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新品种永青的选育

合集下载

柞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新一号”的选育

柞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新一号”的选育

试验研 究 ・
北方蚕业 2 0 1 4 , 3 5 ( 1 “ 高 新 一 号" 的选 育
孙振天 包 臣 杨世 忠 万 军。 朱兴友。
( 1 . 吉林省园艺特产管理站 , 吉林长春 1 3 0 0 2 1 ; 2 . 永吉县高新柞蚕科学 技术研究所 , 吉林 永 吉 1 3 2 0 1 2 ) 1 3 2 2 0 0 ; 3 . 吉 林 省 蚕 业 科 学研 究 院 , 吉林 吉林
的青黄 蚕群 中 , 尚有 0 . 1 左 右 的翠 绿 色蚕 出现 。
1 ) 抗病 性强 , 生 命 力 高 于 现 行 品种 “ 选 大一
号” 、 “选 大 二 号 ” 。
2龄后 , 添 病 源 的蚕 群 开始 发病 死 亡 , 到 5龄则 大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 2 0
积 蚕 场 的茧 丝 产 量 , 急 需培 育 出抗 病 、 高产、 高 饲
下 并在 抗 病性 和强 健性 方面 进行 继代 培育 。
1 9 9 7 年, 在 发 病 重 的蚕 场 , 选 取 脓 病 和 软化 病, 病 症典 型 的病 蚕研磨 匀浆 , 加适 量无 菌水 过滤 除渣 , 制 取病 源液 置于 2 ℃冰箱 中保 存备 用 。 2 . 2 选 育经 过 1 9 9 8年 春 , 将 两个 原 始材料 杂 交 , 制取 F 1 代
摘 要 以青 黄 蚕 强健 农 家 品种 和 大 型 茧“ 选大一号” 为亲本材料 , 采 用 杂 交 选 育 与 系统 选 育技 术 , 经1 1 年2 2
代 育 成 饲料 转化 率 高 、 抗 病 性 新 品种 “ 高新 一号 ” 。该 品 种 对 N P V 抗 病 力 比“ 选 大 一 号” 高6 . 6 倍, 龄期4 7 . 9 d , 全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柞蚕(学名:Antheraea pernyi)是一种常见的野生丝绸蛾,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野蚕蛾之一。

由于其具有觅食适应性强、繁殖力强、丝线质量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丝绸生产。

柞蚕养殖技术的稳产高产对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综合技术进行浅析。

柞蚕养殖的稳产高产综合技术主要包括蚕种选育、蚕室环境控制、饲料供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蚕种选育是柞蚕养殖的关键。

通过选择高产、适应性强的蚕种,可以提高养殖的稳定性和产量。

选用株型工整、符合种质要求、繁殖力强的种蚕是选育高产蚕种的基础。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人工授精、遗传改良等,对蚕种进行改良,进一步提高蚕种的产量和品质。

蚕室环境控制是柞蚕养殖的重要环节。

蚕室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对柞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蛹成蝶有着重要影响。

在蚕室内设置温度控制设备,使蚕室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可以促进蚕的生长和发育。

控制蚕室内的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有利于蚕的蜕皮、吐丝和产蛹。

适当的光照条件也是保证蚕的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要合理利用自然光或人工照明,保证蚕室内的光照强度和时间。

饲料供给是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柞蚕以桑叶为主要饲料,合理的饲料供给是保证蚕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蛹的关键。

根据柞蚕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确定饲料种类和供给量。

在幼龄期,要注意桑叶的嫩叶部分供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而在后期,要逐渐增加桑叶的供给量,满足蚕的吞食需求。

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辅助饲料,如青矾水等,以增加蚕的食欲和提高食料效果。

病害防治是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柞蚕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养殖的稳定性和产量。

要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如加强蚕室的卫生管理、提高蚕的免疫力、注意蚕种的无病毒检疫等。

对于已经出现的病害,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适时喷洒杀虫剂、采用生物防治等,以保证蚕的健康生长和产蛹的正常。

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综合技术涉及到蚕种选育、蚕室环境控制、饲料供给、病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呼伦贝尔市柞蚕抗病性品种选育及推广

呼伦贝尔市柞蚕抗病性品种选育及推广
2 . 2 技 术 路 线
号。 因 杂交 种 有抗 病 性 、 生命 力 强 的优 势 特 点 , 在 以 后 的抗
病 育种 中 又增加 了 杂交 育 种的 内 容 , 先 后选 育 出了 H8 7 0 1 、 辽 双 1号 具 有 显著 抗 病特 点 的新 品种 。 柞 蚕抗 病 品 种在 生 产 中 的应用 , 达到 了增 产 、 稳产 、 提 高放 养积极 性 的 目的 , 有
有重 要的 支持作 用 。 多年来柞 蚕病 害一直 是制约 柞蚕业发 展 的 一大 难 题 , 现 探 讨 通过 选 育柞 蚕 抗 病性 品种 来 解 决这 一 难题 对 呼伦 贝尔市 柞蚕 发展 意义 重大 。 1 柞蚕 抗病 性品 种选 育的 目的及 意义
2 mi n后 取 出 ; 柞 蚕 链 球 菌 是将 设 计 浓 度 的 菌 液 涂 于 柞 叶
表面 , 待 阴干 后 喂 养 刚孵 化 的蚁 蚕 , 2 4 h后换 无 菌 鲜 叶 饲 育。 高 抗性 材 料 选 择 : 在 育 种材 料 中选 择 高 抗性 蛾 区 , 可 以
用智 能 人工 气候 、 光 照培 养 箱 ( S P X 一 2 5 0 I — G、 S P X一 3 0 0 I C) 对
2 . 1 方 法
病原 接 种 的方法 : N P V多角体 病毒 常 接种 于孵 化 前 1 d 的柞 蚕 卵 表 面 。 即将 种 卵放 入 一定 浓 度 的病 毒 液 中 , 浸 泡
以来 , 经过 5 0余年 的发 展 , 柞 蚕 业 已成 为 当地 的特 色产 业
之一, 是 山区人 民 脱贫 致富 的有 效途 径 , 对 当地 经济 发 展具
同一 品种 不 同蛾 区 的柞蚕 卵 以 4 2℃高温 日照 不 同时 间 , 通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柞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宠物,具有肉、丝、药用等多种用途,近年来已成为了众多养殖户的新增项目。

柞蚕养殖虽然容易入门,但是要实现稳产高产需要运用综合技术。

本文将从柞蚕品种选择、种蛹、育苗、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总结分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综合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择优质品种是柞蚕养殖的关键,我国柞蚕品种繁多,其中以黄僵蚕和白僵蚕为主。

黄僵蚕适应性强,抗病性能较高,但是丝质较短,且易受烟碱蓝粒菌的危害;白僵蚕丝质较长、细、柔软,同时其蚕荚较大,到得到市场上的认可,但其否则适应性相对较弱,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不如黄僵蚕。

养殖户在购买柞蚕种蛹时应选择蚕荚饱满、表面光滑、无蚕瘤、蚕臂瘤和跳蚤卵等现象的种蛹。

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饲料和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宜的柞蚕品种。

二、种蛹柞蚕种蛹是养殖的基础,种蛹的质量直接影响养殖效益。

种蛹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优良的品种;二是要求种蛹表面光滑,无疣状突起和黑色印记;三是外观无霉点、无细菌感染等污渍;四是不含其他杂质;五是蚕荚完整,无破损或损伤;六是重量要求在2.7克以上,蚕荚大小要求基本相同。

在种蛹的管理中,要注意保存温度和湿度。

在保存温度方面,我们要控制在21 ~ 25℃左右,湿度要求65%~75%。

三、育苗柞蚕的育苗是育蛹成功的关键,根据不同品种的繁殖习性,育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育蛾初期,要设置相应的降温设施来保证室内温度不超过25℃,控制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加速幼蛹的生长,促进其变异,提高育种成功率。

同时,要注意检查育苗棚周围的环境,并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四、饲养环境在柞蚕饲养环境中,要保证空气新鲜,空气湿度大,但是也不能过湿。

同时,要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采取洒水、喷雾、外放月疆帘等措施,降低温度、增加湿度,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五、饲料管理柞蚕的饲料要求高,要求提供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的优质饲料。

柞蚕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柞蚕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作 者 简 介 : 有 敏 ( 9 2 ) 女 , 究 员 , 要 从事 柞 蚕 品种 选 育 研 究 。E malz y 1 ( 6 .o 朱 16 , 研 主 — i h m3 5 :  ̄1 3 ci n
资 助 项 目 : 宁 省 十 一 五 重 大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题 编 号 : 0 8 0 0 6 ; 业 部 行 业 专 项 ( 目编 号 : 4 7 ; 家 蚕 桑 产 业 技 术 体 辽 课 20220)农 项 33 ) 国 系 专 项 ( 号 : AR 一 2 S 0 ) 编 C S 2 一 YZ 2
年代 开展 柞蚕 新 品 种选 育 研 究 以来 , 蚕 新 品种 柞 选 育 的技术 研 究从 未 间 断 , 终 处 于 动态 的发 展 始
过 程 , 期 发 展 较 慢 ,0年 代 开 始 发 展 较 快 , 成 前 9 育
柞 蚕 育种研 究工 作取得 了可喜 的进展 , 目前 , 至 约 培 育 出柞蚕 新 品种 l 0余 份 。其 中有 1 0余份详 6 3
质改 良育 种 、 病 育种 等 , 育 出 了柞 蚕 实用化 品 抗 选
种 、 丝量 品种 、 多 白茧 品种 、 病 品种 、 抗 特殊 性状 品
种 等 , 些 品种 构成 了中 国现代柞 蚕 育种 的基 础 , 这
为解 决 柞蚕 饲料 效率低 、 费资 源多 的难题 , 浪
收 稿 日期 : o 20 o 2 1 83
中国是 世界 柞蚕业 的发 源地 , 蚕 业 生产 和 柞
实 用 技术 一直处 于 国 际领 先 地位 。 自 2 0世 纪 4 O
极 大地 丰 富 了柞 蚕 品种 资 源 和遗 传 资 源 , 使得 也
柞 蚕 品种选 育 研究 工 作 开 始进 入 了规 范 的 程序 ,

柞蚕高产优质新品种“选大4号”选育简报

柞蚕高产优质新品种“选大4号”选育简报

按 照育 种 的要求 , 实 施确 定 的技术 路线 , 采 用
分 区饲 养 、 系统 分离 、 定 向培 育 的方法 进行 选育 。 1 . 2 . 1 选 育经 过 试 验按 小 区系 统选 育基 本育 成后 的扩 繁及 示 范 推 广三 步进 行 。首先 将试 验 材料 混 区放 养 1 ~
3 2
∞ ¨
北方蚕业 2 0 1 4 , 3 5 ( 2 )

・ 试验研究 ・
∞ ∞ ∞ ∞
∞ ∞

% 船

















2 2


2 9 稿 日期 : 2 o 1 4 - o 5 — 1 4
资助项 目: 吉 林 省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现 代 农 业 重 点 项 目( NO. 2 0 0 8 0 2 4 4 ) ; 国 家 现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专 项 ( NO . CA RS -2 2 )
作者简介 : 靳 向东 ( 1 9 7 4 一) , 男, 副研究员 , 从 事 柞 蚕 育 种 及 蚕 产 品 综 合 利 用 开 发研 究 工 作 。
的柞 蚕 新 品 种 。 新 品 种 秋 季 : 全茧量 1 2 . 6 2 g , 千粒茧重 1 2 . 3 5 k g , 虫蛹 统 一 生 命 率 9 3 . 1 l %。
关 键 词 柞蚕 新 品 种 选 大 4号 系统 选 育
在 柞蚕 生产 实践 中 , 提高 柞蚕 品种 消化 率 , 稳 定 中肠 p H值, 增 加 对 病 毒 病 的抗 性 , 提 纯 品种 ,

2011年内蒙古柞蚕新品种鉴定试验

2011年内蒙古柞蚕新品种鉴定试验

2011年内蒙古柞蚕新品种鉴定试验作者:程秋菊王玉宝刘勤周新锋敖日格勒高显婷关忠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3期摘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柞蚕品种鉴定试验方法》和《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柞蚕品种鉴定试验实施方案》的要求,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对区新选育柞蚕品种呼伦贝尔1号和大白1号的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工作,对双丰1号和珍珠1号的实验室鉴定工作,初步鉴定的结果表明:4个柞蚕品种具有产茧量高、抗逆性强、茧质优等特点,品种其他性状各有所不同。

关键词柞蚕;品种鉴定;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中图分类号 S8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28-02为鉴定、评价新选育柞蚕品种(含杂交种,下同)在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蚕区的丰产性[1-3]、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要求和呼伦贝尔市种子管理站的安排,2011年6—11月对参鉴的柞蚕品种呼伦贝尔1号、大白1号、双丰1号和珍珠1号等4个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同时对呼伦贝尔1号和大白1号进行了农村生产鉴定,其中呼伦贝尔1号、双丰1号和珍珠1号等3个品种为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柞蚕四元杂交种,大白1号为兼具高产性状和特殊性状(茧色洁白)的柞蚕纯种。

现将鉴定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供试柞蚕品种:呼伦贝尔1号(由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大白1号(由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双丰1号(由阿荣旗柞蚕试验种场提供)、珍珠1号(由阿荣旗珍珠蚕种场提供)、扎兰屯1号(由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白茧8344(由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2011年度实验室鉴定地点设在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柞蚕试验基地、阿荣旗柞蚕试验种场和阿荣旗珍珠蚕种场3个鉴定点,农村生产鉴定点设在扎兰屯市的中和镇、阿荣旗的复兴镇以及阿荣旗的音河镇3个农村鉴定点。

柞蚕青六号Q和H两个品系的选育

柞蚕青六号Q和H两个品系的选育
用。
由表1可以看出, 体色偏青蚕与偏黄蚕二者在实用孵化 率上都高于对照, 而产卵数都低于对照, 两个品系的实用孵 化率也有区别。
2. 2 各单蛾饲育区不同体色蚕比 例调查
对Q和H两个体系中 各小区的蚕逐头观察, 将各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 1 柞蚕品种 采用辽宁省当家品种 、 青黄蚕系统中的青六号。 1. 2 蚕的饲养及选育
报, 0 1994
表4 Q,H 两品系 不同器官中 的醋酶活 性
品种
Q H
血淋巴
0 . 233
0 . 124
体壁
0 . 576 0 . 75 0
消化液
0 . 84 6
0 . 452
由表4可见, 血淋巴醋酶活性Q>H, 体壁Q<H, 消化液 Q>H, 肠Q<H, 肠醋酶活性与消化液醋酶活性呈负相关 中 中 的趋势, 和H 两个品系的相同器官中的醋酶活性存在一 Q
59 . 23
平均 数
5 6
9 3 . 75
9 8
64 54
】 . 1 :7 1 :6
H
7
8
10
9
76
58
] :7. 6
1 :6 . 4
5 1 2 9 8 9 7 4 5 6 6 5 8 6 7 4 4 0 7 6
平均数
9
63
1:7
表2表明, 继第一、 二代选育后, 第三代选育是有效的。
1. 3 样品制备
中国
包头
职大学报
2006 年 第 4 期
柞蚕青六号 Q 和 H 两个品系的选育
刘 英 郝会军
(雄坊职业学院, 山东省 滩坊市 26104 1)
摘 要:我们经过连续三年的时间, 对柞蚕青六 号品种中 的Q和H 两 个品系 通过体色 进行提纯、 并测试其卵 选育, 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的特 点 , 深受 广 大 蚕农 、 蚕种 场 、 缫 丝 厂 以及市 场 消费者 的欢 迎 。
1 选 育 材 料 与 方 法
2 . 1 小 区系统选 育结果 的分 析 永 青经 过 9年 1 8代系统 选择 培育 , 各项 指标 全 面达 到 了育种 指 标 , 现 对本 品种 自基 本育 成 后 ( 2 0 0 8  ̄2 0 1 3 年) 的秋 季成 绩 , 与 现行 生 3 5 ( 2 )
・ 试验研究 ・
柞 蚕 新 品种 永 青 的选 育
郝大东 朱兴友 靳向东 任晓义 万 军
( 吉 林 省 蚕 业 科 学研 究 院 , 吉林吉林

1 3 2 0 1 2 )
要 柞蚕 新 品种 永 青 是 以“ 青 六号” 为基 础 材料 , 利 用 系统 选 育 手段 , 采 用分 区饲 养 、 系统 分 离 、 定 向培 育
产幅度迭 1 5 . 5 以上 。
关键 词 柞蚕
新 品种 永 青 系统 选 育
辽 宁蚕业 研 究 所 在 上 个 世 纪 五 六 十年 代 从 农 家 种 中选 育 出来 的柞 蚕新 品种 青 六号 , 具 有 生
( 生命力 、 收 蚁结茧 率 、 千粒重 、 全茧 量 、 茧层率 、 纯
1 . 1 选 育 材 料
2 0 0 4年秋 , 从 本所 品种 保 育 圃 内“ 青 六 号” 品 种 中, 选择 千 粒 茧重 适 中, 茧 型匀 整 , 茧 层率 较 高 的个 体 , 作为 育种试 验 的基础材 料 。
1 . 2 选 育方 法 单 蛾分 区放养 , 系 统分离 , 纯 系选育 。选育 的 同时兼 顾各 项经 济指标 的综合 平衡 。 1 ) 成 虫 和 卵期 的选 择 : 提 高 蛾体 纯 度及 产 卵 性能。 2 ) 幼虫 期 的选择 : 纯化血 统 , 对幼虫 的抗 逆性 进 行 驯化培 育及选 择 。适 时早 摘 茧 , 选择 发育 快 , 做茧 齐 的蛾 区作 为继代 留种 区 。
青 与选 大二 号和 吉柞 8 8 —2比较 , 差异均 不显 著 ; 永青秋 季 茧层 率 1 2 . 4 1 , 比对 照 吉柞 8 8— 2
3 ) 蛹( 茧) 期 的选 择 : 选 择 生物 综 合 经 济性 状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3 1 资 助项 目: 吉 林 省 科 技 发展 计 划 现 代 农 业 重 点 项 目( N O. 2 0 0 8 0 2 4 4 ) ; 国 家 现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专 项 ( NO . c ARS 一2 2 ) 作者简介 : 郝大东( 1 9 6 7 一) , 男, 大专 , 研究员 , 从 事 柞蚕 品种 的选 育 及 推 广 工 作 。
的方法, 同 时兼 顾 各 项 经 济 指 标 的 综 合 平衡 , 通 过 9年 1 8代 的 系统 选 育 , 育 成 的 具 有 青 黄 蚕 血 统 的 柞 蚕 新 品
种 选 育 结果 : 全茧量 1 2 . 4 7 g , 千粒茧重 1 1 . 9 9 k g , 虫蛹 统 一 生 命 率 9 4 . 8 1 ; 与吉柞 8 8 —2 、 方 山黄 杂 交 , 增
的柞 蚕新 品种“ 选 大二 号” 和高 丝 量 品种 “ 吉柞 8 8

2 ” 成 绩作 一 比较 , 见表 1 。
从 表 1成 绩 看 出 , 永 青 单 蛾 产 卵 量 秋 季 为
2 8 5粒 , 较吉柞 8 8 —2 ( 2 5 8粒 ) 多 2 8粒 , 而 与选 大 二号 ( 2 8 9粒 ) 接 近, 经 方差 分 析 , 差异不显著 ; 永
度) 优 良的 蛾 区 , 进 行 留种继代 。
2 选 育 结 果
命力强 , 生 育期 短 , 做 茧快 适 应性 广 等 优 点 , 但 也 存在 全 茧量 低 , 茧层薄, 蛹 小 等 缺点 , 现 已不适 应
当前 品种选 育 需 要 蛹 大 、 茧层 率 高 的 要求 。基 于
这一 点 , 我 们在 2 0 0 5年对 现有青 六号 经济性 状进 行重 新整理 改造 , 使 其 在 保 持 原有 的优 良品质 的 同时 , 提 高 它 的蛹 重 , 茧层 量 。经 过 9年 1 8代 的 系统 选育 , 已完 成 了选 育 目标 , 新 育成 的柞 蚕 品种 永青 抗病好 养 , 具有广 泛 的适应 性 , 又 具有 蛹丝兼
多 4粒 , 与选 大二号 ( 9 7粒 ) 多 4粒 , 经 方差 分 析 , 差 异均不 显著 。
永青 全茧 量为 1 2 . 4 7 g , 较 吉柞 8 8 —2 ( 1 1 . 7 4
g ) 重 0 . 7 3 g , 较 选 大二 号 ( 1 2 . 2 3 g ) 重 0 . 2 4 g , 分 别 比对 照提 高 6 . 2 2 %和 1 . 9 6 , 经方差分析 , 永
( 1 1 . 3 1 k g ) 重0 . 6 8 k g , 提高 6 . 0 1 , 比选 大 二号 ( 1 2 . 0 7 g ) 略低 , 经方差 分析 , 差 异均 不 显著 ; 永 青
单蛾 收茧 量秋 季为 1 0 1粒 , 较吉柞 8 8 —2 ( 9 3粒 )
青实 用孵 化率秋 季为 9 7 . 9 5 9 / 6 , 比对 照吉 柞 8 8 —2 ( 9 6 . 6 7 ) 高 1 . 2 8个 百 分 点 , 较 对 照 选 大 二 号
( 9 4 . 4 0 ) 高 3 . 5 5个 百分 点 , 经 方 差 分析 均 不 显 著; 永青秋季千粒茧重 1 1 . 9 9 k g , 较吉 柞 8 8 —2

试 验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