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类文本阅读滨州回家丁立梅①父亲生日,我记着,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
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挥手去赶来凑热闹的鸡。
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替你过。
心下却黯然,父亲都七十有一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混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万顷波澜。
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
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他补充道。
⑤母亲不屑,母亲说,你爸就爱吹牛。
母亲的脸上,却荡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
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
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
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
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光阴。
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
我在地里掰过玉米,拾过棉花。
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野蒿、黄花菜、苜蓿、菖蒲和苦艾。
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妇人趴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
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里,她编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11 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12 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
部编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实用文体类文本阅读》强化习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实用文体类文本阅读》强化习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精选案例]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
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
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
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各方声音]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
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
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
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
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到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积累与运用专题及参考答案:说明文阅读

专题说明文阅读类型1 传统文化主题(一)(2019·淮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题跋:绵廷千年的点赞艺术马菁菁①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
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
这是由卷轴的形式特点决定,符合中国古代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观赏习惯的。
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鉴于字画中的题跋更常见、更典型,因此以字画为例解说题跋更合适些。
②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需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宮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只有极少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下“签名”,顾恺之就是目前所知....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
③宋代是题跋的发展期,皇帝艺术家宋徽宗功不可没,他用瘦金体独创了一种签名——天下一人,这四个字可作花押款,就好像是自己对自己的画进行认证。
上行下效,于是更多的画家开始在画上签名.。
起初他们不敢堂而皇之的“签名”,只能愉偷的把名宇写在树干上、山峰上。
所以,如果一幅画上有画家自己的签名,那通常是宋代以后的作品.④元代是题跋的兴盛期。
到了元代,倪瓒那一批画家就彻底不顾忌“签名"。
他们的文人画,讲究"诗书入画”,有诗有序,作品才算完整,于是题跋成了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跋中除了签名,一般还要交代创作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写首诗配合画面,生怕后人感受不到画家的情绪。
这样一來,对画家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会写诗,还要书法好,最重要的是会搭配,整体美观。
画画的人变了,画作自然也就不同了,就好比文艺青年喜欢往各种“无聊”的地方增加难度,并且乐此不疲。
⑤除了书画家给自己的作品写题跋,更多的收藏家、鉴赏家也为作品写题跋。
比如现存最早的山水面——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画作“游春图”,本来没有名字,被宋徽宗收藏后,大笔一挥,在右侧写了 "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
以后就叫这个名字了。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2019•西藏)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②人恒过.过:③衡.于虑衡:④而后喻.喻:(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苦.其心志B.无案牍之劳.形C.曾.益其所不能D.凄.神寒骨(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完成填空。
孟子,名轲,时期思想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请你写出一句本文之外的孟子的名言警句:。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
2.(2019•莱芜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乙】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参考答案)

江西省2019年初毕业暨等学校招生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卷满分120分,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ABCD2ABCD3ABCD4A5A.仿佛利箭般离弦B.如同猛虎般出山C.像陀螺样打转转D.好似炮弹样出膛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
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
从较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
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
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
(4分)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
春光好。
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迸发出。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8.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BCD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9ABCD10(1)辄()(2)比()11.翻译文画线句子。
(2分)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2021年】(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
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
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
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
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
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
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
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
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
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答案)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斑斓(1án) 屏障不省人事(xīng)春寒料峭B.侍弄(sì) 诲暗前仆后继(pū) 血气方刚C.抉择(jué) 簇新正襟危坐(jíng)纷至踏来D.祈祷(qī) 摇曳拈轻怕重(niān) 雕梁画栋[答案] A[解析] B侍弄shì晦暗C正襟危坐jīn纷至沓来D祈祷qī雕梁画栋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答案] C[解析]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棋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是否善良是两个方面,而取决于用爱心包裹-切只有一个方面。
B.搭配不当,回荡不可与深情的眼神搭配C.缺少主语,可改为我在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盒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阅读《百合》,回答后面小题百合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
它原产于,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
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
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
在公元 4 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
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
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
”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
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
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
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
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
其特色是打破了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
另外,与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
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11.百合因何而得名?12.百合有哪些用途?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
(______)( _____)( _____)14. 与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答案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0 个字)【答案】 11.因其茎由多白色片抱而成,状如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12.可以食用,用,得。
13. (1).例子(2).列数字(3).作比14.一茎多,花色更多,有些含香味。
【解析】11.分析:考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
通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句作答即可。
如可提取第 1 段末一句“后人因其茎由多白色片抱而成,状如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作答即可。
12.分析:考文章要点的概括和提取能力。
通全文,梳理脉,分清次,合考,提取要点,找到关句,必要用自己的言概括即可。
第 2 段是百合可以食用,用。
第 3 段是百合得。
13.分析:考明方法型的把握能力。
“例如,由荷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明运用了例子的明方法,“例如”就是志性。
“每枝能开花七八” 列数字。
“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花更繁多”是明的作比的明方法。
点睛:常的明方法有:例子、分、列数字、作比、画表、下定、作、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等。
运用明方法要根据明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
恰当地运用明方法,能提高明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明象更具体、更生,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服力,有也能增者的趣,更突出主。
14.分析:考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
抓住最后一段的“ 成一茎多,且花色更多”“与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而且含香味”等句整理即可。
注意干的字数要求。
哈《新的形式》一文,回答后面小①能源危机和境染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非常关心的两件大事。
目前,大部分国家的力生以利用物燃料的火力主。
但是,用种方式,效率很低,大量的能被浪掉,并且来重的硫染和染。
于是一些科学家了开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向人自身的生物能一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已初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它之在生反会生化学能量。
像新代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就有能量放出来。
若稍加利用,种能量就可以化电能。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 2 厘米、直径约1/7000 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pH 为 7. 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
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
一般一个 50 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 2500 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被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
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嚣、微型发电机等供电。
④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
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
(有删改)17.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18.体会第②段中加点词“一些”的表达效果。
19.选文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 17. 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18.“一些”的意思是一部分,在数量上加以限制,在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体中存在着一部分化学物质,而并非全部。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化成电能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解析】17.本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第②段“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
”第④段“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第⑤段“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据此提取即可。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
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言准确一特点答。
答格式:① 明的意思,② 明用了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形象地明了事物“⋯⋯”的特征 / 事理,③ XX 体了言的准确性。
“一些”的意思是一部分,在数量上加以限制。
19.本考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答此型,首先要了解明文的常用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要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出来的明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第⑤段中的画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明方法,通具体的数字准确明了温差池,可以将人体的能化成能的特点。
使明更有服力。
明文《墨》,回答后面小。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也。
”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好的墨常被冠以“金不”的美名。
2007 年,乾隆的御墨在拍中拍出 448 万元的天价,“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 什么墨的价如此昂呢?源于它制作工的复与考究。
墨其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原料手工制成的黑色料。
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蛋白、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材等,和成烟料;然后将烟料放入臼中三万次左右,或用一万次左右,制成墨;最后把墨放入墨模中,合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和用直接影响到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光度差,胶,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多用于画。
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用松烟墨。
墨的淡更是影响作品效果的直接要素。
墨写行笔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神采外耀的效果。
淡墨介于黑白之,呈灰色,人以清淡雅的美感。
墨是指量的墨水在宣上溢出笔画之外的象,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又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墨的喜,“墨”已超了它作一种写工具的内涵,成构成文化的重要元素。
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 ; “墨”又因用它作的作品的形式,引申“ 文或画”。
“墨客”指的就是善于写作画的文人,他的作品被称“墨迹”,珍的字画被称“墨宝”。
⑤成“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
“惜墨如金”形容画写作文的度极其,从不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 原文有改)25.文章开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26.文第③段画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能否掉?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多.用于画。
28.全文,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墨的?【答案】 25.文中开引用名句的作用是: ①引出明象“墨”。
②数者趣。
26.运用分的明方法,条理清晰地明了墨的淡更是影响作品效果的直接要素。
27.不能去。
“多”表范,明油烟墨色黑,有光,大多数用于画,不排除特殊情况。
去掉后就成了都用于画,太了,与事不符,“多”体了明文言的准确性密性。
28.文章是从墨的制作程 ( 或墨价昂的原因或墨制作工的复与考究) 墨的和用、墨的意的演( 或墨的文化内涵) 三个方面来介墨的。
【解析】25.分析:考文章开引用名句的作用。
要考到所引用的名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
名句正好是文章的开,所以就有引出明象“墨”的作用。
同有吸引者,引人入的效果。
26.分析:考明方法的型及其表达作用。
“ 墨写行笔而沉⋯⋯淡墨介于黑白之⋯⋯ 墨是指量的墨水在宣上溢出笔画之外的象”明是运用了分的明方法。
井然有序地明了文段的点句“烟墨的和用直接影响到画作品的神采”。
答作用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点句或明象。
明方法就是明点和明象服的。
点睛:常的明方法有:例子、分、列数字、作比、画表、下定、作、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等。
运用明方法要根据明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
恰当地运用明方法,能提高明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明象更具体、更生,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服力,有也能增者的趣,更突出主。
27.分析:考明文言的准确性密性的特点。
“多”是个表范的,明油烟大多数用于画,不排除特殊情况。
去掉后与事不符。
一定要注意明文限制性的使用,些限制性的往往都能准确地明事物或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