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看法
家长不要去否定孩子作文

家长不要去否定孩子作文英文回答:As parents, it's important to be mindful of how we communicate with our children,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efforts. One common mistake that parents make is to immediately criticize or negatetheir child's written work, such as an essay or composition. However, it'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negative impact this can have on a child's 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When parents dismiss or criticize their child's writing, it can create a sense of inadequacy and self-doubt. Instead of fostering a love for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this kindof response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frustration and reluctance to continue trying. It's important for parentsto recognize the effort and thought that their child hasput into their writing, regardless of any grammatical or structural errors.中文回答:作为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在谈论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努力时。
孩子叛逆期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许多的青少年甚至是儿童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叛逆行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听家长的话,你让他干啥他越不干啥,偏要和你反着来,一下子和家长的关系变得特别糟糕。
面对这些现象,家长该如何疏导与应对呢?一、多和孩子沟通他感兴趣的事多创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欢太过刻意的谈话,特别是教育式、道理式的、指令式、强制式的谈话,要多融入孩子的世界,在玩与娱乐中和孩子沟通,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和孩子建立一个比较融洽顺畅的沟通氛围,然后再把你的想法融进去。
二、不要极力否定孩子的想法叛逆期的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必定有一些差异,不要一遇到不统一的意见和看法,就极力否定孩子,否则,还没等你说你想说的,沟通的大门已经关上了,如果反复出现几次这样的现象,也许孩子永远都不想和你沟通了。
要跟孩子一起心平气和的商议解决双方差异的方法,孩子也有判断能力的。
如果双方差异大,父母也别太着急,用耐心和事实慢慢的和孩子进行解释。
减少差距,尽量避免过多的冲突。
三、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转变和孩子相处的方式。
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家长必须先冷静下来,好好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找出孩子变化的原因。
不要以强硬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反叛。
这时候的孩子就像紧绷的橡皮筋,你越是用力,他们的反弹会越加厉害,因此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对孩子的行为不要以暴制暴,这是不可取的。
也可以从学校老师或者孩子身边朋友那里打听一下孩子近的反常原因,必须先找到症结所在,才可以慢慢找出化解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叛逆行为,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们也应该找到恰当的处理方法。
晨曦洛阳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可以适当放开对孩子的限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无疑使是最重要的那个角色。
所以在孩子青春的“叛逆期”里,家长也要时刻关心陪伴,用爱和关怀帮助孩子化解叛逆,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篇一

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郑浩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
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不上号。
道理上讲,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就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
基本正确就我个人的体会,简单一点的方式还是有的。
只是照做,一点不用想的方法,当然不现实。
还是需要尽量少的理念配合我们的行动的。
这些理念是:1.孩子的任何感觉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也就是他认为是有道理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你不对来讲道理。
2。
孩子的许多不对是我们的判断,客观上我们也不一定对。
3.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可以并存的,不需要分个对错的。
4.孩子的行为只要:1。
不伤害自己,2。
不伤害他人,3。
不与环境有大的冲突。
都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教,尊重孩子的感受。
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有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
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
虽然孩子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最有效的成长途径。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最有效的成长途径了。
首先,我理解引导并不是要孩子简单的听我们的,而是要引导出孩子的想法和看法。
如果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和家长的一致,那自然就是听了话了,一切没问题。
如果孩子的想法、看法和我们的不一致,是不是就要引导孩子像我们的靠拢呢?这其实是明天要说的,这里暂且先用。
就是对于那些基本的、普遍的、已有社会认可的对错结论的事情,我们是需要做这样的引导。
比如:三种伤害。
而那些我们自认为是对是错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急于将我们的认识通过引导的方式,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
因为我们的灌输,会是孩子的认知受到限制,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就会受限。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回头想想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的。
这种情况不仅孩子成人了回头会发现,就是孩子还小,也时常会有的。
教师,不要轻易地对孩子“盖棺论定”

教师,不要轻易地对孩子“盖棺论定”尽管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需要一些“重要他人”,但人这一生中,你永远比别人评价的重要,而过往的人,永远比你设想的还要三心二意以及无足轻重,所以,孩子,不要小心翼翼让别人定义你;成人,也别早早地棱角分明地定义一个孩子。
托马斯.曼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不要为别人不能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愤怒,因为你自己也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个人。
”既然如此,我们不能成为别人轻易地定义的那个人,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把学生“喂养”成一个“我就是我”,给学生更多的适合于他自己的“维他命”,应该成为教育中最重要的视点之一。
真的,请骄傲地做你自己,而不要小心翼翼让别人定义你。
有多少孩子,为了成为大人所希望的“真理的标杆”,为了符合“成人视角”下的那个“理想模式”,轻易地就改变了自我精彩的本色,甚至否定了那个真正的自我。
生长中的“杂音”或“不和谐音”一旦被“屏蔽”,孩子们开始变得“一模一样”,甚至开始褪去生命应有的光芒,逐渐萎缩或暗淡,就像一位专家所说的一句话:“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
”的确,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人长成高大的银杏也罢,长成挺拔的杨树也罢,长成美味的丁香树也罢,都是独一无二的。
大自然中‘花鸟鱼虫’的成长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小孩的成长也都没有标准答案。
”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轻易地就让别人来盖棺论定呢?“这孩子真笨,什么功课都不好!”这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老师对他的评价。
当爱因斯坦的父亲问学校校长,爱因斯坦将来该从事什么职业时,校长毫不掩饰地说:“干什么都一样,他长大后绝对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定义或评价曾经在爱因斯坦的心中留下了一些深深的划痕,但对爱因斯坦而言,那是激励,是明悟,更是动力。
前不久,我的一个侄女曾经用“走火入魔”四个字形容她的一个同学。
原来,这个同学从小喜欢阅读、写作,以至于走路吃饭都“书不离手”,除了书,别的任何事都不曾入她的眼、进她的心。
人前不可以说孩子的坏话,不要让你的这些话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消极地评价孩子就已经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而在人前消极的评价孩子则还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中国人是一个自谦的民族,自谦的范围很广,凡是和自己有关事情都可以拿来谦虚一番,当着别人的面,不仅不夸奖自己的孩子,反而谦虚的说自己的孩子差,当孩子表现得不如自己意时更是如此。
但是,我们谦虚的时候却忘记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从小就有,但并不完善,而家长说话时自以为是谦虚,但并不知道,你这样的自以为是的谦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却认为你是真的不喜欢他,自己真的做错了,真的不好,而心里平添许多忧虑,又严重挫伤了自尊心,从另一个角度说,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你这样揭短以后,他怎么在小朋友面前做人孩子的心理和意志都还很脆弱,他们最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一样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贬低的语言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记得粉碎,无地自容。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采访杜鲁门的母亲,记者称赞道:”有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的自豪“,”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同,”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是我感到自豪“,”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杜鲁门的母亲回答说:”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这才是正确的对待方法,对孩子怀有良性的期待和肯定,而随意的不负责任的否定,会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别说做总统,就连挖土豆儿大概都做不好,孩子有时做的事情并不能另父母满意,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有不足,作为父母就不能急于否定孩子的能力,而是要对孩子有信心,抱有良性的期待,鼓励孩子。
一句话让孩子觉得你时时刻刻都因他而自豪,这种良性期待会使他做事更加有自信心和积极性。
有些孩子之所以表现越来越差,原因有两个。
一是孩子本身气不平,觉得妈妈经常说他是伤了自信心,自尊心,另一方面,妈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孩子习惯性地认为妈妈说什么都是正确的,既然妈妈都说自己没记性,那自己就一定是没记性,什么都记不住,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孩子自信心受挫,对自己的记忆力没信心,对学习也没多大兴趣,实际上。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早恋?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早恋?1、家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家长在对待孩子谈恋爱这件事时,不要把自己放在审判者的位置,而应该站在孩子朋友的角度,平和耐心的了解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对于孩子的问题和疑惑,要通过分享自己青春期时的故事和现在的认识来引导孩子自我思考,从而使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谈恋爱这件事。
2、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加强情感沟通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尊重他们在生活中的合理要求,这是取得孩子尊敬和信任的前提。
在尊重的同时,要倍加关心孩子,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应及时地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总结教训,耐心地做好疏导工作。
3、加强对孩子性教育大多数家长羞于与孩子谈“性”,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只能从其他途径获得性知识。
而这些其他的途径往往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或者书籍,这样就会误导孩子对恋爱和异性的认知。
孩子在谈恋爱时就可能轻率的做出不正确的举动,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与异性交往时,要坦诚的和孩子讲述性知识,尤其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
4、家长要理解孩子家长要从各方面理解孩子,尤其要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只有家长以平等、真诚、信任地态度出现,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才便于找出问题地症结。
真正地教育并不是口头上地说教,而是人与人之间地相互接触和交流。
孩子早恋的原因:1、情感趋势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异性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会讨论班上好看的男孩或者女孩,也会讨论到自己感觉有好感的人。
也因为这些让孩子对早恋越来越好奇并且会产生想要尝试的心理。
2、对父母的模仿孩子很多行为是父母的反射,很多孩子知道是因为爸爸妈妈相爱结婚才有的自己,所以从小时候过家家开始会模拟父母的关系。
在稍微长大后会潜意识寻找自己喜欢的人,并且模仿父母的行为,也就产生早恋。
3、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会上网,看到各种花边新闻和文艺作品,这个时候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对恋爱行为进行简单的模仿。
【心理教育】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心理教育】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导读]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心理卫生,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
培育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行贿孩子,必须使孩子从小晓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无法享用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力孩子搞一些无法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就是由顺利慢慢培育出来的,胁迫他们搞力所不及的事情,只可以压制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蒙骗和不必要地教唆孩子,威吓孩子可以失去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劝诫,孩子就不能顺从了。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称赞孩子,孩子处事获得了成绩,略表赞赏即可,过分称赞可以并使孩子渗入沽名钓誉的不当心理。
另外,赞赏必须针对具体内容的事,使孩子晓得自己优点的同时深感你的赞赏就是真挚的,而不是虚的、逗他的。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不要在孩子遭遇困境时不闻不问,必须协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展开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必须协助孩子度过难关,但不是替代他们度过难关。
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
不要轻易否定,,,作文

不要轻易否定,,,作文篇一:典型议论文不要轻易说不不要轻易说“不”人贵在自信自强,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只是我们登上胜利顶峰的踏脚石。
只要自立自强,胜利的光环终归你所有。
所以无论面对着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我信我就能。
(亮观点)要成功就不要轻易说“不”。
成功的甜头只属于敢于尝试的勇者,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轻易说“不”,那么他就不可能抓住成功的机遇,更没有机会登上胜利的顶峰。
在04年雅典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如果在落后0:2的劣势下泄气,没有勇于挑战对方的信心,那么胜利就永远无法成功获得。
如果你要成功就不要轻易说“不”,一定要勇往直前,勇于挑战。
(为什么)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
那些轻易说“不”的人就等同于懦夫,他们对人生毫无大志与目标,他们不敢想,不敢做,只是一味蜷缩在生活的角落,一辈子都见不得光。
只有那些凡事勇于挑战的人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他们的天边才会挂上绚丽的彩虹。
中国小飞人刘翔从不向困难说“不”,他勇于挑战,凭借着自我的毅力与自信,他摘下了奥运赛场上的桂冠,他的人生绚烂多姿。
如果你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只要迈出自信的第一步,彩虹就是属于你。
(为什么)学会坚持就不会轻易说“不”。
坚持就是胜利,只要你学会坚持,你便不怕艰难险阻。
抗战打了8年,解放战争打了3年,就是因为战士们学会了坚持才不会说“不”,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怎么样)学会自信就不会轻易说“不”。
只要我信我能,在面对困难就不会投降,因为自信是我们的能量来源,只要充满自信,我们就会敢于迎接挑战。
当年越王勾践就是凭着自信才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即使面对着千军万马的吴军,他从没有轻易说“不”。
(怎么样)只要坚持,你便成功;只要自信,你便活得精彩,在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
(在困难面前,我们只有这样做,就能成功,就会精彩。
再亮观点!)【名师点评】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这样的立论是切合题意的,文章立意正确了,那么所建立的框架也就无可挑剔,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看法
1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当孩子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就要鼓励说:你的看法有道理。
2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看法和想法,不要驳斥他们的意见。
另外,对他们所看到、听到、想到的,要予以相信,千万不要以为都不对。
有一个叫兰兰的孩子,听到父母在商量要把她送重点中学去读书,她不感兴趣,就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不在意读重点学校。
只要我努力学习,在普通学校一样能读出好成绩,而且费用比重点学校低。
”爸爸表示赞同地说:“你的看法有道理。
我们商量以后再做决定,好吗?”“你的看法有道理”这句话,是父母对孩子发表的经过自己思考后提出的见解的肯定,孩子会从肯定中觉得自己的思考还有正确的地方,会促进孩子对其他事物的正确判断,增强孩子的思考力。
作为父母,应该积极地鼓励孩子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并要给予重视。
当然,孩子的某种观点或看法也许有失偏颇。
这也不要紧,家长可以首先肯定孩子正确的一面,同时再善意地提出欠妥的地方。
有一位父亲时常到城里去做生意。
一天,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放学后,就想去城里看爸爸怎么做生意。
走到半路上,正巧碰到了爸爸,孩子就问:“爸爸,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收摊儿了?”爸爸悄悄地说:“一会儿城管要来查,我就早回来了。
”孩子听后,没有吱声,父子俩一路无语。
回到家中吃晚饭时,孩子对爸爸说:“爸,我想你还是去办一个
经营执照再做生意,这样才不违法,老师都给我们讲过的。
今天你就去办吧?”爸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妈妈表态说:“孩子,你的看法有道理。
但今天不行了,明天吧。
”爸爸这时也点了点头说:“对,我明天就去办这个照,以后做生意心里就踏实了。
看来,我们的孩子比爸爸还守法!我还真得向你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