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合集下载

01地球的宇宙环境

01地球的宇宙环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编写人:王自敏审核:高一地理组班级: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准确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能认识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运行的基本规律3.能理解并说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难点:能分析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学法指导】图示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练习巩固、归纳建模【学习过程】知识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链接】夏秋季节,无月的晴夜,我们仰望苍穹,在天空中可以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乳白色光带,犹如梦幻般的薄纱,天文学上称之为银河。

神秘的银河引发了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

直到望远镜问世后,云雾状的银河才被分解为点点繁星;由于它们太密集,距离又遥远,所以,肉眼望去就化为白茫茫的云雾状光带。

恒星天文学创始人、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1738—1822)对恒星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密集分布在银河中的无数恒星,连同散布在天空各方的点点繁星,包括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并称它为银河系。

阅读教材P2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思考探究:我们所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全貌吗?宇宙中除了银河系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星系?2.思考探究:请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天体并说明理由:月球、哈雷彗星、坠落到地面的陨石、飞行中的波音747、中国国际空间站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37 亿光年。

3.思考探究: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在真空中,光速约3×105千米/秒,所以1 光年约等于9.460 5×1012千米。

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多少光年,折合多少千米?日地平均距离约 1.5 亿千米。

算一算,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多少时间?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日地平均距离的多少倍?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阅读教材P2-P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基础落实:对比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的特征,完成下表:5.思考探究:星系一般包含哪些天体?什么是天体系统?地球和水星是否构成天体系统,北斗七星呢?6.思考探究:你能结合以上所学画出地球的系统结构吗?你能用一句话准确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吗?7.基础落实:读“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A级)(1)写出类地行星的名称:;(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3)小行星带位于和轨道之间;(4)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向。

湖南省湘乡市第一中学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

湖南省湘乡市第一中学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1. 了解地球的宇宙的环境,熟练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

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恒星。

2.通过图表对比、数据分析,探究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I.教材助读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 。

半径约为 光年。

2.完成课本P6的“活动 思考”。

光年:光在“ ”中 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 千米。

它是天文学中的 单位。

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

3. 在古代,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即天体构成的,他们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 阅读课本,写出常见的天体类型(注意各天体的特点)。

晴朗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 、有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 、绕行星公转的 、有轮廓模糊呈云雾状的 ;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看到一闪即逝的 、有拖着长尾的 。

2.天体系统1)形成: 和天体的 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它们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组成了 的天体系统。

2)层次阅读课本及地图册P5,填写下面的框图。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侧视呈“ ”状,俯视呈漩涡状。

直径约光年。

主要由颗恒星和星云组成。

它们都围绕旋转。

银河系以外,与银河系的恒星系统,称为。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超过个。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合起来,就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

即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

4)太阳系①写出太阳系成员:、、、及太阳系小天体(、、、)。

②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③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轨道平面:。

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主要类型:□01恒星、星云、□02行星、流星体、□03彗星等。

(2)概念:□11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系统(1)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12相互绕转。

(2)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13地月系、太阳系、□14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1.判断正误。

(1)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2)光年是时间单位。

(×)2.月球不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 D解析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月球不属于河外星系。

3.试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天体、哪些是人造天体。

提示自然天体:太阳、北极星、月球等。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嫦娥二号、空间站等。

二、行星地球1.行星的类别2.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普通性运动特征: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具有□05同向性,公转轨道具有□06共面性,□07公转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表现:□08距日远近、□09自身的体积、公转方式等方面,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表现: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10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条件:地球上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11温度、大气、□12水等条件。

1.判断正误。

(1)土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地表温度适宜仅指地表平均温度适宜。

(×)2.有关行星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水星—类地行星B.木星—巨行星C.金星—类地行星D.海王星—巨行星答案 D解析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

3.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形成地表温度适宜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提示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等。

任务探究天体和天体系统材料一北京时间2018年3月17日15时10分,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质导学案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质导学案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质导学案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1.区域认知:在多层次天体系统的知识背景下,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结合地球所处的恒星际环境和行星际环境,综合考虑地球的质量、体积、自转周期等,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辩证地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信息,了解目前人类在探索外太空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主要观点。

必备知识: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2.天体的类型:①星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其主要成分是氢。

②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自已能发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③行星:沿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④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

有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⑤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呈云雾状外貌的天体。

(彗尾的朝向、长度?)⑥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一般认为:流星体绕太阳公转。

(1)天体分类:a.自然天体:自然形成的、未受人类影响就存在的,如太阳,月球,其中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b.人造天体:由人类参与建造的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站,宇宙飞船。

(2)判断天体:a.一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地面就不是天体了b.二看其是否有独立的运行轨道。

克服地球的引力,在太空中按自己的轨道运行的才是天体。

c.三看其是否某一天体的一部分。

月球表面的岩石块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3.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1)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2)太阳系:(太阳是中心天体)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1.1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一、辅导自学(内容、方法、说明):一、宇宙1.阅读P2教材内容,结合“知识窗”理解完成:(1)宇宙是______和______的统一体,是______、和的物质世界。

宇宙中多种多样的物质统称为。

其中,和是最基本的天体。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2)请你用直线将不同的天体与其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恒星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外表呈云雾状,主要成份为氢的天体星云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能自身发光的天体流星体绕太阳运动,呈云雾状外表,核心由冰物质组成彗星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残体落到地面的叫陨星2.阅读P3-4教材内容,完成:(1)宇宙处于不停地和之中,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相互,构成不同级别的。

(2)结合图1-1-6“天体系统示意图”,根据以下提示,请你试着完成天体系统层次图。

地球球其它恒星系统河外星系(简称:星系)(3)目前,人类所认识到的最高级别的宇宙范围叫。

3.阅读P4-5第二段教材内容和“知识窗”内容,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4.自我小结:宇宙的基本特征是:。

二、太阳1.阅读P6-7正文和“知识窗”内容,完成: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太阳大气层从外向内分别为、、。

肉眼可见的太阳光亮表面叫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温度,是促进、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类型黑子耀斑位置层层周期大约年大约年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地球上许多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三、地球1、普通性(1)八大行星:(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类地行星:(3)结构特征:巨行星:远日行星:2、特殊性:存在(1)外部因素:①安全的②稳定的太阳光照(2)内部因素: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液态水②质量和体积适中:供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二、讨论小结(合作探究):探究点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2)属类地行星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3)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表示九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使用说明以及学法指导】预习课本内容,课前全体同学完成【基础案】,依据基础案的纲要在课本上圈点出知识要点。

课程结束后完成【扣标小结】即可以用大括号或知识树总结本课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宇宙的特点、各种天体、天体系统。

2.通过阅读材料,探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掌握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位置。

【重点难点】重点:天体系统、太阳活动难点:判断天体【基础案】【基础知识】:一宇宙1.天体:宇宙中多种多样的物质。

例如、、、、、等。

最等基本的天体、2.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示意图:(见拓展案)二、太阳1.太阳能量的来源: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是3.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太阳活动(见拓展案)【我的质疑】:【拓展案】:【合作探究】:【探究1】根据教材p3-4,画出天体系统示意图【探究2】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日本《现代周刊》(1999)上有一篇文章这样介绍:从今年夏天开始,太阳黑子的活动达到了最大。

在11年前的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

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

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速船都无法行驶。

据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和。

(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

而从图上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 。

(4)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无线电通信?。

(5)黑子在光球面有明显的往返移动现象,形状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这说明了什么现象?。

【扣标小结】:【巩固案】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太阳 B 哈雷彗星 C 运行中的“嫦娥一号” D 陨石2、太阳大气层的名称: A ;B 。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Array一.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2.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二.自主学习(A级)(一).宇宙1.天体:类型有、、,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

3.天体系统:距离相近的天体相互和相互,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以地球为中心,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

4.目前人们认识的宇宙范围约为光年,光年是一个单位。

(二).太阳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它是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为层,层,层。

人们肉眼所见的是太阳的层。

三.合作探究(B级)★(活动1)宇宙是由各种运动着的天体组成的物质世界,结合课本“宇宙”部分的内容,设计一幅结构图,表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活动2)对地球而言,太阳是特别重要的天体。

读课本“太阳系模式图”和“太阳结构图”了解太阳概况,完成下列要求:(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2)太阳核心物质经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不断向外辐射;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分为、、。

图1-1-1★(活动3)图1-1-1是“太阳系局部图”,读图回答:(1)在图中A 行星处标出其绕日公转方向。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图中的彗星是指著名的 彗星,其公转周期是76年。

(3)A 是 星,C 是 带。

四.当堂反馈一、选择题1.目前,人类能探测到的宇宙范围被称为( )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总星系D .地月系2.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天体B .返回地面的神州号宇宙飞船是天体C .陨星是自然天体D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3.有关天体系统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天体系统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 .天体系统中河外星系不包括地球C .宇宙中的“宇”是指时间的无始无终D .最远的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估计有80亿光年4.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 .太阳系B .河外星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5.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 .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 .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C .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 .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6.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由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氧B .太阳内部进行着一连串的核裂变反应C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是我们生产、生活的最主要能源D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7.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B .太阳系是由太阳与九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C .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D .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加长8.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 )A .中国B .日本C .前苏联D .美国二、综合题:读图1-1-2“天体系统示意”,回答下列问题:(1)天体系统是由于距离相近的天体 、所构成的。

1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

1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一、读课标,找考点——明确学习方向1.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读课文,查地图——突破重点难点(一)宇宙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相互,相互,构成天体系统。

[难点探究1]读P4图1-1-6:天体系统的级别从小到大举例依次为:、、、。

河外星系是银河系外许多星系的总称,它和属同一级别。

[难点探究2]读图1-1-11:(1)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

(2)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地球处于第个轨道上,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3)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包括、、、,巨行星包括、,远日行星包括、。

(4)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运行周期是76年。

(二)地球[难点探究3] 地球上能够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1)外部原因:①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2)自身原因:①适中,②适中,③适中。

三、读生活,找热点——体验学科意义1.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与地球差不多,但月球表面的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晚最低温度-183℃。

请分析月球表面温度昼夜变化大的主要原因?2.2009年7月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景象。

日全食发生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四、研高考题,找出发点——感悟命题思路[例1](2007年上海) 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例2](2008江苏)读“示意图”,回答: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1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二)一、读课标,找考点——明确学习方向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了解天体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

2.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级别,能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3.运用图表、文字材料等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一、天体及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类型:①、星云、②、卫星、③、流星、星际物质。

3.天体系统
(1)④和⑤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层次:地月系→⑥→⑦→总星系。

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1.运动特征
(1)从北极上空看,呈⑧时针方向,即“自西向东”。

(2)绕日运行轨道呈⑨。

(3)公转轨道大体在⑩上。

2.结构特征
(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

(2):木星、土星。

(3):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外部条件
(1)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条件稳定。

2.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范围。

(2)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有恰到好处的和。

(3)有充足的。

(4)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幅度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1.天体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形成天体系统?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金锁链条件”)是什么?
天体和天体系统
[互动探究]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最近由双星体系M33X-7中的黑洞不断喷射出大量X射线等神秘特性,演绎出一个全新的黑洞形成历史,其理论丰富了科学家对于双星体系演化及大质量黑洞形成的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黑洞”“双星”等是天体吗?
(2)任何天体之间都能构成天体系统吗?
(3)宇宙就是总星系,这种说法对吗?请画出宇宙中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太阳系
[互动探究] 1.结合教材图1-3“太阳系示意”和阅读材料,简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

2.太阳系八大行星是如何分类的?
3.读教材图1-3,总结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

这个特征对生命的孕育有何好处?
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互动探究] 1.太阳目前年龄大约45.7亿年,处于中年期,这对孕育生命有何好处?
2.地球本身具有哪些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条件呢?
3.假设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不是24小时,而是24000小时,白天温度1000 ℃、晚上-1000 ℃,那么地球上还会有生命存在吗?这说明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什么条件?
4.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这一说法正确吗?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体积在八大行星中最大
B.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3.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

(2)河外星系的级别与图所示天体系统相同。

(3)哈雷彗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图。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恒星②行星③彗星④万有引力⑤天体的永恒运动
⑥太阳系⑦银河系⑧逆⑨近圆形⑩同一平面火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光照温度大气厚度
大气成分水分
基础学习交流
1.位置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单个天体或相互吸引力太小而不能相互绕转的天体不能形成天体系统。

2.充足的液态水,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湿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天体和天体系统
[互动探究] (1)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故材料中提到的“黑洞”“双星”都是天体。

(2)天体之间要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二要”:一要相互吸引,二要相互绕转。

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例如,月球绕地球运转,形成地月系,而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的关系,就不能形成天体系统。

(3)银河系和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也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因此,总星系范围要小于宇宙范围。

如下图所示。

[归纳总结] 1.宇宙中的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它们又是时刻不停地运动的,这就形成了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并且多种多样,这体现了宇宙的物质性。

具体如下图所示。

(2)天体除具有物质性外,还具有运动性,正是由于天体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形成了多层次性的天体系统。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2.天体的判断依据“三看”:一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之外则是、之内则不是;二看它是不是只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是不是有独立的运行轨道,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3.判断某些天体是否构成天体系统,要看他们之间是否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即看它们是否有共同的公转中心,即整个系统的重心。

探究二太阳系
[互动探究] 1.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2.
3.①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之为同向性;②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的大一些,说明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③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轨道,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同向、共面、近圆的共同特征,使地球处于安全的行星际空间。

[归纳总结]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探究三 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互动探究] 1.中年期的恒星最为稳定,能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照和热量。

2.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合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适宜温度;具有适中
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形成地球大气层;地球上有液态水。

3.昼夜温差太大,生命难以生存。

具有适宜的温度和适当的自转周期。

4.不正确。

地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

[归纳总结]
基础智能检测 1.C 2.D 全新视角拓展
3.(1)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B (3)C
思维导图构建
①共面性②近圆性③同向性④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