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SrCl2联合放疗治疗多发骨转移癌的疗效

合集下载

89Sr联合云克治疗转移性骨癌的疗效评价

89Sr联合云克治疗转移性骨癌的疗效评价

89Sr联合云克治疗转移性骨癌的疗效评价叶宏勋张红(江苏泰兴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江苏泰兴225400)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锶(89SrCl2)和云克(99Tc-MDP,锝-二甲基二膦酸盐)联合治疗转移性骨癌疼痛的效果。

方法:对56例确认为骨转移癌患者首先静脉注射89Sr 4mCi 一周后,静脉滴注云克20mg/d,连续10d,每月一疗程,连用3-6月。

复查全身骨骼显像,观察其疗效。

结果:止痛效果明显32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有效率87.5%,(多在2~3周内获效);止痛时间维持3~6个月;骨髓抑制极少,部分骨质破坏者修复明显。

讨论:89Sr和云克联合应用对转移性骨癌引起的疼痛具有很好的治疗和止痛效果,对转移性骨癌引起的骨质破坏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转移性骨癌患者应及早应用89Sr和云克联合治疗。

关键词:转移性骨癌,89SrCl2,云克,止痛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骨转移后,有70%以上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控制剧烈骨痛,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止痛药物、放疗、化疗及手术等方法,其疗效有限。

放射性核素治疗转移性骨痛的毒副作用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

我们采用89SrCl2(氯化锶)和云克(99Tc-MDP)联合应用治疗56例转移性骨癌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6-2013.9我科治疗的56例转移性骨癌患者,男34例,女22例,年龄35~82岁。

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全身骨骼转移灶经全身骨扫描、X 线、CT、MRI证实。

其中肺癌15例,前列腺癌16例,乳腺癌14例,肝癌5例,肾癌3例,食道癌3例。

骨转移部位以脊椎、肋骨多见,其次为骨盆、肩胛骨和四肢骨。

患者WBC>3.0×109/L,血小板>80×109/L,肝肾功能正常,停止钙治疗2周,停止放化疗1个月以上。

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Z n1 ,Z E G F i o L U Bn - ,D I i— a Hu We 一1 H N e— , I igj 3 b i A nz o J h
( e a m n f u l rMeiie h eodAfi e opt fQndoU i rt Meia C l g , ndo2 64 C ia D pr e t ce dcn ,teS cn fltdH si l iga nv sy dcl oee Qiga 60 2, hn ) t oN a ia ao e i l
Absr t: v l ae t ln c lv l e o 9 rc mb n d wi 9 c MD n te t n fmu t l o e mea t . tac To e a u t he ci i a a u f8S 0 i e t 9T — h Pi r a me to l p e b n t sa i s s o r sae c n e ,9 p te t t ne mea ts so r sae c nc rwe e d v d d i t r u a d g o p e fp o tt a c r 5 ain swih bo t sa e fp o tt a e r i i e n o g o p A n r u B.46 p t n s i r u we e te t d wi S ny.t t r4 a in s i r up B wee te t d wih S a i t n go p A r r ae t e h ro l he ohe 9 p te t n g o r r ae t r c mbie t Tc MDP.Pa n p lito o n d wih — i alai n.t ha g so o e i gn n A e e o l p te t r b he c n e fb n ma i g a d PS l v lf ral a in swe e o —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69例恶性肿瘤患者肘静脉一次注射89SrCl2,剂量为148MBq/例次,观察疗效。

结果止痛总有效率为79.7%,疗效维持时间12~24w,治疗后21例全身骨显像随访,按病灶评价标准,1级占42.9%,2级占38.1%,3级4例,占19.0%。

其中有47.6%有新增病灶出现。

治疗后患者无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89Sr 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89SrCl2;多发性骨转移癌;毒副反应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骨髓衰竭等最常见原因,几乎任何癌症都可以转移到骨骼系统,恶性肿瘤骨转移尤其是多发性转移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89Sr具有趋骨性,利用放射性核素的辐射生物效应,起到广泛和持久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对应用98Sr治疗的69例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恶性肿瘤患者69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5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0.3岁;肺癌22例,前列腺癌18例,乳腺癌10例,鼻咽癌6例,结肠癌4例,胰腺癌、肝癌各3例,食道癌、胃癌及直肠癌各1例。

患者原发灶均经病理、影像学及临床确诊,有不同程度骨痛,并经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确定为多发性骨转移,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1.2方法89SrCl2主要由上海原子科兴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部分由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剂量为148MBq/例次,肘静脉一次注射。

有1例进行了共3次治疗,间隔时间在5个月以上。

1.3疗效观察①骨痛:治疗后止痛评价标准分为3级:显效:骨痛全部消失,无需止痛剂;有效:骨痛明显减轻,必要时服用少量止痛剂;无效:骨痛减轻不明显[1]。

89SrCl2联合云克、美施康定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89SrCl2联合云克、美施康定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现代医 学仪器与 应用 2008年第20 卷第1期 M odeical Equipm and A ent pplication Feb. 2008. V 20. No. 1 ol
, 论著
' SrCI: 联合云克、美施康定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临床
疗效评价
李凤棉 钱江 董维 潘立群 陈丽春 欧阳 婉君
【 要 摘 】 目 观察"SrC1 的 2联合云克与美施康定在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 缓解重度骨痛、 改善生活
bone divided into tw gr ups, 32例w e gave ' SrC1 o o er 2associated w "YUNK as treated group,and 38 例used ith E"
- SrC1 2associated w M CONTIN as control. Results The rate of Bone- ache relief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ith S 94%,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 Conclusion "SrC1 2associate w "YUN 红 , ith ,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mbulant- tum in bone showed mor powerful ef ect on pain r lief, as a result impr ving the qualit of patients life our e f e o y
乳腺癌 14 例 、 21 例、 肺癌 其他恶性肿瘤 3 例。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广东
佛 山 528300

89srcl2核素内放射治疗骨转移癌及骨疼痛临床观察

89srcl2核素内放射治疗骨转移癌及骨疼痛临床观察
2 结 果
孵r s 在元素周期表 中与钙为 同一族 , 因此 , r的生 物 s
化学特性类似 于钙 , 是一种亲骨性放 射性核 素, 发射纯 p射
线, 其能量为 14 e 半 衰期 为 5 . .6 M V, 0 6天 , 对治疗 多发性 骨转移癌 及骨疼痛有较好疗 效。我们选择本院 20 0 4~20 06 年 7 例有不 同程度 骨痛 的广泛 骨转 移癌 患者 , 1 行该 药 治
疗 是 近 年来 发展 较 快 的方 法 , 具 有 疗 效 较 好 、 法 简便 且 它 方
瘫患者 , 晚期 和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 已经 历多 次放 疗或 化 疗 的患者 疗效
差 , 慎用。 应 13 治疗 方法 ( ) 疗 剂 量 的 确 定 : r 治 疗 剂 量 一 . 1治 s 的
般认 为以 4 6 C/ g体重为宜。一般常规 剂量是每 次 0— 0 ̄ i k 3 4m i 2 重复治疗 : — C 。( ) 重复连续治疗 的指征 为骨痛未 完
疗 , 道如下。 报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1 止痛效果 .
治疗前病灶部位均有 不同程度疼痛 , 治疗
后 3— 0天疼痛开始减轻 , 2 治疗后 6个月 ,2例患者疼痛出 6 现不同程度的缓解 , 缓解率为 8 .% ( 2 7 ) 7 3 6 / 1 。有 1 6例疼 恶性肿 瘤骨转移患者 7 1例 , 4 男 9例 , 女 痛完全消失 , 消失率为 2 . % (6 7 ) 7例剧痛患 者均 出 2 5 1/ 1 , 现缓解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 0 o ) P< . 1 。 22 病灶疗效 . 治疗 后作 3— 6个 月全 身骨显像 , 按病 灶 疗效评价标准分类 , 级 0例 , 1 2级 1 6例 , 级 2 3 1例 , 4级 3 6 例, 总有效率 5 . %。 21 2 3 毒副反应 s l . r e 注射后发生急性 的毒 副作用 反应 少 见, 个别病人可出现恶心 、 呕吐等 , 一般较轻微 , 可及 时对症 处理。临床上较常见 的是治疗后部分病人 出现 白细胞和血 小板轻度降低 , 在大约 4— 8周后又恢 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为 2 h最 慢 者 为 2 d 随 访 观 察 2—3个 月 , 录 骨 痛 开 始 缓 4, 1。 记
解、 缓解维持时间或消失 的时间 以及患者 的食欲 、 睡眠和生 活质 量 的 变化 。将 观 察 结 果 与 治 疗前 的情 况 相 比较 , 效 详见 表 1 疗 。 表1 SC 治疗多发性 骨转移癌疼痛 的疗效 比较 r1
陈晓 侠 , 王石 红
中 阻 分 类 号 :8 7 文 献 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04— 1X(0 7 0 R1 B 10 74 20 )4—09 O 4 7一 1
【 摘要 】 目的 观察 SC 治疗多发性骨 转移癌疼痛 的疗 效 , 讨护理 要点 。方 法 选 择多 发性骨 转移 癌病人 18 r1 探 1
1 1 一般 资料 本组 18例患者均 为 2 0 . 1 0 2年 4月至 20 0 5年 4月的住 院病例 , 6 男 8例 , 5 女 0例 。其 中乳腺癌 2 5例 , 前列腺 癌2 2例 , 肺癌 2 0例 , 胃癌 1 , 咽癌 1 7例 鼻 3例 , 结直 肠 癌 1 3 例, 食管癌 8例 。所有病 例经病理学检 查确 诊 , 经常规 x射线 片 、 I全身骨显像 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有 多发 性骨转移病变 。 MR 、 12 方 法 治疗前患者停 止放疗 、 . 化疗 4周 以上 , 白细胞 > 血 35×1 L 血 小 板 >8 . 0/ , 0×1 L 肝 肾功 能 正 常 。根 据 患 者 的 0/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检查 , 实验 室检查等 , 14 2 2 q k 按 . 8— . 2MB / g 体重来计 算 SC 的剂量 , r1 均采用 静脉 注射 。根据病情 、 治 疗反应 和血象 情况决 定是 否重 复 治疗 。本组 18例 中, 5 1 有 2 例进行 了第二 次治疗 ,4例进行 了第三 次治疗 , 2 间隔均在 3个 月以上 ,2例仅治疗一次 。注射前 应选择 弹性好 , 向直 的大 4 走 静脉 , 先用生理盐水开通静 脉通 道 ; 注射 时要确定 针头 在血管 内方可注人 , 不可渗 出, 注射速度要缓慢 ; 注射的过程 中要 注意 观 察 患 者 面色 、 吸 情 况 , 问 有 无 不 适 。 呼 询 13 疼痛 分级 疼痛 分 级按 V S分级 法 J 0级 : . R : 无痛 。1 级 ( 痛 )虽有疼痛但 可以忍受 , 正 常生活 , 眠 不受干 扰。 轻 : 能 睡 2级( 中度 ) 疼痛明显 , 能忍受 , : 不 要求 服用 止痛 药 , 睡眠 受到 干 扰 。3级 ( 度 ) 疼 痛 剧 烈 , 能 忍 受 , 要 止 痛 药 , 眠 受 重 : 不 需 睡 到严 重干扰 , 可伴有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 动体位 。 14 止 痛 疗 效 标 准 . 完 全 缓 解 ( R) 为 无 痛 ; 分 缓 解 C : 部 ( R) 为 疼痛 较 治 疗 前 明 显 减 轻 , 眠 基 本 不 受 干 扰 , 正 常 P : 睡 能 生活 ; 轻微缓解 ( MR) 为 疼痛 较 治疗 前减 轻 , : 但仍 有 痛感 , 睡 眠受 干扰 ; 无效 ( R) 与治疗前 比较疼 痛无减轻 。 N :

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77例临床分析

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77例临床分析

4] A a .r a /E es . i coso ehoii ii hl crB Ai nF ,m ki SRs f t rnp r t a snci k z ka rf lh s -
d n J . r r12 0 ,6:2 e r [ ] Wol JU o.0 8 2 6 7—6 0 d 3.
ahee i e r n o e n r h c ae[ ] BU It ci dw t fwe dl r eg sokw vs J J n, v h a w e y
2 0 1 3: 0 9, 0 81—8 4.
增 加 冲 击 次 数 , 最 多 不 超 过 10 但 8 0次 , 疗 后 2周 及 3个 治 月 复 查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 查 B 超 和 腹 平 片 无 结 石 及 梗 阻 复
1 % 水 合 氯 醛 口服 后 进 行 碎 石 。 体 外 碎 石 体 位 : 结 石 、 0 肾 输
尿管中 段结 石采用仰 卧位 , 尿管 下段 结石 ( 输 一般 以 L
横穿梭为界 ) 用俯 卧 位 。采用 HB V 采 — G型体 外碎 石 机 , 工 作透视 电压低 于 5 0 k 冲击 电压低 于 7k 冲击 次数 可 . V, V,
12 治疗 方 法 本 组 中 7 例 碎 石 过 程 中 未 给 予 任 何 镇 静 治疗 , 他 1 其 5例 均 在 儿科 医 生 配 合 F按 体 质 量 0 5 m/ g . lk
但对 于远期 的影响还 有待 于进 一步观察 。
参 考文献 :
1 谷现 恩 , ] 粱丽莉. 尿石 症的 诊 断与 治疗 [ . M] 北京 : 民卫 生 人
的 3 % 。对 于 远 期 并 发 症 , 0 目前 尚 无 文 献 报 道 , 组 患 儿 本 也 因观察时 间较短 , 尚没 有 明 确 结 果 。 根 据 文 献 报 道 我 们 对 于 女 性 患 儿 输 尿 管 中 、 段 结 石 , 般 不 采 用 E WL 下 一 S , 以免对卵巢 功能有影 响 。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A、B、C 级。A 级: 偏倚较小,完全符合以上标准; B 14 篇文献共获得 1 163 例患者,其中实验组 514 例、
评价项目包括: ①是否应用随机方法; ②是否做到分 计学意义。
配隐藏; ③是否采用盲法; ④结局数据是否完整; ⑤ 2 结果
基线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 ⑥是否采用意向分析及 2. 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根据检索策略共检索出
存在选择性报告结果。按上述标准将文献质量分为 中、英文文献 256 篇,经筛选有 14 篇文献纳入研究。
关键词: 骨转移瘤; 氯化锶; 唑来膦酸; Meta 分析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266X. 2019. 10. 024 中图分类号:R738.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266X( 2019) 10-0084-04
骨转移瘤是众多恶性肿瘤的终末事件,通常会 引起转移部位顽固性疼痛、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 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针对骨转移瘤 的治疗 尚 无 统 一 方 案[1,2],总 体 治 疗 效 果 欠 佳[3]。 氯化锶( 89 SrCl2 ) 利用89 Sr 发射的 β 射线对肿瘤病灶 进行照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致痛物质产生, 从而起到抑制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对成骨 性骨转移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 膦酸盐,能够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起到抑制骨质 吸收作用,对溶骨性转移效果较好。两种药物虽然 作用机理 不 同,但 均 为 临 床 治 疗 骨 转 移 瘤 的 常 用 药[4,5]。临床以 二 者 单 用 居 多,二 者 联 合 用 药 的 临 床疗效和 安 全 性 尚 未 得 到 广 泛 认 可[6]。 本 研 究 采 用 Meta 分析方法系统评价89 SrCl2 联合唑来膦酸治 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二者联合 用药治疗骨转移瘤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检索策略 由两名检索员采用计算机检索方 式独立检索。检索数据库: ①英文数据库: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Web of Science; ②中文数据库: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 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词: ①英文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 I Ⅱ级 ; 一 2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 . ) 00 , > 5
骨 组织 。 骨 转移 灶 的 聚集 量是 正 常骨 的 2 2 在 — 5倍 ,
对骨 癌 引起 的疼 痛具 有较 好 的止痛 效 果 f。多 数学 5 ] 者 认 为 其止 痛 机 制 主 要 与 以下 因素 有关 [: ) 射 5 1辐 ]
观察 组 : 采用 8 C  ̄r1联合 放 射治疗 。 S r 1治 在 g C S
疗 3d后 , 最疼 痛 部位进 行 放射 治疗 。 对 在模 拟定 位
机 下定位 , 据 X线片 、 T MR 或 E T确 定骨转 移 根 C、 I C
部位 , 直线加速器 6 X线照射。3G ・ , 次 ・ , mV y次 5 周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l 0 2年 第 1 3卷 第 4期
P a ta l i l d ie2 1 , o 3, rci l i c i n ,0 2 V l No4 c C n a Me c 1

3 ・ 5
r l联合放疗治疗 多发骨转移癌 的疗效 C2
段玉 龙 , 洪 泉 , 解 赵 诚 , 擎 国 , 向辉 刘 瑞 云 , 素 品 刘 范 , 刘
解 率 、 效 率 分 别 为 2 . 、8 %和 5 .%、09 , 比较 差 异 均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1 , 转 移 灶 疗 效 2组 显 效 显 06 5 . % 9 1 5 9 . 2组 % P 00 )对
率相 比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v1 . ,< .5 。结 论 8 8 s52 P 0 ) % 0  ̄ r1治 疗 多 发 骨 转 移 癌 疗 效 肯 定 , 放 疗 联 合 疗 效 更 佳 。 SC: 与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 .1 。 P 00 )
22 转 移灶 变化 .
采用 S S 1 . PS3 0统计 软件进 行分 析 。 量 资料 以 计 蜘 表示 . 间 比较 采 用 t 验 ; 数 资料 比较 采用 组 检 计
2 对转 移灶 的疗 效 比较见 表 2 组 。
表 1 2组 止痛 疗 效 比较
关键 词 : 骨肿瘤 ; 转移癌 ; 放射治疗 ; SC2  ̄rI
中 图分类 号 : 78 R 3.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1 9 89 ( 1)403—2 0 — 142 20—0 50 0 0
月 1次 。
骨 转 移 引起 的 顽 固 性 骨 痛 、 理 性 骨 折 、 钙 病 高 血 症 等 骨 相 关 事 件 , 为肿 瘤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下 降 、 成 生 存 时间缩 短 的主要 原 因 [。笔 者采 用 S r 1联 合 g C S 放 疗 治疗 多 发 骨转 移 癌 患者 3 3例 , 得 良好 疗 效 。 取 报 告如 下 。
骨 膜压 力 减低 ; ) 2 电离辐 射 作 用影 响 神 经末 梢 去 极
化 的速 度 , 干扰 疼 痛 在 轴 索 的传 导 ; ) 制 缓 激 肽 3抑
和前 列腺 素类 等炎 性物 质 的产生 。放疗 是骨 转移性 肿 瘤 常用 且有 效 的姑 息 治疗 措 施 , 能 量 射线 通 过 高
观察 2组 治 疗 后 血 象 变 化 情 况 及 其 他 不 良反
应发 生 情况 。 1 . 统计 学方 法 4
间 ( 1 8 68 ) 月 , 中 7例 患 者 治 疗 后 疼 痛 有 1. + . 个 2 7 其 所加 重 ( 闪烁痛 )3 7d 缓 解 。2组 止 痛维 持 时间 ,- 后
11 一般 资料 .
选 择 平 顶 山 市第 二 人 民 医 院 2 0 0 5年 1 1月 至 21 0 0年 1 2月 收 治 的 6 7例 多 发 骨 转 移 癌 患 者 , 男 4 7例 , 2 女 0例 , 龄 3 ~ 8岁 , 年 57 中位 年龄 6 3岁 。原
边缘 外放 2c 边界 模糊 者 , m, 病灶边 缘 外放 3c 采 m, 用 前 后 对穿 野 或 单野 照 射 : 邻 的 多发 病 灶 尽 可 能 相
上转 移灶 4 5例 。 移 灶共 2 3个 。参 照 疼痛 评价 标 转 5
解 ( R)治 疗后 完全 无痛 ; 分缓解 ( R) 疼痛 较治 C : 部 P :
疗 前 明显减 轻 , 睡眠 基本 不 受 干扰 , 正 常生 活 ; 能 轻
准 [ 治疗 前 疼痛 评 价 : 0例 、I级 5例 、 , O级 Ⅱ级 2 6
疗 程 ;多程 治 疗 的 7例 患 者 间隔 3个 月治 疗 4例 、
间 隔 6个 月治 疗 3例 。
13 观 察指 标 与疗 效评价 标 准 .
131 疼 痛缓 解 .. 疼痛 缓 解 疗 效评 价 参 照 文献 [ ] 准 。完 全 缓 2标
预计 生 存 期 6个 月 以上 。2个 转 移 灶 2 2例 , 3个 以
( 平顶 山市第二 人 民 医院 a肿 瘤科 ; . 医学科 ; . 内科 , 南 平 顶 山 4 7 0 ) . b核 c心 河 6 0 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Sr1联合放疗治疗 多发骨转移癌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6  ̄C S 7例多发骨转移 癌患者随机分 为 2
组 : 照组 3 对 4例 采 用 S r1治 疗 , 察 组 3  ̄ C S 观 3例 采 用 S r 1联 合 放 射 治 疗 。 结 果  ̄ C: S 对 照 组 与 观 察 组 止 痛 疗 效 完 全 缓
D 0G ; 野 原 则 : 于 椎体 转 移 者 , 取 俯 卧 位 T 3 y 设 对 采 后 野 照 射 , 、 界 各外 放 1 椎 体 , 右 界 为椎 体 上 下 个 左 边缘 l 2c 其他 部 位 骨转 移灶 , 界 清楚 者 , 灶 一 m; 边 病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且经 对症 治疗 后 均逐 渐恢 复 正常 。2组共 7例于 治 疗 后 出 现 Ⅲ一 Ⅳ度 骨 髓 抑 制 , 为 反 复 、 疗 程 化 均 多 疗后 骨髓 储 备 功 能低 下 患者 , 积极 对 症 处理 后 未 经
出现相 关性 死亡 。
作 用使 肿 瘤体 积 缩小 , 应 部位 骨 组 织 间及 相 应 的 相
23 不 良反 应 .
肌 肉紧 张 , 体位 改 变 ; ) 4 分泌前 列腺 类物 质致 痛 。
S r 1发 射纯 1 g C: S 3射线 , 量 为 1 6Me , 衰期 能 . v半 4 为 5 . d 静 脉 注射 后很 快 自血 液 消失 而 : 照 组 白细 胞 下 降 2 对 7例 , 小 板减 血 少 1 1例 , 血 9例 , 部 分 为 I Ⅱ级 ; 贫 大 一 观察 组 白 细胞下 降 3 O例 , 血小板 减少 1 6例 , 贫血 l O例 , 部 大
检 验 , P o0 以 <. 5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21 疼 痛缓解 . 2组止 痛 疗效 比较 见 表 1 。对 照组 止 痛 出现 时 间 为 3 2 , 痛 维 持 时 间 ( .2 21 ) 月 , 中 ~0d 止 53 + .9 个 其 1 0例 患者 治 疗后 疼 痛 有所 加 重 ( 闪烁 痛 ) 3 7 d后 ,— 缓解 。观察 组止 痛 出现 时 间 为 2 1 , ~ 2d 止痛 维持 时
杀 伤 肿 瘤 细 胞 或 减 慢 其 生 长 速 度 . 小 肿 瘤 的体 缩 积 , 进溶 骨 破坏 病 灶骨 愈 合 , 通过 肿 瘤 的缩 小 , 促 并 抑 制 致 疼 痛 化 学 介 质 的 表 达 达 到减 轻 局 部 疼 痛 的 作 用E。 6 ]
本研究对 6 7例 多 发 骨转 移 癌 患者 采 用 S r l g C S ( 下转 第 3 8页 )
T:在 放 射性 异 常边 聚灶 最 清 楚 的层 面 上勾 画
病 灶 R IN 在 同一 层 面 周 边 或 对测 正 常组 织 区 O 。 T: 勾 画 同样 面积 的 R I 分 别 得 出 T与 N O. T区 域 的放
射性 计数 , 计算 T N / T比值 。
1 . 不 良反应 .4 3
例、 Ⅲ级 3 6例 。将 6 7例 患者 按 随 机 数 字表 法 分 为 观察 组 3 3例 、 对照 组 3 4例 。 病 例在 性别 、 龄 、 2组 年 病种 分 布 、 痛 程度 、 移 灶 数 目及 部 位 、 疗 周 期 疼 转 治
等方 面相 比 ,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 .5 , 有可 比 差 P O )具 0
性。 1 . 治 疗 方 法 2
度 缓解 ( MR)疼 痛较 治疗 前减 轻 , 仍 有 明显疼 痛 , : 但 睡眠 受干 扰 ; 效 ( R)与 治疗 前 比较无 减轻 。 R 无 N : C +
P R为显 效 , R P + C + R MR为 总有效 。 1 . 转移 灶 变化 .2 3 分 别 于 治 疗 前 1周 和 治 疗 后 3 6个 月 或 下 次 - 治 疗前 行 E T检查 , 据 治疗 前后 骨 显像 显示 的转 C 根
对 照组 : 用 S r 1 上海 科 兴 药 业 公 司 生 产 ) 单 g C S ( 治疗 。 常规 剂 量 1 8 22 q K ~ 成 人一 般 每 次 . ~ .2MB ・ g , 4 应 用 l 1 1 8MB ( ~ i静 脉 注射 , 3 6个 1 ~ 4 q 3 4 mC ) 每 -
收 稿 日期 : 0 2 0 — 3 2 1 — 2 1
移 灶 大小 或数 目变化 , 疗效 评 价标 准 [ 为 3级 : 将 3 ] 分 I 为显效 , 骼显像检查证 实所有转移灶消失 ; 级 骨 Ⅱ级 为 有效 , 骨骼 显像 检 查 显示 转 移 灶 部分 消 失 或

3 ・ 6
瘤 浸 润 压 迫 周 围神 经 , 瘤 释 放 致 痛 物 质 ; ) 围 肿 3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