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模拟综合测试四

合集下载

河南省开封市2012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河南省开封市2012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河南省开封市2012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A1:27 S:32 Fe:56 Ba:13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③、⑥B.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③、④中,相应细胞器产生A T'PC.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所有生化反应的因素分别是光照、酶的活性D.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抗体、性激素等2.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效下降,原因是A.人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适应B.氨苄青霉素诱导病菌基因突变C.病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D.病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3.细菌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能专门抗击该外毒素的蛋白质一一抗毒素。

外毒素性质不稳定,脱去毒性后称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注射抗毒素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B.外毒素是一种抗原,类毒素也具备抗原的特性C.患了白喉、破伤风等外毒素引起疾病的患者,需要注射类毒素加以治疗D.外毒素刺激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侧芽产生的生长素比顶芽多,侧芽生长受到抑制B.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C.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生长特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D.使长度一致的葡萄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5.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一一高倍显微镜观察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一—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6.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下列关于酒精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脂肪鉴定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B .用体积分数为60%的酒精提取绿叶中色素,实验现象不受影响C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变化实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是解离液的部分成分D .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分布,用体积分数为8%的酒精溶解甲基绿、吡罗红7.某石油化工产品X 的转化关系如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X 可以发生加聚反应B .Y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 .Z 与CH 3OCH 3互为同分异构体D .W 的结构简式为CH 3COOC 2H 58.俗称“一滴香”的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考前仿真模拟(四)数学(理)试题.pdf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考前仿真模拟(四)数学(理)试题.pdf

2012年普通高考理科数学仿真试题(四)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A.B.C.D. 2.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则的值为A.6B.7C.8D.9 3.将函数的图象先向左平移,然后将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到的图象对应函数解析式为 A.B.C.D. 4.德国“伦琴”(ROSAT)卫星在2011年10月23日某时落在地球的某个地方,砸中地球人的概率约为.为了研究中学生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某中学对此事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2000份有效问卷,得到如下结果: 对卫星撞地球的态度关注但不担心关注有点担心关注且非常担心不关注人数(人)1000500300则从收到的2000份有效问卷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份,抽到的关注且非常担心的问卷份数为A.2B.3C.5D.10 5.若则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A.160B.180C.150D.170 6.已知直线、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且,则②若,且,则 ③若,且,则④若,且,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 7.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且当时,,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A.0个B.2个C.4个D.6个 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均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内接三角形构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B. C.D. 9.连续投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n,向量与向量的夹角记为则的概率为 A.B.C.D. 10.已知双曲线(a>0,b>0)的焦点为F1、F2、M为双曲线上一点,以F1F2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为M,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2 D. 11.在Rt△ABC中,点O是斜边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则的最大值为A.1B.C.D. 2 12.如图,有一直角墙角,两边的长度足够长,在P处有一棵树与两墙的距离分别是a米(0<a<12)、4米,不考虑树的粗细.现在想用16米长的篱笆,借助墙角围成一个矩形的花圃ABCD.设此矩形花圃的面积为S平方米,S的最大值为,若将这棵树围在花圃内,则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安排3名护士去6所医院实习,每所医院至多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_______.(用数字作答) 14.下图甲是某市有关部门根据对当地干部的月收入情况调查后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甲中从左向右第一组的频数为4000.在样本中记月收入在的人数依次A1、A2、…、A6.图乙是统计图甲中月工资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数的算法流程图,图乙输出的S=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5.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区域D绕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体积V=_________. 16.下列说法: ①“使>3”的否定是“,使”; ②设随机变量且<,则<< ③命题“函数在处有极值,则”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④函数为R上的奇函数,x>0时的解析式是则x<0时的解析式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I)求函数的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II)在△ABC中,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点经过函数的图象,b,a,c成等差数列,且,求a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产品按行业生产标准分成8个等级,等级系数依次为1,2,…,8,产品的等级系数越大表明产品的质量越好,现从某厂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0件,相应的等级系数组成一个样本,数据如下: (I)该行业规定产品的等级系数的为一等品,等级系数<7的为二等品,等级系数<5的为三等品,试分别估计该厂生产的产品的一等品率、二等品率和三等品率; (II)已知该厂生产一件该产品的利润(单位:元)与产品的等级系数的关系式为: 从该厂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其利润记为X,用这个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将频率视为概率,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D,E分别是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棱AA1、B1C1的中点,且棱AA1=8,AB=4. (I)求证:A1E//平面BDC1; (II)在棱AA1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二面角MBC1-B1的大小为60°?若存在,求AM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是公比大小于1的等比数列,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且构成等差数列.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Tn,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Tn<对于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I)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II)求在上的最小值; (III)当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本小题满分14分)设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上顶点为A,在轴负半轴上有一点B,满足且 (I)求椭圆C的离心率; (II)若过A、B、F2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相切,求椭圆C的方程; (III)在(II)的条件下,过右焦点F2作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M、N两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m,0)使得以PM,PN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如果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2年普通高考理科数学仿真试题(四)答案 <5 <7,。

新课标地区2012届高三全国高考模拟预测试卷四(B)物理试题

新课标地区2012届高三全国高考模拟预测试卷四(B)物理试题

试卷类型:B新课标地区2012届高三全国高考模拟预测试卷四物理适用地区:课标地区考查范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机械能、3-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用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1·辅仁模拟)宇宙飞船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运行,变轨后的半径为R2,R1>R2.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宇宙飞船的( )A.线速度变小 B.角速度变小C.周期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2.(2011·海南卷)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量为q,球2的带电量为nq,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方向不变.由此可知()A.n=3B.n=4C.n=5 D.n=63. 质量为M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所示,则( )A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F m +MB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F m +MC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D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4.(2011·全国新课标)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5. (2011·宁波模拟)质量为1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 ,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3t 0的时间.为使物体在3t 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四个图中的( )6.(2011·安徽卷)如图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 、B 间加有如图1-12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 处.若在t 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 板运动,时而向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 板上.则t 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A .0<t 0<T4B.T 2<t 0<3T 4C.3T4<t 0<T D .T <t 0<9T8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7.(2011·全国新课标)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 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只将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 B .只将电流I 增加至原来的2倍 C .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 .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其他量不变 8.(2011·浙江卷)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选择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带电粒子.图中板MN 上方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板上有两条宽度分别为2d 和d 的缝,两缝近端相距为L .一群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具有不同速度的粒子从宽度为2d 的缝垂直于板MN 进入磁场,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 的缝射出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B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qB (3d +L )2mC .保持d 和L 不变,增大B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D .保持d 和B 不变,增大L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9.(2011·山东卷)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 、b 、c 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 与c 关于MN 对称,b 点位于MN 上,d 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点场强大于d 点场强 B .b 点场强小于d 点场强C .a 、b 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D .试探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 点的电势能10.用力传感器悬挂一钩码沿竖直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所示中实线是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则( )A.钩码的重力约为4 NB.钩码的重力约为3 NC.a、b、c、d四段图线中,钩码处于超重状态的是a、d,失重状态的是b、cD.a、b、c、d四段图线中,钩码处于超重状态的是a、b,失重状态的是c、d第Ⅱ卷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如图所示,地面上某区域存在着匀强电场,其等势面与地面平行等间距.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0由等势线上的O点进入电场区域,经过时间t,小球由O 点到达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另一等势线上的P点.已知连线OP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重力加速度为g,则OP两点的电势差为________.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9分,共1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3.(2011·天津卷)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kΩ的电阻R x,现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2 kΩ);B.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300 Ω);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0 kΩ);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500 kΩ);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G.开关和导线若干.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11·江苏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电阻R/Ω 5.0 10.0 15.0 25.0 35.0 45.0电压U/V 1.00 1.50 1.80 2.14 2.32 2.45(2)用待测电阻R 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 V.利用(1)中测绘的U-R图象可得R x=________Ω.(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 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五、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第17、18题各12分,共43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5.如图所示,在y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并指向纸里,磁感应强度为B .一带负电的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以速度v 0从O 点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xOy 平面内,与x 轴正向的夹角为θ.求:(1)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坐标A ;(2)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粒子所受重力不计)17.(2011·安徽卷)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 点沿y 轴正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 0时间从P 点射出.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O 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经t 02时间恰从半圆形区域的边界射出.求粒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2)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O 点射入,且速度为原来的4倍,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18.(2011·山东卷)扭摆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插入件,能使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扭摆.其简化模型如图,Ⅰ、Ⅱ两处的条形均强磁场区边界竖直,相距为L ,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于纸面.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重力不计的粒子,从靠近平行板电容器MN 板处由静止释放,极板间电压为U ,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平行于纸面射入Ⅰ区,射入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1)当Ⅰ区宽度L 1=L 、磁感应强度大小B 1=B 0时,粒子从Ⅰ区右边界射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30°,求B 0及粒子在Ⅰ区运动的时间t 0.(2)若Ⅱ区宽度L 2=L 1=L ,磁感应强度大小B 2=B 1=B 0,求粒子在Ⅰ区的最高点与Ⅱ区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 .(3)若L 2=L 1=L 、B 1=B 0,为使粒子能返回Ⅰ区,求B 2应满足的条件.(4)若B1≠B2,L1≠L2,且已保证了粒子能从Ⅱ区右边界射出.为使粒子从Ⅱ区右边界射出的方向与从Ⅰ区左边界射入的方向总相同,求B1、B2、L1、L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试卷类型:A2012届高三全国高考模拟预测试卷四物理参考答案1. 【答案】D【解析】根据GmMr2=mv2r=mω2r=m4π2rT2=ma向得v=GMr,可知变轨后飞船的线速度变大,A错;角速度变大,B错;周期变小,C错;向心加速度变大,D正确.2. 【答案】D【解析】设1、2两球间距离为r,由库仑定律可得,接触前1、2两球间的作用力为F=kq·nqr2.由于小球完全相同,当小球互相接触时会平分电荷,即当小球3与小球2接触后各带电荷nq2,当小球3再与小球1接触时会再次平分所带电荷,最后小球1带电荷n+24q,移走小球3后,1、2两球间的作用力为F′=knq2·n+2q4r2,因F′=F,可解得n=6,选项D正确.3. 【答案】C【解析】利用整体法可求得系统的加速度为a=FM+m,对小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g2+m2F2M+m2,可知只有C选项正确.4. 【答案】B【解析】地理的南极是地磁场的N极,由右手螺旋定则知B正确.5. 【答案】 D【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再画出其对应的v-t图象,则其与t轴所围面积最大,则位移最大6. 【答案】B【解析】由U-t图象可以作出几个典型时刻开始运动对应的v-t图象,取向A板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如图所示:分别考虑在一个周期内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当t0=0,粒子一直往B板运动.当t0=T8,粒子先往B板运动,到7T8时往A板运动,在一个周期内总位移还是向B板.当t 0=T 4,粒子先往B 板运动,到3T4时往A 板运动,在一个周期内总位移为零;同理也可以分析出其余几个典型时刻的运动情况.然后对运动情况总结如下:若0<t 0< T4,则粒子先往B 板运动,后往A 板运动,最终打到B 板,故选项A 、D 错误;若T 4<t 0<T2,则粒子先往B 板运动,后往A 板运动,最终打到A 板. 若T 2<t 0<3T4,则粒子先往A 板运动,后往B 板运动,最终打到A 板,故选项B 正确; 若3T4<t 0<T ,则粒子先往A 板运动,后往B 板运动,最终打到B 板,故选项C 错误. 7. 【答案】BD【解析】弹体所受安培力为F 安=BIl ,由动能定理得:BIL =12mv 2,只将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其速度将增加至原来的2倍,A 错误;只将电流I 增加至原来的2倍,其磁感应强度也随之增加至原来的2倍,其速度将增加至原来的2倍,B 正确;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其速度将增加至原来的2倍,C 错误; 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时,其速度将增加至原来的2倍,D 正确. 8. 【答案】BC【解析】因为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向右偏转,所以粒子带负电,A 选项错误;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 的缝射出的粒子,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 =mv 2r ,得v =qBrm,带电粒子速度越大,半径就越大,如图所示,r max =3d +L 2,r min =L 2,所以v max =qB 3d +L 2m ,v min =qBL2m,故选项B正确;因v max -v min =3qBd2m,由此可知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9. 【答案】BC【解析】两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由图可知,d 点的电场线比b 点的电场线密集,所以d 点的场强大于b 点的场强,A 项错误,B 项正确.a 、c 两点关于MN 对称,b 点在MN 上,同一点电荷从a 到b 和从b 到c 电场力做的功相同,由W =qU 可知U ab =U bc ,C 项正确.a 点电势高于c 点电势,同一正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 点的电势能,D 项错误.10. 【答案】 AC【解析】 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对图象及超重、失重概念的准确理解.由于初始状态物体静止,所以钩码的重力等于拉力,从图上可读出拉力约为4 N ,故A 正确,B 错误;据“超重时拉力大于重力、失重时拉力小于重力”可知,C 正确,D 错误. 11. 【答案】2mv 02-mgv 0tq【解析】因为v y =2v 0,由动能定理可得:12m (v y 2+v 02)-12mv 02=mgv 0t +qU OP ,所以U OP =2mv 02-mgv 0t q ,带电粒子在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中运动,可利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把曲线转化为直线运动,简化运动过程. 12. 【答案】Blv2 【解析】因粒子经O 点时的速度垂直于OP ,故OP =2R , 又qB mv R =,所以Blv m q 2=. 13. 【答案】 B C 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 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解析】 如果电流表选用A ,则电压表的读数最大为U =IR =100×10-6×25×103V =2.5 V ,该电压仅为电压表C 的量程的16,读数误差较大,因此电流表选择B.电流表选择B 时,待测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为U =IR =500×10-6×25×103V =12.5 V .可见,电压表需选择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仅为待测电阻的125,为使实验时电表读数变化明显,滑动变阻器必须使用分压式接法. R V R x =10025=4,R x R A =25×103300≈83,显然R V R x <R x R A,待测电阻为大电阻,电流表必须使用内接法. 14. 【答案】 (1)如图所示 (2)20 (3)偏小 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读数为1.50 V.【解析】 (1)利用表格中的数据,采用描点作图法作图.(2)根据所画出的图象,读出电压2 V 对应的电阻为20 Ω.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内阻增大,则干路电流减小,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就会减小,根据图象,可知测量值偏小;为了测量准确,需要增大电流,所以可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根据实验数据表格,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读数为1.50 V ,就可以实现准确测量.15. 【答案】(1)A ⎝⎛⎭⎪⎫-2mv 0sin θqB,0 (2)2m π-θqB【解析】(1)带负电的粒子射入磁场后,由于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粒子将沿如图所示的轨迹运动,从A 点射出磁场,设O 、A 间的距离为L ,射出时速度的大小仍为v 0,射出方向与x 轴的夹角仍为θ,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v 0B =m v 02R式中R 为圆轨道半径,解得:R =mv 0qB① 圆轨道的圆心位于OA 的中垂线上, 由几何关系可得:L2=R sin θ②联立①②两式,得:L =2mv 0sin θqB所以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坐标为A ⎝⎛⎭⎪⎫-2mv 0sin θqB,0. (2)因为T =2πR v 0=2πm qB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2π-2θ2πT =2mπ-θqB.16. 【答案】(1)20 m (2)32【解析】(1)由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得,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Δx =10+42×4 m-42×4 m=20 m.(2)设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达相同速度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μ1mg =ma 1对木板,μ1mg -μ2(m +M )g =Ma 2 对整体,μ2(m +M )g =(m +M )a由图象可得,a 1=1.5 m/s 2,a 2=1 m/s 2,a =0.5 m/s 2由以上各式解得m M =32.17. 【解析】 (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初速度为v ,电场强度为E .可判断出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沿x 轴负方向,于是可知电场强度沿x 轴正方向 且有qE =qvB ① 又R =vt 0 ②则E =BR t 0③(2)仅有电场时,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在y 方向位移为y =v t 02④由②④式得 y =R2⑤设在水平方向位移为x ,因射出位置在半圆形区域边界上,于是x =32R又由x =12a ⎝ ⎛⎭⎪⎫t 02 2⑥得a =4 3Rt 20⑦(3)仅有磁场时,入射速度v ′=4v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道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 ′B =m v ′2r⑧又qE =ma ⑨ 由③⑦⑧⑨式得r =3R3⑩ 由几何知识sin α=R2r ⑪即sin α=32,α=π3⑫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 =2πm qB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B =2α2πT所以t B =3π18t 0 ⑬ 18. 【解析】 如图1所示,设粒子射入磁场Ⅰ区的速度为v ,在磁场Ⅰ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1,由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得qU =12mv 2 ①qvB 1=m v 2R 1②图1由几何知识得L =2R 1sin θ 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B 0=1L 2mU q④设粒子在磁场Ⅰ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运动的时间为t T =2πR 1v ⑤t =2θ2πT ⑥联立②④⑤⑥式,代入数据得 t =πL 3m 2qU⑦(2)设粒子在磁场Ⅱ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 2=m v 2R 2⑧由几何知识可得h =(R 1+R 2)(1-cos θ)+L tan θ ⑨ 联立②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h =(2-233)L ⑩(3)如图2所示,为使粒子能再次回到Ⅰ区,应满足 R 2(1+sin θ)<L [或R 2(1+sin θ)≤L ] ⑪ 联立①⑧⑪式,代入数据得 B 2>3L mU 2q (或B 2≥3L mU 2q) ⑫图2(4)如图3(或图4)所示,设粒子射出磁场Ⅰ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可得 L 1=R 1(sin θ+sin α) ⑬ [或L 1=R 1(sin θ-sin α)]L 2=R 2(sin θ+sin α) ⑭ [或L 2=R 2(sin θ-sin α)] 联立②⑧式得B 1R 1=B 2R 2 ⑮ 联立⑬⑭⑮式得 B 1L 1=B 2L 2 ⑯图3图4。

广东2012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四)理科综合

广东2012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四)理科综合

2012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广东(四)理科综合学海导航·2012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广东(四)·理科综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Al ~27 S ~32 Fe ~56 Ca ~4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某细胞中存在以下反应:葡萄糖+果糖――→酶蔗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 .组成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酶的元素均为大量元素B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不能水解的还原糖C .蔗糖能直接给细胞提供能量D .该细胞是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解析:大部分酶为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 基中可能含有除大量元素以外的元素。

蔗糖为二糖,要水解成为单糖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动物细胞中不含蔗糖。

2.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C )A .卡尔文通过追踪检测14C 标记的有机物,最终探明了有机物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转化成CO 2中的碳的途径B .用含有3H 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只在分生区细胞中能检测到放射性C .要得到含32P 标记的噬菌体,应先用含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D .研究光合作用时给小球藻供应C 18O 2和H 2O ,释放的O 2中可检测到放射性解析:卡尔文通过追踪检测14C 标记的二氧化碳,探明了CO 2的中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 的原料,各细胞都有可能检测到。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O 元素来自于H 2O 。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B 细胞和T 细胞均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 B 细胞和T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差异,是因为两种细胞所含的基因有差异C. 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主要由记忆细胞快速产生抗体D. 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它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解析:体液免疫时,少量B 细胞也可以直接识别抗原。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综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综试题

西安中学高2012届第四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和答卷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126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它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 -32,N-14,Al —27,Fe —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2.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有:A.细胞核内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3.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一,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一。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I切割B.质粒用限制酶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I切割4.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①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②图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 x 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则这块地苦荬莱的种群密度为3.25(单位:株/m2)。

长春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参考答案

长春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参考答案

长春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共140分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理信息及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①地为辽河平原,降水量不足不适合种植水稻。

②地为呼伦贝尔草原。

③地为长白山,应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④地为三江平原应保护湿地。

【试题答案】B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及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苹果属暖温带水果,东北平原中部属中温带。

东北中部平原属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不稳定。

【试题答案】D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城市化是产业转移的影响结果之一,而非原因。

【试题答案】D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产业转移和逆城市化出现无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产业转移的转入地,会缓解就业压力,产业转移可能使转入地加重环境污染。

【试题答案】C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辨析分析后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从图中可知,径流深度变化与降水量密切相关。

题干问的是AB段与BC 段斜率不同的原因,不是A-B或B-C变化的原因。

距海远近只会使径流深度发生变化,不会使斜率不同。

斜率是指单位距离的变化量,与距海远近无关。

【试题答案】B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试题解析】B点出现明显转折即B点降水量突然变化(增多)。

B点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受地形抬升,降水量较附近地区多。

【试题答案】A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三列山脉两侧受夏季风影响差异大,导致降水差异大。

三列山脉为分界线,与西北部高山无关。

【试题答案】A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

2012届高三文综模拟测试卷4

2012届高三文综模拟测试卷4

2012届高三文综模拟测试卷(四)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4分,共计l40分)读“某城市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图”,回答l、2题。

1.该城市所处的气候区最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图中②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中心商务区 B.居民住宅区C.科教文化区 D.重化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矿产资源丰富C.地理区位优势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5.下图中,促使香港一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市场图A为某区域示意图,图B反映图A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C反映图A中的湖泊水位情况。

读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及湖泊的类型为A.自北向南淡水湖 8.自南向北咸水湖 C.自南向北外流湖 D.自北向南内流湖7.若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湖泊蓄水范围为a ②湖泊蓄水范围为b ③S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④S地受盛行西风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有关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A.S地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B.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图示区域是世界重要的黄麻产地C.因大量引湖水灌溉,湖泊面积不断缩小D.R地光热资源丰富,宜种植葡萄、柑橘等水果读中国人口年龄负担比(又称人口负担系数一(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x 100%)和老龄化变化趋势图,回答9~11题。

北京市2012届高三数学文科仿真模拟卷4.pdf

北京市2012届高三数学文科仿真模拟卷4.pdf

北京市2012届高三数学文科仿真模拟卷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全集,,则=(A) (B) (C) (D) (2)设,那么“”是“ ”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已知,,则=(A) (B)-1 (C) (D) (4)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A)2 (B)3 (C)4 (D)5 (5)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且底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三棱柱 的正视图(如图所示)的面积为8,则侧视图的面积为 (A) 8 (B) 4 (C) (D) (6)连续抛两枚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是,,则向量与向量垂直的概率是 (A) (B) (C) (D) (7)已知函数,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8)已知点是的中位线上任意一点,且. 设,,,的面积分别为,,,, 记,,,定义.当取最大值时,则等于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设为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 . (10)已知向量,的夹角为,,,若,则实数 的值为 . (11)如图,一艘船上午8:00在A处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30°处,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8:30到达B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75°处,且与它相距n mile,则此船的航行速度是 n mile/h. (12)右边程序框图的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13)某射击运动员在一组射击训练中共次平均数为: 则的最小值是 ; 若圆C:与区域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值域; (Ⅱ)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设是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数列满足,求(用含的式子表示).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在长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如左图).将此长方形沿对折,使平面平面(如右图),已知,分别是,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平面; (Ⅲ)求三棱锥的体积.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经过点,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设直线和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和,求证:为定值.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对于整数,存在唯一一对整数和,使得,. 特别地,当时,称能整除,记作,已知. (Ⅰ)存在,使得,试求,的值; (Ⅱ)若,(指集合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且存在,,,则称B为“谐和集”.请写出一个含有元素7的“谐和集”和一个含有元素8的非“谐和集”,并求最大的,使含的集合有12个元素的任意子集为“谐和集”,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C 【解析】分别把两个集合表示为,所以, 2. B【解析】 当时成立,若,则出现和两种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四(组题人员:广州市高三中心组)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B.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存在着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D.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会出现基因突变2.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其清除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抑制C.血液中CO2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以减数分裂为基础的,同时也说明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涉及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C.等位基因的分离有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D.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24.下来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绿萝有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外来物种的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用于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分解泄漏石油的工程菌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D.赤潮的发生与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有关5.据著名的《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脊柱动物——一种非常常见的斑点钝口螈。

该动物的胚胎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有共生关系,同时发现成年雌性斑点钝口螈的输卵管中也存在着藻类,在这里胚胎体形成于它们的液囊中。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最不可能的是A.这种藻类共生体能够直接为周围的线粒体提供氧气和某些碳水化合物B.该动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该动物细胞本身肯定含有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C.外来的藻类可能是绕过斑点钝口螈的免疫系统进入才引起共生关系的发生D.很可能共生藻类是在繁殖期从母体遗传给后代6.若图1、图2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则下来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使其激素分泌增加B.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与图1有关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递给细胞dD.信号从细胞c传递到d的速度比从细胞a传递到b的快二、双项选择题:24.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报道,科学家把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植入老鼠的毛囊,老鼠便长出有色体毛,在适当的灯光下会散发荧光绿。

抗癌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老鼠的毛发会呈荧光绿色,是因为水母的基因已长入老鼠体毛的毛干中。

这种基因疗法有可能用来治疗人体毛发脱落、秃头,甚至永远改变发色。

下列有关该生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文中所提及的生物技术目前已获得成果之一为治疗毛发脱落B.文中所提及的生物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将单一基因导入毛囊C.科学家为了进行文中所提及的生物技术,必须预先准备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限制酶D.上述生物技术的名称为动物细胞重组技术,即克隆25.“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类在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人体细胞内(特别是吞噬细胞),并繁殖的病原菌。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退伍军人杆菌细胞的核酸中含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B.退伍军人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人细胞核糖体C.感染者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可能下降D.感染病愈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非选择题部分:26.(16分)将一些种子在水中渗透两天,然后按右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

实验进行9小时,下表显示实验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

(1)该实验的目的是(2)实验前为何要浸泡种子?(3)如何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装置中的种子引起的?(4)有哪些环境因素变化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写出两个)请提出一个方法来消除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5)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原因是(6)有人认为实验7小时后由于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判断种子已经死亡。

你认同他的观点吗?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判断?27.(16分)水从高处向下流形成的景观叫“跌水”。

环保部门采用跌水充氧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方法是: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沼气池,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再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

跌水池分多格串行,内装组合填料,借助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一部分回流入沼气池,另一部分进入水耕型蔬菜池。

回答下列问题:跌水充氧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工艺流程图(1)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水变黑变臭,其原因是外来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的限度。

图示污水处理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

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再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耕型蔬菜池中的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水生生物共同组成。

输入水耕型蔬菜池的能量有。

水耕型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茭白等的生长,对水中浮游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原因是经过水耕型蔬菜池处理后的水中,____________元素明显减少。

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跌水充氧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多层次的循环利用,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28.(每空2分,共16分)玉米(2N =20)果皮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甜味(B)对甜味(b)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1)甲玉米的果皮细胞为黄色,叶肉细胞为绿色,表皮细胞为无色,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若利用果皮黄色与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_(填写品系类型)。

甲和丁_______(能/不能)作为亲本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aabbgg新类型,应选用上述品系中的_______作为育种材料。

(3)用丙和丁杂交获得F1,再自花授粉得F2,F2代中表现黄果皮、非甜味、非糯性的玉米共有种基因型,从F2代中筛选出的黄果皮、非甜味、糯性玉米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4)♀AA×♂aa杂交组合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的卵细胞和极核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 F1自交,若F1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则等位基因A、a 彼此分离的时期为29.酵母菌是来源于自然界的菌种,它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繁殖极快。

如何驯化、诱导对葡萄酒发酵有利的酵母菌种,是酿酒师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图一图二(1)现代发酵中使用的活性干酵母,是优化、分选、驯化而成的,是最适应葡萄酒发酵需要的酵母群。

图一是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一推测酵母菌是(原核、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其吸水和失水方式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方式(相同、不同),原因是:。

(2)像其他微生物一样,酵母需要适当的营养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培养时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和生长因子等。

(3)从图二可知酵母的繁殖方式为,此过程属于分裂。

实际上当酵母繁殖时,没有糖转化为酒精,此时酵母菌为呼吸。

(4)酿酒师为了掌握发酵,必须了解酵母所需的各种条件,提供酵母繁殖的最佳条件是获得高质量葡萄酒的必要手段。

发酵过程中循环操作(见图三)是必要的,它的好处(写出两条):①。

②。

(5)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最简单的培养方法是:在条件下进行培养。

(6)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额情况下发现酒中酸味过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图三广州市2012届高三模拟综合测试(四)答案及解析1.①【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知识有关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②【参考答案】:A③【题目详解】: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生物的变异,变异都是不定向的,只有自由选择才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自然选择使适应环境有利个体生存,新基因的产生由基因突变决定。

④【方法归纳】: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一种是学生的难点,难记忆、难理解。

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概念和对概念进行辨析和变式训练。

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隔离的两种形式、一个定向等等。

2.①【命题意图】:考察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内环境稳态中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②【参考答案】:选B③【题目详解】:A 选项错误,长跑时人的骨骼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B选项正确,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可先通过细胞免疫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消灭。

C选项错误,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机体加快排出CO2,这属于人体的体液调节。

D选项错误,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④【方法归纳】: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是复习的重点,特别要熟悉必修3第5页的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3.①【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概念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行为变化。

也让学生深刻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

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变化是常考点和难点。

②【参考答案】:D③【题目详解】: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建立在简述分离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这是萨顿假说的基础;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功能和形态不同的细胞,精原细胞和精子在形态和功能上都不同。

如果精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互换,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

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

那么当该染色体复制完成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含突变基因,当该卵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其中次级卵母细胞含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2。

假设该次级卵母细胞含突变基因,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好一个极体,该卵细胞含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2。

根据以上分析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2*1/2=1/4。

④【命题点睛】:深刻理解减数分裂分裂的过程,在复习教学过程中重视染色体的变化的同时要求学生写出基因的变化以及分裂出错时的结果或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