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的七种典型模式及其主要做法
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目前,通过创意的手法(包括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的元素)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仅仅停留在农产品生产的创意,局限于农业本身的产业链,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市场开拓的创新还不够,农业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的运作、创意农业巨大的产业体系等尚未有效开展,结合国内外现有做法和经验,就发展创意农业的基本模式总结如下:一、资源转化为资本模式资源转化为资本模式是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在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形式。
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本身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可以通过创意转化为推动其发展的资本,另一方面,各类社会文化资源也都可以通过创意与农业相融合,成为新的发展推力。
这一模式在农村发展中已经比较普遍,通常融入到农业节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各类新业态的发展之中。
以创意产业的手法将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
如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耕文化博览馆和各种相关文化活动,扩大市场知名度,促进发展。
例如大连在种玉米前便设计好迷宫图案,按图种植,当玉米长高后便成为国内首创最大的玉米迷宫,结合农家乐,吸引了大批旅游者,也创造了新的价值。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农业品种、农耕活动丰富多彩,可以编撰、演绎各种故事。
发展创意农业就要以故事力来活化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能为农业带来增值的资本。
此外,还可以结合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生产活动等,以“秀”吸引消费者。
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秀”已成为产品和服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要“秀”出古往今来的农耕文化,秀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
以“秀”增强感染力,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实现增值。
例如上海南汇的桃花节,桃子节,余姚的杨梅节等都有精心策划的各种文艺表演,既提升了桃子、杨梅的价值,吸引了大批旅游者,也借文化力推销了许多产品。
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业创意发展模式

序号
发展模式
主要特点
示例
1
农业资源替代
利用充裕资源替代紧缺资源,或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色列的设施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
2
创意农业产品
通过科技、包装、栽培等创意手段,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璃西瓜、盆栽果菜、异型果、晒字果等。
3
农业过程利用
将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有趣或教育性环节剥离并展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8.2
资源明智利用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微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弃物,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8.3
创意农园区
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各类创意农业主题公园和农业观光园区。
8.4
农业文化创造
挖掘和传承农业文化,提升农业的文化内涵。
巨网捕鱼项目、茶园采摘加工过程展示等。
4
创意农业景观
利用农业生产环境打造独特景观,提供观光旅游服务。
上海奉贤菜花节、美国的玉米迷宫等。
5
农业节庆开发
依托当地主导产业,结合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发节庆活动。
北京平谷桃花节、南京国际梅花节等。
6
农业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并转化为生态产业。
农业文化节、农耕文化体验等。
8.5
农业空间拓展
拓展农业功能,将农业与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农家乐、农业教育基地等。
8.6
都市农园
在城市或近郊区域发展小型农业园区,满足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需求。
城市屋顶农场、城市社区农场等。
创意农业案例

创意农业案例一、背景介绍在当代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传统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高农业产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创新的农业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思维和经营模式,通过引入现代科技与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创收机会。
二、可行的创意农业案例1. 城市屋顶农场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紧缺问题,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然而,利用城市屋顶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城市屋顶农场可以采用垂直农业种植方式,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精细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城市屋顶农场还可以与周边的餐饮、物流等企业合作,实现直供模式,提供新鲜、有机的农产品。
2. 智能农业温室传统农业温室存在着能耗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而智能农业温室则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调控。
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合理的调整,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智能温室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种植、农药施放等操作,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风险。
3. 城市垂直农场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有限,而垂直农场可以利用垂直空间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种植架构,利用LED光照和水培等新技术,实现高效的作物种植。
垂直农场还可以与城市的建筑物和地下空间充分结合,提供城市居民的蔬菜需求。
同时,垂直农场还可以通过适度规模化经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4. 农业共享经济平台农业共享经济平台是将农业资源和需求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平台。
通过此平台,农民可以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实现去中间化,提高农民的利润。
同时,平台还可以提供农业机械、土地等资源的租赁服务,帮助农民降低投入成本。
此外,平台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提升其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三、创意农业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提高农业产能:创意农业引入了现代科技,通过智能化管理、精细种植等方式,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效率。
创意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

创意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一、创新模式1.农业+旅游模式这种模式将农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开发特色农业、农村生态旅游等方式来促进乡村振兴。
例如,农家乐、民宿、草原牧场等旅游项目与农业生产一体化,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吸引城市人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为乡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种模式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品种等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应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遥感技术等手段来监测农田水肥情况、灾害风险、农产品质量等信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
这种模式将农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开展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方式来挖掘与扶持农村文化。
例如,挖掘薰衣草、石榴、柿子、油菜花等乡村景点的文化内涵,打造旅游路线,提升旅游吸引力,增加乡村经济收入。
二、创新路径1.注重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创意农业要注重发掘农业的全产业链价值,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创新发展新产品,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业附加值,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财富。
2.注重科技创新创意农业还要注重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
此外,还要鼓励农民自主创新,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探索新技术,推动创新发展。
3.注重扶持农村文化创意农业要注重扶持农村文化,发掘农村传统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提升农村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创意农业要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创意农业的主人翁。
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类型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主要类型通过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园主要项目的功能和特点分析,总结出以下7个类型:(1) 农园观光型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等为主,建立了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农业公园、市民农园或租赁农园等,如朝阳区的朝来农艺园、昌平区小汤山的灿烂阳光少儿农庄、海淀区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
其中朝来农艺园就是集高科技蔬菜生产、农业生产教育实践、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
通州区徐辛庄镇的东果牧场推出了“周末农人”系列活动,向城里人出租菜田、果树,承租者可以在此种瓜点豆,为果树施肥剪校。
(2) 农园采摘型利用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菜园、瓜园、花圃等,供游客人园观景、赏花、摘果,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取的果 ( 花 ) 农生活和享受田园风光。
如顺义区举办的西甜瓜采摘月活动,游客亲自采各种西、甜瓜 38万公斤,并带动销售2800万公斤,综合收入达 1 亿多元。
怀柔区乡间情趣园,以果花观赏、果实采摘为主,并建有伊甸园幸福林基地,建园三年来平均每年接待 30 万人次。
门头沟区的瑞丰花果园、龙泉香杏园、妙峰山樱桃园等,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 渔场垂钓型利用水库、池塘、渔池等水体进行垂钓、驾船、滑艇、食水鲜和水上娱乐等内容的水域旅游活动。
目前,北京市拥有专供垂钓的水面面积 2500 多亩,可供四季全天候垂钓的大型垂钓园、棚 11 处,经营垂钓的单位共400多家。
怀柔县虹鳞鱼养殖、垂钓点已有30多家,已开发水面 70 余亩,虽仅占全县总水面的 0.4%, 其效益却占到渔业效益的87.8%,每亩水面综合盈利5-8 万元。
朝阳区蟹岛度假村则以垂钓稻田蟹为主要特色。
(4) 畜牧观赏符猎型利用牧场、养殖场、狞猎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乐趣。
如房山蒲洼乡野生动物饲养场和狞猎场、延庆县康庄跑马场等,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5) 森林旅游型以森林区优美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来吸引居民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和进行休闲、度假、森林考察、避暑疗养等健身活动。
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

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创意农业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模式,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
一、创意农业的定义和特点创意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将农业生产与创意产业相结合,创造出独具创意和艺术性的农产品。
创意农业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性:创意农业注重创新,通过创造新的品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产品设计,提供独特的农产品。
艺术性:创意农业强调产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让消费者既可以享受美食,又可以欣赏艺术品。
可持续性:创意农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无公害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产品设计:创意农业通过设计独特的农产品,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农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例如,以水果为原料制作各种动物、植物等造型的水果篮,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可以充分展示农产品的美感和观赏性。
农产品包装:创意农业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通过精美的包装,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将蔬菜和水果包装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如动物、花朵等,不仅增加了产品的观赏性,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农产品推广:创意农业通过创新的推广方式,将农产品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等合作,将农产品与艺术品相结合,举办农产品艺术展览,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农产品定制:创意农业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农产品。
例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作个性化的水果篮、蔬菜盘等,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农产品体验:创意农业注重消费者的体验,通过农产品的触摸、品尝等方式,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农产品的魅力。
例如,农产品观光园、农产品体验馆等,让消费者亲身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
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的七种典型模式及其主要做法

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的七种典型模式及其主要做法1.休闲农业模式休闲农业是将乡村农业转型为以休闲旅游为主导的产业链条。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打造农家乐、民宿等休闲旅游设施,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举办丰富多样的农业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制作农产品等,让游客全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供农业科普教育。
2.农产品加工模式农产品加工是将农产品加工成更具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利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加工农产品成各种品牌产品,如果酱、蜜饯、果干等;-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市场推广方面进行差异化策划,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环保农业模式环保农业是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发展绿色通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浪费。
4.农村旅游模式农村旅游是将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农业生产等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制定农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发展乡村精品旅游线路,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建设农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5.互联网+农业模式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引进智能化设备和传感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业生产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6.小农户合作模式小农户合作是小农户之间的联合,共同享受农业发展的红利。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经营农业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制定合作计划,明确成员的权益和责任,确保利益的平衡;-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小农户的农业技能和经验。
休闲农业开发的七种创新模式附案例

休闲农业开发的七种创新模式附案例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6年第12期1 都市田园特点:通过土地流转,在城市周边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养殖区域,并融入休闲、娱乐等元素,同时打造田园风光以吸引受众。
作用:满足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的心理;带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城市功能;是发展休闲旅游度假一个很好载体;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的问题。
案例:北京国际蓝调庄园。
以种植蓝莓为主线,提出“蓝色浪漫”的休闲文化创意,突破传统手法,根植于农业特色水果种植,成功的将休闲娱乐功能融入农业生产中,并使其与传统农家乐旅游区别开来。
2 农业综合体特点:在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服务功能,以农业为依托,集合工业、旅游、创意、研发、商贸、储运、地产、娱乐、会展、博览等3种以上的相关产业为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经营的同时,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产业综合体。
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传播现代农业理念,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形成产业集聚、功能互补的良好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案例:延庆农场强调以农业为载体,立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将衍生产业与休闲度假功能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北京市大区域农业综合体开发的一个典型案例。
3 田园城市特点:可以是一个乡镇、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园区,在规划上却满足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功能,而农业是作为提升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版块;国内侧重于对城市周边乡镇的改造,使其保留农业田园元素,在不破坏当地风土环境的前提下打造出具有城市功能的乡村田园。
作用:是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重要手段;它提升了区域的城市功能和地块的品质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保留了田园元素,维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案例:北京都市田园带、成都的198、提出打造田园城市和优美小镇的西安等等,通过这种更新拓展,城市将得到新的发展空间,带动了城市的休闲化开发与升级和人居生活的极大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的七种典型模式及其主要做法
内容提要:近些年,北京郊区创意农业的发展迅猛。
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总结了郊区发展创意农业的七种模式,即“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波龙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平谷桃产业链条开发”创意模式和“百里山水画廊”空间集群发展创意模式、“大兴农业"区域品牌开发创意模式和“公园式农业”主题创意发展模式.
主题词:北京,创意农业,模式,做法
自2004年北京市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以来,北京郊区以创意为理念、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以观光农业为切入点,创造出了具有文化附加值、生态附加值、科技附加值和服务附加值较高的,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需求的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园、创意节庆活动、创意融合产业、创意农食文化等类型,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本文试图从一些北京郊区发展创意农业的典型案例来总结创意农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一、“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
“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以下简称香草园)位于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汤河村,其核心区占地面积300亩,主要种植了薰衣草、紫苏、马鞭草、洋甘菊等世界200余种珍贵香草品种,是北京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香草种植园,是一个集养生、度假、休闲、体验、艺术创作、婚纱摄影、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也是集“现代都市型农业"、“情景式休闲度假”与“文化创意产业"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模式。
香草园以创意为切入点,以爱情为主题,浪漫为形式,通过对香草文化的包装和利用,极力塑造普罗旺斯式的浪漫氛围,打造“长城脚下的普罗旺斯",创造了创意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
香草园的多元创意表现在:
1、主题创意.香草园突破了传统农业园区种植果树、农作物,以观光、采摘为主打的经营模式,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运用地理纬度,全球选取差异化主题,避免因趋同现象导致的不必要竞争。
根据纬度相近区域气候环境相似这一地理变化规律,创新性的以纬度作为主要定题指标,在全球范围内选材。
北京密云县处于北纬40°3´,与以香草种植闻名的法国普罗旺斯(北纬43°31´)相近,经过实地考察,并在古北口镇种植香草试验田取得成功,最终选定香草为主营项目。
异国风情的引进实现了差异化,创造出北京一项新的具有唯一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资源,开发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浪漫、时尚元素。
2、经营创意.第一,目标群体锁定中高端市场,有效地规避了与传统农业竞争,赢得了独特的市场占有率。
香草园根据其建设经营内容,市场定位于中高端消费群体,特别是主要服务于新婚夫妇、情侣、摄影爱好者、写生画家、商务游客等特殊客源,目标群体明确,满足了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与传统农业的低价竞争,还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第二,项目策划了DIY(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又译为自己动手做,亲身参与)旅游体验活动,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来影响消费行为,增加收益。
根据香草园建设目标,划分了“香草体验休闲”和“汤河亲水休闲”两大功能区,开发了“五大香草休闲”、“四大爱情体验”和“汤河亲水休闲"三类旅游产品,使游客不仅能感受异域乡土风情,还能亲身参与制作、体验香草文化.
第三、以移动式自宿营地代替固定的客房,既新颖实惠,还解决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
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用地不足已成为共同的发展瓶颈。
一般地,餐厅、客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非常有限,明显不能满足客源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阻滞了产业向纵深发展.而香草园充分利用了游客渴望零距离“拥抱”香草的心理,创新性的用帐篷营地解决了住宿问题.一来营造置身花海、抬头望月的浪漫氛围,二来还能宣传香草的驱蚊作用,同时以每顶帐篷租赁150元的实惠价格,吸引游客.第四,开发了香草系列时尚产品,既增加了香草作为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还增加了香草的
文化附加值。
香草园开发了多种香草时尚产品,如根据普罗旺斯古法手工制作的干花、香包、香袋、精油、香水、香皂、蜡烛、薰衣草花草茶等。
这样,不仅满足了游客“购"的意愿,而且农产品由此成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
3、营销创意.第一、以“唯一性旅游资源——长城脚下的普罗旺斯”为主要吸引物.唯一性旅游资源是客流量的保障,打造唯一性旅游资源离不开创意,成功的创意关键是和谐。
法国普罗旺斯的香草象征无限浪漫,中国长城象征坚贞永恒,二者是两国的标志性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用统一的爱情主题有机融合在一起,创意出了观赏性强的唯一性旅游资源——长城脚下的普罗旺斯。
在法国只有香草没有长城,在中国只有长城而没有香草。
但在密云的香草园则既有长城又有香草,将香草的浪漫与长城的永恒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因此,这一营销创意,激起了中外游客来此旅游的欲望。
第二、以联合经营为手段,与专业婚纱影楼公司签订合约,保障香草园的基本收益。
为开发香草园的多元效应,与北京傲视婚纱摄影公司独家签约,年租金收益达80万元。
通过租赁婚纱摄影场地的形式,既保障了香草园的基本收益,也有效为香草园做了推介宣传。
与此同时,通过婚纱摄影公司的客户挖掘和培育出了一批香草园的潜在客源。
二、“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
景观农业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同审美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其突出的特征是用美学价值表现来自农作物的观赏价值和农作物的特征结构,包括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农耕与田园、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活以及现代高科技农业带来的惊奇与对未来的展望。
这种新型的农业景观除了满足生产功能之外,同时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增加。
植物迷宫是景观农业模式的一种.
植物迷宫模式依托特色种植和主题游乐等绿色田园和迷境吸引力,通过高度情境化、休闲化、体验式的游憩方式设计,以休闲体验式的田园旅游为市场卖点,将农业特性与旅游业以及拓展训练巧妙的进行结合,使市民、青少年在享受自然风光、农业风情,了解农业科普知识的同时,进行娱乐、休闲和健身,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产业融合性,为农业的功能开发和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有创意的思路和样板。
位于昌平区小汤山镇土沟村的四季蔬菜观光主题园-—“京承碧园”利用四个温室设计了春意盎然踏青园、姹紫嫣红瓜果园、金秋十月赏菊园、寒冬保健菜园四个景观园和一个蔬菜迷宫。
在春意盎然踏青园,主要利用品种选择、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技术,采用栽培床下沉倾斜(栽培床南高北低,倾斜30度,形成立体效果)等措施,建成了包含奥运五环、奥运单项运动标志、红旗飘飘、吉祥彩虹、月亮弯弯等景观的奥运主题景区和美丽的祖国景区.在姹紫嫣红瓜果园,利用蔬菜树式栽培、无土栽培、嫁接、盆栽、植株造型、品种选择搭配等多种栽培技术,采用观光道下沉(下沉80厘米)等措施,突出设施蔬菜现代栽培技术,扩展温室空间,提升景观效果.建成了包含芳香蔬菜坛、阳台菜园、百瓜飘香、番茄树林、绿色世界等景观。
在金秋十月赏菊园,主要利用不同色彩品种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技术,采用栽培床下沉倾斜(栽培床南高北低,倾斜30度,形成立体效果)等措施,建成了金龙腾飞景观.在寒冬保健菜园,选用板蓝根、藿香、黄芩、叶用枸杞、藤三七等22个品种药用保健蔬菜品种,采用不同图案,结合盆栽,形成了高低搭配的艺术化栽培的景观效果。
蔬菜迷宫:建于2007年4月,占地约2亩。
以竹竿为主体材料,由高到低为主体层次,内设凉亭、手动遮阳设备,种植作物达30多种,主要以四方位(分别由冬瓜、西瓜、南瓜和北瓜指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五味(香瓜、甜瓜、苦瓜、辣椒、鱼腥草分别代表香甜苦辣腥五种味道)、六型(南瓜、丝瓜、苦瓜、砍瓜、蛇瓜、瓠瓜)、七色(红梗叶甜菜、橙色彩椒、黄色番茄、绿茄子、青色苤蓝、白梗叶甜菜、紫色紫苏)为主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