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案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与文化,认识其特殊地位和回归祖国的意义;
2.理解中国“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和实践,掌握其优越性和适用性;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
1.香港和澳门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2.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和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
3.中国“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和实践;
4.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程及其成果。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香港、澳门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名胜,引发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认知和兴趣。
2.讲解:
讲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介绍中国“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和实践,阐述其优越性和适用性,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回归祖国。
3.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影视资料,进行问答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程及其成果。
4.讨论:
开展小组讨论,围绕“一国两制”政策及其实践,展开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讨论与交流。
5.总结:
通过概括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践成果,
让学生认识到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培养其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四、教学评估:
教师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
内容以及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可采用问卷调查等方
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于教学的不足进行总结与改进。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港澳问题的历史原由;2、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3、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4、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联系历史事实,详细讲清港澳问题的由来。
2、阐明“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含义和意义。
3、讲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并记忆其重要史实和伟大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国两制”的构想变为了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洗刷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
3、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原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2、香港、澳门回归的重要史实和伟大意义。
(二)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2、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图片,史料,歌曲等)四、板书设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图片展示)香港澳门的区旗“红旗代表什么?紫荆花代表什么?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什么?”“那红、白两色又体现了什么?”提示: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二、新课讲解1、问:什么是“一国两制”?问:“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来的?2、问: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3、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和归纳,给予及时的提示:为什么是“一国”?为什么一定要“两种制度”?(以香港为例)4、总结:实行一国两制,一要实现香港主权回归,二要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维持香港的繁荣。
我们知道“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失去香港,失去澳门的呢?5、出示香港地区的地图,同时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问:请大家回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思考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失去香港的?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总结: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条约》强行租借新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主权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教材中的“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等图片的识读,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铸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可能真正的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1、重点:“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2、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2、自主式教学法。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式学习)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在感悟中得到锻炼和提高)4、讲述法、讲解法。
(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师授课及学生展示都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问题由来提出联合声明“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应用:港澳回归香港1997.7.1澳门1999.12.20历史意义七、教学反思不足之处:课堂上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不够充分,没有讨论的氛围。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以及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归纳本课知识要点,理清本课知识脉络。
通过阅读教材描述“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件,按照历史常用学习法,掌握本课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学:播放视频《九七香港回归》,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至今还没有完全统一。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组织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本课内容,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究。
)(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问题:课件)师生互动,共同学习:1、“一国两制”的构想:(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优秀教案通用版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优秀教案通用版一、教案背景介绍英国于1997年把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而葡萄牙也于1999年将澳门归还给中国,这两个事件都被称为中国的回归。
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发展和教育领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保证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制定一份优秀的回归教案。
二、教案目标和教学重点1. 教案目标:- 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掌握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与制度安排;- 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 培养学生爱国爱港爱澳的情感。
2. 教学重点:- 青少年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理解;- 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 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 培养爱国爱港爱澳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a) 认识香港和澳门回归- 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分析回归对香港和澳门的影响。
b) 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 探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制度安排;- 比较香港、澳门与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差异。
c) 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 介绍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分析回归对香港和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d) 爱国爱港爱澳的情感教育- 通过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和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 强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a) 图片、地图展示- 利用图片或地图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与特殊地位。
b) 讨论和辩论- 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回归事件的看法和观点。
c) 实地考察和观摩- 组织学生参观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加深对回归的理解和认同。
d) 新闻报道和演讲- 要求学生主动关注香港和澳门的新闻,进行相关新闻报道或演讲,提高学生对回归事件的关注度。
四、教学评价和学生反思1. 教学评价:a) 日常表现- 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参与度。
香港和澳门回归教案

香港和澳门回归教案标题:香港和澳门回归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于中国的影响和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学生能够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
3. 学生能够表达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看法,并理解不同观点的存在。
4. 学生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差异,并增强自身的国家意识。
教学重点:1.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
3. 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2.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3. 分组讨论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历史,提问他们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了解程度。
- 引发学生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15分钟)- 通过展示相关资料和视频,向学生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
-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辩论。
4. 学生展示和总结(1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 引导学生总结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5. 拓展活动(10分钟)-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文化和特色,以增强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嘉宾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和现状。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公开课教案精选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
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和,然后提问学生:“这两首歌曲分别与哪两个地区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新课讲授1、“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然后提问:“为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构想?”(2)含义讲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个国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组织学生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范例。
2、香港回归(1)中英谈判播放中英谈判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谈判的过程和双方的主要观点。
然后提问:“中英谈判的焦点是什么?最终是如何解决的?”(2)回归历程结合时间轴,详细讲述香港回归的历程,包括的签署、香港回归的具体时间等。
(3)回归意义让学生思考香港回归的意义,然后教师进行归纳: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澳门回归(1)中葡谈判简单介绍中葡谈判的情况,强调中国政府在谈判中的坚定立场。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人教版(优秀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深远影响;2、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3、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过程及意义;4、知道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过程与方法:1、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回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的由来,提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港澳回归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台湾的回归最终也会实现,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增强直观认识和了解,学生谈港澳回归的感想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及影响。
阅读、理解、讨论相关资料,理解“一国两制”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尊重历史,在统一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社会制度存在。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音像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回顾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2、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寓意;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
学法指导:1、利用多媒体演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形成形象的历史概念,识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2、指导学生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养成自己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初步的能力。
3、再现中英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新中国建立以来,祖国大陆各民族大团结的情况怎样?(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教师讲授: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式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教师总结:使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就必须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那我们要实行什么制度呢?
4、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60页的内容,知道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背景)、“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思考、感受
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新授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问题)
1、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用“回归”一词呢?难道她们离家出走了吗?
请同学们看地图册15-16页的内容,归纳英国和葡萄牙是怎样一步步割占香港和澳门呢?
思考回答
仔细阅读地图册,归纳
历史回顾:结合地图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巩固练习
见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Biblioteka 板书设计: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问题)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方案)
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问题解决)
教学反思
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思维及合作精神开发的不到位,这也是我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多参考,多交流。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历史
3、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4、课时:1课时
5、学生课前准备:①查找资料,了解港澳问题的由来。
②尝试分析港澳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试分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教学课题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背景及含义;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说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和意义;讲述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的含义。
本课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准备
图片地图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情景再现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由《公元1997》这首歌的歌词导入新课。这是企盼的呼声,这是我们多少年共同的愿望。1997年,含露的紫荆花终于绽放了,香港这个离家百年的游子沿着那条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乡路归来了!今天,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感受那份喜悦,共同回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表演
阅读教材、归纳
看图片
集体演唱
分组讨论
作品展示
渲染气氛,拓展学生思维,增强爱国意识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引出台湾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结
香港的问题和继续繁荣,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同时它也成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随着祖国国势日益昌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台湾这个漂泊海外的游子必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台湾的回归之日必将是祖国的再次腾飞之时,让我们翘首期盼着。
5、引导学生归纳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以及民族自治区的异同?
思考讨论、归纳
回答“一国两制”
阅读教材,归纳
思考、归纳
引导学生从战争和和平的角度去考虑,肯定学生的踊跃
自然过渡
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会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的能力
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成功运用)
6、观看历史短剧《谈判中的较量》。教师展示图片:邓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过程及意义。
8、组织学生观看教材61、62页的图片,体会民族自豪感。
9、倾听《七子之歌·澳门》,教师播放音乐。
七子之歌-澳门.wma
10、合作探究:从港澳胜利回归,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1、教师展示港澳区旗和区徽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其代表的含义。随后学生展示所设计的台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历史意义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铸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通过香港澳门被割占的历史,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
(3)香港和澳门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及澳门共同发展的新未来。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