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本科生:医心绪论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1.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
概念:生物医学模式指仅从生物学角度片面地 看待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间转化,而不考虑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发生的 影响。
根源:起源于17世纪,在于三个主要发现:
(1)威廉·哈威于1628年建立的血液循环学说,并 开创了用动物实验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 的实验生理学;
(2)巴斯德和科赫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现微 生物是引起人类传染病发生的原因;
(3)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发现任一疾病都伴有 细胞的病理变化。
内容: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就是各器官生理 功能正常和生物细胞没有损伤;疾病就是微
生物侵入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损伤产生病 变,可通过测定偏离正常的生物学变量来诊 断;心身是二元的。
3.以往死亡原因主要是生物因素的传染病,而 今则67.59﹪的死因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 肿瘤。
内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 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综合看待健康和疾病。 即认为健康是躯体(生物)、心理、社会适应 和道德品质都处于良好状态;疾病发生和三 种因素都有关系;心身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 对任一疾患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 护理都应从三轴系统全面考虑。
3.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各类心理 现象产生的生理机制的学科。美国 R.F.Thompson认为它是研究行为的生物学规律 的科学,也可叫心理生物学(psychobiology)。
心理生理学(psychological physiology)则是研究心理活 动或各类行为引起哪些生理变化及其机理的学 科。
3. WHO又把现代病都看作是由个人养成的不 良行为习惯(吸烟、酗酒、吸毒、高盐饮食、 高脂饮食、致胖行为…)所造成的自我创造 性疾病,从理论上强调了人的健康是个人的 心理行为素质所决定。

绪论(七年制2011)

绪论(七年制2011)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o 哲学-心理学的父亲 o 生理学-心理学的母亲 o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婴儿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 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Wilhelm Wundt:冯特
(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他 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185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 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 的诞生,1909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学科性质
中间 交叉 跨界
社会 科学
应用 学科
边缘 学科 交叉 学科
自然 科学
基础 学科
四、医学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9世纪80年代 – 20世纪20年代 2.应用时期:20世纪20年代 – 20世纪50年代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一、定义 医学模式(medicine model):指医学的主导思 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 括疾病观、健康观。 一种医学模式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和行为方 式,从而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二、医学模式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塞里格曼的习得性无助 评定个体的心理特征
医 学 心 理 学


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医学心理学的课程性质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一、定义 心理学(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 律的科学

(医学课件)护理心理学绪论 ppt课件

(医学课件)护理心理学绪论  ppt课件

4
护理心理学
绪论 心理学基础(心理过程、人格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各论(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卫生、心理评估与心

理治疗、护士心理与病人心理、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临床
各科的心理护理)
2018/6/8
5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医学模
式转变的原因及其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 能力目标: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素质目标:树立身心统一的整体护理观
2018/6/8
14
(二)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
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存在于远古时代,当时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低下,无法解释各种
自然现象,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顶礼膜拜,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纳
为神驱鬼使,疾病被看作是鬼神作祟,天谴神责。人们往往依靠巫 师祈求神灵的保佑,通过请神赶鬼、念咒烧符等巫术来诊治疾病。 今天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某些文化中还可见到这种模式的遗迹。
13
2018/6/8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心理学的兴趣
一、医学模式转变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期内人们对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也
是对疾病和健康本质的概括。
包括疾病观、健康观、诊断观和治疗观 。 医学模式会影响从医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会影
响医学和护理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现代护理学发展阶段
~40年代 --- 以疾病为中心 40~60年代 --- 以病人为中心
70年代~
--- 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
2018/6/8
荆楚理工学院(共48张)
22
(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目标: 帮助医生消除病人身体上的“病灶”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8.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 主要是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为解决人们在学习、工 作、生活、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有关 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使其认识、情感、态度与行为有 所改变,以达到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家庭的目的,增 进身心健康。

目前已泛化为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5.异常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 探讨心理因素对健康促进和维持的影响; 研究疾病防治中的心理学问题; 关注健康、疾病及功能不良的病因学和相关因素; 改进健康保健系统和卫生政策。
心理行为活动通过心身中介机制影响生理功能,反过来,生理活动 也影响心理功能。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三)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属性,不仅要受周围自然环境 的影响,而且要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如人际关系等。


(四)认知和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宇宙 地球 气候 水、空气 动、植物 自然环境 生理 基因/分子 蛋白 细胞 器官 系统/神经
环 境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整体观示意图(修自姜乾金2005)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一)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二)促进疾病预防战略转变的需要
(三)临床医疗工作特点及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需要
社会因素是通过心理中介机制来影响健康和疾病。

《心身医学》第1章 绪论(2011)PPT课件

《心身医学》第1章 绪论(2011)PPT课件


10
心身相关理论
❖ 心理应激理论 ▪ 心理应激的概念 个体在察觉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能力不平衡时, 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 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1
心身相关理论
心理应激理论 ▪ 心理应激(过程)是多因素的系统
应激源
内部 资源
外部 资源
目录
1
现代健康概念与疾病观
2
心身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3
心身医学的研究范畴
4
心身疾病概述
5
心身相关理论

1
现代健康概念与疾病观
❖ 健康的概念
▪ 《辞海》:人类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 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 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病、发展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7
心身疾病概述
生物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8
心身疾病概述
❖ 心身疾病分类(P4,P18)
▪ ICD-10中涉及心身疾病的项目

3
心身医学的研究范畴
❖ 现象学研究 ▪ 心身相关研究
❖ 理论研究 ▪ 心理动力学研究(躯体化-心理化) ▪ 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应激理论等)
❖ 临床诊疗方法研究 ▪ 心身疾病的诊断 ▪ 心身疾病的治疗 ▪ 心身疾病的预防

6
心身疾病概述
❖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心理社会因素 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 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14

《心身医学》全套心身医学(绪论)

《心身医学》全套心身医学(绪论)
生率。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等方式 ,普及心身健康知识,提高公众
的心身健康意识。
组织健康促进活动
鼓励各类组织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如健身俱乐部、健康讲座等, 以增强公众的体质和心理健康。
个体层面的心身健康促进
自我管理
个体应通过自我管理,控制情绪、减轻压力、调 整心态等,以保持心身健康。
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为心身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依据。
心理免疫学
心理免疫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免疫系统 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心理状 态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
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可以削弱 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和癌症的风 险。相反,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将心身医学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心身健 康筛查、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活动。
3
互联网医疗
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心身医学咨询、在线 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测评等服务,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的需求。
心身医学的社会影响及宣传教育
社会认知
加强心身医学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身健康的认知,引导人 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心身健康。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理社会因素在许多躯体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冠心病、高 血压、糖尿病、哮喘等疾病的发病均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 率较高,且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需 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心理压力、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等。
心身医学
2023-11-10

医学心理课件(绪论a)

医学心理课件(绪论a)

06
医学心理学在未来发展趋势和 挑战
跨学科合作与整合趋势
医学与心理学深度融合
未来医学心理学将更加注重医学与心理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跨学科研究团队
鼓励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包括医生、心理学家、护士、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应对复杂医 学心理问题。
综合治疗模式
发展综合治疗模式,整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多种干预手段,以满足患者多 元化需求。
医学心理课件(绪论a)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3
目录
• 引言 • 医学心理学历史与发展 • 心理健康与疾病关系 • 医学心理学主要分支领域 •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及技术应
用 • 医学心理学在未来发展趋势和
挑战
01
引言
医学心理学定义与背景
定义
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 响的心理学分支。
社会文化背景下医学心理问题挑战
01
多元化文化背景
针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患者,提供具有文化敏感性的医学心
理服务,尊重患者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02
社会压力与心理健康
关注社会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
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03
医患关系与信任危机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学心理服务的信任度
健康行为促进
01
研究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提出干预策略,促进个体采取积极
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
疾病预防与心理干预
02
探讨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为疾病预防
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健康相关行为的心理机制
03
研究健康相关行为的心理成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

医学心理课件绪论a

医学心理课件绪论a

(一)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前10000年)
这一模式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水平 极低,那时候的人也会患病,但他们不知道 确切的病因,认为得病就是妖魔鬼怪所致或 是遭到神灵的惩罚。所以治病的方法就是 驱 妖或对神灵祈求宽恕。
当今世界的一些偏远地区,如非洲某些原始 部落仍然存在族长用复杂的仪式来驱病。至 少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适应临床疾病谱变化 提高诊疗水平 降低医疗费用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临床疾病谱(综合医院的门诊病人)
美国: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神经症各占 1/3 中国上海(徐俊冕):躯体疾病、心身疾病、 神经症各占30%多。 • 抑郁症:中国的抑郁症发病率为4-5%,约7 千万抑郁症患者,成为中国医疗负担最大的 第二号疾病。 • WHO调查我国五大城市的大医院中仅有1/5 的医生能正确诊断出抑郁症,仅有1/5的医生 会正确处理抑郁症。

每年受生物医学模式指导的医 生滥开不必要的药物、检查、 手术、误诊造成的医疗费用浪 费难以计数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任务及观点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及其相关学科
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任务
研究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中心 理因素的作用和规律.
几种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平衡医学模式
整体医学模式 (holistic medical model)
WHO1990年“生活方式病”----整体医学模式 人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是一体的、相
互影响的、不可分割。 健康即整体素质健康,疾病是三者相互作用
的结果(“生活方式病”主要与行为卫生和 生活方式有关) 医生要对病人进行整体诊断、治疗、护理, 并提高病人整体素质健康,预防现代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
一、什么是医学模式 是指一定历史阶段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包括疾病观、 健康观等,反映了特定时期医学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哲学思想 在医学中的反映。
二、医学模式转变过程
(一)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Naturalistic philosophical medical
中国的阴阳
THE FIVE elements the physical universe, can be reduced to five elements:wood, fire, earth, metal, and water. Physical universe as divisible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that were both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The two poles of material phenomena were labeled, "Yin and Yang."
二元论:人的身体和精神 有合理的分工,医学应研 究如何通过精密的技术测 量细胞生物化学的变化, 来解释病人的症状与体征, 干预这些变化来恢复健康; 还原论:将人体分解为器 官、细胞、分子,复杂的 生命现象必须用物理的、 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功能改 变的因果关系; 疾病是静止的因果结局。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每一种疾病都能够在器官、 每一种疾病都能够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 可测量的形态学或病理的变化,都有确定的原因, 可测量的形态学或病理的变化,都有确定的原因,能找到 相应的治疗手段。 相应的治疗手段。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 model)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Holistic-Rather than a - new approach,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is actually a return to holism Interaction of body and mind Multi-causality Socially connected individual Preventative - health maintenance
问题:请对以上病例作诊断性描述? 问题:请对以上病例作诊断性描述?
我校医学心理学的状况与地位 是国内开展医学心理学最早的医科院校之一(1983), ),在国 是国内开展医学心理学最早的医科院校之一(1983),在国 内有一定的影响。 内有一定的影响。
1.主编出版 医学心理学》教材3 1.主编出版《医学心理学》教材3部,《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1部,是 主编出版《 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编委 2.医学心理学是本省该学科唯一的省级精品课程 2.医学心理学是本省该学科唯一的省级精品课程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4.安徽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4.安徽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5.安徽省最早培养医学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高校 5.安徽省最早培养医学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高校 6.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6.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7.全国医学心理学第13届学术及教学研讨会在我院隆重召开( 7.全国医学心理学第13届学术及教学研讨会在我院隆重召开(2006 全国医学心理学第13届学术及教学研讨会在我院隆重召开 8.应邀参加 中华医学大百科全书》 8.应邀参加《中华医学大百科全书》医学心理学部分的编撰 应邀参加《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1852年,德国的Lotze出版了《医学心理学》 ● 1879年冯特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 为医学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 1896年Witmer建立了第一个心理诊所,以后提出“clinical psychology”术语、编写教材、开设课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开设“医学心理学导论”;1957 年Oregon大学医学院成立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开设48学时的医学心理学; 1961年改为医学心理学系,归类于基础医学,并设立医学心理医院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临床心理学职业化的过程
原因2:是当个“好医生”的需要??? 原因 :是当个“好医生”的需要??? ●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的调查
(WHO,1990)
1.门诊就医者心理障碍平均患病率为24.2%,(上海为 9.7%) 2.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抑郁症为第一,其次有焦虑症、神经症、 酒滥用、躯体障碍等… … 3.临床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不高:15个中心的识别率为51.2%, 上海最低(识别率仅为15.9%) 4.临床医师对心理障碍的处理能力不高:47.7%的患者给药治疗, 53.9%给予非药物处理(两者有重叠)。上海医师用药为42.2% ,绝 大部分为镇静药。已识别的11例抑郁症无1例用抗抑郁药,非药物处 理(心理治疗或转诊)仅占8.9%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一、医学心理学的对象(概念) 、医学心理学的对象(概念)
定义:医学心理学 定义: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 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规律 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传统医学课程与医学心理学研究重点)
传统医学课程: 物理、化学、生物、营养、环境等 传统医学课程: 健康------------------------------------------------疾病 医学心理学: 心理、社会因素 医学心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
原因1: 考试”的需要??? 原因 :“考试”的需要???
医学心理学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 1.1979年卫生部提出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 1.1979年卫生部提出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 2.1980年通知各医学院校和中级卫生护士学校开设心理学和医学心 2.1980年通知各医学院校和中级卫生护士学校开设心理学和医学心 理学课程 3.1987年卫生部将《医学心理学》 3.1987年卫生部将《医学心理学》规定为新增加的必修教材。 我国医师执照考试的必考内容 1997年我国制定了医师执照考试法,规定在临床医学、口 1997年我国制定了医师执照考试法,规定在临床医学、口 腔医学、预防医学 3 个专业、医师和助理医师共 6 个类别考试 中,医学心理学成为唯一的一门都必考的一门课程。 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1990年WHO的研究( 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1990年WHO的研究(见下)
安徽省精品课程
第一章 医学心理学绪论
刘新民(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导) 刘新民(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导)
引言: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 引言: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
引言: 引言: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
病例1:术前, 病例 :术前,他总是临场退却 病例2:紧急求援:她要杀人, 病例 :紧急求援:她要杀人,或者自杀 案例3:她看了 家医院 案例 :她看了15家医院
生物医学模式发展过程
1.17 世纪 (W.Harvery ,英):建立血液循环学说--近代医学诞生; 2.18 世纪( Morgani ,法):《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器官水平; 3.19 世纪( R.O.Virchow ,德):《细胞病理学》--细胞水平; 4.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分子水平; 5.其他发现: 19 世纪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 20 世纪各种维生素和激 素,近 50 年来已查明数千种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并可在基因或染色体上 找到病因, 20 世纪内抗毒素血清疗法、砷剂驱梅疗法,磺胺药、抗生素、 驱虫药的发现等。
贵夫人案例
二、医学心理学的特点 1.强调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1.强调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2.强调生理属性与心理属性的统一 2.强调生理属性与心理属性的统一 3.强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统一 3.强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统一 4.强调个体心理状态的作用 4.强调个体心理状态的作用
三、医学心理学的任务(李心天) 医学心理学的任务(李心天)
1.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 1.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对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对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研究心理因素 3.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作用; 3.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作用; 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认知思维来控制或调动自身生理 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 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身保健的目的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身保健的目的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五行学病理学说建立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内涵 1.出现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2.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解释和防治疾病为 特征的医学,称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特点: 3.摆脱迷信和巫术,以朴素的唯物论、整体观和 心身一元论为指导; 4.强调人的心身统一,注重自然环境与疾病的关 系。 我国的《黄帝内经》和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 医学思想体系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
整体医学观 身体和精神的整合 多因多果---病因链 多因多果 病因链 个人与社会的联系 从预防医学到健康维护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将人等同于生物,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属性; ⑴将人等同于生物,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属性; 把人看成机器,忽视了整体性, ⑵把人看成机器,忽视了整体性,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 森林; 医生喜欢“ 而不是“ ⑶医生喜欢“病”而不是“人”,喜欢疾病而不 是健康; 是健康; 疾病谱” 死亡谱”的变化; ⑷“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 ⑸心理障碍与心身疾病上升; 心理障碍与心身疾病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