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力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答案:A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无关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B. 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C.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D. 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答案:AB4. 根据动能定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B. 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C. 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成正比D. 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成反比答案:A5. 根据动量定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量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动量与作用时间成正比C. 物体的动量与作用力成反比D. 物体的动量与作用时间成反比答案:B6.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斜面平行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斜面垂直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斜面成一定角度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斜面垂直答案:C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被转移答案:CD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答案:A9.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答案:A10.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为gB. 物体的加速度为0C. 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D. 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答案:A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为______。

2023年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

2023年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

2023年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在常温下竖直放置,管内充有理想气体,一段汞柱将气体封闭成上下两部分,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分别为,,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转至水平,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B.将玻璃管转至水平,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C.保持玻璃管竖直,使两部分气体升高相同温度,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D.保持玻璃管竖直,使两部分气体升高相同温度,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第(2)题某质点P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s)立即以反向的加速度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t(s)后恰好回到出发点,则( )A.a1=a2B.2a1=a2C.3a1=a2D.4a1=a2第(3)题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位于同一圆周上,OB为圆的直径。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释放,用t1、t2分别表B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A.B.C.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第(4)题如图所示,小钢球m以初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后受到磁极的侧向作用力而做图示的曲线运动到达D点,从图可知磁极的位置及极性可能是( )A.磁极在A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B.磁极在B位置,极性一定是S极C.磁极在C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D.磁极在B位置,极性无法确定第(5)题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虚线左侧有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右侧有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为绝缘水平面上的三个固定点,点在虚线上,、两点在左右两磁场中,两根直的硬导线连接和间,软导线连接在间,连线与垂直,、到的距离均为,,、、三段导线电阻相等,,。

通过、两点给线框通入大小为的恒定电流,待、间软导线形状稳定后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A.0B.C.D.第(6)题如图所示,山上一条输电导线架设在两支架间,M、N分别为导线在支架处的两点,P为导线最低点,则这三处导线中的张力、、大小关系是( )A.B.C.D.第(7)题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的三个相同的物块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线相连,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物块2的右侧固定有不计质量的力传感器。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力学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力学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力学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48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得0分)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下列图,在0~t 0时间内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B .甲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 .t 0时刻甲、乙相遇解析:选A. v -t 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故A 项正确; v -t 图象中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一直减小,故B 项错误;由于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时间一样,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 项错误;甲乙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t 0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t 0时刻甲在乙的前面,故D 项错误.2.假设我国宇航员在2022年,首次实现月球登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了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假设在地面上测得小球自由下落某一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 1,在月面上小球自由下落一样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 2,地球、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 1、R 2,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地球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A.R 1t 22R 2t 12 B .R 1t 1R 2t 2 C.t 1t 2R 1R 2D .t 2t 1R 1R 2解析:选D.对小球自由下落过程有:h =12gt 2,又天体外表上有G MmR 2=mg ,第一宇宙速度v =gR ,如此有v 地v 月= g 地R 地g 月R 月=t 2t 1R 1R 2,故D 项正确. 3.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下落高度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π6B .π4C.π3 D .5π12解析:选B.物块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有x =v 0t ,竖直方向有h =v y t2,又x =2h ,如此有tan θ=v y v 0=1,即θ=π4,故B 项正确.4.一串质量为50 g 的钥匙从橱柜上1.8 m 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掉在水平地板上,钥匙与地板作用的时间为0.05 s ,且不反弹.重力加速度g =10 m/s2,此过程中钥匙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 )A .5 NB .5.5 NC .6 ND .6.5 N解析:选D.钥匙落地时的速度v =2gh =6 m/s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钥匙与地面作用前后由动量定理得:(F N -mg )t =0-(-mv ) ,解得F N =6.5 N ,故D 项正确.5.如下列图,质量分别为0.1 kg 和0.2 kg 的A 、B 两物体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在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6 N 的拉力F 作用下以一样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cm ,取g =10 m/s 2.如此弹簧的形变量为( )A .1 cmB .2 cmC .3 cmD .4 cm解析:选D.此题考查了连接体问题的分析.对AB 两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A +m B )g =(m A +m B )a ,对B 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 B g =m B a ,又F T =kx ,解得x =4 cm ,故D 项正确.6.如下列图,P 、Q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Q 的上外表水平,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Q 处于失重状态B .P 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其重力C .P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 .Q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解析:选AD.由于P 、Q 一起沿着固定光滑斜面下滑,具有一样的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该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所以Q 处于失重状态,故A 项正确;P 也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故B项错误;由于P的加速度有水平向左的分量,所以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即P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C项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P对Q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D项正确.7.如图甲所示,有一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m=1 kg的物体静止于斜面底端固定挡板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用x表示物体从起始位置沿斜面向上的位移,F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如此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在x=3.2 m处,物体机械能最大B.机械能一直增大,在x=4 m处,物体机械能最大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在x=2 m处,物体动能最大D.动能一直增大,在x=4 m处,物体动能最大解析:选AC.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f=μmg cos θ=4 N,所以当F减小到4 N 之前,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增加,当F从4 N减小到0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在减小,由F­x图象可知,当F=4 N时,位移为3.2 m,故A项正确,B项错误;当F=mg sin θ+μmg cos θ=10 N时动能最大,由F­x图象知此时x=2 m,此后动能减小,故C项正确,D项错误.8.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传送带的v­t图象如下列图.t=0时刻质量为1 kg的楔形物体从B点滑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做匀速运动,2 s后开始减速,在t =4 s时物体恰好到达最高点A点.重力加速度为10 m/s2.对物体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sin 37°=0.6,cos 37°=0.8)( )A.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为0.75B.物体重力势能增加48 JC.摩擦力对物体做功12 JD.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2 J解析:选AD.物体前两秒内沿传送带向上匀速运动,如此有mg sin θ=μmg cos θ,解得μ=0.75 ,故A项正确;经分析可知,2 s时物体速度与传送带一样,由图象可知等于2 m/s ,2 s 后物体的加速度a =g sin θ+μg cos θ=12 m/s 2>1 m/s 2,故物体和传送带相对静止,加速度为1 m/s 2,所以物体上滑的总位移为x =vt 1+v 22a=6 m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E p =mgx sin θ=36 J ,故B 项错误;由能量守恒得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 =E p -12mv2=34 J ,故C 项错误;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cos θΔx 1,结合图象可得Δx 1=x 带1-vt 1=2 m ,Q =12 J ,选项D 对.二、非选择题(此题共3小题,共52分)9.(9分)某同学用如下列图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上方沿斜面向下推一下滑块A ,滑块A 匀速通过光电门甲,与静止在两光电门间的滑块B 相碰,碰后滑块A 、B 先后通过光电门乙,采集相关数据进展验证.(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1)如下所列物理量哪些是必须测量的______. A .滑块A 的质量m A ,滑块B 的质量m B .B .遮光片的的宽度d (滑块A 与滑块B 上的遮光片宽度相等)C .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D .滑块AB 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E .滑块A 、B 上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2)滑块A 、B 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A 、μB ,质量m A 、m B ,要完本钱实验,它们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A .μA >μB m A >m B B .μA >μB m A <m BC .μA =μB m A >m BD .μA <μB m A <m B(3)实验时,要先调节斜面的倾角,应该如何调节?________________.(4)假设光电门甲的读数为t 1,光电门乙先后的读数为t 2,t 3,用题目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写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解析:(1)本实验中要验证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需要验证m Ad t A 甲=m A dt A 乙+m Bdt B 乙,应当选项A 、E 正确. (2)由于滑块A 匀速通过光电门甲,如此有mg sin θ=μmg cos θ,要通过光电门验证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需要滑块B 也满足mg sin θ=μmg cos θ,即μ=tan θ,所以有μA =μB ,又因为碰后两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乙,所以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故C 项正确.(3)实验过程要求两滑块匀速运动,所以调整斜面的倾角,当滑块下滑通过两光电门所用时间相等时,表示滑块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4)由第(1)问解析可得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 A dt 1=m A d t 3+m B d t 2. 答案:(1)AE (2)C(3)滑块下滑通过两光电门所用时间相等 (意思相近的表示均可给分) (4)m A d t 1=m A d t 3+m B d t 2(或m A t 1=m A t 3+m Bt 2)10.(20分)如下列图,一质量为m 1=1 kg 的长直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最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 2=1 kg 、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现给木板左端施加一大小为F =12 N 、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经时间t 1=0.5 s 后撤去推力F ,再经过一段时间,木板和物块均停止运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始终未脱离木板,取g =10 m/s 2,求:(1)撤去推力F 瞬间,木板的速度大小v 1和物块的速度大小v 2; (2)木板至少多长;(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解析:(1)假设木板和物块有相对滑动,撤F 前, 对木板:F -μ1(m 1+m 2)g -μ2m 2g =m 1a 1 解得:a 1=8 m/s 2对物块:μ2m 2g =m 2a 2 解得:a 2=2 m/s 2因a 1>a 2,故假设成立,撤去F 时,木板、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a 1t 1=4 m/s v 2=a 2t 1=1 m/s(2)撤去F 后,对木板:μ1(m 1+m 2)g +μ2m 2g =m 1a 3 解得:a 3=4 m/s 2对物块:μ2m 2g =m 2a 4 解得:a 4=2 m/s 2撤去F 后,设经过t 2时间木板和物块速度一样: 对木板有:v =v 1-a 3t 2 对物块有:v =v 2+a 4t 2 得:t 2=0.5 s ,v =2 m/s撤去F 前,物块相对木板向左滑行了 Δx 1=v 12t 1-v 22t 1=0.75 m撤去F 后至两者共速,物块相对木板又向左滑行了 Δx 2=v 1+v 2t 2-v 2+v2t 2=0.75 m之后二者之间再无相对滑动,故板长至少为:L =Δx 1+Δx 2=1.5 m(3)解法一:物块与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1=μ2m 2gL =3 J共速后,两者共同减速至停止运动,设加速度为a ,有:a =μ1g =1 m/s 2全过程中木板对地位移为:s =v 12t 1+v 1+v 2t 2+v 22a =4.5 m木板与地面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2=μ1(m 1+m 2)gs =9 J故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Q 1+Q 2=12 J解法二:由功能关系可得:Q =Fx 1x 1=v 12t 1Q =12 J答案:(1)4 m/s 1 m/s (2)1.5 m (3)12 J11.(23分)如下列图,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圆心为O ,O 点正上方固定一根竖直的光滑杆,质量为m 的小球A 套在圆环上,上端固定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与质量为m 的滑块B 一起套在杆上,小球A 和滑块B 之间再用长为2R 的轻杆通过铰链分别连接,当小球A 位于圆环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当小球A 位于圆环最右端时,装置能够保持静止,假设将小球A 置于圆环的最高点并给它一个微小扰动(初速度视为0),使小球沿环顺时针滑下,到达圆环最右端时小球A 的速度v A =gR (g 为重力加速度),不计一切摩擦,A 、B 均可视为质点,求:(1)此时滑块B 的速度大小;(2)此过程中,弹簧对滑块B 所做的功; (3)小球A 滑到圆环最低点时,弹簧弹力的大小.解析:(1)由于此时A 、B 速度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即此时它们与轻杆的夹角大小相等,又因为A 、B 沿轻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所以此时滑块B 的速度大小为:v B =v A =gR .(2)对系统,由最高点→图示位置有:(W GA +W GB )+W 弹=⎝ ⎛⎭⎪⎫12m A v 2A +12m B v 2B -0其中:W GA =m A g ·Δh A =mgRW GB =m B g ·Δh B =mg ·(3R -3R )解得:W 弹=(3-3)mgR .(3)图示位置系统能够保持静止,对系统进展受力分析,如下列图kx 1=(m A +m B )g x 1=Δh B =(3-3)R小球A 滑到圆环最低点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2=2R ,所以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 弹=kx 2解得:F 弹=6+23mg3答案:(1)gR (2)(3-3)mgR (3)6+23mg3。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 力学综合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 力学综合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力学综合试题1、一水平放置的圆环形刚性窄槽固定在桌面上,槽内嵌着三个大小一样的刚性小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且m2=m3= 2m1.小球与槽的两壁刚好接触且不计所有摩擦。

起初三个小球处于如图- 25所示的等间距的I、II、III三个位置,m2、m3静止,m1以初速度沿槽运动,R为圆环内半径与小球半径之和。

m1以v0与静止的m2碰撞之后,m2的速度大小为2v0/3;m2与m3碰撞之后二者交换速度;m3与m1之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求此系统的运动周期T.2、如下列图,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面CDM分别与光滑斜面体ABC和斜面MN相切于C、M 点,O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顶端B安装一定滑轮,一轻质软细绳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分别连接小物块P、Q 〔两边细绳分别与对应斜面平行〕,并保持P、Q两物块静止.假设PC间距为L1=0.25m,斜面MN足够长,物块P质量m1= 3kg,与MN间的动摩擦因数,求:〔sin37°=0.6,cos37°=0.8〕〔1〕小物块Q的质量m2;〔2〕烧断细绳后,物块P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P物块P第一次过M点后0.3s到达K点,如此MK间距多大;〔4〕物块P在MN 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3、如下列图,一轻质弹簧将质量为m 的小物块连接在质量为M 〔M =3m 〕的光滑框架内。

物块位于框架中心位置时弹簧处于自由长度。

现框架与物块共同以速度v 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滑动。

〔1〕假设框架与墙壁发生瞬间碰撞后速度为0且与墙不粘连,求框架刚要脱离墙壁时小物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在〔1〕情形下,框架脱离墙面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 m ;〔3〕假设框架与墙壁发生瞬间碰撞立即反弹,以后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023mv ,求框架与墙壁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ΔE 1。

〔4〕在〔3〕情形下试判定框架与墙壁能否发生第二次碰撞?假设不能,说明理由。

高中力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是:A. h = 1/2gtB. h = gtC. h = 1/2gt^2D. h = 2gt3.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两个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它们的:A. 动量守恒B. 动能守恒C. 速度相等D. 质量相等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平面的接触面积D. 物体与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5.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其加速度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当θ增大时,加速度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的总量可以减少D.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7. 一个弹簧振子在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弹簧的劲度系数B. 振子的质量C. 振子的初始位移D. 振子的振幅8.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的关系是:A. F = kxB. F = 1/kxC. F = k/xD. F = x/k9.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是:A. v = gtB. v = gt^2C. v = 1/2gtD. v = 1/2gt^2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半径D. 物体的加速度答案1. D2. C3. A4. B5. A6. D7. C8. A9. A10. D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一个物体从高度h = 50米的地方自由下落,求它落地时的速度v。

力学综合部分测试卷

力学综合部分测试卷

力学部分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刚开始发射的火箭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2.下列事例中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A.冬季冰雪封路,卡车车轮上要装上防滑链B.新“捷安特”自行车的车轮胎外表面有凹凸不平花纹C.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要把皮带与传动轮之间拉紧些D.在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新的运动鞋,而且不希望地面太光滑3.潜水艇从海面下匀速下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潜水艇受到海水的浮力增大B.潜水艇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图1C.潜水艇受到海水的压力增大D.潜水艇所受力的合力为零4.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现把物体A浸没在水中,要使杠杆恢复平衡,则()A.将物体A向右移动B.将物体B向右移动C.将支点O向左移动D.将支点O向右移动5.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A.某些路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要右侧通行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6.某同学静止站立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7.下列常用的工具中,都属于能省距离的机械的是()A.滑轮组,起钉子的羊角锤B.动滑轮,老虎钳,天平C.扫地用的大扫帚,钓鱼竿D.铁皮剪,缝纫机踏板,酒瓶起子8.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在高山上煮饭要用高压锅B.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C.用塑料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D.用打气筒能将空气打进轮胎9.已知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没入水中,它们所受浮力 ( )A.铜块的大B.铁块的大C.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且ρ1>ρ2>ρ3,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无法判断11. 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所受空气阻力越大.设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在雨滴从云层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以下对其运动描述正确的是(不考虑风速影响)()A.运动先越来越快,后快慢保持不变B.运动先越来越快,后越来越慢C.整个过程中运动快慢保持不变D.运动越来越快12.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球的密度之比为1∶2 ,体积之比为2∶3 ,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自由静止后,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5 ,则此两个物体在该液体中自由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是()A.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B.甲漂浮,乙沉底C.甲、乙都沉底D.甲悬浮在液体中,乙沉底13.如图2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时,物体m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m的阻力f大小是().A.15N B.30N C.60N D.不好判断14.一气球只受到竖直方向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 )A .可能匀速向左运动B .一定静止C .一定匀速上升D .可能加速下降15.如图所示,从车顶的A 处有一个自行下落的小球,落在地板上的B 处, 则该车厢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 匀速向左运动B.匀速向右运动C. 向左进行减速运动D.向右进行减速运动16.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水 面上浮有木块B ,在B 上放有铁块A ,A .B 两个用绳相连,在水面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中(1)所示,当把木块翻转铁块落入水中,处于平衡时,如图中(2)所示,这时容器内水的液面将 [ ]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液面的升高决定于铁块的体积,体积越大,液面升高也越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7.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用电磁力量使列车“浮”起来,再通过牵引力使列车开动的先进车辆.它利用磁悬浮使列车脱离与地面的接触,从而可以使摩擦________而极大地提高速度;矿泉水瓶盖都制成凸凹不平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方便打开.(选填“增大”或“减小”)18.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为100g 、底面积为10cm 2的圆柱形茶杯(杯的厚度不计),杯中有10cm 深的水,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为________Pa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为_______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g 取10N/kg )19.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重100N ,当用10N 的水平力推它时,木箱没有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_______N ;当木箱受到20N 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如果作用在木箱上的水平推力为30N 时,木箱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N .20.一块砖长、宽、厚之比为4:2:1,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最大压强与最小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21. 某物体的体积为0.5dm 3,把它完全浸没在酒精中,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N ;如果该物体的质量为0.4kg ,它在酒精中将________.(选填 “上浮”、“下沉”或“悬浮”)22.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 =100N ,每一个滑轮重20N .当绳自由端拉力F 竖直向上、大小为30N 时,重物G 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 .拉力F 为______N 时,恰能让重物G 匀速上升.若重物G 能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________m/s .23.高压锅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的; 船闸是利用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工作的;利用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工作的有____________.(只需举一例)24.一根1m 长的杠杆,左端挂80N 的物体,右端挂20N 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离左端________m ;如果两端各增加10N 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则支点应往_______端移动________m .25.有一只装有水的柱形杯子,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面高度将_______;如果杯中装的是盐水,水面上也漂浮着一块冰,当冰全部熔化后,杯内水面高度将_______;(选填 “上升”、“下降”或“不变”)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9分)26.画出图3中F 1的力臂l 1和力F 2.27.如图4所示,物体漂浮在水中,物体重20N ,请作出物体所受力的图示.图2Ol 2 F 124. 用图5所示的滑轮,怎样组装最省力?请把线的绕法画在图上.四、实验与设计题(每空1分,共15分)28.现有调节好的①天平、②砝码、③弹簧测力计、④玻璃杯、⑤小金属块、⑥细线、⑦足够的水等器材,请你从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进行测量并推算出小金属块的密度.(1)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在实验操作中,并用符号表示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计算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图6是用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实验中如何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 。

高中力学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时间t秒时,其速度大小为:A. g*tB. g*t^2C. 2g*tD. g*t^2/2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F等于:A. 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的乘积B. 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C. 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平方D. 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的比值答案:A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F,若物体与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F/mB. (F - μmg)/mC. (F - μF)/mD. (μmg - F)/m答案:B二、填空题4.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的物体上。

答案:相等;相反;不同的5.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a=________。

答案:g(sinθ - μcosθ)三、简答题6.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其物理意义在于揭示了物体的惯性特性,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

四、计算题7.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答案:根据自由下落的公式v^2 = 2gh,解得v = √(2gh)。

8.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恒定拉力,若物体与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首先计算摩擦力F_friction = μmg = 0.2 * 2 * 9.8 =3.92N。

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解得加速度a = (F -F_friction) / m = (10 - 3.92) / 2 = 3.04 m/s²。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1-6题单选,每小题5分;7-12题多选,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B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A.A与B之间一定存在弹力B.地面受向右的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g2. 如图,长为L的轻质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其下方有一个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小球刚好与斜面接触无压力,现在用水平力F缓慢向左推动斜面体,直至细绳与斜面平行为止,对该过程中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绳的拉力和球对斜面的压力都在逐渐减小B.绳的拉力在逐渐减小,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重力对小球做负功,斜面弹力对小球不做功D.推力F做的功是mgL(1-cos θ)3. 如图,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点.若小球初速度为v,其落点位于c,则()A.v0<v<2v0B.v=2v0C.2v0<v<3v0D.v>3v04.火星表面特征非常接近地球,可能适合人类居住.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9,自转周期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g,若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在忽略自转影响的条件下,下述分析正确的是()A.王跃在火星表面所受火星引力是他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引力的2 9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2g 3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2 3D.王跃在火星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3h 25.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A. 6 s末乙追上甲B. 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 mC. 8 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且离出发点有22 mD. 在0~4 s内与4~6 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6.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0,下列关于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位移x、重力的瞬时功率P和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7.(多选)(2015·广州毕业班测试)如图,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引力常量为G,则()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5GM2 4R2B.乙星所受合外力为GM2 R2C.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D.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8.为了探测X星球,总质量为m1的探测飞船载着登陆舱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的圆轨道上运动,轨道半径为r1,运动周期为T1.随后质量为m2的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则()A.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X=4π2r1 T21B.X星球的质量M=4π2r31 GT21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1v2=m1r2m2r1D.登陆舱在半径为r2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2=r32 r31T19.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8×8轮式装甲车已达到西方国家第三代战车的水平,将成为中国军方快速部署型轻甲部队的主力装备.设该装甲车的质量为m,若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前进较短的距离s速度便可达到最大值v m.设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为P,装甲车所受阻力恒为F f,当速度为v(v<v m)时,所受牵引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装甲车速度为v时,装甲车的牵引力做功为FsB.装甲车的最大速度v m=P F fC.装甲车速度为v时加速度为a=F-F f mD.装甲车从静止开始达到最大速度v m所用时间t=2s v m10. 半径分别为R和R/2的两个半圆,分别组成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圆弧轨道,一小球从某一高度下落,分别从图甲、乙所示的开口向上的半圆轨道的右侧边缘进入轨道,都沿着轨道内侧运动并恰好能从开口向下半圆轨道的最高点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比图乙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高B.图甲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和图乙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一样高C.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D.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和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一样大11.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AC=h.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4mv2C.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4mv2-mghD.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12.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A.2 B.3 C.4 D.5一.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2011-9-28一、选择题(4×10=50)1、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 作用静止于斜面上,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如果将力F 撤消,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块将沿面斜面下滑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木块立即获得加速度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改变方向2、一小球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问下列几种情况中,哪种情况小球不.可能达到高度H (忽略空气阻力): ( )A .图a ,以初速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B .图b ,以初速v 0沿光滑的抛物线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C .图c (H>R>H/2),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D .图d (R>H ),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3.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块分离时,两木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 若F1=F2,M1>M2,则v1 >v2,; 若F1=F2,M1<M2,则v1 >v2,; ③若F1>F2,M1=M2,则v1 >v2,; ④若F1<F2,M1=M2,则v1 >v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

若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2)( ) A .物体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时得到一个水平初速v 0,若v 0≤gR 310,则有关小球能够上升到最大高度(距离底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可以表示为gv 22B .可能为3RC .可能为RD .可能为35R 6.如图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

活塞下挂一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

现给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 ( )θFRFE O t t 0 D .F O t t 0 A . s O t t 0 C . v O t t 0 B . A .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不变 C .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7.如图所示,质量M=50kg 的空箱子,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箱子中有一个质量m=30kg 的铁块,铁块与箱子的左端ab 壁相距s=1m ,它一旦与ab 壁接触后就不会分开,铁块与箱底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

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 作用于箱子,2s 末立即撤去作用力,最后箱子与铁块的共同速度大小是( )A .s m /52 B .s m /41C .s m /32D .s m /3258.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正点电荷Q ,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 点以初速皮v 沿水平面向Q 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a 、b 间距离为s ,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 的库仑力有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 B .滑块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 速度的大小小于2v C .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22mvD .Q 产生的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0ab (2)2m v gs U qμ-9.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 0滑至斜面底端。

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

若用F 、v 、s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 由静止沿直线ON 斜向下运动,直线ON 与y 轴负方向成θ角(θ<π/4)。

已知F 的大小为mg tan θ,则质点机械能的变化可能的情况是:( ) A .不变 B .变小C .变大D .先变小后变大二、实验题11.(8分)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Q +V 0ab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填测量工具)和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 . 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 .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 .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 .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 .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12.(8分)现要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物理规律。

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天平、砝码、钩码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

(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2)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

(3)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 。

则小车的加速度a = 。

(4)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 。

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

(5)在小车中加钩码,用天平测出此时小车与钩码的总质量m ,同时改变h ,使m 与h 的乘积不变。

测出小车从A1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时间t 。

请说出总质量与高度的乘积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多次测量m 和t ,以m 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____________线,则可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规律。

三.计算题13. (10分) 我国在2010年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同学们也对月球有了更多的关注.⑴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⑵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 月.14. (12分)如图所示,一小弹丸水平射入一个原来静止的单摆摆球内并留在其中,结果单摆按图示的振动图线作简谐运动,已知摆球的质量是小弹丸质量的5倍,求弹丸射入摆球前的速度大小。

A B FGHI CDEKO x /cmt /s 10-102 1345 615. (16分)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

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

已知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轨道最低点为O,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

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0.8s后经过D点,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3(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1)小物块离开A点的水平初速度v1。

(2)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斜面上CD间的距离。

(4)假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传送带的速度为5m/s,则P A间的距离?16. (16分)如图所示,n个相同的木块(可视为质点),每块的质量都是m,从右向左沿同一直线排列在水平桌面上,相邻木块间的距离均为l,第n个木块到桌边的距离也是l,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第1个木块以初速度υ0向左滑行,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在每次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最后第n个木块刚好滑到桌边而没有掉下.(1) 求在整个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失的总动能.(2) 求第i次(i≤n一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撞前动能之比.(3) 若n= 4,l=0.10m,υ0=3.0m/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μ的数值.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10=50分)11、(1) 刻度尺 交流 (1+1=2分) (2)D (2分) (3) B (2分) (4) GK (2分)12、③22t s ;(2分) ④s mgh ;(2分)⑤为了使各次测量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2分) ⑥过原点的直线 (2分)二、计算题(10+12+16+16=54分)13、解:⑴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G r T M rMM 22)2(π月月= (1) (2分)mg = G 2Mm R (2) (1分)解(1)(2)得:r =32224πT gR (3) (1分)⑵设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根据题意:V0=g 月t/2 (4) (2分) g 月 = GM 月/r2 (5) (1分) 解(4)(5)得:M 月 =2v0r2/Gt (6) (1分)14、94.2cm/s15、解:(1)对小物块,由A 到B 有gh v y 22=在B 点12tanv v y =θ所以s m v /31=(2)对小物块,由B 到O 有2202121)37sin 1(B mv mv mgR -=- 其中s m s m v B /5/4322==+=在O 点Rv m mg N 20=-所以N=43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N N 43='(3)物块沿斜面上滑:1153cos 53sin ma mg mg =+μ所以21/10s m a =物块沿斜面下滑:2153cos 53sin ma mg mg =-μ 由机械能守恒知s m v v B c /5== 小物块由C 上升到最高点历时s a v t c5.011==小物块由最高点回到D 点历时s s s t 3.05.08.02=-= 故2221212t a t v S c CD -=即m S CD 98.0=(4)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过程:32ma mg =μPA 间的距离是m a v S PA5.12321==16、(1)整个过程中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 f =µmgl (1+2+3+…+n )=mgl n n μ2)1(+…………………………..2分 整个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失的总动能为mgl n n mv W mv E f k μ2)1(21212020+-=-=∆……………………………..1分(2)设第i 次(i ≤n -1)碰撞前瞬间,前i 个木块粘合在一起的速度为v i , 动能为 221i Ki imv E =与第i +1个(i ≤n -1)木块碰撞粘合在一起后瞬间的速度为v i ',由动量守恒定律 i i v m i imv '+=)1(………………………………………….2分 则i i v i iv 1+=' 第i 次(i ≤n -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为121])1)(1([21)1(2121222222+⋅=++-='+-=∆i i mv v i i i iv m v m i imv E i i i i i Ki ……2分 则第i 次(i ≤n -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撞前动能之比为11+=∆i E E ki ki (i ≤n -1)………………………………………………………1分(3)n =4时,共发生了i =3次碰撞.第1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gl v v μ22021-=,碰撞中动量守恒:112v m mv '= 第1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22212011gl v v v μ-==' (2)第2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410242220202122glv gl gl v gl v v μμμμ-=--=-'=碰撞中动量守恒:2232v m mv '= 第2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310322022glv v v μ-==' (2)第3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9282910220202223glv gl gl v gl v v μμμμ-=--=-'=碰撞中动量守恒:3343v m mv '= 第3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428432033glv v v μ-=='…………………………………...2分最后滑行到桌边,速度恰好为零,则0223=-'gl v μ (1)即02162820=--gl glv μμ 整理后得06020=-gl v μ,代入数据解得15.0=μ……………………………………1分(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