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的实验预习题
实验五 转化法制备

温度(℃) 盐
0 35.7 73 27.6 13.3
10 35.8 80 31.0 20.9
20 36 88 34.0 31.6
30 36.3 96 37.0 45.8
50 36.8 114 42.6 83.5
80 38.4 148 51.1 169
100 39.8 180 56.7 246
NaCl NaNO3 KCl KNO3
三、学习内容 1.溶解 (1)水浴锅 (2)简易装置 图7-1 水浴装置
实验五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2.蒸发 3.结晶 4.过滤 图7-2 沙锅加热 图7-3 滤纸的折叠方滤
图7-4 过滤操作
图7-5 减压过滤的装置
实验五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3)热过滤
图7-6 热过滤装置 5.倾析法和离心分离法 (1)倾析法 (2)离心分离法
图7-7 倾析法
(1)手摇离心机 (2)电动离心机 图7-8 实验室用离心机
实验五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四、课堂实验要求 1.KNO3的制备 2.重结晶法提纯KNO3 3.产品纯度的检验
水 15ml ↓ 称盐 →溶解(沸腾)→浓缩析盐→ 热过滤 → 冷却结晶 →减压抽 静置 NaNO 3 8.5 g
实验五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利用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的不同和复分解反应制 备盐类。 2.学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方法,练习用 重结晶法提纯物质。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用NaNO3和KCl通过复分解来制取KNO3,其反 应为: NaNO3+KCl=KNO3+NaCl
实验五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KCL 7.5 g
实验 硝酸钾的制备

小烧杯内,不放实验桌上; ➢ 当有NaCl析出后,要不断搅拌,以防发生
崩溅。
实验步骤
3. 趁热过滤:浓缩至2/3,趁热过滤; 讨论 如何保证趁热过滤成功? ➢ 趁热过滤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要保证 趁热过滤成功,必须做到:
注意事项 ➢ 如蒸发已到2/3,过滤的准备工作尚未做好,
可在烧杯内添加少量水,再加热蒸发至2/3;
实验步骤
➢ 取下盐溶液过滤的同时,放上盛有7.5mL水 的烧杯加热;
➢ 若因过滤慢大量固体析出,不必重做。只 需将漏斗、滤瓶中的固、液体全部转移到 原烧杯中,加水至原记号处,重新溶解、 蒸发;
➢ 观察漏斗、滤瓶中的晶体形状;称量分离 出的固体。
硝酸钾的制备
实验目的
利用钾盐和钠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的溶解度不同 来制备硝酸钾; 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台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试 剂的取用;掌握煤气灯的正确使用; 学会直接加热、减压过滤及热过滤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NaNO3 + KCl = NaCl + KNO3
实验原理
讨论: 1. 四种盐的溶解度变化有何不同? ➢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变化很小, 而硝酸钾、硝酸钠 和氯化钾随温度升 高而变大,其中硝 酸钾的变化最大。 ➢ 溶解度曲线。
实验原理
2. 混合液中四种盐的溶解度变化与它们单独存 在时的变化是否一样?
➢混合液是一个复杂的交互体系,不同于它们单 独存在时的变化,但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实验原理
3. 四种盐都可溶,如何得到硝酸钾固体? ➢加热蒸发部分水,氯化钠析出,趁热过滤除去。
实验步骤
4. 二次浓缩,产品析出:加7.5ml沸水旋摇滤瓶,将 滤液转移到小烧杯,浓缩至原体积的3/4,冷却、 过滤、称量。 讨论 7.5mL水,用什么水?量筒能否量取沸水,加 入沸水有何作用?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部分一、描述题1. 在粗食盐中,少量氯化钾可否用重结晶的方法将其分离? (可以)2. 利用转化法制取硝酸钾,当溶液体积减小到约为原来的1/2时,需要进行何种过滤? (热过滤)3. 转化法制取硝酸钾时,利用了下列哪种原理?A 酸碱性质不同B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 (B)4. 用乙醚萃取十二钨磷酸时,静置后在分液漏斗中从上到下的物质依次是什么? (乙醚,氯化钠、盐酸和其它物质的水溶液,油状的十二钨磷酸醚合物)5. 制备十二钨磷酸实验中出现的蓝色物质是什么? (杂多蓝----钨还原的物质)6. 摩尔盐晶体是什么颜色? (浅蓝绿色)7. 在硫酸亚铁溶液浓缩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下?为什么? (70℃下,因为在70℃左右易变成溶解度较小的白色FeSO4•H2O)8. 在制备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实验中,依次加入过H2C2O4、K2C2O4、H2C2O4,请问三次加入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次草酸是用于制备草酸亚铁晶体;加入的草酸钾是用于控制碱性条件,以便将亚铁氧化成三价铁;最后一次加入的草酸是为了酸化与配位)9. 在高锰酸钾制备中,用何种漏斗过滤所生成的产物? (砂芯漏斗)10. 分析纯试剂瓶的标签是什么颜色? (红色)11. 氢氟酸可以保存在涂有石蜡的玻璃瓶中吗? (可以)12. 汞易挥发,蒸气有剧毒,应将汞保存在水中还是煤油中? (水中)13. 一般可燃性钢瓶封闭螺纹是向左(反向)还是向右(正向)?(向左(反向))14. 氧气钢瓶瓶体是什么颜色? (天蓝或蓝色)15. 残留溴的仪器能用丙酮清洗吗? (不能、否则生成催泪剂溴化丙酮)16. 一同学在用电炉加热时,插座起火,能用酸碱性灭火器吗? (不能)17. 实验室常用的洗液是用什么试剂配制的? (K2Cr2O7和浓H2SO4)18.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氧化焰还是还原焰? (氧化焰)19. 能用无水CaCl2干燥NH3吗? (不能)20. 热过滤应选用短颈漏斗还是长颈漏斗? (短颈漏斗)21. NaCl能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吗? (不能)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22. 欲除去溶液中的Fe(OH)3沉淀(絮状沉淀),应采用减压过滤还是常压过滤? (常压)23. 用软锰矿制备K2MnO4时,此反应能否在瓷坩埚中进行?(不能)24. 坩埚能否直接加热? (可以)25. 移液管是一种量入式的容量器皿,还是量出式的容量器皿?(量出式)26. 强碱性及强氧化性溶液能不能用滤纸进行过滤? (不可以)27. 析出晶体颗粒的大小与条件有关,将溶液迅速冷却得到的晶体颗粒比自然冷却得到的晶体颗粒要大吗? (不对)28. 在实验中,我们认真仔细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29.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向上还是向下倾斜? (向上)30. 热的物质能够直接在天平上称量吗? (不能)31. 某同学需配置0.0100M硫酸铜溶液100 mL,用电子天平称取CuSO4晶体,在100 mL的量筒中配置溶液,此操作对吗? (不对)32. 如何除去瓷研钵中的污迹? (先用少量食盐研洗,再用水洗净)33. 饱和甘汞电极内注入的是什么溶液? (饱和KCl溶液)34. 将pH试纸直接浸入到溶液中测其pH值的操作对吗? (不对)35. 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能用加热的方式进行干燥吗? (不能)36. 蒸发浓缩时,加入蒸发皿中的溶液的量不得超过其容量的多少?(2/3)37. 用DDS-11A型电导率仪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时,若溶液的电导率值小于10μs.cm-1,应选择光亮铂电极还是铂黑电极? (光亮铂电极)38. 能用浓硝酸洗涤沾有硫化银的试管吗? (能)39. 实验室配制SnCl2溶液时,需加入少量HCl酸化,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防止SnCl2水解)40. 四种物质状态中,有固态、液态、气态,还有一态是什么?(等离子体)41. 将K2MnO4溶液调节到酸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溶液变成紫红色且有棕色沉淀生成)42. 次氯酸根离子在热碱性溶液中的分解产物是Cl和Cl2气吗?(不是)43. K2CrO4和HAc能否将钡离子和锶离子分离? (可以)44.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的主要产物是H4SiO4和NaF吗?(不是)45. 向紫色V2+ 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当溶液的颜色为紫色时,溶液中钒离子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V2+ )46. 向紫色V2+ 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当溶液的颜色变为绿色时,溶液中钒离子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V3+)47. 向紫色V2+ 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当溶液的颜色变为蓝色时,溶液中钒离子的存在形式是吗? (不是)48. 向紫色V2+ 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当溶液的颜色变为黄色时,溶液中钒离子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49. 如果用浓盐酸与漂白粉作用制备氯气,在所制得的氯气中可能会出现的杂质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氯化氢,对不对? (对) 50. 加热分解NH4NO3时,该物质中各元素氧化数都发生了变化,对不对? (不对)51. 欲从Ag+、Hg2+、、Pb2+ 的混合液中分离出Ag+,可加入NH3·H2O,对不对? (对) 52. 将1g过氧化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是否正确?(错误)53. 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实验十四、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十四、转化法制备硝酸钾一、实验目的1.观察验证盐类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2.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3.熟悉溶解、减压抽滤操作,练习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采用转化法由NaNO3和KCl来制备硝酸钾,其反应如下:NaNO3 + KCl ===NaCl + KNO3该反应是可逆的,因此可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向右进行。
表NaNO3、KCl、NaCl、KNO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反应体系中四种盐的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却迅速增大。
因此,将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钠和氯化钾在较高温度溶解后加热浓缩时,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加很少,随着浓缩,溶剂水减少,氯化钠晶体首先析出。
而硝酸钾溶解度增加很多,它达不到饱和,所以不析出。
趁热减压抽滤,可除去氯化钠晶体。
然后将此滤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因溶解度急剧下降而析出。
过滤后可得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的硝酸钾晶体。
再经过重结晶提纯,可得硝酸钾纯品。
硝酸钾产品中的杂质氯化钠利用氯离子和银离子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来检验。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100mL, 250mL),温度计(200℃),玻璃抽滤器,吸滤瓶,布氏漏斗,台秤,石棉网,酒精灯,玻棒,量筒(10mL, 50mL)。
氯化钾,硝酸钠(工业级或试剂级),硝酸银(0.1mol·L-1),滤纸,火柴。
四、实验步骤1.称取10g硝酸钠和8.5g氯化钾固体,倒入100mL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
2.将盛有原料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至杯内固体全溶,记下烧杯中液面的位置。
当溶液沸腾时用温度计测溶液此时的温度,并记录。
3.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溶液,当加热至杯内溶液剩下原有体积的2/3时,已有氯化钠析出,趁热快速减压抽滤(布氏漏斗在沸水中或烘箱中预热)。
转化法制备KNO3及其结构测定

转化法制备KNO 3及其结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KNO3的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
(2)利用相图设计转化法制备硝酸钾晶体的工艺过程及操作。
(3)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水浴和重结晶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1、硝酸钾简介硝酸钾俗称火硝或土硝。
它是黑火药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复合化肥。
分子式KNO3 分子量101.11 性状 无色透明晶体或粉末,有潮解性。
相对密度 2.1109,熔点333℃,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无水乙醇。
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如氧化剂、助熔剂。
用于合成钾盐、制造火药、火柴及玻璃生产。
还用于显像管生产及电镀行业。
2、晶体结构硝酸钾属于斜方或三方晶系。
斜方晶系 三方晶系空间群:R3m 空间群:Pnmaa0=0.5847nm,c0=0.9156nm α=β=90°,γ=120° a0=0.6436nm, b0=0.5430nm, c0=0.9192nmα=β=γ=90°3、制备原理转化法]制备硝酸钾主要是用NaNO3和KCl 进行复分解反应:33KCl+NaNO KNO +NaCl U反应是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氯化钾、硝酸钠和硝酸钾在高温时具有较大或很大的溶解度而温度降低时溶解度明显减小(如氯化钾、硝酸钠)或急剧下降(如硝酸钾)的这种差别。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液加热浓缩,当温度达100℃时,由于硝酸钾溶解度增加很多,达不到饱和,不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加甚少,经过浓缩,氯化钠析出。
趁热过滤除氯化钠,再补充少量溶剂,再浓缩,将此溶液冷却至室温,即有大量硝酸钾析出,氯化钠仅有少量析出,从而得到硝酸钾粗产品。
再经过重结晶提纯,可得到纯品。
下图为NaNO3-KCl-H2O体系单温相图和多温相图:图中有五条两种盐共饱和线,两个三种盐共饱和点P1和P2。
五条线将相图分割为四个结晶区。
《无机化学实验》答题模板

《无机化学实验》答题模板1、烘干试管时,为什么开始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答:开始试管口低于管底是以免水珠倒流炸裂试管。
2、容量仪器应用什么方法干燥?为什么?答:晾干法或吹干法,否则会影响容量仪器的精度。
3、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答:在酒精灯使用中,对于旧的特别是长时间未用的酒精灯,取下灯帽后,应提起灯芯瓷套管,用洗耳球轻轻地向灯壶内吹几下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
燃着的酒精灯,若需添加酒精,首先熄灭火熄,决不能在酒精灯燃着时添加酒精。
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火柴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另一酒精灯对点。
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在预热盘酒精快燃完,能使液态酒精转化为酒精蒸气时再打开挂式喷灯的酒精贮罐。
另外,要准备一块湿抹布放在喷灯旁,当酒精液滴洒落到实验台上引起小火时给予及时扑灭。
座式酒精喷灯连续使用超过半小时,必须熄灭喷灯,待冷却后,再添加酒精继续使用。
若座式喷灯的酒精壶底部凸起时,不能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4、在加工玻璃管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答:切割玻璃管时,要防止划破手指。
熔烧玻璃管时,要按先后顺序放在石棉网上冷却,未冷之前不要用手拿,防止烫伤。
在橡皮塞上装玻璃管时,防止手持玻璃管的位置离塞子太远或用力过猛而将玻璃管折断,刺伤手掌。
5、切割玻璃管(棒)时,应怎样正确操作?答:切割玻璃管(棒)时,应将坡璃管(棒)平放在实验台面上,依所需的长度用左手大拇指按住要切割的部位,右手用锉刀的棱边在要切割的部位向一个方向(不要来回锯)用力锉出一道凹痕。
锉出的凹痕应与玻璃管(棒)垂直,这样才能保证截断后的玻璃管(棒)截面是平整的。
然后双手持玻璃管(棒),两拇指齐放在凹痕背面,并轻轻地由凹痕背面向外推折,同时两食指和两拇指将玻璃管(棒)向两边拉,如此将玻璃管(棒)截断。
6、塞子钻孔时,应如何选择钻孔器的大小?答:塞子钻孔时,应选择一个比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一点的钻孔器,因为橡皮塞有弹性,孔道钻成后由于收缩而使孔径变小。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

4.重结晶 留下约0.1 g粗产品(作纯度对比检验用),其余 按粗产品、水的质量比为2∶1混合,配成溶 液,加热、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 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再加 入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等溶液冷却至室温 有大量晶体析出后减压过滤,得到较高纯度 的_硝__酸__钾___晶体。
将所得晶体溶于少量溶剂中,然后进行蒸发(或冷 却)、结晶、过滤,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重结晶。
溶解: 按KNO3∶H2O= 2∶1
加适量水溶解
加热: 沸腾 即止
冷却: 有针状 KNO3析出
抽滤: 得KNO3晶体
烘干: 水浴烘干 (在表面皿中)
称重: 精品KNO3
思考3: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两种情况下制备得到 产品的纯度大小?
溶解度的差异
结晶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一、实验原理 1.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_不__大___,而氯化钾、 硝酸钠和硝酸钾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 温度降低时,氯化钾、硝酸钠的溶解度明显减 小,而_硝__酸__钾___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
实验思路:
高温下, 达到饱和的NaCl先结 晶分离;然后, 在低温下, KNO3达饱和,得到产品。
4.影响晶粒生成的条件 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 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 快,或溶液冷却的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 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在实际操作中, 常根据需要,控制适宜的结晶条件,以得到大小 合适的晶体颗粒。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 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_投__入__几__粒__晶__体__(_晶__种__)__, 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A、③④⑥⑤②① B、③④⑥②⑤①
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十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硝酸钾”相关文档)共10张

出,氯化钠仅有少量析出,从而得到硝酸钾粗产品;再经过重
结晶提纯,得纯品硝酸钾晶体。
实验步骤:
6、重结晶
(1)按粗产品:水=2:1(质量比)将粗产品溶于
水中。 5mL水,甘油浴(在小烧杯 中加入3/4体积,使试管中液面在甘油液面以下),记下大试管中中液面位置。 (2)加热、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 架、铁架台、热滤漏斗、布氏漏斗、
5g氯化钾放入硬 质大试管中,加入17. 通过热过滤滤去氯化钠,将此溶液冷却至室温,即有大量硝酸钾析出,氯化钠仅有少量析出,从而得到硝酸钾粗产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目的:
1、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晶体 2、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间接加热、重
结晶等基本操作。
实验用品:
仪器: 量筒、烧杯、台称、石棉网、三角 架、铁架台、热滤漏斗、布氏漏斗、 真空泵。
药品:硝酸钠(工业级)、氯化钾(工业级) 甘油
材料:滤纸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氯化钾、硝酸钠
和硝酸钾在高温时又有较大或很大的溶解度,而温度降低时 溶解度明显减小(如氯化钾、硝酸钠)或急剧下降(如硝酸钾), 根据这种差别,将—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液加热浓
1、在台秤上称取11 g硝酸钠和7.5g氯化 钾放入硬 质大试管中,加入17.5mL水, 甘油浴(在小烧杯 中加入3/4体积,使 试管中液面在甘油液面以下),记下大 试管中中液面位置。加热使固体 溶解。
• 2、继续加热并不断搅动溶液,使试管 中溶液蒸发,当体积减小到约为原来的 2/3体积时,有晶体 (氯化钠)逐渐 析出,趁热进行热过滤(注意 热滤操作 见下页图),滤液盛于烧杯中自然冷 却,析出硝酸钾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二转化法制备硝酸钾(预习测试)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
一、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1.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常压过滤(普通过滤)、减压过滤(吸滤)和热过
滤三种。
( )2. 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也是一种除去晶体中少量杂质的方法,这种方法
适用于除去硝酸钾粗产品中的杂质。
( )3.热过滤时接受滤液的容器内壁不要贴紧漏斗颈,以免滤液迅速冷却析
出晶体,堵塞漏斗口。
( )4.把所含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质,这种方法是分离。
】
( )5.在溶解过程中,加热和搅拌可加速溶解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在水溶液中欲析出较好的结晶,宜采用的条件是( )。
A.溶液浓度很大 B.迅速冷却 C.用力搅拌 D.浓度适宜,缓慢降温。
2.减压过滤和常压过滤相比,除可加快过滤速度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
A.可过滤胶状沉淀 B.可过滤颗粒更小的沉淀
C.可使沉淀中的杂质减少 D.可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
3.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液加热浓缩, 随浓缩、溶剂的减少,有晶
体析出,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 )。
C.KCl A.NaCl B.NaNO
3
D.KNO
3
4.以下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 )。
A.蒸发皿中的溶液不超过容积的2/3 。
B.过滤中,承接滤液的洁净烧杯,其容积应为滤液总量的2~3倍。
C.热过滤选用的玻璃漏斗颈越短越好。
D.热过滤时一般不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加速降温。
·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冷却得到的晶体颗粒比快速降温得到的晶体颗粒要细小。
B.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
6.如果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了水,分离它们的最佳方法是(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
7.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水中溶有碘单质,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分液、蒸馏、萃取
C.萃取、蒸馏、分液 D.蒸馏、萃取、分液
8.关于过滤的实验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适应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B.过滤的基本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C.工业废水经过过滤后,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
D.可以通过过滤提纯氢氧化铁胶体。
-
三、多项填空题:(每空格4分,共32分)
1.转化法制备硝酸钾实验中,得到硝酸钾粗产品中的主要杂质
是,此杂质可以通过的方法来提纯。
2.固液分离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倾析法、
和。
3.结晶是提纯固态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结晶,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例如本实验中的
晶体的析出;另一种是结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
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例如本实验中的晶体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