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公路桥梁养护检修通道设置技术及管理规定(试行)》
桥梁常见的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桥梁常见的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本文对引起桥梁病害的常见种类和主要成因以及相应的措施, 如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混凝土、桥面铺装和裂缝等进行了具体的归纳和总结, 并对主要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对施工技术、桥梁运营期间的监测及养护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桥梁;病害;成因;措施Analysis of BridgeCommon Disea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auses of common species and diseases caused by the brid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s the Ministry of the structure, the upper structure, concrete, cracks, etc. deck pavement and concrete and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causes of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proposed .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al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work during the bridge has some significance.Key words:Bridges; disease; causes; measures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别、巩固国防等方面,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ng slope withbush in karst area1贵州省地方标准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ng slope withbush in karst area主编单位: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准部门: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2年月日2012年贵阳2前言本规范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下达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规范编制任务的通知》(黔建科通〔2011〕352号)的要求,以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编单位,会同9个单位共同编制完成,广泛征求了各有关专家、单位意见,经多次研讨、修改,审查批准执行。
本规范共8章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稳定性评价、材料、设计、施工及养护、质量检验、验收和维护等。
本规范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检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寄交主编单位,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主编单位: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边坡生态防护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3贵阳市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站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晁建强陈宗强陈人福曾奕辉赵福滨阮正陈梦晖王文华鲁迟杨寅须六平袁盛华主要审查人员:毛方益田勇许家强夏思阳李万里邹天才童印佩曹卫峰孙锐锋姚军4目次1 总则 ..................................................................... ......... 1 2 术语 ..................................................................... ......... 2 3 基本规定 ..................................................................... .. (5)3.1 一般规定 (5)3.2 边坡类型 (5)3.3 防护方式 ................................................................ 6 4 稳定性评价 ......................................................................84.1 一般规定 (8)4.2 调查 (8)4.3 勘察 (8)5 材料 ..................................................................... . (10)5.1 一般规定 (10)5.2 锚固件材料 (10)5.3 注浆材料 (11)5.4 护坡构件 (11)5.5 喷播材料 .............................................................. 13 6 设计 ..................................................................... . (15)6.1 一般规定 (15)6.2 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设计流程 (15)6.3 坡面整理 (15)6.4 护坡构件设计 (16)6.5 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设计 (17)6.6 植物种子选配设计 ..............................................196.7 喷播 .....................................................................196.8 排水设计 (21)57 施工及养护 ....................................................................227.1 一般规定 (22)7.2 坡面整理 (22)7.3 护坡构件布置 (22)7.4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 (23)7.5 养护 .....................................................................24 8 质量检验、验收和维护 (25)8.1 一般规定 (25)8.2 质量检验验收 (25)8.3 维护管理 .............................................................. 26 附录A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27 附录B 坡面类型及锚固件规格......................................... 28 附录C 植物种子选配表 ...................................................29 本规范用词说明 (30)引用标准名录 ......................................................................31 附:条文说明 ......................................................................3261 总则 1.0.1 为利用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保护喀斯特地区自然坡面和工程坡面,促进我省边坡生态防护及石漠化综合改善工程技术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加快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张竹彬

02
思想指引
031
8/22/2021
牢固树立“五 大发展理念”
实现公路建设健 康可持续发展
06
建设目的
04
以资源节约、 生态环保、节
05 能高效、服务
提升为主要特 征的绿色公路
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
19
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 方面、各要素的关系,实现在 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十二五”期, 组织开展三批 次累计30个绿 色低碳公路主 题性项目,里 程累计达到 4249km
8/22/2021
9
提出背景—公路自身发展
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u 公路设计理念不断提升
u 公路建设思路不断转变
u 公路建设品质不断提高
u 路网运行更加高效
以绿色公路建设为切入点,统筹各要素
能高效、服务提升”四方面实现突 破
最终目的 实现外部刚性约束与公路内在供 给之间最大限度均衡
16
绿色贯穿公路建 设全过程
设计期—系统设计
•填挖控制、路面再生 •降低路堤、集约节约 •动物通道、湿地保护
运营期—低碳运营
•车辆运营、尾气排放 •节能降碳、ETC采用 •完善服务、智慧管理
规划
建设前—科学规划
5
提出背景—公路自身发展 u “六个坚持、六个树立”
8/22/2021
6
提出背景—公路自身发展 u “五化”工程理念
8/22/2021
7
提出背景—公路自身发展 u 科技示范工程
8/22/2021四川雅泸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 8
提出背景—公路自身发展 u 绿色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3.0.。
1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包括公路的总体工程(路基、桥梁、隧道、交叉等工程)和沿线设施(收费、服务、监控通信、养护等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包括辅道、支线和链接线的用地面积3。
0。
2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公路公里长度编制计算。
公路公里长度是扣除隧道长度(当有隧道工程时)滞后的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公路工程项目的公路公里长度乘以总体指标,并根据不同情况按本章和本建设用地指标第九章的规定进行调整,即为项目的总建设用地面积.3。
0.3 当公路工程项目由不同技术等级或不同路基宽度的路段组成时,应根据不同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
0。
4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I类II类和III类地形区分别编制.当公路工程项目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形区时,应根据不同地形区的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总建设用地面积.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3。
0。
5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一般不应超过表3。
0.5—1~表3.0.5—6的规定I类地形区高速、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注:表中桥梁跨径长度比例是桥梁跨径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比例III类地形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注:表中整体式路基比例和分离式路基比例分别是整体式路基长度和分离式路基长度占路基总长度的比例。
I类地形区二、三、四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3。
0。
6 当时机公路工程项目的路基宽度与本章指标编制采用的值不同时,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应按表3。
0。
6进行调整。
3.0.7体指标应按表3。
0.7进行调整.准为高速或一级公路,且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体交叉和天桥密集时,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可按系数1.05~1。
1进行调整。
3。
0.9 本章指标中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用地指标按非干线公路编制,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所规定的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可分别按系数1。
雅泸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与应用

立 柱在 浇筑盖 梁 时应预埋 , 埋深 30m 0 m。
长结 构横 向振 动 周 期 , 少横 向抗 震 力 ; 外 , 塑 减 另 弹
性挡 块通过 反复 的弹塑 性循 环变 形 , 散地震 能量 , 耗
4 小 箱梁 、 T梁 纵 横 向 防震 缓 冲 装 置
如 图 2~图 4, 箱 梁在 纵桥 向 、 桥 向均 设 置 小 横
可取 =0 0 20 。 .0 0
本 线路 位于安 宁河地震 带 和鲜水 河地震 带交 汇 部 位 , 活 动频繁 , 地震 滑坡 、 崩塌发 育 , 岩石地基 主要 为昔格 达地层 砂岩 。地震抗 震 设 计烈 度 : ; 9级 设计 安 全等级 : 一级 。 桥梁结 构 缓 冲抗 震 设 计 采 用 钢 筋 机 械 连 接 、 T 梁、 小箱梁 纵 、 向弹 塑性挡 块 、 向连梁 装置 、 横 纵 检修
雅 泸 高速 公 路桥 梁 抗 震 设计 与应 用
廖 哲, 李岳 桃
( 阳市公路桥梁基建总公司 , 岳 湖南 岳阳 4 40 ) 1o 0
摘
要 :阐述 了雅 泸 高速 公路 桥 梁缓 冲抗 震 设 计 的 几项 举 措 , 举 了钢 筋机 械 连 接 、 列
梁、 小箱 梁纵 、 向和桥 台缓 冲抗震 、 向连 梁装 置 、 横 纵 检修 通道 的设 计原理 及应 用 。 关 键词 : 公路 桥 梁 ; 冲抗 震 ;抗震设 计 缓
立柱 与横 梁 、 梁 与 横梁 搭 板之 间采用 焊 接 连 横
接。
f
2 %
f
二、
/ 橡 块 / 垫
__— — 一
2 %
0
l
l
贵州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JTT52/05—2019贵州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设计指南(试行)2019-09-30发布 2019-09-30 实施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发布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贵州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设计指南(试行)主编单位:贵州省公路局参编单位:遵义市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批准部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实施日期:2019年09月30日2019 贵阳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省公路建设成就瞩目,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成为西部地区第1个、全国第9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2017年实现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运率达100%,到2019年6月实现30户及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
作为上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下连通村公路、通组公路的县乡公路,有力地支撑了大规模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的实施,但是大部分县乡公路路面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通行能力较差,服务水平大幅下降。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提高县乡公路通行能力,补齐县乡公路短板,改善路网结构,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省公路局依托从江县乡道Y004打瑞河至党扭公路、镇宁县县道X465押浪至简嘎公路两个试点项目,总结设计、检测、施工经验,并结合我省县乡公路建设实践,特制定《贵州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设计指南(试行)》、《贵州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试验检测指南(试行)》、《贵州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试行)》用以指导全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建设工作。
本指南为“设计指南”,立足于改善县乡公路路面通行条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排水设施、绿化等,在路况调查与评定、病害原因分析、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分析及设计方法,指导全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的设计。
本指南共分为8章4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引用技术标准;4技术状况调查检测与评定;5路基处治设计;6路面设计;7其他设计;8施工图预算;附录A路面弯沉标准值计算方法;附录B轻型交通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组合类型;附录C施工图设计文件建议目录;附录D主要现状调查表。
山东路政管理规定

山东路政管理规定山东省公路路政条例 21日上午10点,《山东省公路路政条例》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南郊宾馆举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传亭讲解了《山东省公路路政条例》作为山东省的地方性法规,在立法中的创新和突出特点。
张传亭指出《条例》是山东省第一部路政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结合国家《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在山东省的贯彻实施情况和近年来山东省公路路政工作实际,吸收和借鉴了外省(区、市)公路路政管理的有益经验和先进立法成果,在坚持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细化了上位法的一些规定,创设了一些新的规范,体现了较强的地方特色。
一是突出了服务便民原则。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安全、舒适、快捷出行的需求,《条例》将服务放在首位,将服务与监督专设一章,规定了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及人员、公路经营企业的服务职责,凸显了“交通管理”向“交通服务”转型。
二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法规化。
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是山东省交通部门在全国公路养护管理检查中向全国展现的亮点。
规定加强公路两侧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禁止新建学校、货物集散地、大型商业网点等沿公路平行扩建,明确了编制城市、村镇规划时涉及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要事先征求公路路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三是强化保安全、保畅通。
严格涉路工程建设的许可条件,确立了涉路工程建设双审制。
要求穿越公路修建的公路桥梁,应当设置必要的检修通道和设施,禁止其他任何设施穿(跨)越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
四是强化地方政府的职责,明确路政经费保障机制。
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加强对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并要求乡镇政府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在公路路政管理经费上,明确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解决了税费体制改革以来路政管理经费的来源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路政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路管理,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公路项目工程规划项目建设用地规范标准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3.0..1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包括公路的总体工程(路基、桥梁、隧道、交叉等工程)和沿线设施(收费、服务、监控通信、养护等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包括辅道、支线和链接线的用地面积3.0.2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公路公里长度编制计算。
公路公里长度是扣除隧道长度(当有隧道工程时)滞后的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公路工程项目的公路公里长度乘以总体指标,并根据不同情况按本章和本建设用地指标第九章的规定进行调整,即为项目的总建设用地面积。
3.0.3 当公路工程项目由不同技术等级或不同路基宽度的路段组成时,应根据不同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
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0.4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I类II类和III类地形区分别编制。
当公路工程项目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形区时,应根据不同地形区的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总建设用地面积。
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0.5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一般不应超过表3.0.5-1~表3.0.5-6的规定I类地形区高速、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注:表中桥梁跨径长度比例是桥梁跨径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比例III类地形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I类地形区二、三、四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3.0.6 当时机公路工程项目的路基宽度与本章指标编制采用的值不同时,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应按表3.0.6进行调整。
3.0.7体指标应按表3.0.7进行调整。
准为高速或一级公路,且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体交叉和天桥密集时,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可按系数1.05~1.1进行调整。
3.0.9 本章指标中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用地指标按非干线公路编制,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所规定的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可分别按系数1.1和1.05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贵州省公路桥梁养护检修通道设置技术及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省内公路桥梁养护检修通道的设计、施工、维护及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负责拟定公路桥梁养护检修通道有关设置技术及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
营运管理单位为在役公路桥梁养护检修通道的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
第三条新建的特殊桥梁、大型桥梁、重要桥梁应设置养护检修通道,在役桥梁宜增设或完善养护检修通道。
第四条公路桥梁的养护检修通道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贵州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引用的规范或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交公路发〔2007〕336号)公路长大桥隧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若干规定(交通运输部2018年3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现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现行)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现行)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现行)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现行)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现行)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现行)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现行)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结构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现行)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912-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现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现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现行)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五条本规定中养护检修通道特指设置在桥梁上的检查爬梯、检查平台等为桥梁养护人员巡查和检查工作提供通行和检查作业的平台等固定设施,包括桥头锥坡平台和踏步,不包括临时和可移动式检修平台设施,及桥下养护通行道路。
养护检修通道的功能,主要考虑满足养护人员(携带少量检查设备)检查通行的需求。
第六条新建桥梁应贯彻“可到达、可检测、可维修、可更换”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后期养护需求,应按本规定要求设置桥梁养护检修通道,可根据表1重点检查部位对应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表1 桥梁养护检修通道需到达的重点检查部位注:对于索梁锚固区、正交异形板焊缝、吊杆吊点等部位,如利用检查天车,天车上应布置升降台。
(一)养护检修通道作为桥梁的重要附属设施,应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进行灵活的总体布置,遵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耐久的原则进行设计。
如设置梁底检查车时,可与养护检修通道统一规划设置。
(二)养护检修通道设计,应重视爬梯和平台的布置和衔接方式,方便养护人员安全通行和在平台开展工作。
(三)养护检修通道不应侵入桥下或桥面上的交通净空限界,不得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
第七条养护检修通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30年。
第八条养护检修通道的设计安全等级为三级。
第九条设计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第三方(检查养护不相关人员)进入养护检修通道。
检查平台紧临高速铁路时,临近侧宜设置防抛网。
第十条养护检修通道应核查防雷电需要,如有必要应按照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进行雷电保护设计。
第十一条养护检修通道应在醒目位置设置限重标识及警示标识,标识设置应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的规定,标识可按图1示例进行设置。
图1 标识设置示例第十二条进入养护检修通道的作业人员,应遵守养护检修通道的限载规定。
高处作业时应遵照现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要求进行安全防护。
进入结构内部空间作业时,应注意通风和携带手电筒等辅助设备。
第十三条检查平台、检查爬梯、连接件设计时应计入检查工况,并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耐久性设计。
养护作业时,人员数量不宜超过5人,携带装备总重量不宜超过300kg。
第十四条检查平台和爬梯结构材料宜选择普通钢材;栏杆的立柱和扶手可选用钢筋混凝土或普通钢材;特殊条件情况下,也可选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
选用选用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相应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十五条在役桥梁增设养护检修通道时,应对既有结构和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安装空间进行评估;若其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十六条钢构件防腐宜采用热镀锌处理,防腐寿命要求10~15年。
质量和技术要求应满足现行《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912)、《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结构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等规范的规定。
第三章总体设置规定第十七条特大跨径桥梁主桥、引桥之间的伸缩缝下方应留有可供检修人员通行的空间,临空侧应设置栏杆。
第十八条桥梁支座养护检修通道的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支座养护检修通道设置条件:1.墩高≥10m的一般桥梁,满足下列任一条件时,应设置支座养护检修通道。
○1纵坡度≥3.0%○2横坡度≥3.5 %○3斜度φ≥30°2.特大桥梁、特殊桥梁、钢结构桥梁与组合结构桥梁,均应设置支座养护检修通道。
(二)支座养护检修通道设置方式1.旱地桥墩,当10m≤墩高≤20m时,宜设置地面向上的养护检修通道,墩柱上宜设置检查爬梯,墩顶宜设置检查平台。
2.墩高>10m的涉水桥墩或墩高>20m的旱地桥墩,宜设置桥面向下的养护检修通道,从桥面护栏侧向下宜设置检查爬梯,墩顶宜设置检查平台。
3.若桥墩为过渡墩,应在墩四周设置检查平台;若为连续墩,应在单侧设置检查平台;若为固结墩可不设置检查平台。
检查平台需在架梁前安装完成。
第十九条桥塔应设置养护检修通道以满足对空心塔柱内部、横梁、塔顶索鞍或塔上锚点等关键部位的检查需求,应按下列规定设置:(一)与桥面同高度处塔柱周边宜设检修平台。
(二)悬索桥和斜拉桥采用空心塔时,空心塔柱内应设置人行爬梯和工作平台等,并配备照明及防火设备,有条件时尽量采用电动升降梯。
(三)悬索桥和斜拉桥的塔柱一般较高,采用人行爬梯方案时,检查爬梯应分段设置,并设置休息平台、安全防护罩等。
分段和平台的设置应满足现行《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 3)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条不能从侧面抵达桥台支座的桥台锥坡应设置踏步,锥坡较高时宜设置锥坡平台;类似情况的在役桥梁应增设踏步。
第二十一条山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及连续梁桥宜设置从桥面向下的养护检修通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跨≥200m的刚构桥,应在跨中设置养护检修通道。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梁的墩梁连接三角区及上下弦交汇处应设置养护检修通道。
主梁设置体外预应力时,宜设置到达锚固处的养护检修通道。
(二)新建连续刚构桥及连续梁桥,箱内净高≥1.5m时,应设置出入箱梁内的检查人孔。
对于大跨或多联箱梁结构,宜设置多个人孔以满足养护检查的需要。
对于多箱结构,每个箱室宜单独提供通道,并在不同箱室之间设置连通道。
(三)特别重要的桥梁,箱内净高<1.5m时,宜设置箱内视频快速检查系统。
可通过在箱梁内部安装轨道和沿轨道移动的摄像设备,实现对箱梁内表面的检查。
第二十二条钢结构主梁养护检修通道的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钢结构主梁包括钢结构梁桥、拱桥及缆索体系桥梁中的钢梁,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混合梁中的钢梁部分。
不同桥型或不同桥面宽度的钢结构主梁,通常采用多种构造和截面形式,如钢箱梁(单箱室、多箱室)、分离式钢箱梁、钢板梁、钢桁梁等。
(二)新建钢结构桥梁,构造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主梁的养护维修作业空间要求;对于有可能受到水、潮湿空气或其它腐蚀性物质侵蚀的部位,应从构造上预留检查、养护及维修的空间和条件,满足主要构件可检查、可维修要求。
(三)一般情况下,钢箱梁上部结构应设置检修作业平台的重点部位包括:重车道作用下的U肋与盖板的角焊缝,横隔板与U肋的T形焊缝,顶板与底板的对接焊缝,U肋对接的嵌补段焊缝;钢桁梁应设置检修作业平台的重点部位包括:工字型连接节点焊缝、箱型连接节点焊缝、节点板螺栓或铆钉、钢-混结合部位等,主梁吊点锚固区,防震、减隔震构造(构件)部位。
(四)组合结构梁桥,宜通过设置纵向通长的养护检修通道,检查桥面板与钢梁的结合工作情况;钢箱梁与钢桁梁主梁宜通过设置纵向通长的养护检修通道以便检查构件连接部位、焊缝、高强螺栓和构造复杂部位的工作情况。
(五)钢结构桥梁一般梁底到地面高度较大,主梁宜设置纵桥向养护检修通道。
斜拉桥、悬索桥主梁宜设置纵桥向养护检修通道。
(六)纵向养护检修通道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第二十三条拱桥养护检修通道的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拱桥按照拱梁位置、主拱断面形式和布置、材料、主拱推力平衡方式等,存在多种拱桥形态。
养护检修通道的总体布置应充分结合具体结构和力学特点确定方案。
对于应力复杂、病害多发的主要构件关键部位应保证通道到达。
(二)主拱宜沿拱圈纵向设置养护检修通道,方便到达拱顶、1/4主拱圈处和拱脚位置。
宜结合主拱断面形式、检查人孔、横梁、平撑、主梁形式、材料等因素布设横向养护检修通道。
主拱外部宜预留猫道或移动吊篮的挂点,以便于外侧检修。
第二十四条主缆、斜拉索、吊杆、系杆等及其锚固系统养护检修通道的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斜拉索锚头的检查一般可借助索塔及主梁养护检修通道,必要时应配备专用的养护检修通道。
(二)悬索桥的索夹、吊索锚头,索鞍的养护检修通道应结合主缆、索塔的养护检修通道设置;锚室应设置可检测主缆各索股锚头的养护检修通道。
(三)拱桥吊杆的拱上端锚头应根据其设置方式和拱肋结构形式,在拱肋背部或内部设置养护检修通道;梁下端锚头的养护检修通道宜结合主梁的养护通道设置。
(四)大型桥梁的阻尼器等减隔震装置是桥梁的重要部件,宜根据其具体的位置,设置养护检修通道。
第四章结构与构造设计第二十五条结构设计采用的作用及其组合应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要求取用。
(一)永久作用:应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要求取用。
(二)可变作用:取考虑养护人员及检查设备荷载的工作状态时作为活载的检查工况。
活载按照《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 4053-2009)的规定取值。
第二十六条锚固连接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新建桥梁应通过预埋件固定检查平台与检查爬梯。
(二)在已建桥梁设置检查平台及检查爬梯时,应尽量减小对原有结构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