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整理病类
浅谈藏、蒙药部分“巴夏嘎”类药物品种整理研究

社,1984,298-305.[9]内蒙古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整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58-61.[10]苏日力格.蒙医传统整骨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2):9-10.[11]杜孟特.舟状夹板对固定锁骨骨折的作用[J].中国蒙医药(蒙)杂志,2015,10(8):70-73.[12]奥•乌力吉.蒙医传统手法结合蒙药治疗锁骨骨折33例[A].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全国中医药信息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编辑部,2005:1. [13]包青松,张金玲.蒙医传统整骨疗法治疗锁骨骨折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12):65.[14]吴金海,那日苏.蒙医传统整骨术治疗锁骨骨折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9):17-1& [15]那•阿乐木斯.治疗锁骨骨折临床体会[J].中国蒙医药(蒙)杂志,2016,11(9):55-58.2018年11月22日收稿浅谈藏、蒙药部分“巴夏嘎”类药物品种整理研究°旦增曲培2阿茹娜2J尼玛次仁"(1.西藏藏医学院,西藏拉萨850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民族医药学博士,北京100029;3.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摘要:藏医药和蒙医药是两个民族在实践中,不断同区域疾病斗争中,积累、归纳、总结的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民族医药宝贵财富。
“巴夏嘎”是藏、蒙医常用药材之一,疗效显著,使用历史悠久,具有凉血、解毒、止剌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血热、血刺痛、肝热、产褥热等疾病E。
由于地区传承有异,“巴夏嘎”类藏、蒙药应用中同名异物。
本文通过近年相关文献归纳整理、本草考证、传统药物学调查,对藏、蒙药“巴夏嘎”类的鸭嘴花、瞿麦药用植物进行梳理,并对鸭嘴花、瞿麦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蒙医药整理病类

脑血管病类珍宝丸功能:清热,安神,舒筋活络。
主治:用于风湿、类风湿等疾病。
适用于脑出血、脑血栓、神经损伤、神经根炎等脑神经系统疾病,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症。
扎冲十三味丸功能:祛风通窍,舒筋活血,镇静安神。
主治:本方指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腰腿不利,言语不清,筋骨疼痛,神经麻痹,风湿,关节疼痛。
珍珠活络二十九味丸功能: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用于风湿热邪痹阻经络所致关节红肿热痛以及中风偏瘫,肢体麻木。
协日乌素偏盛所致风湿、类风湿等疾病。
类似于脑出血、脑血栓、神经损伤、神经根炎等神经系统疾病。
风湿、类风湿、皮肤病类嘎日迪五味丸功能:消肿止痛。
主治:本方指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脘冷痛,满闷暖气,食物中毒。
由病原体引起的各种炎症,如: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白喉、炭疽、急性胃肠炎、急性乳腺炎、腮腺炎。
那如三味丸功能:消炎,祛风,止痛,散寒。
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腰腿疼痛、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
云香十五味丸功能:消炎,消肿。
主治:肌、皮、骨关节较广泛损伤引起的证候,类似于湿疹、牛皮癣、皮肤骚痒等皮肤病和关节炎。
消除体表皮肤感染,如黄水疮、疖肿等。
消肿。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巴木”病(类似于红斑狼疮、风湿结节等症)。
游痛症,疮疡,梅毒。
妇科病类吉祥安坤丸功能:调经养血,补气安神。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产后发热,心神不安,头昏头痛,腰膝乏力,四肢浮肿,乳腺肿胀。
“心神不安”:本方指更年期综合症引起的证候。
暖宫七味丸功能:调经养血,温暖子宫,驱寒止痛。
主治:用于心、肾“赫依”病:本方指头晕耳鸣、疲乏无力、气滞腰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宫冷不孕及更年期综合症。
胃病类健胃十味丸功能:暖胃助消。
“寒热积聚”:本方指类似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胀不适,呕吐泄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蒙古族医学特色诊疗

蒙古族医学特色诊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蒙医药逐步形成了较为丰富而且独特的诊疗知识与经验。
诊断诊断是蒙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诊察和分析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通过望、问、切三诊,观察和检查患者的全面情况和现症的本质,以掌握诊断必须的依据,然后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变化,鉴别出主与次、实与虚、确实与疑似,并结合六基症和寒、热证理论加以总结,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望诊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外部精神状态、色泽、形体、姿态以及局部情况的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1.望色:望面部的色泽、气色。
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容。
人体发生疾病,面部的色泽会相应改变。
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色泽表现,可测知脏腑功能的盛衰和疾病的部位及发展变化。
正常人面部色泽是微黄、荣润、鲜明而有光泽。
如色泽暗晦、苍白、枯槁、面色青黑等均为不健康色泽。
色赤多为热证所致,面色白多为寒证。
颜面发绀,颊部粗糙多为赫依病和心脏疾病。
小儿胸部有热症时两颊潮红、口唇发白。
面色暗晦,精神衰极,言语低微不清,病情转入危重阶段突然转为两颧红晕如妆,精神转佳者为死亡预兆。
但由于居住环境、季节、气候职业以及种族的不同而造成的面色改变,都不属于病色,诊察时注意鉴别。
2.望形体:望病人体质强弱、胖瘦及发育状况,正常人五脏功能活动有力,则身体强健。
反之,必然会导致体质的改变。
还通过对病人的动静异常表现观察,也可测知疾病的部位。
3.五花的观察:舌、目、鼻、耳、口唇,蒙医诊断中称之为五花,这些器官与内在经脉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之花为舌,肝之花为目,肺之花为鼻,肾之花为耳,脾之花为口唇。
五花不但是三根之所舍和运行之道,而且与黑脉和白脉及五脏紧密相连。
这些器官的异常改变,可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
(1)望舌:即望舌形、舌色、舌苔。
正常人舌象为舌体柔润,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薄而分布均匀的白苔,反之为异常舌象。
如赫依性病症之舌象多为舌质鲜红,干而粗糙,舌体短缩而强硬,出现言语不清、颤抖等;希拉性病症的舌体呈淡白色,苔厚而粘腻,色鲜红起刺等;巴达干性病症则舌体肥厚柔软湿润,舌质失去本体色泽,苔灰白色,或舌根部粗糙中部粘腻、尖部柔软等症状。
蒙药配伍的药方3

蒙药配伍的药方及解释一、失眠类1)老人失眠,如果遇有心脏及心脑血管不好的病者:早:饭后半小时:珍宝丸11—15粒。
午:饭后半小时:槟榔十三味丸9—11粒。
晚:临睡前半小时:顺气安神丸11-15丸,沉香安神散3克,冲入牛奶中同饮效果更好,有利于加快入睡。
2)男、女性失眠,如遇有心烦气燥,多梦情况的患者:早:饭后半小时:顺气安神丸11—15粒。
午:饭后半小时:珍宝丸11—15粒。
晚:临睡前半小时:顺气安神丸11—15粒。
沉香安神散3克,冲入牛奶中同饮效果更好,有利于加快入睡。
解释: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病,所以要用珍宝丸扩张血管,增强血流量,用槟榔十三味改善心脏神经系统,从而改善睡眠。
而年轻人多于心情有关,所以要用顺气安神丸,改善睡眠。
特别注意:45-60岁左右的女性睡眠不好,大多是更年期症状,用以上方子无效,要用更年期的方子治疗。
二、鼻炎类早:饭后半小时:胡日查六味丸,9—15粒,用“三子散”3克做药引子。
午:清肺十八味11-15粒,用清肺十三味3克做药引子。
晚:睡前半小时:胡日查六味丸,9—15粒,用“三子散”3克做药引子。
注:1)具体服用法:将三子散倒入纸上,再将水丸放入散剂中,一起仰脖用水吞入。
2)如遇有服用患者出现流鼻血情况,则将主要凉血功效的三子散服用量减少一半即可。
3)遇有支气管炎并发症患者,可在中午加服“清肺十八味丸”15粒,或沙参止咳汤散3克。
解释:蒙医讲,鼻炎表现在鼻子上,病根在肺,所以一定要用清肺十八味清除肺部疾病,彻底阻断鼻炎的病根,这样鼻炎才不再犯,这也是许多鼻炎患者久治不愈的原因。
只有在治疗鼻炎的同时,清除肺部疾病,这样鼻炎才能真正治愈。
一般患者3天就有效果,2-3个疗程得到治愈。
三、高血压类早:饭后半小时:珍宝丸11—15粒,用乌兰十三味散做药引子同服。
晚:睡前半小时:珍宝丸11—15粒,用乌兰十三味散做药引子同服。
将“乌兰十三味散”倒入纸上,再将水丸放入散剂中,一起仰脖用水吞入。
试论蒙医外治疗法的分类

试论蒙医外治疗法的分类【摘要】蒙医外治疗法是蒙古族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地势气候、饮食穿戴、疾病的特点创立的独特传统疗法。
笔者介绍部分外治疗法,提示现代蒙医药工作者和热爱蒙医药,对蒙医药感兴趣的学者,共同携起手来挖掘探索这神奇的蒙医外治疗法,用科学态度认识、考证、运用、开发、利用、推广蒙医外治疗法,特别是在疑难病领域选用蒙医外治疗法,攻克难关,争取找到新疗法的突破。
【关键词】试论蒙医外治疗法分类蒙医药学是一门民族特色突出的传统医疗科学。
蒙医外治疗法是蒙医药学的主要部分。
其中,放血疗法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接骨术能解决开刀钉钢板之苦;振疗术没有脑内出血的情况下真能治愈脑震荡;灸疗能治疗风寒疾病;塔本阿尔山(5种蒙药为主要原料的药浴)治疗风寒病、皮肤病而被称为绿色疗法。
蒙医外治疗法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学术价值较高的机理,虽然被认为是经验性医学.却为蒙医药学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蒙医外治疗法是以蒙医理论为指导.独特的方药为武器,直接作用于皮肤、黏膜、毛孔、通窍、体表、病变的部位及穴位,促使身体康复治愈为目的的一门治疗学科。
应用范围涉及内、外、骨、妇、儿、五官、神经、皮肤等各科疾病的治疗。
一、蒙医外治疗法的发展蒙医外治疗法。
春秋战国时期问世的中医巨著<内经>有“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居陵.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熵。
故灸熵者.亦从北方来”的详细描述和记载,就是指蒙医灸疗法。
<汉史>中“苏武将军自尽出血过多而昏迷不醒,奴医生用热灰(烧过的牛羊粪的热灰)蒸垫而救活的”记载。
7~8世纪期间蒙医传统疗法传入青藏高原,在<宇妥•元丹贡布传>中提到蒙古灸疗与蒙古五疗之首放血疗法从蒙古地区被藏医学所用。
现代蒙医学的形成同样是吸收了一部分中医、藏医、印度医与其它医学的优秀经验、理论内容,充实了自己的独特的医药体系,形成独立的一门医药科学。
蒙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控制

蒙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控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是以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血中葡萄搪升高为特征,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心脑、神经、血管、眼、肾等多脏器之并发症。
蒙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古代扑素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它的产物主要通过临床实践获得经验,然后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再结合当时的哲学知识而确立的。
蒙医临床诊断搪尿病时把诊察分析病情做为重点。
首先凭医生的丰富经验诊察病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生活条件、性格爱好、遗传因素等等情况后再运用从外测内,由表透里,见症推病的方法,分析主与次、实与虚,而做出合理的诊断。
蒙医治疗糖尿病是以整体理论为指导,调和三根,七精为重点。
疏肝和胃、补气养血、强肾固本、祛湿理气的同时考虑事物内在的,注重个体差别及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心里色彩。
蒙医治疗糖尿病降糖作用在短期内没有西医那么直接迅速,但其远期疗效是可观的。
调补脾肾功能,促进机体本身对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从而达到降糖目的。
一、病案分析来就诊的病人不止100人,在这里,以百人为例,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治愈典型病人中,选择全愈患者做个介绍,说明用药和治疗情况。
患者除某,男,汉族,73岁,山东省人大老干部,于20XX年6月来扎旗蒙医院求医。
当时持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证明。
确诊为二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检验结果为空腹盘糖 m ol/L,尿糖为呈现(+)号,“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用药三个月后症状明显消失,化验时空腹血糖 m ol/L,饭后血糖 m ol/L。
患者包某,男,45岁,内蒙古包头市达旗人,蒙古族,国家公务员,于1998年在呼市确诊为H型糖尿病,20XX年来东乌旗,找色玛大夫看病,在这之前,到过不少大、中城市,治疗效果不明显。
血压略高,血糖8m m ol/L;尿糖出现(++)号,体重减轻。
患者苏某,66岁,原首都体育学院系主任,现任该校中国式摔跤纪检员。
蒙古族医学特色诊疗

蒙古族医学特色诊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蒙医药逐步形成了较为丰富而且独特的诊疗知识与经验。
诊断诊断是蒙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诊察和分析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通过望、问、切三诊,观察和检查患者的全面情况和现症的本质,以掌握诊断必须的依据,然后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变化,鉴别出主与次、实与虚、确实与疑似,并结合六基症和寒、热证理论加以总结,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望诊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外部精神状态、色泽、形体、姿态以及局部情况的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1.望色:望面部的色泽、气色。
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容。
人体发生疾病,面部的色泽会相应改变。
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色泽表现,可测知脏腑功能的盛衰和疾病的部位及发展变化。
正常人面部色泽是微黄、荣润、鲜明而有光泽。
如色泽暗晦、苍白、枯槁、面色青黑等均为不健康色泽。
色赤多为热证所致,面色白多为寒证。
颜面发绀,颊部粗糙多为赫依病和心脏疾病。
小儿胸部有热症时两颊潮红、口唇发白。
面色暗晦,精神衰极,言语低微不清,病情转入危重阶段突然转为两颧红晕如妆,精神转佳者为死亡预兆。
但由于居住环境、季节、气候职业以及种族的不同而造成的面色改变,都不属于病色,诊察时注意鉴别。
2.望形体:望病人体质强弱、胖瘦及发育状况,正常人五脏功能活动有力,则身体强健。
反之,必然会导致体质的改变。
还通过对病人的动静异常表现观察,也可测知疾病的部位。
3.五花的观察:舌、目、鼻、耳、口唇,蒙医诊断中称之为五花,这些器官与内在经脉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之花为舌,肝之花为目,肺之花为鼻,肾之花为耳,脾之花为口唇。
五花不但是三根之所舍和运行之道,而且与黑脉和白脉及五脏紧密相连。
这些器官的异常改变,可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
(1)望舌:即望舌形、舌色、舌苔。
正常人舌象为舌体柔润,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薄而分布均匀的白苔,反之为异常舌象。
如赫依性病症之舌象多为舌质鲜红,干而粗糙,舌体短缩而强硬,出现言语不清、颤抖等;希拉性病症的舌体呈淡白色,苔厚而粘腻,色鲜红起刺等;巴达干性病症则舌体肥厚柔软湿润,舌质失去本体色泽,苔灰白色,或舌根部粗糙中部粘腻、尖部柔软等症状。
蒙医辨证论治

蒙医辨证论治蒙医学把气(赫依)病、胆(协日)病、痰(巴达干)病、恶血(琪素)病、黄水(协日乌素)病、疫(疠)虫(毒)病,统称为基本六病。
发病过程一般分蓄积、发作、平息三个阶段:人体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常态气、胆、痰、血和黄水之一或之二、甚至更多的本性得以增长旺盛,并在相关部位蓄积(疫虫则繁殖潜伏)待发,此时,患者可有克制这些特性的需求,但无任何症状;如果继续作用,使其大部分特性发生亢盛,就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发作为单病或并病,甚至是聚合病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我们采用药物、疗术、饮食、起居“克疾四要素”进行对治平息,对蓄积阶段的平息,称为“预防”,对发作阶段的平息,称为“治疗”。
但有不蓄积而发作的,也有不治疗而平息的,这种“蓄、发、息”机理还与季节、时辰有关。
所以,治疗一切疾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节气、胆、痰等使之趋于平衡的过程。
一、基本六病证1. 气元(赫依)“风”和“气”之意。
具有轻扬、粗糙、动荡、凉爽、细微、坚韧六种本性;分为司命气、上行气、普行气、调火气、清下气五种类型。
【发病机理】经常食用味苦、性轻而粗粝的食物,或空腹饥渴劳作,或长期缺乏营养,房劳、失眠,感受风寒,言语过多,思虑过度,悲伤抑郁,哭泣恐惧,大量失血等均可引发气元偏盛为病,年老、体弱和气质人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游走刺痛,甚则神魂不宁,震颤麻痹,空腹饥渴或昼、夜之末病情加重,常累及心、肾、大肠、白脉(神经)等。
脉中空而虚(虚、浮、芤),不任重按(软、弱、散),或有时止(结、代),舌干质淡苔薄白,尿清长多泡沫。
【治疗原则】镇气、和气、益气;就是平和气元。
蒙医习惯将“气盛、气乱、气衰”统称为气病,治疗以恢复阳气(阴阳互根)为主,调理气血(气血同类)为辅,气能统摄血液,气为阳、血为阴,气推血运,血载气行,相互依存、相互生养。
因此,气血调和畅通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2. 胆元(协日)“火”和“热”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病类珍宝丸功能:清热,安神,舒筋活络。
主治:用于风湿、类风湿等疾病。
适用于脑出血、脑血栓、神经损伤、神经根炎等脑神经系统疾病,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症。
扎冲十三味丸功能:祛风通窍,舒筋活血,镇静安神。
主治:本方指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腰腿不利,言语不清,筋骨疼痛,神经麻痹,风湿,关节疼痛。
珍珠活络二十九味丸功能: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用于风湿热邪痹阻经络所致关节红肿热痛以及中风偏瘫,肢体麻木。
协日乌素偏盛所致风湿、类风湿等疾病。
类似于脑出血、脑血栓、神经损伤、神经根炎等神经系统疾病。
风湿、类风湿、皮肤病类嘎日迪五味丸功能:消肿止痛。
主治:本方指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脘冷痛,满闷暖气,食物中毒。
由病原体引起的各种炎症,如: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白喉、炭疽、急性胃肠炎、急性乳腺炎、腮腺炎。
那如三味丸功能:消炎,祛风,止痛,散寒。
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腰腿疼痛、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
云香十五味丸功能:消炎,消肿。
主治:肌、皮、骨关节较广泛损伤引起的证候,类似于湿疹、牛皮癣、皮肤骚痒等皮肤病和关节炎。
消除体表皮肤感染,如黄水疮、疖肿等。
消肿。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巴木”病(类似于红斑狼疮、风湿结节等症)。
游痛症,疮疡,梅毒。
妇科病类吉祥安坤丸功能:调经养血,补气安神。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产后发热,心神不安,头昏头痛,腰膝乏力,四肢浮肿,乳腺肿胀。
“心神不安”:本方指更年期综合症引起的证候。
暖宫七味丸功能:调经养血,温暖子宫,驱寒止痛。
主治:用于心、肾“赫依”病:本方指头晕耳鸣、疲乏无力、气滞腰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宫冷不孕及更年期综合症。
胃病类?健胃十味丸功能:暖胃助消。
“寒热积聚”:本方指类似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胀不适,呕吐泄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消食十味丸寒性“协日”:本方指胃寒引起的胃脘胀痛、嗳气吞酸、食积不消、胃、寒性痞症、嗳气吞酸、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对寒性胃痛尤为有效。
?阿拉坦五味丸功能:健胃,助消化。
“赫依、协日”病:本方指口苦、反酸、胃胀、胃肠热、宿食不消、肝胆热症、黄疸、嗳气等证候,相当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健脾五味丸功能:健脾和胃,理气镇痛。
本方指口苦、反酸、胃胀、嗳气等证候,相当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哈敦海鲁木勒九味丸功能:清血热,止泻。
“协日”热:本方指类似于急慢性胃肠炎。
“巴达干”痞症:本方指食积不消。
?壮西六味散本方指寒性胃病,吐酸水、胃脘腹胀、类似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哈敦海鲁木勒十三味丸功能:清腑热,消炎,止痢。
主治:胃肠痉挛,呕吐,腹泻,赤白痢疾。
?五味清浊丸功能:暖胃助消,清糟归精。
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冷痛,满闷嗳气,食物中毒。
?消积洁白丸功能:湿中散寒,消积止痛。
主治:用于中焦虚寒,食积内停,痞满胀痛,消化不良。
补肾健胃二十一味丸功能:祛寒,健胃,补肾壮阳。
主治:用于食积胃胀,胸满头晕,肾寒浮肿,水肿,腰腿痛,尿频等症。
哈日十二味散功能:清热。
主治:本方指肝胆疾病、黄疸;胃酸过多,胃烷灼痛等症。
用于目肤发黄,瘟疫,口渴烦躁,消化不良。
咽喉病类?玉簪清咽十五味丸“巴达干”热:本方指急慢性咽炎、咽喉肿痛、气喘、喑哑、口干咽燥,扁桃体炎。
?清咽六味散功能:理肺,清咽。
主治:用于外感咳嗽,失音声哑,咽喉肿痛。
?清感九味丸功能:消炎,解热,止咳。
主治:“粘”病:本方指感冒、瘟疫病原体引起的证候,如流感热症,感冒咳嗽,咽喉疼痛。
?清热类清热八味散(独家)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血热,脏腑之热,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肝火肋痛。
?四味土木香功能:清瘟解表。
主治:用于感冒初期,发冷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胸部作痛。
?清热二十五味丸功能:清热祛瘟,止咳。
主治:用于肝腑淤热,咳嗽脓疡,胸痛,口干,舌干,关节疼痛,骨蒸痨热。
清血类凉血十味散:功能:凉血,明目。
主治:“宝日”中期:本方指血热性头痛、目赤、口渴;反呕、反胃、便秘褐色。
用于肝火,肺热,头痛目赤。
?三子散功能:清瘟,解毒,凉血。
主治:瘟热,眩晕头痛,血热目赤。
乌兰十三味汤散功能:清血热。
主治:血热上盛,头痛,目赤,高血压症。
??巴特日七味丸功能:清瘟解毒,止痛,散瘀,止痢。
消“粘”:本方指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炎、用于瘟疫盛热、脑炎、赤白痢疾、白喉目黄、喑哑、转筋。
?草果四味汤散功能:健脾胃。
主治:上行“赫依”病:本方指胃胀,嗳气,语言蹇涩等证候。
持命“赫依”病:本方指心悸,心烦,胸闷气短。
? 止痢类止痢七味散功能:清热,止泻止痢。
主治:“协日”:本方指热证引起的腹泻,腹胀,赤白痢疾。
肝病类红花清肝十三味丸功能:清肝热,解毒。
主治:本方指药物、食物、酒精等引起的肝脏中毒症。
如药物中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用于肝功衰退、腰肾损伤、尿频,尿血。
尤其对血热引起的眼病有效。
?利胆八味散功能:泻肝火,利胆。
主治:“协日”热:本方指肝损害引起的黄疸及急慢性胆囊炎。
?清肝二十七味丸功能:舒肝清热,健胃消食。
主治:用于急、慢性肝炎,脾胃虚热,骨蒸烦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逆等症。
德都红花七味散功能:清血热。
主治:用于肝淤血热,肝区疼痛,目赤发黄,尿黄。
肺病类清肺十八味丸功能:清热,止咳。
主治:“赫依”热:本方指急慢性气管炎、肺炎、肺热咳嗽。
?清肺十三味散功能:清肺,解表。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伤风感冒,久咳胸痛,咽喉肿痛,头痛。
?沙参止咳汤散功能:清热,止咳,祛痰。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多痰,胸背刺痛。
?五味沙棘散功能:清热祛痰,止咳定喘。
主治:用于肺热久咳,喘促痰多,胸中满闷,胸胀作痛;慢性支气管炎。
?七味葡萄散功能:清肺,止咳,定喘。
主治:用于虚劳咳嗽,年老气喘,胸满郁闷。
?利胆八味散功能:泻肝火,利胆。
主治:“协日”热:本方指肝损害引起的黄疸及急慢性胆囊炎。
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胡日查六味丸功能:消炎,止痛。
主治:类似于鼻炎、鼻窦炎引起的头痛。
“协日”性头痛:指热盛引起的头痛。
清热止痛三味汤散功能: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睡眠不足、思虑过度、情志不舒、引起的头痛、脑刺痛。
止血药类牛黄十三味丸功能: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本方指类似肝肿胀、肝硬化、胃肠溃疡及出血,经血过多,呕血,外伤出血,鼻衄等。
心血管病类八味三香散功能:补心,宁神。
主治:“赫依”热攻心:本方指心虚热引起的烦燥、心悸、失眠、心刺痛等症。
如冠心病、心绞痛。
?三味檀香汤散功能:“清心热”:本方是主要指清除伏于心脏之虚热。
主治:用于“心热”:本方指烦燥、心悸、口干、心前区疼痛,甚至伴有发热等证候,相当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
?顺气补心十一味丸功能:镇静,安神。
主治:“赫依”性癫狂:本方指睡眠不安、神志不清、精神恍惚等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狂燥性精神病。
?槟榔十三味丸功能:调节头昏目眩,睡眠不安,神志不清,安神止痛。
主治:“游走刺痛”:本方指类似于肋间神经痛。
主治:心悸、失眠,精神失常,游走刺痛。
顺气安神丸功能:镇静安神。
主治:“赫依”、“粘”热交争:本方中指重症热性疾病程中出现的心神不安、失眠、疯狂、昏迷心神不安等症。
?沉香安神散功能:胸满气喘,干咳痰少,游走刺痛,心悸失眠,神昏谵语。
“赫依”兼盛:本方指热病伴有心悸失眠、寒颤、头昏耳鸣,胸满气喘,干咳痰少,神昏谵语。
用于寒凉性疗法后,易生寒性病阶段。
清心沉香八味散功能:清心肺,理气,镇静安神。
主治:用于心肺火盛,胸闷不舒,胸肋闷痛,心慌气短。
肉蔻五味丸功能:用于心烦失眠,心神不安。
“赫依”病:本方指心悸、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目弦、心神不安,疲乏无力等症。
? 感冒类克感额日敦片功能:清热解毒,解表,止痛。
主治:用于瘟病初期,感冒发烧,咳嗽,全身酸痛,头痛,咽喉肿痛,胸部刺痛。
清血热类保利尔胶囊(独家)功能:行气活血,化瘀解滞,升清降浊。
(降脂)主治:用于高血脂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症,症见胸闷,气短,心胸刺痛,眩晕,头痛等症。
肾病类益肾十七味丸功能:清肾热,消炎,固精。
主治:“肾热诸症”:本方指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炎症和盆腔炎。
用于肾寒肾热症,腰膝疼痛,梦遗滑精,睾丸肿大。
升阳十一味丸功能:温肾,利水,消食。
主治:用于胃寒,消化不良,浮肿,水肿,肾寒腰痛,遗精淋下,寒性腹泻,宫寒带多。
?协日嘎四味汤散功能:利尿,泻湿热。
主治:小便闭止,尿频,尿急,尿中带血,膀胱刺痛。
?乌兰三味汤散功能:清血热。
主治:肺、肾损伤性热,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膀胱刺痛,尿频尿痛。
益智温肾十味丸功能:祛肾寒,利尿。
主治:用于肾寒肾虚,腰腿痛,尿闭,肾结石等。
? 儿科类小儿清肺八味丸功能:清肺热,止咳定喘。
主治:用于小儿肺热,发烧,咳嗽,气促,瘟疫热盛。
补益类调元大补二十五味汤散功能:收敛,解毒,调节寒热。
主治:“宝日”:本方指寒、热、气、血综合病变,“宝日”扩散可出现多汗,体虚,身倦体倦,口干,燥热,食欲不振。
外用类外用溃疡散功能:生肌,收敛。
主治用于口舌生疮,溃疡,咽喉红肿,皮肤溃烂,外伤感染,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