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11)

合集下载

山西省太原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11月)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11月)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必修一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黄培昭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

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

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

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

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

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

支持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

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高一语文技能班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技能班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秋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本试卷共5道大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6题(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A.峥.嵘(zhēng)百舸.(gě)宽宥.(yòu)浪遏.(è)飞舟B.稼穑.(sè)纶.巾(lún)狩.(shǒu)猎迂讷.(nè)C.寥.廓(liào)鹌鹑.(chún)箴.(zhēn)言遒.劲(qiú)D.携.手(xié)惙.然(zhuì)亵渎.(dú)向隅.而泣(yú)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尊循劫掠飘逸惊世赅俗B.孺养摇曳天娇矫揉造作C.贸然赧免脏物心无旁骛D.娉婷困厄樯橹恪尽职守3.将下列句子排成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 )①进入新时代,我们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诠释。

②无论是“赈穷救急,倾家无爱”的慷慨大义,还是“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的换位思考,中国人总是不吝于播撒友善助人的种子。

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优秀品质。

④当代志愿服务是指不求回报,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精力所做出的服务工作。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

B.看到沈腾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爷爷也忍俊不禁。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同学们要知法、学法、用法、懂法、守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A.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B.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丰功伟绩....。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北京高一(上)期中语文(答案在最后)(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酩.酊míng牛虻.méng嘀.咕dí刚劲.jìnB.挟.持xié枸.杞gǒu倾轧.yà瓜蔓.wànC.混淆.xiáo叶.韵xié遂.心suí模.样móD.酗.酒xù扒.窃bā亚.洲yǎ弄.堂lò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搽.粉chá拂.袖fú誊.印téng浩浩汤.汤shāngB.澎湃.pài凫.水fú髀.骨bì金蝉脱壳.qiàoC.簸.箕bò滂.沱páng挨.打āi风雨如晦.huìD.恫吓.hè笤.帚tiáo雪霰.xiàn战乱频仍.ré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振耳欲聋小恩小惠涵洞幅射B.姗姗来迟歌舞声平摩挲霄夜C.契而不舍工于心计肆业恳托D.前仆后继无坚不摧部署帐篷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A.破釜沉舟合盘托出珠联璧合穷兵渎武B.按步就班当仁不让呕心沥血不径而走C.首曲一指群贤必至谈笑风声反弋一击D.铤而走险鞭辟入理竭泽而鱼如雷贯耳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除夕将至,小明终于买到回家的车票了,虽然是站票,但聊胜于无....。

B.这些珍贵的测绘资料在普通人眼里不名一文....,不过是论斤卖的废纸。

C.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同学们纷纷弹冠相庆....。

D.小李犯的错误不足为训....,不用过多批评,提醒他下次注意细节即可。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的是(2分)A.律诗对平仄、押韵、对仗等均有严格要求,四联当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章节结束),古诗词诵读前2,选修《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前半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

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

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

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

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通行着写情书,很多悲剧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

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

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

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

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

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

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

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

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

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

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

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鄞州中学高一上语文期中考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①仕,决以蓍②,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③,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⑤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①筮(shì):占卜。

②蓍(shī):一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③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⑤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古典诗词的思想之深,在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的情感之丰富,在于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李煜通过对愁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词只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所有修辞手法。

C. 古典诗词的思想深刻,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D. 古典诗词的情感丰富,只能表达诗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后从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情感之丰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在论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时,列举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5页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

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

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愚”在什么地方呢?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

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

“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

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

这是正确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材料二: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

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写在答题卡.答卷.作文卷上。 2.每小题选取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取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卷及作文卷一并交回。

第1卷(3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汲.(jí)水 潜.(qiǎn)藏 咯.(kē)血 垂涎.(xián)三尺

B.誉.(téng)写 吝.(lìn)啬 (jǐ)予 茕茕孑.(jié)立 C.庇.(bì)护 掣.(zhì)肘 愧作.(zuà) 昙.(tán)花一现 D.媲.(pì)美 蹩(biē)进 自诩.(xǔ) 取缔.(t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是 ( ) A.浪费 簇新 荟粹 墨守陈规 B.瞋目 永诀 脉膊 层峦叠嶂 C.跋涉 稀疏 慰籍 按步就班 D.慌乱 雅座 攻讦 绵里藏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对城管欺压弱势群体的行为,大多数人不可理喻....。

B.曲飞飞是中国女足唯一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球员,她的每次传球都似漫不经心....,但 永远都如手术刀一般犀利。 C.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成为体育界的明日黄花....不惜违法耽误孩子的义务教育来“培

养” 孩子的所谓体育“特长”。 D.据说,我国将通过法律途径而不再是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秦羽除了班级和学校团委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Friday"的栏目主持,学 习成绩居然不降反升,真是让人佩服。 B.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教育界的代表.委员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 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C.4月16日,中国海军首批和第2批护航编队从曼德海峡东口启程亚丁湾开始第二 次联合护航,这是中国海军第42批护航行动,也是“深圳”舰首次指挥的护航任务。 D.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的许多言论并非创新,他提出的东西方对某一品牌的文化含义有 不同看法,早己为大家所熟悉。 5.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萧)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助读》P227)

B.大风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助读》P250) C.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其歌词..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助读》P260)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日令家共具设酒食。(《助读》P232) B.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助读》P237) C.主人嘿然不应。(《助读》P242) D.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助读》P265)。 7.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 A.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助读》P230) B.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助读》P236) C.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逸马蹄而杀之。(《助读》P272)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

B.官知止而神欲..行 神欲:精神活动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庖:一般厨师 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先,一开始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人,先秦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今存《庄子》分内篇.外篇. 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非攻》选自《墨子·非攻》,作者墨子,名翟, 鲁人;先秦墨家创始人。- B.欧阳修撰写的《五代史记》又称《新五代史》为“二十四史”之一,《伶官传序》 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作的短序,旨在以史为鉴。 C.《老王》这篇散文通过叙写“我们”一家和三轮车夫老王的交往,刻画了一个生活 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形象。作者杨绛,祖籍江苏无锡,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 D.屈原名平,春秋时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是楚国贵族:因遭受 谗言而被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而死。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6题。(15分)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 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日:“非 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府不敢迫。 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牧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 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 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 以此贾祸。”永日:“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 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⑤遮留:拦阻挽留。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永以书抵.幕府 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 寝:止息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缪为好言荐之.朝 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D.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 吾其.还也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 ( )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永以书抵幕府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 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 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 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淳墨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 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第Ⅱ卷(121分)

14.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 (2)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3)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采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①垂緌(ru ):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冠缨)下垂部分,比喻蝉的头部伸出的触 须。 15.填空:骆宾王这首诗中的“西陆”指 ,“南冠”是 的代称。 16.骆诗的五、六两句是怎样将咏蝉与抒怀融合在一起的?

17.骆诗中直言“高洁”,虞诗中是借什么表达高洁之意的? 四、18.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通qú shē 账qiān 制 残羹冷zhì fěi 翠 xùn 国 愚dùn 并行不bèi pián 文 玲珑tī 透 五、 19.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问,素不闻诗书之训, ,蹈死不顾。 2)……亦以明死生之大, 。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4) ,春与秋其代序。 5)长太息以掩涕兮, 。 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7)想谗邪, 。 8)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 9)臣心一片磁针石, 。 六、阅读下文,完成练习。(23分) 画虎

1.画虎不成反类犬,刻鹄不成终类鹜”,自从这两句话一说出口,中国人便一天没

出息似一天了。 2.谁想得到这两句话是南征交趾的马援说的!听他说这话的侄儿,如若明白道理,一定会反问:“伯伯,你老人家当初征交趾的时候,可曾这样想过:征交趾如若不成功,那就要送命,不如作一篇《南征赋》罢。因为《南征赋》作不成,终究留得一条性命。” 3.这两句话为后人奉作至宝,单就文学方面来讲,一班胆小如鼠的老前辈便是这样警劝后生:学老杜罢,学老杜罢,千万不要学李太白。因为老杜学不成,你至少还有个架子;学不成李的进修,你简直一无所有了。这学了风气一盛,李杜便从此不再出现于中国诗坛之上了。所有的只是一些杜的架子或一些李的架子,这些骷髅,它们有什么用?光天化日之下,与其让这些怪物来显形,倒不如一无所有反而好些因为人真知道了了,才能创造有;拥有伪有的时候,决无创造真有之望。 4.画不成的老虎,真像狗;刻不成体统的鸿鹄,真像鹜吗?不然,不然。成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