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九年级_物理_《分子热运动》课件
《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⑵
L1
⑶
L2
⑷
L 3 >10r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表现与它们的 距离 有关系。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 14
5.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 分子间作用
离
力
有无固定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
无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典型例题
| 18
C (2019.重庆)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 成是熔化现象
典型例题
| 19
(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
C 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典型例题
| 20
(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C )
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体, 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比如,水分子的直径:4×10-10m。
1、扩散
|4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问题:这么多的分子,在物体内是什么状态?
我们不能用肉眼直击观察到分 子,但是可以通过宏观的现象间 接判断分子的状态---扩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分子的热运动

樟脑丸使衣橱充满臭味(升华属于扩散)
液气扩散:炖鸡汤满屋子的香味(汽化属于扩散)
大量的扩散现象---验证了:分子动理论
1. 常见的(科学已知范围内的物质)物质是由极其 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间存在间隙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任何条件下都可以)
做无规则(运动没有固定方向,四面八方随心所欲) 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物态 固态
微观特性
分子
分子间
间距
作用力
离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宏观特性
有无固 有无 定形状 固定
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填“加剧”或
“减慢”)
6、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镜的接触分子间距
离
,分子间作用力
。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扩散现象
4、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要 ,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5、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
气味,主要是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能闻到气味说明甲醛分子在做
运动。这种
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13.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
用注射器压缩一段水柱 思考:分子间还存在什么作用力? 总结: 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有存在斥力 注意: 引力与斥力始终同时存在;不存在单独的引力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巩固练习
例 【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ABC)
特别说明
A.秋天,桂花飘香;
机械运动是物 体间位置的变化,
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 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热运动是构成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物质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是微观粒子
D.扫地时灰尘飞舞。
的运动。
机械运动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分子间的作பைடு நூலகம்力
巩固练习
例 (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 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引__力__。 (2)如右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 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间__隙__, 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 为分子间有_斥__力_。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C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课堂检测
2. 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 漫着粽子的清香。这现象表明( D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课堂检测
3.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
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C )
探究新知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
r
f
f´
……
r
当r < r0时,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
当r >10r0 时,分子间无 作用力。
探究新知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39页)

演示
分子间有引力
铅柱 紧紧地压在一起
不能使铅柱分开
思考
分子间存在间隙,为什么固体、液 体很难被紧缩?
分子间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它们共同 起作用。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假设分子间的 正常间距=R)
说明
r > 10 r0
➢当r > 10r0
r0 无作用力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 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 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2、如何让扩散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
3、小明先在冷水中滴3滴红墨水,1分钟后
再在热水中滴1滴红墨水……
小明的
操作有问题吗?
视察与思考三
分析论证:温度越_高___,扩散得越快。
推论: 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分子运动
越__剧___烈___(选填:“剧烈”或“平缓”)
小结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了: I.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 运动. II.物质之间存在着间隙.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 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ຫໍສະໝຸດ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演示
液体扩散的实验
十天
二十天
三十天
常温下,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
液混合过程
固体扩散现象
钢件的表面渗碳法 (提高钢件的硬度)
渗铝法 (提高钢件的耐热性)
磨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 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 们互相渗入约1 mm 深。
气体扩散的实验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 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 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 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 隔开。抽掉玻璃板后,会 产生什么变化?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新课导入【想一想】“暗香来”的原因是什么?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习目标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难点)02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
010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新课学习物质的构成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得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特点(1)体积小(2)数量大分子非常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大约是1.67×1021个。
如果你以这样的速度喝水:一秒钟喝一口,一口吞下一亿个水分子,不停地喝下去,要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吞进肚里,需要多长时间?53万年!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新课学习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小结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想一想】我们打开一盒香皂、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分子热运动知识点2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将二氧化氮放在下面目的:使密度大的物质处于下方,从而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新课学习此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液体之间,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静放几天,清晰的界面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将打磨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互相渗入约1mm深。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共15张PPT (共15张PPT)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练一练
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 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 有 相互作用的力 。
练一练
4.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 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练一练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练一练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 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 呢?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 么会变大?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 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 没有相互作用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30张PPT)

变热了
发烫了
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了
[演示1] 压缩空气引火仪实验:
做功
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 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
气体的内能减少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了
用自制的热功互换器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打气——瓶塞跳起——出现水雾
Q吸=cmΔt=cm(t-to)
热量 温度变化 比热 质量 末温 初温
Q放=cmΔt=cm(to-t)
例1: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8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已知:C水=4.2×103J/(kg·℃) t。= 20℃ t= 80℃ m= 4kg
求:Q吸
解:根据Q吸=Cm(t-t。)得:
Q吸=Cm(t-t。) = 4.2×103J /(kg·℃)×4kg×(80 ℃- 20℃) =1.008×106J
热和能
(三)比热容与热量计算:
1.比热容的定义:
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
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比热容,简称比热。符号:C.单位:J/(kg·℃)
水 4.2×103
砂石 0.29×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 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 为何用热水供暖?
3.炒栗子的人总是在锅里放一些 沙子,跟栗子一起炒,为什么?
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凉烫
了 而 海傍 水晚 却, 还沙 很子 温变 暖凉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3.1 分子热运动(共27张PPT)

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 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 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 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mm深。
2.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___扩__散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___分__子__在__不__停___地__做__无__规___则__的__运__动_____。
铅块
五
年
后
金块
铅块 金块
1.扩散现象 (1)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3)扩散现象表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的快慢除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呢?
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 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 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 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实验:
将一个大号注射器的活塞拔出一些,然后用橡皮套堵住出口,再将活塞往前推,会发 现很难推动。
间接说明了: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巩习固练习
人们常说“破镜重圆”,但打破的玻璃镜对在一起却不能重 新结合起来,其原因是( B)
A.分子间引力太小 B.玻璃碎片间只有少数几点接触,大部分断面处分子间距离 很大,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玻璃镜断面处靠得太近,分子间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
物质的构成
• 观察黑板上写的粉笔字,字迹是连续的,请一位同学靠近 黑板观察粉笔字,它是连续的吗?
• 观察投影屏幕上的字是连续的,如果靠近观察,可以看到 很多小方块。
这些现象对你认识物质的构成有什么启发?
物质的构成
• 水和酒精混合实验
• 现象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分子热运动
• 固体分子是否会扩散? 存放煤的墙角,一段时间后墙壁表面厚厚的一层都变黑了。
• 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
• 实验4: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 质量的半杯凉水。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 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物质的构成
• 现代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 原子构成的。
电子显微镜下的苯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生物大分子
物质的构成
• 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约为10-10m数量级,人眼无 法直接观察到。
• 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100亿(1010)次,如果人们计 数的速度也这么快,一个人要把1 cm3空气中的分子数完,猜 一猜,需要多长时间?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直径大约在10-10m数量级,肉眼无 法直接看到,并且分子间存在空隙。
3.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均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人闻到各种味道 等各种扩散现象均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因为温度越高,分子 运动越剧烈,所以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发生改变时,分子对外表 现出引力或斥力。
80多年!
分子热运动
实验1:在讲台上打开一个花露水瓶盖,前排同学有没有闻 到味道?
实验2: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扩散。
•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 扩散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
• 实验3:水和硫酸铜扩散(对比放置不同时间的水和硫酸铜 溶液) ──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液体:介于两者之间,难压缩,但具有流动性。
拓展思考
• 讨论: “破镜重圆”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为什么?
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3.举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什么分子运动 也叫热运动?
4.说说你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课堂总结
1.本节主要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
•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思考: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 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
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1:在一个注射器内装入一些水,用手堵住注射口,用力压 活塞,发现水的体积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液体被压缩时为什么会 产生“抵抗”?
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2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 合在一起?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 固体:固体分子距离小,作用力强,不易被拉伸或压缩。 • 气体: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微弱,容易被压缩,且
具有流动性。
巩固练巩习固练习
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情境描写,下 面摘录的一部分语句都是描述我国大好河山的,其中能说明分 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 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 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 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
巩固练巩习固练习
将两个铅柱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 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 验说明了( A )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导入新课
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
导入新导课入新课
你能闻到食物的香味吗?
知识与技能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