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赏析)
处世三大奇书《小窗幽记》、《菜根谭》和围炉夜话》全文赏析

处世三大奇书《小窗幽记》、《菜根谭》和围炉夜话》赏析一、《小窗幽记》赏析【原文】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译文] 人生如果总是期待着满足,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呢?在还未老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休闲,这才是真的休闲。
[赏析]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不乐。
知不知足很重要,是关系到人能否快乐的大事。
休闲,人所欲也,如果没有赚钱或者升职的内在动力,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休闲的,看看黄金周景区里的人山人海就可以知道了。
但很多人都会说:‚等我老了,退休了,就可以休闲了,现在很忙,离闲还早。
‛如何才是真正的知足与休闲呢?关键在于‚一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心不足则永远待足。
心知足,当下就会满足;人心不闲似陀螺,心不闲则老也难闲;心休闲,现在就是度假。
【原文】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译文】清醒的人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昏昏沉沉,没有一日不处于沉醉状态中。
好名的人迷醉于朝廷官位,好利的人迷醉于世间财富,豪富的人则迷醉于声色车马。
怎样才能获得一副警醒剂,使人人获得清醒呢?【评说】据说中山人狄希能够酿造千日之酒,人们饮了此酒会醉千日不醒,可见此酒后劲了得。
然而这种酒虽然能醉人千日,其醉却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真醉,是饮酒所得的情趣;二是虽酒劲很大,千日后也会醒来。
但是,世间之人沉醉于追名逐利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是无酒而醉,难有醒时,所以陈继儒公在此发出感叹,从哪里弄来一副清凉药让这些为名利、声色而醉的人们醒来呢?答案就在这本书中,陈公的《小窗幽记》就是一副让人清醒的良药,读了会使人击案叫绝,获益匪浅。
[作者简介]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
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
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菜根谭》全文及讲解

《菜根谭》全文及讲解名句译文赏析【1.念过不念功忘怨不忘恩】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大意】我对别人有过帮助或恩惠,不要常常念叨或记在心里,而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应当常常反省;别人对我的帮助或恩惠,应永远不能忘记,而别人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却应立即忘掉,不要放在心上。
【感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时候~得到了别人帮助而心怀感激之情,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是如果帮助了别人,自己心中又会怎样想呢?有些人认为,得到回报是理所当然之事,因此心中常常念叨别人应该回报自己。
还有些人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却常常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责任但是,如果别人不小心在某些地方得罪了自己,则会得理不让人,找机会报复别人。
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错误,应该得到及时纠正,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施恩于人,不图回报;受恩于人,不忘恩情。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这种体现人性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2.冷清者凉薄热心者泽长】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冷清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大意】大自然四季交替,气候变化多端。
春夏和暖季节.万物则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秋冬寒冷季节,万物则丧失生机,一派萧条。
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的变化一样,性情高傲冷漠的人,就像寒冷的天气一样让人无法接受,因此,他们所能得到的福分自然也就淡薄;只有那些和蔼可亲、性情温和的人,获得的福分和官位,不仅丰厚而且长久。
【感悟】人生如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有起有伏,有冷有热。
有些人生来性情高傲、待人冷漠,就像寒冷的秋冬季节,使人不易接近。
有些人则装腔作势,自认清高,平时总摆出一副高傲冷冰的面孔,不愿与别人接近。
这些人缺乏与别人合作的基础,缺乏朋友同事的友爱与温情。
不仅自己活得很累,而且时常给别人带来不愉快: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福分,自然也就远离这些人。
旷世奇书《菜根谭》中的经典名句及译文

旷世奇书《菜根谭》中的经典名句及译文旷世奇书《菜根谭》中的经典名句及译文《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1]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旷世奇书《菜根谭》中的经典名句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风不留声雁不留影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译文】当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风过之后,竹林又依然归于寂静而不会将声响留下;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时,潭面映出大雁的身影,可是雁儿飞过之后,潭而依然晶莹一片不会留下大雁的身影。
所以君子临事之时才会显现出本来的心性,可是事情处理完后心中也恢复了平静。
2、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
3、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译文】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4、谦虚受益,满盈招损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译文】攲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因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
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5、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译文】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
《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导读:读书笔记《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
——遂初堂主人序这本书想看许久,如今总算如愿,但未达预期之惊艳,主要还是因为内容过于偏向佛家唯心思想,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落后性。
但其中为人处世之言以及教人向善之语,还是有颇多积极意义的,佛学重在悟,写的都是简单的道理,但是自己不经历却是很难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吧。
书中涉及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人心善恶、因果报应等方面内容,有一定的哲理,其中部分精彩文段耐人寻味,但总的来说还是太多无趣的说教,既不合时宜,也经不起推敲。
书中全是小段的言论,词语句式多为对仗,使用丰富的联想和比喻,有一些段落读起来非常优美,作为个人修养类的书籍还是值得一看的。
部分摘抄: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
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这句是喜欢“云电风灯、死灰槁木、定云止水、鸢飞鱼跃”这样的用法,我一直觉得四字短语是中文里面非常优美的一种的表达。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这句话还是让我有所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行为的,我们经常肚子里怀着波涛汹涌的理论想给人说,无论是批评别人的罪恶,还是教导别人一些道理,经常达不到效果。
但其实你的批评如果超过了别人的可接受范围,或者指导从善的期望过高,其实最后都变成了过犹不及,《围炉夜话》中也提到过“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风来梳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风来梳竹,雁渡寒潭,虽说竹不留声,潭不留影,但如果你是风而不是竹,是雁而不是潭呢,风要行遍千山,雁要飞过万里,世界在心中,就不存在现与空之说了。
这就是我提到的部分经不起推敲的段落了,但是语言很优美我很喜欢。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千古奇书:《菜根谭》全文

千古奇书:《菜根谭》全文
导语: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毛泽东赞《菜根谭》:咬得菜根者则百事可为。
作者简介: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
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多记佛老二家故事。
《仙佛奇踪》书序中介绍,他“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说明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菜根谭的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成之必改,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译文】做事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能洞悉此中道理,凡事就不必太积极于求成;生命有生就必然有死,能明白这种道理,对于自己的养生之道就不必费尽苦心过于强求。
【注解】劳:过分的费心思。
【评语】成败之论从古到今何其多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生必有死,旱终非命促。
”人们于生死既有“人生几何”之叹,也有“江山如画,一进多少豪杰”之美,还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胸怀。
此外,作者从事物的自然规律来谈生死成败,告诫人们做事勿以一时的得失来下结论,要“学会等待时机,而不是凭一求成之切心就足以成事。
生死之道,不能以为过分追求养生就可以长寿。
人在精神上不充实就必然会去追求各种私欲的满足,这实际上百违养生之道,可能还会加速死的降临。
《菜根谭》的名言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菜根谭赏析

中文1601班孙婉昕160102128《菜根谭》赏析《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
说来惭愧,在我初二时看到这本书之前,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而且,读这本书之初,也是因为一部韩国的电视剧。
剧中男主角来不及和女主角告别,所以在离去之前留下了这一句话:“事有急而不白者,宽之或自明。
”想要表达自己有急事,来不及告别,希望能够宽容。
然而这却是曲解了这句话的本意,这句话原话是:“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勿操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勿操切以益其顽。
”意为:“有人对事一时不明白,要宽以时日让其慢慢想明白,不要操之过急以免让其生气怨恨;有人对管理一时不理解,要让其自己逐渐理解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使其抵触改变。
”在我接触到这本书之后,问过身边的许多人,他们都不清楚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但是当我说起那部韩国电视剧的一个片段时,他们却又想起来了,突然感到一点悲哀与凄凉,这本《菜根谭》本是我泱泱大国的一部经典之作,却是通过外国的引用而得以知晓,实在嘲讽。
《菜根谭》书名的由来,一说取自宋代儒者汪信民语:“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一说典出:“性定菜根香”,所谓“夫菜根,弃物也,而其香非定者莫知”;一说则称“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故综上,宗旨只有一个,以“咬菜根”比喻甘于本性,安贫乐道。
洪应明取“菜根谭”为名,寓意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表示能经受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他希望世人放弃互相倾轧之心,在清苦历练中修身养性,敦品厉行。
这部书一共有四册,每一册都分讲不同的篇章,每一篇除了正文及举出的事例之外,还有作者对此篇章做出的解悟。
第一册为:“修身养德篇”和“观心论道篇”,第二册为:“立志问学篇”,“齐家兴业篇”和“待人接物篇”,第三册为:“处世应酬篇”和“洞事体物篇”,第四册为:“品评尚议篇”,“劝事喻理篇”和“闲适性情篇”。
适合用于修生养性的励志书籍《菜根谭》

适合用于修生养性的励志书籍《菜根谭》《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励志书籍《菜根谭》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修生养性的励志书籍《菜根谭》:内容简介《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
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
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现存有大体两种不同版本——清刻版与明刻版,明刻版来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
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上海图书馆藏本为362条,中间数条有合并,结尾有数条新增)。
本词条照片为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氧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修生养性的励志书籍《菜根谭》:作品评价《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
它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同时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
它似语录,但是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却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
洪自诚《菜根谭》的文辞秀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表现了洪氏的儒、释、道思想之三味,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修生养性的励志书籍《菜根谭》:作品赏析内容赏析在洪氏眼中,人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相反,“以情识补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钟经典诵读
人生态度
一.
万事随缘 随遇而安
•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 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 不得矣。 • [注释] • 茫茫:指遥远。 • [译文] • 佛家讲求随顺因缘,而儒家主张谨守自己的本 分,“随缘素位”这四个字是渡过人生苦海的救命 船。因为人生之路茫茫无边,只要有一个求全求美 的念头,那么各种纷乱的头绪就会不断袭来。能够 安然于顺其自然,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怡然自得。
待人接物
三.
万钟一发 存乎一心
• 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 [注释] • 瓦缶:装酒的瓦器,此指没价值的东西。 • 隘:狭窄,狭小。 • [译文]
• 心胸开阔,巨大的财富就像瓦罐一样不值 钱;心胸狭隘,一根头发也会看得像车轮一样 沉重。
社会氛围
二.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Nhomakorabea•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生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 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 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 [注释] • 冰炭:此指斗争。 • [译文] • 天地运行所形成的寒冷和暑热容易躲避,而人 世间的人情冷暖炎凉却难以消除;人世间的人情冷 暖世态炎凉即使容易消除,而我们心中水火不容的 杂念却难以消除。如果能够去除心中水火不相容的 私欲,那么心中就会充满祥和之气,随时随地都会 有春风扑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