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重点学习“擦燃火柴”“冻死街头”这两部分,进一步感悟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2、学习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及对比反衬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和难点】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记得这三部分内容吗?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自己读,说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忍受着怎样的痛苦。
二、合作探究讨论质疑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吗?为什么终于抽出一根?2、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幻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填写表格3、幻象是由幻觉产生的形象,是并没有实在事物出现的虚假的感觉。
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幻觉。
小女孩从擦燃的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说明她长时间受冻挨饿,已经神志不清了。
任选一次最让你动感情的幻象,动情地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你的感受。
(如果能和小伙伴在一起学习,互相交流一下学习体会)4、自读最后一部分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请你试着从文章中找答案;查查工具书或参考书也可以。
你是否提出了以下问题?(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2)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人们只是淡淡地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5、看看你这两句话理解得怎么样。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6、这个命运悲惨的小女孩现在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想帮助她吗?三、小组合作点评质疑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做到因精彩而展示,因展示而学习),在展示过程中各小组可以提出质疑和补充。
1、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指导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及好处,突破难点。
2、交流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老师点拨总结升华: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们我身边,我想对她说: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们我身边,我会(怎么做):五、学习反思我的收获:需要改进的地方:六、知识梳理拓展延伸:关注世界,从各种媒体关注世界,通过各种媒体收集资料,寻找21世“卖火柴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learning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5篇教案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肯定要考虑文字表述规范,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让学生了解作者采用现实与幻想对比的手法,通过研读,懂得小女孩的幻想越美好,现实越悲惨。
3、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第二段,通过研读,体会幻想越幸福,现实越不幸。
教学难点: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介绍作者。
(教师相机介绍: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被后人称为“世界童话之王,我们阅读过的《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都出自于他的笔下》)(教师相机板书:安徒生)这么有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可要好好学习他的作品呀,同学们有信心二、检查预习,初读文意1、检查生字词师:课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让我们一起来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师幻灯出示: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饥饿学生要求注意的字形:兜字音:暖和暖和喷香)2、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能不能理清课文主要段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将课文的每个自然段用序号表示出来,同时思考:课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小女孩的幻想部分的?(教师相机板书:现实幻想)三、细读文本,理解升华(一)学习开头描写现实的部分师:轻声读文章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同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怎样?(学生自读,师巡视)1、教师相机出示语段:“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教师启发: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理解)(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赤着脚走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3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正稿.doc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含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读写哆哆嗦嗦、摇摇摆摆、暖和暖和、暖烘烘并能积累相应结构的词语至少两个。
(3)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4)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学习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课文导读:同学们,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现在就赶快来读一读这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吧!二、预习指导:(约15分钟)1、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及需要积累的词语或短语。
2、再默读读课文不少于2遍,边读边想:课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
3、再次默读课文,感悟小女孩的命运和作者寄予的情感,试着给文章分段。
现在让我来检测一下学习效果吧!预习检测(闭卷15分钟完成)1、我能默写下面的词语。
ydo Idn wei qun lie feng chu chuang2、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她在一座房子墙角里坐下来,幡(qudn, juan)着腿缩成一团。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tian, tian)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哽(pen, pe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3、我能照样子写词语,再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暖烘烘(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哆哆嗦嗦(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黑又冷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破折号表示:①解释说明的部分;②话题突然转移;③声音延长。
《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领悟故事的深刻思想内涵,初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了文内容,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结合具体语句、段落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已获得情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能读懂最后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在课本上标注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想深入了解的问题。
2.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3、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第四册第二单元《》,简要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想。
1.预习生字词(1)正确认读生字词(2)描红(3)熟练组词2.预习课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3)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文中标出小女孩幻想的内容。
有哪些感想?写在课文旁边。
4.写出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和自己的其他收获。
5、搜集有关安徒生的生平资料和作品。
二、课内探究(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1、一、导言揭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但是,你们想过吗?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大年夜,有个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课题)。
这篇童话是谁写的?(安徒生),他是丹麦著名的作家。
他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就明白了。
2、学生搜集资料,介绍作者。
3、导入文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目标1.全体同学综合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汇报交流预习收获,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教师点评,督促学习。
小组内交流1、有关安徒生的生平资料和作品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
2.难点:让学生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辛酸。
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他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
出示资料: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
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下才正式上学。
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检查预习:1、生字认读、词语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汇报(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刚才有几位同学都交流时都用到了“可怜”、悲惨这些词,你们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样的,看看书,哪个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读。
生:“可怜的小女孩”。
2、“可怜的小女孩”。
哪些句子描写了她的可怜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写出小女孩的可怜的?学生交流汇报a、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
(环境描写)b、“小女孩只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
(重点)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难点)
【预习导学】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看拼音,写词语。
duō suō chú chuāng wéi qún dōu zhe yìnɡ bì líng hún ( ) () ( ) ( ) ( ) ( ) 2、辨字组词。
乖( ) 厨( ) 蜷()梗()
乘( ) 橱( ) 倦()埂()
【合作探究】
★活动一: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然后再在小组中交流。
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弄清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并看到了不同的幻象。
小女孩几次擦燃了火柴?每一次都看到了些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样的?
★活动四:写作特色探究
这篇童话故事是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作品,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写作。
请你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并适时批注,想一想这篇童话故事哪些地方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地方写的是虚幻的事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导学测评】
读完文章以后,你一定有许多话相对小女孩说,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展开合理想象的写作方法。
2、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感受小女孩几次擦亮火柴时的幸福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出示小女孩画像,引入课题。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童话故事,这是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的小女孩,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播放课件现在,我们听到了呼呼刮着的寒风,我们看到了簌簌而落的雪花,就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就在这旧年的大年夜,小女孩衣衫破烂,赤着脚,蜷缩在墙角,身体在瑟瑟发抖。
二、变序学文(一)导读第三部分(出示小女孩含笑而去的画面)第二天早晨,雪止风停,太阳出来了,可是小女孩的命运如何?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大家看,小女孩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年龄,然而却被活活地冻死了。
打开课本,伴着音乐,让小女孩在我们的朗读中,充满无限同情的朗读中安息吧!(师生齐读)对小女孩的死,冷漠的人是怎么说的?然而这暖和的阳光下悲惨的一幕却深深地触动了安徒生爷爷,他由此产生了美好的想象。
(二)展开研读擦火柴部分1、朗读学习(1)教师指导理解第一次擦火柴的段落请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五至十一自然段,看文中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能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吗?第一次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
第二次是“她又擦了一根”。
第三次是“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第四次是“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第五次是“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了什么?用--划出(火炉),这一次的幻想给人什么感觉?(温暖)(2)指导朗读,体会含义,表达感情(出示课件)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同情)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自己的小手吗?(犹豫)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惊喜)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满足)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失望)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遗憾)(3)学生自主学习小女孩第二次至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题,读题。
3.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地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地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1)我会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暖()烧()梗()魂()愤()
援()浇()硬()魄()喷()
缓()绕()
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地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得通顺。
3.教师采取点学生读、学生自主读、整体朗读等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互评的办法进行评价(重点读小女孩擦燃火柴以后的部分)。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地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就学生汇报的生字进行再次地认读巩固;
2.对生字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教写,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3.让学生对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4.找出文中描写让你感动的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你的感情充分地读出来。
5.我会读。
蜷着火焰捏着橱窗哆哆嗦嗦闪烁灵魂哧暖烘烘火柴梗
6.我会填。
一()火柴一()马车一()香味一()灯
一()蜡烛一()火光一()星星一()墙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还想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吗?(想)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学体验: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作家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 自然段):
第二部分( -- 自然段):
第三部分( -- 自然段):
3.自学课文第二部分,看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并完成下列表格。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第一个“幸福”是指
第二个“幸福”是指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上面自学体验的问题,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2.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
1.学生自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再次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她的一双小手几(jī jǐ)乎冻僵了。
2)她想暖和暖和(huó huo)一下小手。
3)她没有挣(zhèng zhēng)到一个钱。
4)火柴灭了,喷(pèn pēn)香的烤鹅不见了。
2.课文内容我会填。
她赶紧擦着了(),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光,照得跟白天一样()。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这样()。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怀里。
她俩在()和()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地方去了。
3.我会填.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了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三次看到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四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
第五次擦然火柴是为了___________,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小女孩命运的____。
4.读课后第4题的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谈谈感想,试写几句。
六、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