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盛康镇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心弛神往中国梦,愤发图强学子情。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襄阳是一座有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脍()炙人口的“三顾茅庐”、“隆中对”史实就发生在这里。襄阳地灵人杰,孕()育出的历史杰出人物灿若群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言而喻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B.“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除了出台政策,还要有具体而微

....的部署。

C.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

....的责任。

D.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B.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襄阳的时代。

5.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那里有《朝花夕拾》中出身低微又充满爱心的保姆____,有以家书的方式诠释慈父严师内涵的翻译家傅雷,有罗曼?罗兰笔下发誓“扼住命运的咽喉”的_____等等。会晤经典,与人物对话,愿我们从名著中获取无尽的人生启迪。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④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7.古诗文默写。(8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醉翁亭记》)

(5)杜甫在《望岳》中用“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6)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体育中考过后,班上小阳同学再也不参加体育锻炼了,作为体育委员的你,该怎样劝说小阳参加体育锻炼呢?(2分)

9、襄阳,一座有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为让我们更多的了解这座文化历史名城,你班举办了“美丽襄阳我的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8分)

(1)为了渲染气氛,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标语。(2分)

山清水秀,都说家乡风光好;

提示语:走遍襄阳,发现景美、人美、风情美(2)活动中,为了宣传襄阳的人文传奇,你们组决定办一份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补充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

栏目二: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

栏目三:

栏目四:

(3)探究下面两则材料,你得出一个什么相同结论?(2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襄阳是楚国和周天子交往的要道。两汉至隋时期,从京西安、洛阳经襄阳到江陵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大动脉。唐代襄阳被称为“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明清以来,汉江沿岸,码头兴盛,襄阳成为各种物质的中转站。

材料二: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阳驿。——白居易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你的探究结论:

(4)通过这次活动,你对脚下的这片土地——襄阳,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请谈一谈你的收获和感受。(2分)

三、阅读与赏析。(40分)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2—15题。(8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12.解释加点的实词。(2分)

(1)增其旧制.()(2)或异.二者之为()

(3)众客和.之如响()(4)中坐.有献鱼雁者()

13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天之于.民厚矣C.齐田氏祖于.庭D.预于.次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2分)

(三)记叙文阅读。(26分)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16.选问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3分)

答:

17.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

18.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1)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

..地接受了。

答:

(2)他抬头,见是我,尴尬

..地笑笑了:“买得太多了……”

答:

19.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0.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3分)

答:

(四)阅读议论文《幸福没有榜样》,完成21—25题。(13分)

幸福没有榜样

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④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

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⑥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⑦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22.文章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榜样,其中“榜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分)

23.文中所说的“幸福观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3分)

24.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25.文中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请简要谈一谈。(3分)

四、作文。(50分)

题1、请以“让我走出困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2、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启示?

要求:任选一题作文: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发感情,发表看法;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③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016盛康镇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答题卡

一、积累运用(20分)

1、

2、()()

3、

4、

5、

6、

7、(1)

(2)

(3)

(4)

(5),

(6),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

9、(1)

(2)栏目三:

栏目四:

(3)你的探究结论:

(4)

三、阅读与赏析。(40分)

(一)阅读古诗词

10.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2—15题。(8分)

12.解释加点的实词。(2分)

(1)(2)

(3)(4)

13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5、

(三)记叙文阅读。(26分)

最美的善举

16、

17、

18、(1)

(2)

19、

20、

(四)阅读议论文《幸福没有榜样》,完成21—25题。(13分)

21、

22

23、

24、

25、

四、作文。(50分)

题1、()题2、()【参考答案】

1.“弛”改为“驰”;“愤”改为“奋”。(改正错别字1分,每字0.5分;书写规范、美观1分。共2分)2.kuai;yun。(每注音正确1字给1分,共2分)

3.B (2分)

4.A (2分)

5. 阿长(或长妈妈)贝多芬6、C 7、8.略

9(1)人杰地灵,都夸故园人情美。

(2)卓有成效的历史名人传颂千古的历史故事绚丽多彩的诗词楹联

(3)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咽喉

(4)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对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更加热爱家乡,——襄阳这片热土。我一定努力学习,为襄阳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0.出猎时英姿潇洒,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11.词人将两鬓的白发比作霜,暗示年岁已老,但仍企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二)文言文阅读8分

12(1)规模(2)不同,不同于(3)应和,同意(4)同“座”,座位

13 B

14、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则替君主担忧。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敢于向权威提出不同意见

(三)记叙文阅读13分

16.(3分)“善举”指“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1分)因为“络腮胡子”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人,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2分)(意思对即可)

17.(3分)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从用词或修辞方法角度赏析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8.(2分)(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2)“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9.(2分)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意思对即可)

20.(3分)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指出写法并举出例子2分,分析作用1分)

(四)议论文阅读(13分)

21.幸福没有榜样

22.模式(或: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与别人攀比幸福的标准)

23.①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②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③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幸福观

24.举例论证(1分),列举“远房侄女因羡慕他人的幸福生活而丢失了自己的幸福”这一事例(1分),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的观点,进而证明了“幸福没有榜样”这一中心论点(1分)。(2分)

25.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臵上;不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1分) (2)□□□□□,关山度若飞。(《木兰诗》)(1分)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2分) (5)请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4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切问而近思 (2)万里赴戎机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人,是jiàn wàng()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2)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的笑容。(4)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lín cì zhì bǐ()。 (1)健忘(2)拮据(3)忍俊不禁(4)鳞次栉比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 ..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起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C(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能修饰讲语法)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

辽宁省营口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通用)

2020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主观试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3.作答时,将答案(包括客观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贮.蓄zhù魁梧.wǔ顶礼膜.拜mó书声琅.琅lánɡ B. 祈.祷qí蕈菌.jùn扣人心弦.xián兵不解.甲jiě C. 恣睢.suī脱臼.jiū泰然处.之 chǔ稍纵即.逝jí D. 嘈.杂cáo隘.口ài寥.寥无几liáo毋.庸赘言w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厄制度假村按部就班死心塌地 B. 挑衅金钢钻因地制宜融会贯通 C. 蔓延通缉令张惶失措精兵简政 D. 狼籍垃圾桶挺而走险相辅相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灿若群星的世界优秀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鹤立鸡群 ....,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B.这些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决心以无所不为 ....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古今中外的智者先贤,以高山仰止 ....的深邃思维和广阔视野,抚慰着我们躁动的心

灵。 D.冰雪初融,江河日下 ....,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20年12月13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公祭日。为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制度性国家公祭日的做法,既有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判断,也有基于现实的。不忘记历史苦难,不是要仇恨,而是要使大国公民具备应有的历史价值观和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捍卫民族尊严并圆梦动力。 A.设定考证培养会聚 B. 设立考量培植会聚 C. 设立考量培养凝聚 D. 设定考证培植凝聚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现在,科技治霾已经成为共识,希望科技可以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蓝天。 ②与此同时,各个省市环保部门也在加快推进科技治霾的进程。③如果舍本而逐末,那么雾霾的治理效果将大打折扣。④雾霾是当今各大舆论场不可避免的热点,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新手段为雾霾问题的解决带来一道曙光。⑤但环境污染的主体在人,根治雾霾在于约束人的行为,科技只能为治理雾霾提供依据和手段。⑥很久以来,科技部就已经开始探索科技治霾的路径。 A. ④⑥②①⑤③ B. ④①⑥②⑤③ C. ①⑤③④⑥② D. ①⑥②⑤③④ 6.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分)(1)给自己一个希望,就能活出一份精彩,命运之神青睐的是勇于进取、勇于拼搏。(2)近年来,我省各中小学逐步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1)句修改为: (2)句修改为: 7.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 , ;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同名8785)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同名8785)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执拗.∕拗.口仆.从∕风尘仆.仆识.文断字∕博闻强识. B.揪.心∕铁锹.茁.壮∕相形见绌.千丝万缕.∕屡.见不鲜 C.殷.红∕殷.实粮囤.∕囤.积居奇落.叶归根∕丢三落.四 D.训.诫∕驯.良挟.持∕狭.路相逢歇.斯底里∕精疲力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汲取阑珊美轮美奂怡笑大方 B.闲遐瓦砾牵强附会相得益彰 C.窒息束缚融汇贯通斩钉截

铁 D.赡养涣散如法炮制唾手可得 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边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理。 (4)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寒士,体现出的是“社会责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趋之”心怀国家,体现出的是“国家认同”;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诗中有画,体现出的是“审美情趣”。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套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及答案由六十铺教育网网上搜集整理,内容全部与新教材同步,在中学语文试题下载版块里覆盖有各个版本的单元、期中、期末试卷,资料全部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下载本套试卷,无需注册,拉到底部的附件,选择右键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里即可!下面附上本套试卷部分题目。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一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你热爱读书吗?请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格言等。要求端正、整洁。(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阻遏(hè) 琐屑(xiāo) 劣质(lǜe) 扣人心弦(xián) B.重荷(hè) 贮蓄(zhù) 纤维(xiān) 风雪载途(zài) C.面颊(xiá) 粗糙(zāo) 执著(zhuó) 重蹈覆辙(zh é) D.两栖(xī) 挑衅(xìn) 疮疤(chuānɡ)

(1)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征人既思念亲人又渴望建立军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望岳》中写到:“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说若在春和景明之时登上岳阳楼,面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一定会“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经济上带来的沉重负担很容易让贫困学生产生抑郁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害怕遭到别人的耻笑。这对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 材料二:同处一个校园,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追求时尚,从头到脚尽显“气派”。调查显示:有48.6%的中学生表示喜欢自己购买服装;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注重服装的品牌,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书(12分)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参考答案: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李白) (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白居易) (4)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5),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 (6)不义而富且贵,。(《论语》12章) (7),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8)善哉,善哉,,。(《列子》一则) (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 参考答案: (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读?思(38分) (一) 3.雁翔同学有搜集对联并归类的好**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B )(2分)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清玉案,和烟磨成紫溪云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特点及用法。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题目中的对联都符合要求。但是B项是不属于书法类的对联,而是告诉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4.下列读图信息,表达有误的有误的一项是( D ) 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此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我们知道,汉字有一个别的文字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字形和字义是严密相关的,通过观察字形可以了解它所表达的意义,明显D项错误。 5.施耐庵具有深刻的语言功力,她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河南省郑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 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4.古诗文默写。(8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4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②武松(《水浒》)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2016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卷34

2016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和答题卷的密封区涂、写校名、和号。 3. 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写在其他地方无效。1至50小题在答题卡上涂 黑作答,答题卡答题方式详见答题卡上的说明。 4. 做听力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容结束后,你将有一分钟的时间将试卷 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5. 考试结束后,试卷、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试题卷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题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doing? A. Playing the piano. B. Playing tennis. C. Playing the violin. 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Doctor and patient. C. Waiter and customer. 3. When did the woman stop doing homework? A. At 8: 30. B. At 8: 35. C. At 8: 40. 4. Where did the man go for last vacation? A. England. B. France. C. America. 5. How does the woman learn English? A. By talking with foreigners. B. By studying grammar. C. By listening and reading.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原创)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8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3个小题。 6. What city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touristy? A. Mexico City. B. Hong Kong. C. Hawaii. 7.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to Hong Kong? A. Delicious food. B. Friendly people. C. A lot of things to do. 8. Does the woman want to visit the Yellow Stone Park? A. Yes, she loves the sight there.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 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 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 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 【考点】字音字形 【答案】D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 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 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 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 【考点】字音字形 【答案】C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 【答案】A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 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 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 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 【考点】文学名著 【答案】B

(完整版)辽宁省大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6 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子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分) 珍爱自然的恩赐 2、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划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 分) (1)花圃.pǔ(2)殷.红yān(3)更胜一畴筹(4)左右逢缘源 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 分) (1)所谓“工匠精神” ,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 的全心投入。(2)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不可一世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3)这种历经千年铸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4)我们年 轻一代, 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第1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不懈追求后的“,”改为“ ;”。(1)(2)第2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为无与伦比。(2 分) (3)请将第4 句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语气更强烈。(1 分)难道不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 4、默写填空。(12 分)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5)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游动的视角写群山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6)真正的贤人雅士能够安于贫困,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仍能“晏如也”;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孔子仍能“乐亦在其中以”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作答)5、名著阅读。(6 分) (1)在一篇题为《匪性与奴性的结合》的文章中,作者认为《水浒》中的李逵在宋江面前是一个“缺乏独立人格而甘愿为奴的形象。你是否认同这位作者的观点?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述你的理由。(4 分)同意:为了朱仝上山,李逵遵命杀小衙内,可见其奴性。 不同意:李逵误以为宋江强抢民女,砍到杏黄旗,想要杀宋江,可见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2 分)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五)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五)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蓬蒿.(gāo)亵渎.(dú)静谧.(mì)镂.空(lóu) B.污秽.(huì)狩.猎(shòu)狡黠.(jié)殷.红(yīn) C.怂.恿(sǒng)归省.(shěng)荣膺.(yīng)决眦.(zhì) D.黄晕.(yùn)陨.落(yǔn)酬和.(hè)确凿.(záo)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嶙峋谰语赋闲五彩斑澜 B.告罄诓骗狼籍张皇失措 C.羸弱荫庇慰藉面面相觑 D.聒噪诘责睥睨粗制烂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比尔·盖茨是一位鲜为人知 ....的公众人物。 B.比赛开始了,田径运动员前仆后继 ....往前冲,勇争第一。 C.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客厅里,各省劳模正襟危坐 ....地等待中央领导人的接见。D.崇左石林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参天大树,真是精. 巧绝伦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

5.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 B.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 C.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也不怕。 D.李刚邀请赵明参加父亲的寿宴,赵明高兴地说:“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共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五猖会》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短文描述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一)消化一块口香糖要多久 杜寒雨 ①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被告知,千万不要将口香糖吞到肚子里,因为它很难被消化,消化它至少要等上七八年。这实在有点可怕。想象一下,如果你在2008年的夏天吞了一块口香糖——那时你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到现在2015年,过去了7个年头,口香糖才刚刚被消化掉。 ②那么,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呢? ③口香糖主要是由胶基、甜味剂、调味剂和软化剂组成。糖类和薄荷油一类的调味剂很容易被分解,然后被排出体外。同样,对人体消化系统来说,软化剂如植物油、甘油等也不是问题。其实,能在胃里经受住胃酸和消化酶“攻击”的只有胶基。 ④传统的口香糖胶基原料来自人心果树,这是一种常绿乔木,因果实纵剖面酷似人心而得名。不过,现在的大多数口香糖不再用人心树的树胶来做胶基

辽宁省营口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2019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嗤.笑(chī) 根茎. (jīnɡ) 星宿. (sù) 所向披靡. (mǐ) B .追溯.(sù) 挫. 折(cuò) 擂. 响(léi) 弄巧成拙.(zhuō) C .倔.强(juè) 计较.(jiào) 肆虐.(nüè) 囊.萤映雪(nánɡ) D .俘虏. (lǔ) 逞. 能(chénɡ) 魁梧. (wú) 载. 歌载舞(zà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震撼 刹那 再接再厉 花团锦簇 B .枯躁 潦草 一泻千里 浮想联翩 C .戳穿 竣工 人头攒动 顶礼莫拜 D .窥视 松驰 目不暇接 不可名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父爱无疆,爱得忘我无私,爱得天经地义。父爱犹如那幽幽芳香,沁人心脾....。 B .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 前,半途而废.... ,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C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110米栏比赛中,刘翔在家乡父老面前首当其冲....冲过终 点。 D .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 .... 的感觉。 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浓墨重彩之间,使我们珍藏一段难忘的记忆,更寄托出一份由衷的祝福——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2 5.仿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两个与整体语境吻合的句子。(2分) 当葱绿的叶子变黄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丰硕香甜的果实; 当美丽的雪野悄然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 , ;

(整理校对,适合打印)2016年中考英语情态动词模拟试题

2016年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情态动词 1. It's not safe for you to go to the forest alone, for you lose your way in it.(2016苏州模拟) A. need B. must C. may D. should 2.---Who's singing in the garden?(2016四川广安模拟) ---It be Mr. Brown. He always practices singing at this time. A.must B.can't C.need D.may not 3.The hotel is in a good location, where you go everywhere in a short time.(2016上海模拟) A.can B.may C.must D.should 4.---I wear a tie to Janet’s birthday party? ---No, you needn’t. But do remember to bring her a present. (2016上海模拟) A.Must B.Should C.Need D.Can 5.---How nice that Lucy has been invited to the party too! ---Well, Lucy not come. She is not certain whether her mother will allow her to.(2016无锡模拟) A. would B. might C. must D. need 6.---I take my cousin Shirley with us, Mr. Wu? ---Yes, but we’ll get there by bike. she ride a bike? ---Yes, and she ride a bike when she was only six years old. (2016无锡模拟) A. Could; can; could B. Can; can; can C. Can; could; could D. Could; could; can 7.---Lily has been absent for two days.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Oh, She be ill. Let’s go to visit her after school. (2016济南模拟) A. can B. might C. should D. need 8.---Must I go to medical school and be a doctor like you, dad? ---No, you,son. You’re free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 (2016临沂模拟) A. can’t B. mustn’t C. shouldn’t D. needn’t 9.---Tom, where is Kate? ---She be in the garden. She sometimes plays with her dog there.(2016南京市模拟) A. must B. need C. shall D. may 10.You write the poem down. Our teacher will give us a copy soon.(2016南京模拟) A. needn't B. mustn't C. shouldn't D. can't 11.---Must I park my car behind the building? ---No, you. You park it here. (2016内蒙古模拟) A. mustn’t, may B. may not, must C. don’t have to, may D. shouldn’t, must 12.---I don’t care how other people feel. ---Well, in fact you.(2016内蒙古模拟) A. might B. could C. would D. should 13.I’m afraid that you enter the museum. Look at the sign, it says “It is closed today.”(2016江苏模拟) A. mustn’t B. mightn’t C. needn’t D. can’t 14.--- We were told to be here before eight. --- Oh, you. I’m sorry for not telling you that we have changed the plan.(2016江苏模拟) A. can’t B. needn’t C. may D. must 15.---Paul Walker, the world-famous actor had a serious car accident and was burnt to death. ---Both his family and fans be very sad. (2016江苏模拟) A. can B. may C. must D. should 16.She be here. He is on the way to London. (2016江苏徐州模拟) A. can’t B. may C. can D. mustn’t 17.Those streams are so small that they be shown in the maps. (2016江苏无锡模拟) A. mustn’t B. may not C. can’t D. may 18.--- Lisa, don’t let in. I’m too busy to see all the morning. --- OK, I.(2016江苏无锡模拟) A.anybody,nobody,will B.anybody,anybody,won’t C.nobody,somebody,don’t D.somebody,anybody,won’t 19.--- Shall we take a bus to the library? --- It’s not far. I think we take a bus. Let’s walk there. (2016江苏宿模拟) A. mustn’t B. couldn’t C. can’t D. needn’t

2016年深圳中考语文试题

2016年深圳中考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 一、本大题共5题,共10分 1.选出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胚.芽(pēi) 芳馨.(xīng) 脸颊.(jiá) 恪.尽职守(ga) B.臆.测(yì) 琐.事(suǒ) 档.案(dàng) 养精蓄.锐(xù) C.抽噎.(yē) 重荷.(h?) 坍.塌(dān) 乐此不疲.(pí) D.惩.戒(chěng) 颓.唐(tuí) 威慑.(ha) 不言而喻.(yù)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获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端午节亲子龙舟赛”即将开战,精神抖擞的大小队员们整装待发 ....。 C.个别游客面对危险预警无动于衷 ....,执意冒险继续漂流。 D.在活泼有趣、互动充分的课堂中,师生尽享天伦之乐 ....。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深圳市“募师支教”项目志愿者孙影,被评选为“最美志愿者”。 B 2月25日市领导出访香港,确定并商讨了深港共同发展的新规则。 C 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基本保证。 D 走在荒僻的沙滩边,我们青青地听着汹涌的潮水和翻飞的海鸟。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比赛展示了人工智能“深层学习”技术。 ②这种技术可能改写已有3000多年的围棋历史。 ③2016年3月,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里程碑式的对决在围棋领域进行。 ④接下来的比赛,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扳回一局,但最终仍以一胜四负落败。 ⑤在万众瞩目中,“阿尔法狗”首战告捷。 A.③④⑤②① B.④②①③⑤ C.③⑤④①② D.②①④③⑤ 5.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B.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在海外生活了八、九年,杨先生最终还是决定回国创业。”句中的顿号使用不正确。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19题)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⑴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⑶,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⑷,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⑸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⑹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2019营口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语文

营口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版) 内容预览: 2019年营口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休憩(qì) 潜伏(qiǎn) 拮据(jū) 熠熠生辉 (yì) B. 牟取(móu) 笑靥(yàn) 荫庇 (yìn) 悄无声息(qiǎo) C. 提防(dī) 瑰丽(guī) 恣睢(suī) 叱咤风云(zhà) D. 对峙(zhì) 畸形(qí) 孱弱(chán) 风雪载途(zài)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闲暇缄默按部就班心无旁鹜 B. 讪笑狡黠毛骨悚然舐犊情深 C. 诓骗深邃戛然而止林次栉比

D. 沧桑蓬蒿断壁残亘苦心孤诣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的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页 1 第 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B. 危难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 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4. 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2)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荣获女子单打冠军的殊荣。 5. 在横线上仿写语句,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上下文衔接顺畅。(2分) 蓦然回首,初中三年,如花似梦。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烦恼时,你曾闷闷不乐。这三年,父母给予你一次次细心的呵护;这三年,老师馈赠给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三年,____________。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 页,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 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 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 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 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 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4.古诗文默写写。( 8 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 漫是风雅;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4 分)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教室的高约6m B .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10A C .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42℃ D .中学生在体测中跑完1000m 用时2min 2.“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声音频率很高 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LED 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4.如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照镜子时,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其真伪 C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 .学校东河边的拐弯处安装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6.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探究普遍规律的实验是 A .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④ 7.如图2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冬天户外的人呼 出“白气” B .湿裤子 晾干 C .冬天窗玻璃上 有冰花 D .钢水浇铸得 到钢件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