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深思---
【高二作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感

【高二作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感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给四川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回顾那段噩梦般的时刻,我不禁感慨万分。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地震瞬间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员伤亡,庞大的建筑物倒塌,大量的财产毁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法言喻的痛苦和悲伤。
在地震之后,我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到了地震的情况,并心生一种深深的同情之情。
看着受灾地区的废墟和揪心的伤痛,我心情十分沉重。
汶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也震动了全世界。
在地震发生后,无论是政府还是全社会,都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那段时间里,人们看到了无数暖心的事情。
许多国内外的志愿者涌入灾区,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他们用实际行动和无私的奉献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帮助和安慰。
全国各地也纷纷捐款捐物,用心灵的力量支援受灾地区重建家园。
这一切都展现出了团结互助的伟大精神,让我对人性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汶川大地震使我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地震瞬间就能夺走生命,我们身边的亲人或许就在下一秒不复存在。
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地震也让我明白了救援的重要性。
在面对灾难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参与到救援中来。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们每个人的付出,才会变得更美好。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沉重而惨痛的教训,它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宝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相信在困境中也会有温暖和希望。
通过这次地震,我更加坚信人间有真情,有真爱。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爱他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回顾那段噩梦般的时刻,我心中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我感谢正义与爱的力量,感谢各界人士的援助和帮助,感谢那些无私的志愿者,感谢那些为重建家园默默奋斗的人们。
也希望未来能够以更加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512汶川地震心得体会6篇

512汶川地震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汇报材料、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发言稿、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doctrinal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512汶川地震心得体会6篇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是对自己成长轨迹的思考和总结,总结心得可以提升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信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512汶川地震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
这次地震造成超过8.0级地震,导致了数千人的死亡和伤亡,成千上万的房屋倒塌,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作为一个在这次地震中亲眼见证并参与了救援工作的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地震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巨大冲击和伤害,同时也体会到了人们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的力量。
首先,汶川大地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恐惧和震惊。
当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四川省的一个乡村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地震发生后,我和同伴们立刻感受到了地面的晃动和建筑物的摇晃,我们被吓得目瞪口呆。
随后,我们看到了一些房屋倒塌的场景,听到了人们的呼喊声和哭泣声。
这一切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了地震的巨大威力,也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同时,我也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了巨大的敬畏之情。
其次,汶川大地震让我见证了人们拯救和帮助他人的伟大精神。
在地震过后的几天里,我看到了许多人们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救援工作,无论是从附近城市赶来的救援队员,还是当地居民和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到救援工作中去。
他们不顾个人安全,穿越废墟,搜寻被埋的人们,尽最大的努力挽救生命。
我与许多志愿者一起参与了清理废墟的工作,虽然很疲惫,但我们看到了每一块废墟下被挖掘出来的人们,我们就觉得一切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这次地震使我明白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和力量,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另外,汶川大地震也给我留下了对政府救灾工作的深刻印象。
地震发生后,政府立刻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派遣了救援队员和医疗队伍到灾区,同时调动了大量的物资和设备。
政府迅速建立了指挥中心,统筹协调救援工作,并向灾区派发了救援款物。
政府的应对和救援行动展示了强大的组织和执行能力,也展现了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的高度重视。
这次地震让我明白了政府在灾难面前的重要性和作用,也让我对政府的决策和行动产生了更大的信心。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启示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启示地震,这个可怕的自然灾害,就像一个恶魔,在2008年5月12日,无情地扑向了汶川。
那一天,地动山摇,无数的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无数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
而这场灾难,却像一本厚重的书,给我们翻开了无数充满启示的篇章。
我还记得,当时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画面,我的心就像被一只大手狠狠地揪住了。
那一堆堆的废墟,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怪兽,吞噬了那么多的房屋、学校和医院。
那些受灾的群众,脸上满是惊恐、绝望和无助。
有个小女孩,她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妈妈,她的声音就像一把尖锐的刀,直直地刺进我的心里。
还有那些救援人员,他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不顾一切地冲向废墟。
有个消防员,他的手都磨破了,还在拼命地搬开石块,他大声地喊着:“一定要找到幸存者!”这一幕幕,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放映。
从汶川地震中,我们首先得到的启示就是生命的脆弱。
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总觉得日子会这样一天天地过下去,生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地存在着。
可是,当地震来临的时候,那些高楼大厦就像纸糊的一样,轰然倒塌。
一个鲜活的生命,可能前一秒还在欢笑,下一秒就被埋在了黑暗的废墟之中。
这就像风中的蜡烛,一点点微风就能让它熄灭。
我们平时总是为了一些小事争吵、烦恼,可在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这些小事算得了什么呢?就像我的邻居,他以前老是因为停车位的事情和别人吵架,可汶川地震后,他说:“和生命比起来,那点地方算个啥,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汶川地震又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在废墟之下,有多少人靠着顽强的意志坚持着。
我看到过报道,有个人被埋了好几天,没有水,没有食物,可他就是靠着要活下去的信念,一直坚持到救援人员找到他。
他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哪怕被大石头压着,也要从缝隙里探出脑袋来迎接阳光。
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叹吗?生命虽然脆弱,可一旦被激发起内在的力量,就会爆发出惊人的顽强。
这也告诉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啊。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地震事件,对我国的人民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作为一个目睹者和参与者,我深深地被这场地震所震撼,也从中汲取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汶川大地震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无情和巨大力量。
地震来临时,人类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抵挡地震的威力。
那种强烈的摇晃和崩塌的景象让我体验到了无法想象的恐怖和无助。
在短短几十秒内,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失去了自己所依赖的一切。
这场地震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我深刻明白了自然灾害的可怕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其次,汶川大地震给我上了一堂珍贵的人生课堂,教会了我关于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无论是政府、军队还是普通人民,都表现出极大的团结精神和互助意识。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向地震灾区施以援手,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世界。
这场地震让我意识到,在困难时刻,团结互助是战胜困难和克服逆境的重要基石。
第三,汶川大地震也让我明白了灾后重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大量的建筑物被毁坏,人们失去了家园,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灾后重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
经过几年的努力,灾区逐渐恢复了过往的繁荣,人们重新建立起家园。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理解了灾后重建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第四,汶川大地震让我明白了灾后心理重建的重要性。
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无法言表。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除了物质上的恢复,心理上的重建也显得至关重要。
我亲历了一些灾后心理援助的活动,看到有专业人士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也看到了人们在他人的关心和支持下重新振作起来。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心理援助对于灾后重建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力量。
最后,汶川大地震让我明白了预防和抵御地震的重要性。
512汶川地震心得7篇

512汶川地震心得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汇报材料、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发言稿、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doctrinal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512汶川地震心得7篇心得体会其实是表达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文字,是对工作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和领悟,总结心得可以提升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信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512汶川地震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汶川地震心得感悟体会8篇

关于汶川地震心得感悟体会8篇关于汶川地震心得感悟体会7篇最新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的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中国,也震惊了全世界。
那么一起看看汶川地震心得感悟怎么写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汶川地震心得感悟体会8篇最新,欢迎阅读!汶川地震心得体会篇1”那年,我大你俩岁,今年我大你十一岁”,日历又翻新到5.12日,汶川大地震,九年了,九年或许可以抚慰伤痛,却抚不去思念与记忆。
不管时光荏苒,不会忘的就是不会忘,那些山河破碎,触目惊心却又感人至深的画面。
十四年前,我还是个高中生,虽还青涩,犹记得人民空降兵带着遗书从5000米高空的舍身一跳,记得解放军满身伤痕满腔疲惫却没有抱怨的样子。
军人累到在废墟上,军犬爪子刨地刨出血。
那一天,走在街上,全市所有的车停下来鸣笛默哀三分钟,阳光晃着眼睛感觉想哭;那一天,让我见证到了祖国的众志成城,温总理的”多难兴邦”。
那一年那一天那些惊心动魄的岁月,那些逝去的人告诉我们:活着真好!九年后,如今的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煤矿工人,一个要害单位的岗位司机,特殊的岗位让我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瓦斯抽放站,地面大型设备集结地,加压泵、真空泵、气柜是我们的岗位三宝。
岗位司机每天主要职责就是认真巡检,看好这些大型宝贝。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岗位知识,应急预案,努力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做到保运行,零事故,安全生产。
汶川大地震的生离死别告诫我们生命的脆弱与可贵,而安全就是保障我们生存的根本,只有安全生产用心工作,我们才能享受生命,有了生命,我们才能陪伴家人爱人朋友一起走过这美好的人间岁月。
致敬汶川大地震中的英雄致敬珍爱生命的人汶川地震心得体会篇2那一年的那一刻,我还在十四中学读高二。
当时我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午自习,突然教室里的吊灯开始摇动,课桌也感觉被人踢了似得移动了一下,但是对于从未经历过地震的我们而言,并没有感到什么异常,都以为是后面的同学恶作剧故意摇桌子,照旧在教室里写作业。
汶川的地震心得感想:汶川地震带来的生命思考

汶川的地震心得感想:汶川地震带来的生命思考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数万条生命在眨眼被剥夺了生的权利。
面对逝去的生命,一种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奈的情绪在心底浓浓的升起,和自然间的万物相比,人的生命有时确实是太脆弱了,脆弱得让人有点别敢相信。
在我们举国为失去生命的同胞默哀的生活里,在悲痛中,我们是否应该痛定思痛,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更多的考虑。
人一辈子一世,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了,但是,在日子中,我们有几人真正的珍惜过自己的生命哪?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为了所谓的人间小利,我们在太多的时候几乎不记得了生命真正的意义,不记得了人一辈子最大的幸福算是有一具健康的躯体和一具欢乐的心情,只要可以衣食俱丰的在那个世界生存,算是人一辈子最大的欢乐和幸福。
人一生要想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是否必须记忆对生死的真正磨难才干悟透,这种对生命意义和真谛的真正领悟是否必须付出血的代价才干换来。
有时,即使血的代价也别能换来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人类有太多的时候大概太容易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毛病,总是轻易得不记得过去。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的数万同胞失去了珍贵的生命,举国同悲,山川失色,江河呜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沉醉在一片悲痛之中。
面对巨大的自然灾难带给我们的痛苦和可怜,作为生者,作为有幸还能在世间日子的人,我们更多的是否应该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做个重新的诠释和理解,在对亡者的魂灵安慰的并且更多的珍惜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多几分有价值、故意义的东西,少几分自私、虚伪、无妄的东西,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得到彰显和释放。
汶川大地震带给了华夏民族巨大的伤痛和悲哀,但是,大地震也带给了我们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凝结力。
在巨大的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别屈别挠、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特大自然灾难的信心和力量又一次得到了彰显。
华夏儿女举国悼念遇难同胞的壮举揭示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重新的理解和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2汶川大地震后的深思
在这里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震后的关键是伤员的安置,灾民的安置,家园的重建。
做或干每一项工作、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要有一个防范措施,做好预案。
防患于未然。
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个普通校长的安全意识措和防范措施
新华网四川安县5月24日电新华社记者朱玉、万一、刘红灿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
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
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
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
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
到后来,没
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哪个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
什么样的成色。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
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
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
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
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
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
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
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领导支持,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
缘而来。
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
室的楼修好。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
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
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
讲,这叫“干挂”。
因此,即使是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
故。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
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
急疏散的演习。
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
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
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
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
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
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
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
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
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
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
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
地震波一来,老师
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
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
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
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
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
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
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
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
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
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
付出。
”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
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
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