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3.15课后达标训练与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达标训练与提升作业单元一(6套试题)非常不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最佳拍档】(第一单元)【基础篇】亲爱的同学们,又是一年春风绿,七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始了。
首先祝贺你又长了一岁。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五篇文章,它们文笔清新,风格独特,内涵颇深却又不觉艰涩,可读性强。
学习这个单元,在了解他人成长足迹之后,相信你能正确对待自己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首先搞清本文讲了谁的成长故事(整体感知),“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从哪些语段、词句中可以看出来?(画出重点语段、词句,并细细品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
比如,第二自然段)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在作者动情的记叙唤醒你童心之余,你该好好了解文中插叙的巧妙运用,找出作者引出往事回忆的文字,揣摩其妙处。
你再开动脑子想想,文中很多笔墨写小时被打的事,可文章的一根红线是对父亲的爱和父亲对自己的爱,这怎么解释?标题的双关意思你一定能弄明白,试试看。
小时侯,你们的父母就用童话这种文学体裁喂养你们长大,《丑小鸭》可谓耳熟能详了。
请你往深处思考一下:丑小鸭的故事对自己的成长有哪些启发?上初中以来,你拜读的新诗不多,有的可能一时还不太好理解,如《未选择的路》。
请别气馁,请你有感情的读好它,试着背下来,初步了解诗中的象征手法就可以了。
《伤仲永》的故事你听过吗?等你“诵其文,疏其意,明其旨”后,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和收获,相信你能替王安石写个续篇——《新时代的方仲永》,有信心吗?祝你成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可以学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或主旨;可以锻炼以词语、句子、标题等为切入口,对文章或语段的整体理解能力;还可通过谈启发和写续篇培养自己的感悟、想像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分“扩展类”、“体验生活类”和“心灵独白类”。
前两项要穿插在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后者要求学生坦露心迹,实话实说,写写自己的成长轨迹。
【提高篇】★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初试锋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后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1.4王之波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涉.足(shâ) 怀恋.(liàn) 欺骗.(piàn) 诱.人(yuò)B.伫.立(chù) 丛.林(cónɡ) 幽寂.(jì) 选.择(xuǎn)C.萋.萋(qī) 瞬.息(shùen) 清晨.(chãn) 忧郁.(yù)D.污染.(rǎn) 叹.息(tàn) 悲.伤(bēi) 延绵.(mián)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心儿永远_____________(憧憬渴望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______________(留恋怀恋怀念)(3)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_______________(行人人们旅人)的足迹。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B.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污染:本来指有害物质混入空气、土壤、水源等而造成危害,用在这个句子中说明这条道路很少有人走过。
C.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萋萋:形容荒草孤独寂寞,十分荒凉的样子。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绵延的意思,用在这里指这条路径延长。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B.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C.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C.《未选择的路》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后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1.2王之波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低哑.(yā) 花圃.(pǔ) 咻.咻(xiū) 白薯.(shǔ)B.哀.求(āi) 狼狈.(bâi) 栅.栏(zhà) 静默.(mî)C.玉簪.(zān) 廊檐.(yán) 恐惧.(jǜ) 衣襟.(jīn)D.骊.歌(lí) 示意.(yì) 麻渣.(zhā) 掸.子(tǎ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B.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C.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臃肿..着,声音是低哑的。
D.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3.综合性学习。
文中的父亲对英子要求非常严厉,父亲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班级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会。
假如你是策划人之一,请你按要求完成如下任务。
(1)依据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你简要介绍“狼爸”和“羊爸”和“林爸爸”不同的教育方式。
材料一:“狼爸”萧百佑坚信“棍棒底下出才子”。
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
但是,打之前要把道理讲清楚,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打得孩子心服口服。
打不是目的,是要通过打让孩子接受好的规矩,形成好的习惯,所以打只是辅助手段,要把握合适的尺度。
材料二:“羊爸”赖秋芳一向主张开放式教育,意在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意识。
他从不会规定孩子今天必须做完这个,明天必须完成那个。
他一般会把一项作业布置给孩子,要求孩子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可能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更久。
孩子做完后必须自己检查错误,然后自行订正,他会定期抽查。
材料三:林书豪家庭的做法和我们很多父母一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灌输他们很多知识和技能,甚至有时只是家长自己的梦想,把读书学习看成是发展成长的唯一道路。
七年级语文下册 3.14课后达标训练与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鉴.赏iàn 白皙.ī模.样mó滑稽.īB犹豫.ù简陋.òu 和蔼.ǎi 覆.盖fùC淹没.mò散.乱ǎn 活跃.ào 头颅.úD气氛.fèn 固执.hi 魅.力mèi 翘.起qi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博学多识一拍即合不约而同热烈激动B忘乎所以非凡魅力义愤填鹰声情并茂C惊叹不已才华横溢寻欢做乐贪图享受D极端荒谬不慌不忙密密麻麻激情满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
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B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
好看;美观C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敏锐D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
态度生硬,无可救药4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的横线上。
这张肥胖但很__________固执坚毅顽固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______ ______剪修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______ _____尖锐尖刻锐利的_________恳求探求渴求的目光。
5指出下列各句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2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3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然而总是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
6福楼拜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客人来访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全文看,对左拉的刻画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会有这种安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性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后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1.1王之波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uó) 桑葚.(shân) 鼎沸.(fâi) 绣.像(xiù)B.秕.谷(bǐ) 菜畦.(wā) 觅.食(mì) 竹筛.(shāi)C.锡箔.(bó) 博.学(bó) 脑髓.(suí) 鉴.赏(jiàn)D.蝉蜕.(tuì) 珊瑚.(hú) 收敛.(liǎn) 渊.博(yuān)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熟里去了。
B.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C.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D.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急等它走到中间去。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相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确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高枕而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后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1.5王之波

/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 )(2)收.族为意 ( )(3)宾客..其父 ( )(4)泯然..众人矣 ( )(5)或.以钱币乞之 ( )(6)贤.于材人远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得为众人/而已耶 B.今夫/不受之天C.或以/钱币/乞之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4.用原文填空。
(1)最能表现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七年”后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画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可悲可叹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后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 6.29王之波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 )、壮观瞻.( )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 )丽的一撮.( )毛,项鬣.( )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庇阴抖擞遒劲充沛B.窥伺驾驭羁绊妒忌C.繁殖颚骨眷恋妄然D.覆盖卑贱怆痍慷慨3.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
(1)它的教育以_________(丧失缺乏)自由而开始,以接受_________(驯服束缚)而告终。
(2)它的皮肤虽然很________(坚实坚固),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________(敏感敏锐)的。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 )(2)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
( )(3)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
( )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班内举行了以“说马”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马的知识,请你在此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吧!(1)【字体演变】下面是“马”字不同时期的字形,请按照汉字演变由繁到简的演变进程对其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
(2)【成语故事】根据下面这则故事,写出相应的成语,说说它的意思,并用它造句。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
①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 3.13课后达标训练与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3.13课后达标训练与提升作业新人教版一、双基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 )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péng( )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suì( )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 )重不可bī( )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 ),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头颅在熔岩倒落了的火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心里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 )(2)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 )(3)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 )(4)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
( )4.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贝多芬为什么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 3.15课后达标训练与提升作业新人教版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蒙乃.始就学( )(4)即更刮目..相待( )(5)及鲁肃过.寻阳( )(6)非复..吴下阿蒙( )2.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及/鲁肃过寻阳B.自以为/大有所益C.蒙辞/以军中多务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5.按要求默写。
(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为了让吕蒙多学一些知识,对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并没有直接写出吕蒙的进步,而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他所说的一句话表现出来的,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9~13题。
9.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 )(3)蒙乃始就.学( )(4)肃遂.拜蒙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美文品析(2012·宁波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14.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2)日月广明之道.( )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16.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17.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1)当道,当权(2)推托(3)于是,就(4)擦擦眼(5)到(6)不再是2.答案:(1)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2)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3.【解析】选C。
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4.【解析】选A。
“卿”指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答案:(1)吴下阿蒙刮目相看(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6.答案: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
7.答案: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8.答案(示例):(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
(3)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
9.答案:(1)古时王侯的自称(2)只(3)从事(4)于是10.答案:(1)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能不学习啊!(2)有志气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层次的理解能力。
阅读全文,分清文章写的两件事,一是孙权和吕蒙的谈话,二是鲁肃和吕蒙的谈话,即可回答。
答案:“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劝吕蒙学习。
第二层为余下部分,鲁肃与吕蒙交谈,见吕蒙才华大增,与其结为朋友。
12.【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在疏通这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孙权对读书的目的的看法。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罢了。
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
13.答案: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14.答案:(1)A(2)B15.【解析】选D。
A项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于是/才。
B项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把/根据。
C项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在/向。
只有D项加点词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
16.【解析】选C。
“呓”在句中的意思是说梦话。
17.【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吕蒙博览群书和梦中背诵《易经》两件事。
答案: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
附【译文】吕蒙来到吴国,孙权劝他好好研究学问。
他博览群书,并以《易经》为主。
他曾有一次在孙权身边喝得酩酊大醉,睡梦中忽然背诵《易经》一部,一会儿才惊醒。
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儿。
吕蒙说:“我在梦中见到了伏羲、文王和周公,他们跟我谈论国家兴亡之事,天地宇宙之理,没有不精辟绝妙;我没能参透他们深奥的言语,只是背诵原文而已。
”语惊四座,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