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整理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小马虎错题本》第三单元测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小马虎错题本》第三单元测量

小马虎错题本(小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测量错例1、1厘米=(1)毫米错因分析:此案例错在没有掌握毫米和厘米的进率。

正确答案:1厘米=10毫米2、1米=(100)分米错因分析:此案例错在没有掌握米和分米的进率。

正确答案:1米=10分米3、2厘米=200毫米错因分析:此案例忘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2厘米=20 毫米。

4、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米)错因分析:没有形成米、千米的直观表象,错误的选择了用米做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正确答案: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千米)。

5、3千米=(30)米错因分析:此案例误认为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正确答案:3千米=(3000)米6、从我家到学校大约有5米。

错因分析:此案例错在估计时,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进行估计。

正确答案:从我家到学校大约有50米。

7、1吨=(100)千克错因分析:此案例错在没有形成吨、千克的质量观念,没有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正确答案:1吨=(1000)千克8、4吨=(400)千克错因分析:此案例误认为1吨=100千克,把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按100来计算了正确答案:4吨=(4000)千克9、派载质量3吨的车运3次,能恰好运完8吨煤。

错因分析:此案例错在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导致出错。

“恰好”的意思是正好,把这8吨煤运完,不能多也不能少。

而派3吨的车运3次会运9吨煤,这里只有8吨媒。

正确答案:派载质量3吨的车运3次,能恰好运完9吨煤。

10、比较大小:4000千克--2吨=3998吨错因分析:计算时没有统一单位,应先将4000千克换算成4吨,再计算4吨--2吨,所以左边算式的计算结果为2吨。

正确答案:4000千克--2吨<3998吨11、判断: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错因分析:忽略较长的长度单位“千米”,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三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易错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实验班错题集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三年级共有196人,给每人买一支钢笔,钢笔每支6元,准备1200元,够吗?2、共有1400根香蕉,小象每天要吃100根,大象每天要吃198根。

这些香蕉够大象一个星期吃吗?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79+80+81 60×7-60 39+40+41 300×4+300 199+200+201 50×5-50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1、草原上有一种草,每天增长一倍,长到第10天时已经覆盖了72平方米牧场。

当覆盖36平方米时,是第几天?2、小军有6张游戏卡片,小红给小军2张后,小红的卡片数就是小军的3倍。

小红原来有多少张游戏卡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1、小明家离学校122米,小明每天上午回家吃饭。

小丽家离学校211米,小丽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

谁每天上学和放学走的路程远一些?2、在学校校道的一旁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3米插一面,刚好差了124面。

这段校道长多少米?3、林下牧童闹如簇,不如人数不知足。

每人六竿多十四,每人八竿恰其足。

这首有趣的古诗的意思是:牧童们在竹林里喧闹,既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根竹竿。

如果每人分6根竹竿,那么还多14根竹竿;如果每人分8根竹竿,那么正好分完。

你知道牧童有多少人吗?竹竿有多少根?4、灰兔12只,黑兔是灰兔的两倍,白兔是灰兔的4倍。

灰兔和白兔一共有多少只?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1、胜利小学师生去春游,学校共有320名学生和41名教师。

每辆大客车限坐41人,租8辆这样的大客车,够坐吗?2、超市、学校、小红家呈三点摆布。

超市离学校500米,学校离小红家219米,超市离小红家490米。

(1)小红每天中午需回家吃饭。

小红每天上学放学一共要走多少米?(2)小红的妈妈从家出发去超市买文具,再送到学校,再回家,至少要走多少米?3、三位数ABC乘以一位数D等于3565,字母A、B、C、D各代表什么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1、一只蚂蚁一分钟可以爬行398厘米,以这个速度先爬行两分钟,接着再爬行三分钟。

三年级数学错题集及分析精选

三年级数学错题集及分析精选
毕竟这样的学生是少数,还是个别进行指导,让他自己先查错在何处,明白错误后,告诉他做题审题不能有半点马虎.
3
3 7 0
+18 6
1 2 5 6
(金伊琦、李仕艳、陈佳妮、李楚婷)
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后,个位和十位上都没加错,而在百位上相加时却用3+8+进上的小1=12.我一开始纳闷,这个数怎么出来的?问学生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才明白错误的原因.
学生学了乘法就把加法的运算也依葫芦画瓢似的做乘法了.在教乘法时,适当出一些乘法和加法题使两种运算比较练习.
3 7 0
+11418 0
2 3 5 0
(李仕艳、林舒宁等)
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后,个位和十位上都没加错,而在百位上出现3与4相乘了,千位上计算也没错.
1、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的.
2、理清每种的计算方法.
3、加强训练.
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后,中下部分学生做加法运算的题,竟然把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混在一起算.从这里,又让我得到启示:在学习乘法的同时,还得要学生每天练习一两道加、减的计算题,使他们更清晰乘法的计算方法不同于加、减,同时又巩固加、减的计算技能.
学生错例集(三年级)
病号
病例
病因
改进教学方法的方案
1
96 0
三年数学错题集及分析
1 2 8 0
(刘祥)
学习“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影响,连0+7都得0了.
1、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题混合训练.
2、让学生在做之前说说每中运算算法,再让学生练习.
2
37 0
+ 8 6
1 2 3 0
(李静)
学习“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后,竟然连加法照样这样做.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易错题汇总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1、1500米+500米=( )千米 1吨-400千克=( )千克28毫米+52毫米=( )厘米 1400米—400米=()千米6800千克=()吨()千克 52毫米=()厘米( )毫米2、一张桌子高约是60();广州塔约高600().3、把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长( )分米。

4、1袋面粉重100千克,( )袋面粉重1吨。

5、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 )元。

6、比628米长93米是( )米,比1000少526是( )。

7、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差是( )。

8、一条彩带长1米,把它剪成长度一样的5段,每段长()分米.9、8的2倍是(),8是2的()倍.10、一共有()项活动,小冬和小强都喜欢的活动有()项。

小冬喜欢的活动小强喜欢的活动11、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错误!,6份是( )个错误!,就是它的()分之( ),写作( )。

12、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 )。

13、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它的周长是()厘米.二、判断1.四边形有4个直角。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四条边长度的总和。

( )4.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5。

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 .()6。

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都一样. ()7。

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形状都一样. ()8.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9。

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10。

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 )11.把一个梨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错误!。

( )12.3个错误!和7个错误!一样大。

()三、选择1、明明下午5:10放学,走回家需要35分钟.明明( )到家。

A.4:35 B. 45分 C. 5:452、长方形长6分米,宽4分米,如果长(),就成为一个正方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卡

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卡

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卡一、计算类错题1. 题目:公式错误答案:71题目解析: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个位上公式,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公式,再加上进位的1,结果应该是81。

2. 题目:公式错误答案:575题目解析: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个位上公式不够减,要从十位借1当10,公式;十位上被借走1剩 1,不够减3,再从百位借1当10,公式;百位上7被借走1剩6,公式,所以结果应该是465。

3. 题目:公式错误答案:42题目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公式,然后公式,这个答案看似正确,但很多同学容易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按照正确顺序计算是正确的,如果先算加法得到公式就是错误的,要牢记四则运算顺序。

二、测量类错题1. 题目:一根铅笔长约2(),括号里填“厘米”。

错误答案:厘米题目解析:通常情况下,一根铅笔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左右,2厘米太短了,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里应该填“分米”。

2. 题目:1千米 300米=()米错误答案:1300米题目解析:因为1千米 = 1000米,1000米-300米 = 700米,很多同学没有先将单位统一就直接进行计算,导致出错。

三、几何图形类错题1.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错误答案:26厘米题目解析:长方形的周长=(长 + 宽)×2,即公式(厘米),这里答案看似正确,但有些同学可能是用长+宽得到13厘米,忘记乘2了。

正确计算应该是先算公式,再乘2得到26厘米。

2. 题目: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

错误答案:16分米题目解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平方分米),很多同学把面积单位写成了长度单位,要区分清楚面积和长度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4、小红3天读了24页数;照这样的速度;全书72页;几天可以读完?
5、 三年级同学参加运动会。
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
6、
(1)王阿姨要少钱?
7、公园绿色跑道长160米;宽120米;李大爷每天早上沿着跑道跑3圈;他一天跑了多少米?
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如图);篱笆长多少米?
11、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6份是()个 ;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
12、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
13、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它的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1.四边形有4个直角。()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四条边长度的总和。()
四、画一画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周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解决问题
1、武汉到北京;普通列车票279元;高铁票521元。从武汉到北京;坐普通列车比坐高铁大约便宜多少钱?
2、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3、一批电脑;捐给希望小学。如果每班3台;正好可以分给15个班;如果每班分5台;可以给几个班?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班级:姓名:学号:
1、填空
1、1500米+500米=()千米1吨-400千克=()千克
28毫米+52毫米=()厘米1400米—400米=()千米
6800千克=()吨()千克52毫米=()厘米()毫米
2、一张桌子高约是60();广州塔约高600()。
3、把一根2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的4段;每段长()分米。

三年级上数学错题本

三年级上数学错题本

易错题整理
有关路程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小高家距离图书馆800米,他出门前王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记带借书证,联盟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

小高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明家距离图书馆460米,小红距离图书馆320米,小明和小红家相距离多少米?
(需要画图)
3.测量长度,注意起点!
螺丝多长?
4.加减法,需写出过程
○+○+○=36
○+△=78
△= ○=
5.迷糊的小鱼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了6,算出的结果是58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6.迷糊的小鱼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候,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7.竖式计算,□里填上合适的数。

7 2 2 7
+ 3 +4 8 -3 - 6
5 2 2 2 4 2 4
小高5岁时,妈妈29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高的4倍,今年小丽几岁?
水果店有三种水果共420千克,苹果是香蕉的4倍,橘子是香蕉的2倍,三种水果各有多少?
一种病菌每经过,一分钟变成2个,经过分钟后是原来的8倍。

ooooooooooo=?
ooooooooo=27
3个鹅蛋能换9个鸡蛋,2个鸡蛋能换4个鸽蛋,用5个鹅蛋能换到多少鸽蛋?
一根绳子绕柱子3圈后剩下2分米,绕柱子4圈后还差2分米,这根绳子多少分米?
一只蜗牛从9分米的桶底往上爬,每3分米需要2分钟,然后还要休息1分钟,这蜗牛从桶底爬到桶口要多少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

A 、三位数B 、两位数C 、两位数或三位数5、□75÷7= 要使商是两位数,□中应填( )。

A 、6B 、7C 、811、下列不是平移运动的是( )。

A 、电梯运动B 、时针的运动C 、拨动算盘珠21、下列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正六边形B 、三角形C 、长方形D 、圆22、下列字母中全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C 、X 、D 、A 、I 、NB 、U 、X 、O 、C 、HC 、R 、I 、T 、E 、J 、V 、D 、K 、G 、L 、V 、M23、有35个苹果,一只小猴分得它的七分之三,分得了几个,正确列式是( )A 、35÷3×7B 、35÷7C 、35÷7×324、爸爸的年龄是爷爷的二分之一,小明年龄是爸爸的四分之一,小明今年几岁,正确列式是( )。

A 、72÷2÷4B 、72×2÷4C 、72×4÷225、9分米长的九分之五和十分之五米相比( )。

A 、前面的长B 、后面的长C 、一样长D 、无法比较27、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对折5次后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

A 、10B 、32C 、16、D 、528、把32个圆片平均分成8分,3份是32个圆片的( )A 、3/32B 、3/8C 、12/8D 、12/3230、给一个正方形桌面涂上颜色的大小求它的( ),给它的四周围上边,边的长是求它的( )。

A 、周长 B 、面积 C 、重量31、邮票面积大约是8( ),教室面积大约是50( ),課桌面积大约是12( )。

A 、平方米B 、平方分米C 、平方厘米3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比( )。

A 、一样B 、面积大C 、周长长D 、不能比较39、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

A 、24×53B 、37×65C 、76×5933、用12根小棒围成的多种长方形( )相等,( )不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时、分、秒
1. 再过( )分钟是2:05,再过35分钟是
( )。
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2( ) 学校周—升国旗大约用了5( ) 。
小红跑100米用了18( )
3.秒针从4走到6是( )秒,分针从4走到6是( )分钟,时针从4
走到6是( )小时。

4.2时=( )分 180秒=( )分 4分=( )秒
1分-5秒=( )秒 120分=( )时
1分30秒=( )秒 75分=( )时( )分
1时20分=( )分 3时=( )分

5.判断对错:时针从1走到6经过了6小时。( )
小杰晚上9:00睡觉,小雪晚上9:20睡觉,小雪比小杰睡得晚。( )

6.选择题:分钟走了4大格,用了( )。
A.4时 B.4分 C.20分

7.
起床_____________ 刷牙洗脸____________

吃饭____________ 上学________________
8.解决问题。
星期天下午小明从图书馆回家,到家的时间是4:25,路上一共走了12分钟,那么小明
是什么时候离开图书馆的?
2

万以内的加、减法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2.一本书有368页。小明已经看了172页,大约还有( )百页没看。
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 它们
的差是( )。

3.选择: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 )。
A.一定是三位数 B.一定是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4..直接写得数: 42+29= 60-34= 76-53= 270+360=
430-260= 33+43= 398-102= 450+59= 350-70

5.笔算:185+206= 235+45= 597+385=

验算:

300-285= 305-138= 600-545=
验算:

6.计算下面各题:
87-28+34 8×8-27 103-6×9 267+81÷9

7.解决问题。
一年级有197人,二年级有195人,小剧场有400个座位,估计一下,一年级和
二年级同时在小剧场看木偶戏,坐得下吗?
3

测量
1.填空。
一把钥匙的长度大约是5( )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大约是8848( )
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80( )
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
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

2.判断对错。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进率都是10。 ( )
1000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00分米 1千米 400厘米 30米 500毫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换算:
2吨200千克=( )千克 800毫米=( )厘米=( )分米
5000千克+3吨=( )千克 3米=( )分米=( )厘米
2米+200厘米=( )厘米=( )分米
3吨+3000千克=( )吨 15千米-5000米=( )千米

5.画一画:
(1)画一条长1分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5.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长50分米,剪去2米做一根长跳绳,还剩多少米?

(2)同学们坐汽车去秋游,途中要走200千米,他们上午9时出发,汽车每小
时行7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4

倍的认识
1.18里面有( )个6,18是6的( )倍。
2.2的3倍是( ),5的4倍是( )。
3.5×6=( ),表示( )个( )相加和是( );还表示( )
的( )倍是( )。

4.判断对错:32是8的4倍。 ( )
5.解决问题:
芳芳今年7岁,姨妈今年42岁。今年姨妈的年龄是芳芳的几倍?两年前姨妈的
年龄是芳芳的几倍?

小丽有4颗红珠子,15颗黄珠子,她想做一串项链,要使黄珠子的数量是红珠
子的3倍。
(1)如果红珠子的数量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颗黄珠子?

(2)如果黄珠子的数量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颗红珠子?
5

多位数乘一位数
1.250×8的积末尾有( )个0。
2.每台电风扇298元,3台电风扇大约是( )元。

3.判断对错:
(1)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一定也有0。 ( )
(2)一个因数乘1,结果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

4.选择题。
(1)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A. 三位数 B.四位数 C.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2)304×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0
(3)要使345× 的积是一个三位数, 里最大能填( )
A.1 B.2 C.3

4.估算: 52×6≈ 696×6≈
295×5≈ 79×5≈ 198×5≈

5.解决问题。
(1)5千克黄豆可以造出20千克豆腐,照此计算,75千克黄豆可以造出多少千
克豆腐?

(2)一批电脑捐给希望小学,如果每班3台,可以分给15个班,如果每班5
台,可以分给多少个班?

(3)5只小猴摘了35个桃。
照这样计算,8只小猴可以摘多少个桃?

照这样计算,要摘63个桃,需要几只小猴?
6

长方形和正方形
1.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4厘米,周长就增加( )厘米。
2.用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
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3.先量一量,再计算周长(单位:毫米)。

4.选择正确的序号。
(1)用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
的周长是( )厘米。
A.40 B.32 C.36
(2)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 )的周长最短。
A.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B.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C.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5.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一
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1cm

6、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4米,宽2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
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7、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长比宽多20米,周长是多少米?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读作( )。

2. 有12个 ,平均分成2份,1份是 总数的 ,有( )个;如
果平均分成4份,1份是 总数的 ,有( )个。
3. 里有( )个 , 里有( )个 。
4.判断对错:把一个苹果分成5份,其中的3份是 。 ( )
5.比较大小:

6.口算:1- = - = + =
+ = - =
7.选择题。
两个同样大的水桶,小芸用了一桶水的 ,小明用了另一桶水的 。
谁剩下的水多?( )
A. 小芸 B.小明

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8. 解决问题。
今年爸爸的年龄是爷爷的 ,明明的年龄是爸爸的 。今年爷爷72岁,
明明今年多少岁?

5
7

( )
( )
( )

( )
5 8 ( ) ( ) 2 3 1

3
3

5

5 8 3 15 3 15 3 7 4
7
1 4 2
4
5

6
3

6
1
3
2

3

2 6 1 6 1
3

3
8
5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