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地理复习:中国的农业(共38张PPT)

2019高考地理复习:中国的农业(共38张PPT)

中国农业的发展思路:
1、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①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对粮食需求量大 ②由于种种原因,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③自然灾害频繁、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
• 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②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与质量 ③加强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
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区:
③青藏高原区:
④西北区:
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耕作方式
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南方:水田
农业生产特色
⑤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
①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中国的农业
人类利土地自然生 农 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 业 动物以获得产品的物 质生产部门(狭义、 广义)
1、种植业
(1)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2)耕作制度.耕作方式. 农业特色. (3)商品粮基地.商品棉 基地
2、林业.牧业.渔业
1.三大林区. 2.四大牧区.主要畜牧业品 种.牧业特色. 3.渔业的分布.
山地牧业 新疆细毛羊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牦牛 高寒牧业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渔业
⑴分类:①按生产方式分 捕捞(采集)业和养殖业 ②按生产水域分 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⑵分布:东南部季 风气候区和沿海 大陆架海区. ⑶生产条件:水域 广阔.市场广大. 交通便利.生产 水平和加工水 平高.有食鱼爱好
亚麻(中)
蕉麻(菲)
成都平原
太 出口商 品基地 湖 平 原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第六讲中国的农业(共45张PPT)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第六讲中国的农业(共45张PPT)

2020/6/10
17

我国商品棉
④ ①③ ②
基地分布
序号
商品棉基地

江汉平原
② 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

黄淮平原
④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南疆 ⑤ 2020/6/10 (全国最大棉花基地)
附近重要纺织工业基地 武汉
上海、无锡 青岛
北京、天津、石家庄 邯郸、郑州
乌鲁木齐 18
南疆绿洲区
2020/6/10
(1)九大商品粮基地:(南稻北麦)
2020/6/10
13
九大 商品 粮基 地
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
江淮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2020/6/10
14
序号 商品粮基地 主要粮食作物








2020/6/10

三江平原
春小麦
松嫩平原
春小麦
江淮地区 水稻、冬小麦
江汉平原
水稻
成都平原
水稻
洞庭湖平原
水稻
鄱阳湖平原
水稻
太湖平原
水稻
珠江三角洲
水稻
15
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粮基地
2020/6/10
成都平原
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16


2

4
1)东、西部的农业差异: (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农业(41张PPT)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农业(41张PPT)

(1)推断并说明这 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
律。
图像信息
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 (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具体位置, 影响分布的因素
2.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 棉(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 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 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黑龙江
南迁北移
辽宁 黄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
油菜分布范围
华南地区
(4)我国糖料作物分布
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吉林
南蔗北甜
甜菜 甘蔗
四川 云南
福 建台 广西 广东 湾
海南
(5)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 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太湖平原
闽南三角洲地带 珠江三角洲
基地类型
2.社会经济 因素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
3.技术因素
机械、良种、化肥 冷藏保鲜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延长了易腐烂产品的销售期
真题演练 文字材料
1.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
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纤维柔长,洁白光泽, 弹性良好),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 摘棉花。
小麦、水稻、玉米
2.经济作物
(1)油料作物: 花生、油菜 (2)糖料作物: 甘蔗、甜菜 (3)纤维作物: 棉花、黄麻

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共46张PPT).

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共46张PPT).

水源紧缺
植树造林、节水 农业
青藏高原河 雅鲁藏布江谷地、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
谷农业区 湟水谷地
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与我国东部相比, 热量不足
培育良种.大棚
焦点问题访谈
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 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我国的农业测试
1、我国的农业以 种植 业为主,主要分布在 半湿润和 湿润 的 平原 地区。以 秦岭---淮河为界,耕地类型北方为 旱地 ,
•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 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 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 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 位。
• 城市郊区畜牧业:
• 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 分化出来,而集约化成都很高的畜牧业。 一般主要为城市提供新鲜的乳、蛋、肉等 畜产品,饲养牛、羊、鸡或猪等。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 径
4、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粮食生产①是要我珍国惜种和植合业理的主利体用,每在一整寸个土农地业中,占切实 有的举生足活轻 资保重 料护的 。耕地 我地位国;,有因近1为3粮亿食人是口我,国粮人食民需最求基量本大。 目前,我②国要粮实食施产科量学居种世界田第,一通位过,改但造人中均粮低食产田, 产量还只提有高4单00位千面克积,刚产刚量达和到质世量界;平均水平。
在我国农业的分配比例中:种植业占 50%,牧业占35%,渔业占11%,林业占 4%。
一、种植业
我国种植业主要对象: 粮棉油麻、糖丝烟茶、果菜药杂
种植业可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的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经济作物 主要有棉花、油菜、甘蔗和甜菜等。
①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 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 1、影响条件 丰富,灌溉便利;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课件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课件

) 省 稻 小 甘 甜菜 区谷麦蔗
a 242 1.5 57.
.4
5
b 156 42.
18.
.7 3
2
2.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D料作物基地集中在华南地区 B. 全国性商品棉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 C. 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分散在各大农业区 D.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在南方丘陵山地
长江下游 滨海、沿
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商品棉基地:
华北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
平、江汉平原、南疆(长绒棉)
13
(3)油料作物 a、花生 生长习性: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砂质壤 土。原产巴西。生育期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 达180天。
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油菜:我 分国布在播长种面江积流域最大。的有“油北料移作南物迁,”主的要 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 地区
大豆:分布在东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17
(4)糖料作物 a、甘蔗
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需肥多,生长期长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18
b、甜菜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寒,耐旱,耐盐碱。
(人工林)
26
4、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 失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体系;防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 平原绿化工程;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27
5、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 辽宁等省)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区域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的农业 (44张ppt)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区域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的农业 (44张ppt)

A.长江流域 B.珠江三角洲 C.淮河流域 D.东北平原
甘蔗
甜菜
油菜 花生
冬小麦
水稻
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2 题。
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 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 )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2.图示区域最有特色的经济作物是( ) A.油菜、棉花 B.茶叶、柑橘 C.茶叶、甘蔗 D.棉花、甜菜
三、林业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主要包括横断山区, 耐寒的针叶树种相对最多,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及喜马拉 是我国唯一的大面积落叶松林地
雅山南坡等地区。这里山高谷深, 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林木 真是"一山有四季",所以树的种 蓄积占全国的1/3 类特别多。
东南林区
(多人工林) 西

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
B.湖北、湖南
C.山东、四川
D.江西、安徽
3、以盛产小麦和甜菜著称的省区简称是( )
A.台、粤 B.蒙、新 C.云、川 D.黑、吉
4、既是重要的稻米产区,又是我国商品棉基地,
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江汉平原
C.河套平原
D.辽河平原
巩固练习
5、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 )
A.松嫩平原
中国农业
知识链接----农业概况
1、概念 在土地上,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狭义农业:种植业 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
2、地位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为我们提供衣、食、用等生活资料 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高中地理课件:中国的农业PPT共62页

高中地理课件:中国的农业PPT共62页
高中地理课件:中国的农业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共15张PPT)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共15张PPT)

(三)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 年 一 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四)耕作方式
旱地
秦岭—淮河 南北方分界 线
水田
(五)特色农业
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坝子农业:云贵高原
(六)中国主要种植业区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小麦 水稻 棉花 花生 油菜 甜菜 甘蔗
种植业区
小麦 习性:耐寒、
耐旱、适应 性强
长我
城国
是小
春麦
o 40
小生
麦产
和以
冬冬
小小
麦麦
的为
分主
界。
线

水稻
喜温、 喜湿
喜温、 喜光
南疆地区
冀中南、鲁西 北、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喜温、 喜湿
喜凉、耐寒、 耐旱、耐碱
40 o
喜温、 喜湿
区域地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 义的农业包括: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一、种植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ຫໍສະໝຸດ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市场 交通 科技 政策
(二)分布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 湿润的平原、盆地和 丘陵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要产品:
六、中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主要问题
(1)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偏低: 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 (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抗灾能力弱、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 农业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小。 (4)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 如耕地减少、土壤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 减少、土壤污染等,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
纤维作物
棉花 花生 油菜 甘蔗
桑蚕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甜菜
主要知识点
水稻喜暖喜湿
熟制:一季稻、双季稻和三 季稻 水稻的分布:
南方(集中):长江流域(最 大)、珠江三角洲等华南各省、 台湾西部平原
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 地、东北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 西北灌溉区(宁夏平原、河西 走廊)
主要知识点
6、农业生产特色
①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⑤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
②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④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⑦立体农业 横断山区
⑥基塘农业

坝子农业
河谷农业
绿洲农业
基塘农业
三、林业:
1、森林作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 (1)经济效益:木材、造纸、橡胶(化工)、水果、 饮料、药材等 (2)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 护农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2、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 人工林面积世界首位;三北防护林 3、分布: 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第一大天然林) 西南横断山区(第二大天然林) 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台湾、福建、江西等山区) (人工林)
1.右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 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 顷),a、b省区分别是 ( B )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省 区
稻 谷
小 麦
甘 蔗
甜菜
a
b
242 1.5 57. .4 5 156 42. .7 3
18. 2
2. ( A. B. C. D.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糖料作物基地集中在华南地区 全国性商品棉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 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分散在各大农业区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在南方丘陵山地
根据下列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所示的地形名称: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
地处渭河平原、地形平坦 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暖温带,年降水量接近800毫米) 水源丰富(有渭河 及其支流),便于灌溉
A---黄土高原 B---渭河平原 C---秦岭山地
酸性土壤
5、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以秦淮为界)
耕地 类型 秦淮 以北 秦淮 以南 旱地 水田 粮食 作物 小麦 水稻 糖料 油料 作物 作物 甜菜 花生 甘蔗 作物 熟制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 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油菜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到 一年三熟;海南一年三熟
青藏高原区: 青稞
西北区: 长绒棉.甜菜.小麦
4、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 失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体系;防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 平原绿化工程;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5、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 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热带水果: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 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 海南还出产椰子—高温多雨的热带。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春小麦
冬小麦
春小麦 :长城以北地区
热量差 的地区 纬度高的地区 海拔高的地区
冬小麦: 长城以南地区
东北:春小麦——春播秋收 华北:冬小麦——秋播夏收
中国以冬小麦为主
注:商品粮基地: 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三江平原(春小麦)、松嫩平原(春小麦)、 三江平原 江淮平原(冬小麦)、太湖平原(水稻)、 鄱阳湖平原(水稻)、江汉平原(冬小麦、水稻) 松嫩平原 洞庭湖平原(水稻)、成都平原(水稻) 8 珠江三角洲(水稻) 江淮平原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中国的农业
1、概念:人类利土地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狭义、广义) 广义农业(大农业): 农、林、牧、副、渔 狭义农业(小农业): 种植业
按生产对象— 种植、畜牧业等
2、分类: 按投入多少— 密集、粗放农业 按产品用途— 商品、自给农业 3、生产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4、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 市场、交通、技术、政策、 因素— 劳动力等
商品粮基地
珠江三角洲
(2)纤维作物 a、棉花 生长习性:喜温 、喜光,生长期长
中国商品棉基地分布图
南疆盆地
华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 滨海、沿 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华北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 平、江汉平原、南疆(长绒棉)
商品棉基地
(3)油料作物 a、花生 生长习性: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砂质壤 土。原产巴西。生育期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 达180天。
四、畜牧业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分类: 牧区畜牧业、 农区畜牧业、 城市郊区畜牧业
2、牧区畜牧业
(1)四大牧区及优良品种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滩羊;(草原牧区)
草原牧业
山地牧业 新疆细毛羊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三河马三河牛
青海牧区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山地牧区)
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b、油菜
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 年来出现“北移南迁”的趋 势。
黑龙江
辽宁
黄淮海平原
南迁北移
四川盆地、
油菜分布范围
华南地区
花生: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 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 最多
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一年一熟
⑵分布情况: 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 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一 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耕作方式
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 南北方分界线 南方:水田
4、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水稻
粮食作物
小麦 玉米
图示我国为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种植面积。读图回答各题。
(1)①、②、③代表 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2)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根据我国农业 部2003年2月的 《优势农产品 区域布局规 划》,四种农 作物的优势生 产区域,如图7 所示。读图7回 答3—5题。
b、桑蚕 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 (最大)
长江三角洲
成都平原
亚麻(温带,中国) c、麻
蕉麻(热带雨林,菲)
黄麻(热带季风,孟)
3.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D

4.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 ) D A.自然条件 B.交通条件 C.劳动力因素 D.产业化基础
5.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C ) A.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D.缩小地区差距
玉米
生长习性:喜高温,适应性强,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玉米的产销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 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 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多万 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万吨,占全国34%左右。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 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 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 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 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 3) 油料 作物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 油菜: 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 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 地区 大豆:分布在东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4)糖料作物 a、甘蔗
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需肥多,生长期长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b、甜菜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寒,耐旱,耐盐碱。
2、发展思路
(1)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与质量 ③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本建设 ④加强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 (2)调整农业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3)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 (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销 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