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期末考试题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试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B. 全面性、预防性、公开性C. 参与性、系统性、实用性D. 以上全是答案:D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是否可行B. 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C.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D. 以上全是答案:D3.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筛选、确定评价等级B.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C.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D. 所有以上阶段答案:D4.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项目概况B. 环境现状C. 环境影响评价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5.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哪些?A. 公开征求意见B. 召开公众听证会C. 发布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建设方案分析B. 环境现状调查C. 环境影响预测D. 环保措施与投资答案:ABCD2.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要素?A. 大气环境B. 水环境C. 声环境D. 生态环境答案:ABCD3.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包括哪些?A. 环境保护法B. 环境影响评价法C.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D. 相关行业环境保护标准答案:ABCD4. 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应包括哪些附件?A. 环境监测数据B. 公众意见调查报告C. 环境影响评价证书D. 项目批准文件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影响评价只针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项目进行。
(错)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对)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需要包含建设单位的环保投资计划。
(错)4.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5.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依据不包括国际公约和协议。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试卷aqtc

一、填空题:1.污染物调查中核实污染物排放量一般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查阅参考资料法等3种方法。
2.固废按来源分为生活固废、农业固废和工业固废;按特性分为一般固废和危废。
3.噪声源根据辐射特性及其传播距离分类为:点源、线源和面源等3种。
4.水环境影响预测围河段可分为:混合过程段、充分混合段和上游河段等3个河段。
6.10个声压为80dB的声源叠加后约为90dB。
7.污染源调查方法分为普查和详查。
8. 地表水的预测分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
一般而言,丰水期期自净能力最大,三级评价要求预测枯水期期的环境影响。
9. 在大气评价中,常用来判断SO2危害的指示性植物是。
10. 按照Pasquill对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有A、B、C、D、E、F类,其中属于稳定状态类的是F。
属于不稳定类的是B。
11.*湖爆发 "水华”,导致该湖不能作为饮用水源,根据GB3838标准作最乐观...判断,该湖水质为IV类。
1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时,土壤布点一般使用网格方法。
13. 确定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水质的复杂程度、污水排放量、纳污水体的功能和纳污水体的大小。
14. 工业工程对土壤环境影响有土壤污染型、土壤退化型、土地资源的破坏型。
15. 环境影响评价依据的标准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地方标准优先。
16.*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专题需执行一级评价,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Pi≥80%和D10%≥5km。
17.影响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物分类,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和热污染四类。
18.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CH4和CO2。
19.根据HJ/T2.3-93,河流按其流速划分规模,当流速>150m/s为大河、当流速大于15m/s 小于150m/s为中河、当流速小于15m/s为小河。
20.声级计在测试前后要与标准发生源进行校准,其测定值与标准值之差不应大于5dB。
21.工程分析最常采用的方法有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和资料复用法。
生态评估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生态评估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生态价值B. 预测生态变化C. 制定生态政策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提供食物D. 制造塑料3. 生态足迹是指:A. 某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B. 某个区域的生态承载力C.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D. 某个区域的自然资本总量4.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重要指标?A. 生物多样性B. 人口密度C. 经济发展水平D. 工业产出5.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可持续性B. 公平性C. 效率性D. 随意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生态足迹计算中,________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自然资源和产生的废物。
8. 生态系统退化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减少。
9. 环境影响评估(EIA)是一种________评估,用于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10. 生态评估中,________是指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功能进行评价。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生态评估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2. 解释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3. 描述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生态评估在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
15. 讨论生态评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4. A5. D二、填空题6. 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7. 生态消费8.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9. 环境影响10. 生态健康评估三、简答题11. 生态评估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包括:确保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评估城市扩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规划策略,以及提高公众对生态价值的认识。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收集的高空常规气象资料有()。
A. 探空数据层数B. 每层的高度,气温C. 探测时间D. 日照时数2.(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关于固废焚烧烟气中二噁英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A. 控制入炉物料含氯量B. 燃烧温度高于1200度C. 减少烟气在400-600度温区的滞留时间D. 在脱酸设备和除尘器之间喷入活性碳粉3.(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关于纵向离散系数DL与横向离散系数My说法正确的有()。
A. 断面完全混合均匀长度主要取决于MyB. 同一河段同一流态下,DL与My呈反比C. DL反映由于断面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D. My反映由于紊动扩散及垂向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关于声环境功能区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一昼夜24h的连续监测,得出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和最大声级B. 监测应避开正常工作日C. 用于噪声分析目的,可适当增加监测项目D. 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恒定流指河流()恒定时的形态。
A. 底坡变化B. 断面形态变化C. 上下游水边界均匀D. 走向6.(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 天然黏土层是否连续稳定B. 地下水埋深C. 填埋场区域是否位于活动中的断裂带D. 包气带渗透系数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
A. 低温堆肥法B. 厌氧堆肥法C. 绝热堆肥法D. 好氧堆肥法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关于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E.完善功能2.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D.示踪法E.遥感法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A.工程概况B.施工规范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E.替代方案4.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A.工程组成完全B.重点工程明确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E.其他分析5.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经验估算法D.收集资料法E.遥感方法6.P-T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地面风速B.日照量C.云量D.混合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7.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有()A.静风B.小风C.逆温D.熏烟E.海陆风8.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方面有()A.项目的特性B.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C.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D.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E.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A.保证率法B.典型日法C.换算法D.联合频率法E.点源叠加法11.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子有()A.烟气本身的性质B.周围大气的性质C.下垫面地形及粗糙度D.源强E.取样时间12.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E.其他方法13.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E.拟合曲线法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的指标有()A.生态学评估指标B.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C.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D.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评估指标E.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评估指标F.社会文化评估指标15.危险废物具有的特性是()A.腐蚀性B.急性毒性C.浸出毒性D.反应性E.传染性F.放射性16.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有()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B.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C.容易量化D.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E.方便环境监督管理17.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有()A.指标对比法B.分值评定法C.指标评价法D.类比调查法E.专业判断法18.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A.洁净燃烧技术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E.活性污泥法19.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要满足的要求有()A.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B.符合相关环保要求C.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排放D.方便环境监督管理E.节约环保设施运转开支20.如果采用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定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1小时平均浓度,必要的输入参数有()A.排气筒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B . 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C . 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D .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E . 该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例 1: 一河段的上游 来水 COD Cr (p)=14.5mg/L ,Q P =8.7m3/s ; 污水排放源强 COD Cr (E)=58mg/L ,Q E =1.0m 3/s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及指数考试题库大全

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报时间周期为24h,时段为当日零点前24h
B.实时报周期为1h,每个整点时刻后即可发布各监测点的实时报,滞后时间不应
超过2hC.日报数据不能用于空 Nhomakorabea质量达标评价
D.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的计算结果应全部进位取整数,不保留小数
答案:B
38.下列污染物在样过程中,用mg/m3单位显示浓度的是。()
A.30B.40
C.60D.80
答案:B
26.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的计算结果应保留
位小数。()
A.01
B.23
答案:A
27.要获得1h的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min。()
A. 40B.45
C.50D.55
28.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h。()
A.18B.20
()
A.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B.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
C.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D.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34.当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级时,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答案:B
53臭氧(O3)日最大8h平均的一级和二级浓度限值分别是μg/m3、
μg/m3。()
A. 100,160B. 160,200
C. 100,200D. 80,200
答案:A
54. PM2.524h平均的二级浓度限值是μg/m3。()
A. 35B. 70
环境影响评价_河海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影响评价_河海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的总体答案: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2.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论述,不正确的是()答案: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执行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信用管理对象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的失信记分实时累计达到限制分数的,信用平台将其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并将相关情况记入其诚信档案。
限期整改期限为()个月,自达到限制分数之日起计算;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的期限为()年,自列入“黑名单”单位达到限制分数之日起计算;在信用平台的公开期限为()年。
答案:6,2,54.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应当()答案: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审批部门应当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答案:606.用于计算污染产生量的物料衡算法是基于()。
答案:质量守衡定律7.某企业年工作时间250d,废水日产生量为1 000m3,经厂内预处理COD由2000mg/L消减至400mg/L后接管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COD为50mg/L。
该企业的COD排放总量是()。
(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COD排放限值为60mg/L)答案:12.5t/a8.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逐条阐明影响的性质、强度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是()答案:列表清单法9.答案:一维稳态模型10.单一河段处于恒定均匀流动条件下,假定某种可降解污染物符合一阶讲解规律,降解速率K1沿程不变,排污口下游20km处的该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下降50%,在排放口下游40km范围内无其他污染源,则在下游40km处的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浓度下降()。
答案:75%11.危险物质危险性分级由()决定。
环评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评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企业利润B. 减少环境污染C. 促进经济发展D. 预防和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 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项目规划B. 环境影响分析C.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D. 所有以上3.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目的是:A. 收集公众意见B. 增加公众对项目的了解C. 确保项目顺利进行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组成部分?A. 项目概况B. 环境现状分析C.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D.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是:A. 《环境保护法》B. 《环境影响评价法》C. 《水污染防治法》D. 《大气污染防治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环境影响评价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
7.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阶段,需要________,________。
10.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包括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12.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13. 描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流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5.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及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16. 假设你是一名环境影响评价师,请分析一个新建化工厂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环评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C5. B二、填空题6. EIA7. 预防为主、综合评价、公众参与8. 预防和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9. 公开信息、征求意见10. 《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三、简答题11.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预测和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题:A声级温度层结环境风险评价环境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流程大气环境现状评价的信息及获取途径多因子指数评价的数学方法计算:水环境评价:模型,对渔业的影响?大气:下方向45°,2浓度最大的地方和浓度除了大题以外的所有大致看大题重在理解计算绪论1、环境:在环境科学中:①一个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的周围的自然状况或物质条件②影响个体和群体的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2、系统具有的五个特征:1集合性——(系统是由若干个部分结合而成)2关联性;——(每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3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特点的功能)4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5整体性——(系统内部的联系和关系要服从整体的要求)系统按照成因可以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但是生态系统不等于环境系统3、环境质量:既指环境的总体质量(综合质量),也指环境要素的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4、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估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的学科。
{环境质量参数:用环境介质中的物质的浓度来表示。
}5、环境评价的分类:1按环境质量的时间属性分: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2按环境要素分:综合评价(涉及区域所有重要环境要素)、单要素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
3按评价的区域类型分:行政区域评价、自然地理区域评价。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对某一区域某一历史阶段的环境质量的历史变化的评价,评价的资料为历史数据,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发展趋势。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利用近期的环境监测数据,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是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环境规划的基础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噪声、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人文景观、人群健康等3)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重要决策或开发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免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6、环境影响评价:意义:1不可替代的预知功能2导向作用3调控作用目的:在开发活动或决策之前全面的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并提出减免措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做到:①适应所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②对各种替代和管理方案进行比较③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④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⑤能为决策提供信息分类: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分析和调查正式工作阶段: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报告书的编制阶段:汇总分析数据和资料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
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影响预测的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7、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分类管理4评价以工程项目和污染影响为主备用大题:1.你如何理解环境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人类以外的自然环境具有工作价值,能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木材和其他工业原料,甚至可以作为欣赏对象。
而环境本身也具有独立于人类的价值,即内在价值。
我们遇到的生态系统无论是有机体部分、无机体本身或由集体组成的群落,他们的组分是用网格形式排列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正是不同层次的形形色色的生命系统的网格共同维系着地球上各种功能的运转,保证了生命的持续繁荣。
我们不能砍掉生命之网的任何一个环节。
由物种进化论可知,大多数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死去,这对于所涉及的个体是“恶”,但这对于它所属的物种或生态系统的繁荣是必要的,是“善”。
当然,这种“善”是完全独立于人类的利益,即它们具有自己的内在价值。
从伦理上说物种具有内在价值,应该受到人类的尊重,无意或有意的引起一个物种的灭绝是不道德的。
2.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论述:1工作等级的划分2评价大纲的编制3工程分析4所在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6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篇章:第二章环境评价基础知识1、环境保护标准:是指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订的标准的总称,简称为环保标准或环境标准。
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国家和地方两级)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只有国家标准)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执行四类两级,四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两级: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同时还有一些行业标准。
(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1、大气环境标准体系2、水环境标准体系3、部分其他环境标准)2.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基准有何区别?是什么?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订的标准的总称。
是什么?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对待定对象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水平。
(比如2超过0.155对人有健康影响,这个值为——)区别:环境基准是依据科学实验的结果制定的,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影响。
而环境标准则是环境管理部门根据环境基准,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条件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规定。
它是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结果,是环保法规的执法依据。
3、污染源:是指向环境排放或释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污染物:是指任何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或能量。
污染源分类:1按污染源的产生性质分: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2按污染源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分:大气污染源(点、线、面源)、水体污染源(地面、地下、海洋污染源)、土壤污染源、生物污染源;3按污染源性质分:物理性污染源、化学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4按生产行业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
(根据污染的产生过程: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4、环境评价模型:环境质量指数模型、环境质量分级模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半定量模型5、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建立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建立评价集找出因素论域和评价论域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综合评价6、主要污染物的确定标准:将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大小排列,从小到大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列为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的确定:将污染源按等标污染物负荷和排列,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源)7、污染源评价方法:(1)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负荷比(2)主要污染物的确定(3)主要污染源的确定8、环境评价数学模型:单因子评价指数、多因子环境质量分指数、多要素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非指数评价模型:类比调查法、列表清单法、生态图法、矩阵法备用大题判断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污染物的确定:将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的大小排列,从小到大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列为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将污染源按等标污染负荷排列,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列为主要污染源。
(;P:等标负荷比,G:年排放量,S:评价标准3)(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定义: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是其污染物的等标负荷之和∑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为该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污染物占工厂的等标污染负荷比∑污染源占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多因子环境质量分指数时,有哪几种计算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多因子环境质量分指数对每个待评价的环境要素,对该要素中的多个因子的单因子评价指数进行综合,将多因子目标值组合成一个单指数。
计算方法是对多个因子的单因子评价指数加权后,再将其综合。
1)加和型分指数:将多个具有可比性的单因子评价指数加和后得到的综合指数。
(1)简单加和式环境质量分指数:将多个单因子评价指数简单加和的综合分指数。
n参与该环境要素分指数综合计算所涉及的评价因子的数目,对应的单因子评价指数∑(2)矢量加和式环境质量分指数:将多个单因子评价指数进行矢量加和√(∑2)(3)加权加和式环境质量分指数:根据不同评价因子的环境特性,对每个单因子评价指数乘以权值系数后进行简单加和或矢量加和。
各单因子评价指数对应的权系数。
∑∑或√(∑2/∑)与简单加和相比,矢量加和更能突出较大者的贡献率。
2)幂函数加和型分指数:将多个具有可比性的单因子评价指数进行加权加和后去幂函数方式映射得到的综合指数(∑)b分指数反映各单因子评价指数加权加和的结果,结果的数值范围更符合指数设计者的要求。
由于分指数最终还要进一步综合成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幂函数加和型分指数在后续处理上不如一般加和型分指数的环境意义明确。
3)兼顾极值的加和型分指数。
不仅考虑的平均值,还适当兼顾中的最大值√[(22)/2 ] 或√(·)(补充:单因子评价指数:第i种评价因子在环境中的观测值,第i种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是无量纲数,表示某种评价因子在环境中的观测值相对于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程度。
1)采用环境质量标准绝对值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数:主要针对环境中的污染物。
表示对应污染物的超标倍数,越大,第i 种因子的单项环境质量越差。
1,环境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2)采用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值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数:针对非污染生态因子。
植被生长量、生物量等,植被标定生长量、标定生物量等,标定生长系数、标定相对生物量等3)采用环境质量相对百分数作为单因子评价指数:景观生态学评价和生物多样性评价。
H景观多样性指数,m景观类型数,某类型景观所占百分比面积∑(·)4)采用经验公式直接计算的单因子评价指数:根据实测资料中污染参数与污染危害的关系,建立类似经验公式的指数计算公式。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是最简单的环境质量指数,只能代表单个环境因子的环境质量状况,不能反映环境要素以及环境综合质量的全貌,但它是其他环境质量分指数、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基础。
)6.专家调查法直接求解权重系数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有何共同点和差异?应用专家调查评分法确定权值这种方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
由于专家对分指数中各种环境因子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能够根据评价的目的、范围、等级和规模给出各种环境因子在分指数中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最终确定各因子的权值。
层次分析法是基于专家评分法的,与之相比,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层次性。
该法数量少、评分花费的时间短、计算工作量小、易于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大气环境质量评价1.大气有什么成分组成?大气层垂直分布是怎样的?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水汽、悬浮着颗粒(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以及大气污染物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