侵染,因此用这些部位的细胞做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可以获得脱毒植株。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诱导植物形成愈伤组织,生根发芽,从而形成新的植物体。在植物形成愈伤组织时,此时很容易发生细胞融合,从而使植物发生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除了用于微型繁殖、脱毒植株的培育外,还可以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等多个方面。 答案 (1)这些部位很少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害 (2)脱分化和再分化 (3)愈伤组织 细胞分裂 (4)染色体结构与数目 (5)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单倍体育种 9.(10分)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开展的“猪血浆某白蛋白的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研究,请协助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仪器:新鲜猪血、低速冷冻离心机、透析袋、电泳仪等。 化学试剂:pH为7.4的缓冲液、柠檬酸钠、奈氏试剂(与NH+4反应出现黄色或红棕色沉淀)、饱和(NH4)2SO4溶液、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 (1)样品获取:向新鲜猪血中加入__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血浆。 (2)盐析法粗提蛋白质: ①向血浆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NH4)2SO4溶液,使(NH4)2SO4的浓度达到50%,充分混合后静置、离心,取沉淀物。 ②向沉淀物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使之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NH4)2SO4溶液,使(NH4)2SO4的浓度达到33%,充分混合后静置、离心,取沉淀物。 ③重复步骤①、②2~3次,最后用生理盐水将沉淀溶解即得粗提品。 盐析粗提“血浆某白蛋白”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重复步骤①、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3)透析除盐:将粗提品装入透析袋,以pH为7.4的缓冲液作透析液,每隔4 h更换一次透析液,每次更换前利用奈氏试剂检测透析液中NH+4的量。利用缓冲液作透析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检测中,若观察到透析液__________时,即可终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