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2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上 6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精品教案

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Megan一、课程标准: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1.编者意图: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共三课,分别是《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和《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它们之间的逻辑结构是从“管好自己”到“家务分担”,再到“家庭贡献与责任”。
编写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最后到知道如何为家庭做贡献并为此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2.内容板块;第六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庭贡献”,引导孩子交流自己的家庭贡献,以及为家庭做贡献的具体方式。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也有责任”,旨在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精神。
两个板块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引导学生明白家庭贡献的含义,激发学生想为家庭作贡献的热情,再引导学生知道承担家庭责任不能凭一时兴起,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到底。
3.教材创新点:着眼于学生成长需要,着眼于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将对学生的要求贯穿到儿童可感可知的生活事件之中。
本课我的家庭贡献和责任不是说教的方式给孩子们大道理,而是从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想一想、演一演、交流园、阅读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亲历过的生活中去回味、体验、感悟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
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教材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让学生体会到,家庭责任就是为家庭着想,为家庭做事情。
最后,教材借助阅读角,让孩子进一步去体会什么是家庭责任精神。
三、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贡献和责任这样的话题对于他们咋听起来觉得离他们很远很远。
提起贡献两个字,在孩子们认知的世界里,他们觉得都是属于大人世界。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教学设计教案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教学设计教案一、单元标题:《为父母分担》本单元主题为《为父母分担》,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父母在生活中的辛劳和责任,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学会关心父母,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认识父母的辛劳:通过课堂讲解、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辛劳和责任,认识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
家庭角色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学会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关心家庭事务。
学会关心父母:通过实际案例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到关心父母的方式和方法,学会表达感激和爱意。
分担家务:鼓励学生主动为家庭分担家务,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饭等,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家庭和社会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家务劳动的乐趣和责任。
本单元共分为四周进行授课,每周包括课堂讲解、实践活动和家庭作业等环节。
具体进度安排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理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辛劳和责任,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明白为父母分担的重要性。
技能与能力培养: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实际为父母分担家务和生活中的压力的能力,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对父母的尊重,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个人行为对家庭的影响,树立为家庭付出的意识。
沟通与协作能力提升: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培养学生与家人、朋友沟通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达成共同分担家庭责任的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对家庭的重要贡献。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教学设计教案——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及父母贡献课堂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家庭温馨、快乐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共鸣,唤醒他们对家庭的记忆和感情。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

课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课时1、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我们是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对家庭也要作出自己的贡献。
2、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人能力不同,为家庭所做的贡献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是谁,只要为家庭作出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
3、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并且承担家庭责任,需要有负责任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4、认识到承担家庭责任,并不仅仅是大人的事情,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也应该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和义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为家庭作贡献,对家庭负责任的意识,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观察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为家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付出了怎样的责任?想一想我们该怎样为家庭作贡献、负责任?活动一:我的家庭贡献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年纪虽然小,但是我们对家庭也是有贡献的,想我陪爷爷奶奶去散步。
家庭创意好点子:外公外婆不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如何关心他们呢?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家庭关系非常复杂,家里的事情非常多,在处理家庭关系中,孩子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我们家庭遇到一些事情时,大家就要动脑筋想一想,如何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家庭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活动二:我也有责任没有烧早饭给大家吃。
衣服脏了没人洗。
家里乱了,也没有人收拾。
家里的洗发水快用光了,我会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在下次逛超市的时候,提醒爸爸妈妈买洗发水。
教后记。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教学设计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采访、交流、讨论,认识到父母非常辛苦,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辛劳。
2、设计一个访问提纲,针对父母的工作进行一次访问,进一步体会父母的辛劳。
3、认识到我们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就是为父母分担。
4、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父母分解忧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到父母的辛劳,我们要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学会为父母分解忧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讨论、采访调查等方式,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学会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解忧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访问提纲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父母平时的生活,看看他们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初步体会父母的辛劳。
针对父母的工作进行一次访问,事先设计一个访问提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你们关注过父母的生活吗?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平时一天当中都要干哪些事情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我们的父母,关注一下父母的生活。
板书课题: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活动一:爸爸妈妈多辛苦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父母每天什么时候起床吗?起床之后都要干哪些事情吗?学生交流:父母每天早上要做哪些事情?预设:我妈妈一般6:00起床,起床之后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6:30叫我起床,吃完早饭送我上学,然后去上班。
妈妈一般6:00起床,做早饭、打扫卫生,然后喊我起床吃早饭,爸爸送我上班上学。
平时爸爸妈妈6:00起床,不过,到农忙的时候,爸爸妈妈5:00就起床了,烧好早饭放在锅里,让我自己吃,他们就去地里干活了。
教师引导: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老师发现,大家的爸爸妈妈一般都是五六点钟就起床了,起床之后,都要做早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做家务,然后还要送我们上学,接着自己还要忙着上班干活。
也就是说,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都很忙碌。
那么每天早上忙过了,晚上是不是可以休息一下呢,请大家再说一说,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干些什么呢?预设:爸爸妈妈晚上一般6:00下班,下班后,就要买菜做饭,吃完晚饭之后,就要做家务,有时候还要指导我写作业,帮我检查作业。
第6课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关心家人,关心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2.引导学生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召开家庭会议、交流园、出点子、演一演、写承诺书、阅读感悟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教学难点】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教法学法】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小镜头:你是在哪一刻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工作真辛苦的呢?请你用镜头把这一刻记录下来吧!2.说一说:每当你看到爸爸妈妈这么辛苦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能帮忙做些什么呢?3.导入语: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那爸爸妈妈就能更轻松一些。
二、讲授新课(一)家务擂台赛1.说一说:这些事情你都会做吗?你平时做过哪些家务呢?2.家务能力大测试:(1)请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自己做过的、会做的家务都记录下来。
(2)比一比,谁会得最多?3、播放视频《家务小能手与嘉宾比拼叠衣服,还现场教学》4.过渡语:你也能像视频中的小女孩一样,把别人比下去吗?5.班级家务擂台赛:(1)请设计几项家务擂台赛的项目。
(2)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长项自荐参加其中的擂台赛项目。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体会到父母辛勤付出,从而激发学生关爱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庭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家庭中,很多学生仍然缺乏承担家务劳动的意识,对父母的付出了解不足。
此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部分学生尚未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学会与父母沟通,懂得关爱父母、为父母分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体会到父母辛勤付出。
2.培养学生关爱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4.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的辛勤付出。
2.培养学生在家务劳动中学会承担责任,养成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了解,促进亲子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父母的爱,学会关爱父母。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家务劳动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的爱,激发感恩之情。
4.沟通教学法: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模拟、讨论等活动。
3.准备家庭作业,巩固教学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父母辛勤付出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的家庭与责任》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并且承担家庭责任,需要有负责任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2、认识到承担家庭责任,并不仅仅是大人的事情,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也应该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和义务。
教学一画或拍一拍体现家人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场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家有几口人呢?都有谁?(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庭人员。)在你们家庭中,谁对家庭做出的贡献比较大呢?(爸爸妈妈)是的,爸爸妈妈对家庭的贡献是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那么,我们作为小孩子,是不是对家庭就没有贡献,也没有责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周末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电影院看电影。
妈妈身体不好,躺在床上,我就没有出去玩,在家里陪妈妈说说话,妈妈口渴了我就给他倒点茶。
……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发现,虽然这些事情非常小,但是老师感觉很温馨,深深感受到了你们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3、教师引导:家人的陪伴、关心、支持固然非常重要,可是在家里面有事情的时候,我们还要动动脑筋为家里面的事情出出主意,这也是为家庭作贡献。瞧,秦朗就为家里出了很多小点子,我们来看一看。
利用可乐去除马桶污渍——并不是让你专门的去买可乐,然后进行清理马桶,而是将你当天没有喝完的可乐倒进比较泛黄的马桶里,大概侵泡十分钟左右,然后在进行清洗马桶,这样可以有效去除马桶污渍。
处理家庭地面污渍——长期的在厨房里面做饭,即使有抽烟机,也解决不了地面的油污渍,那么如何才能巧妙的清除,你可以在打扫的时候,在拖把上面倒上一点醋,然后去擦拭地板,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渍问题。
作业设计
课后资料收集与整理
板书设计
第6课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二单元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20年9月24日【教材分析】:《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负担”中的第三课。
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的第二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
本课由“我的家庭贡献”“我也有责任”两个话题构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
家庭的事情大家都来做,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家庭中也有责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怎样才能做好。
【学情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爱家人的行为和能力,有了一定的家庭意识。
但他们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对于家庭贡献的意识是有的,但缺少方法,行动力不够。
2.让孩子们通过召开家庭会议了解对家庭的贡献,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难题,孩子们能够完成。
但我第二个前置作业我觉得对孩子们来说有点困难,孩子们可能会从网上搜集资料。
3.教学中我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金点子,估计部分孩子有困难,这个环节可以讨论交流,积极采纳别人的建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分子的重要性,初步具有为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2、引导学生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能够主动关心家庭生活,有家庭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召开家庭会议、交流园、出点子、演一演、写承诺书、阅读感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 家庭的成员不分年龄大小在家庭中都需要做出贡献,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
2. 每一个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出一份力量,乐意为家庭持之以恒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引导:在家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还有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我们只是小孩子,在家庭中还有责任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朱晓同学的故事。
出示课本46页上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事情的经过。想一想,假如没有人做家务,朱晓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家庭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课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我们是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对家庭也要作出自己的贡献。
2、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人能力不同,为家庭所做的贡献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是谁,只要为家庭作出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
3、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并且承担家庭责任,需要有负责任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2、出示课本47页的阅读角,学生自由读一读这篇文章,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想一想,你理解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金轩这种负责任的精神,是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是对与爸爸之间的约定负责任,同时也是对金鱼的负责任,所以承担家庭责任,就要有负责任的精神,要坚持负责到底。
3、出示课本48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说一说这两幅图中的同学怎样做才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预设:
舅舅来家里做客,而父母正好去田里干活了,我会好好的招待舅舅,陪他说说话,直到父母回来。
家里的洗发水快用光了,我会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在下次逛超市的时候,提醒爸爸妈妈买洗发水。
4、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想起来,在学习第5课的时候,我们大家签下了家务承诺书,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在这一个星期中,你坚持完成家务了吗?你有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吗?
6、教师小结:在《童年小事》中,主人公坚持承担了家庭责任,按照妈妈交代的任务把家看好,这就是为家庭负责的精神,因此他得到了邻居大人们的肯定和赞扬。同学们,你有一直承担的家庭事务吗?如果有,是什么?你从中又收获了什么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承担的家务事,并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能认识到我们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应该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负责任,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4、认识到承担家庭责任,并不仅仅是大人的事情,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也应该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和义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
教学难点
树立学生为家庭作贡献,对家庭负责任的意识,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为家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付出了怎样的责任?想一想我们该怎样为家庭作贡献、负责任?
活动一:我的家庭贡献
1、教师引导:一个周末的晚上,秦朗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主题是“每个人的家庭贡献”。秦朗心想:我自己这么小,能为家庭做什么贡献呢?可是,在家庭会议上,爸爸妈妈的话让他对自己的看法有了改变。我们来看一看爸爸妈妈说了什么。
出示课本42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秦朗的爸爸妈妈说的话,想一想秦朗的爸爸妈妈认为秦朗做出了什么贡献?
5、出示阅读角的儿歌,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儿歌的内容,想一想,如果有客人来到家里面,我们该如何去做?
教师引导:同学们,只要我们有着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处处为家庭着想,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就像《童年小事》中的作者一样。
学生读一读课本49页的《童年小事》,了解文章的内容,想一想作者具有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吗?他承担了什么家庭责任?从中又收获了什么?
教学过程
旁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家有几口人呢?都有谁?(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庭人员。)在你们家庭中,谁对家庭做出的贡献比较大呢?(爸爸妈妈)是的,爸爸妈妈对家庭的贡献是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那么,我们作为小孩子,是不是对家庭就没有贡献,也没有责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学生想象一下,朱晓家假如没有人做家务,他会遇到哪些困难?
预设:
没有烧早饭给大家吃。
衣服脏了没人洗。
家里乱了,也没有人收拾。
垃圾成堆,没有人扔掉。
教师出示家里没人收拾时候乱糟糟的样子,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如果家里面没人做家务,就是这个样子,你们说,这个样子你们能接受吗?(不能)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面就要有人做家务,那么所有的家务能不能让一个人来做呢?(不能)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尽管年龄很小,可是在家务事方面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总之一句话,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趣,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
毛巾长时间不用以后变硬——一般家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长时间没用的毛巾,在次用的时候却变的很硬,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找一个无油的干净锅,在锅里放入一些清水,然后烧开,锅里在加上一点点的食用盐,最后放入毛巾先煮个十分钟左右,这样毛巾就会变的很软。
巧去除冰箱异味——冰箱一般用久了以后,都会出现一些异味,也不知道怎么去除异味,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过期的茶叶放进冰箱里面,这样可以吸附各种异味。
对家人的陪伴、关心和支持,这就是对家庭的贡献。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家人之间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事情呢?请大家举举例子。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经过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
我陪爷爷奶奶去散步。
星期天,爸爸妈妈比较忙,我就主动提出在家照顾弟弟。
星期天我陪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东西比较重,我帮妈妈提东西。
教
后
记
奶奶和妈妈经常吵架,我该怎么办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从中选择一个情境题,想一想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妙计?
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家庭关系非常复杂,家里的事情非常多,在处理家庭关系中,孩子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我们家庭遇到一些事情时,大家就要动脑筋想一想,如何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家庭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周末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电影院看电影。
妈妈身体不好,躺在床上,我就没有出去玩,在家里陪妈妈说说话,妈妈口渴了我就给他倒点茶。
……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发现,虽然这些事情非常小,但是老师感觉很温馨,深深感受到了你们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3、教师引导:家人的陪伴、关心、支持固然非常重要,可是在家里面有事情的时候,我们还要动动脑筋为家里面的事情出出主意,这也是为家庭作贡献。瞧,秦朗就为家里出了很多小点子,我们来看一看。
利用可乐去除马桶污渍——并不是让你专门的去买可乐,然后进行清理马桶,而是将你当天没有喝完的可乐倒进比较泛黄的马桶里,大概侵泡十分钟左右,然后在进行清洗马桶,这样可以有效去除马桶污渍。
处理家庭地面污渍——长期的在厨房里面做饭,即使有抽烟机,也解决不了地面的油污渍,那么如何才能巧妙的清除,你可以在打扫的时候,在拖把上面倒上一点醋,然后去擦拭地板,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渍问题。
出示课本44页的几幅插图,了解秦朗为家庭出了哪些好点子?体会秦朗为自己的家庭所作的贡献。
同学们,平时你们在家里,是不是也为家里的一些事情出过好点子呢?下面请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为家庭出的好点子。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推选出好点子在全班交流。
预设:
家庭创意好点子:
巧妙擦窗户——想要自己的门窗变的更加的明亮,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一个洋葱,然后切成两半,去擦拭玻璃,趁着洋葱的汁液还没有干,赶快的用干毛巾进行擦拭,这样效果会更加的好
4、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不但可以在家庭装饰方面出一些好点子,还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亲情关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
出示情境题:
外公外婆不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如何关心他们呢?
如何让我家与叔叔家、姨妈家联系的更紧密呢?
父母因为家庭事务吵架了,如何让父母和好呢?
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关系很糟糕,如何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在这一个星期中自己坚持做家务的情况,并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有没有具备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同学们,坚持做家务,履行自己的承诺,这也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在此,我们要表扬那些坚持做家务,履行自己承诺的同学,如果有些同学有了半途而废的想法,相信他学了这一课之后,一定会坚持到底,本着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为自己的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年纪虽然小,但是我们对家庭也是有贡献的,想一想,我们大家对家庭有没有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对家庭所作的贡献,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互相陪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2、出示课本43页的三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这三幅插图,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说一说三幅图中的小朋友对家庭作出了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