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诊治病种
血液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血液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一.疾病相关情况(一)定义: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介导,使体内T细胞功能失衡,导致造血干细胞受损并逐渐耗竭,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二)分类:根据发病和临床进展情况,分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血细胞指标,分为重型再障(SAA)、非重型再障(NSAA)和极重型再障(VSAA)。
(三)诊断标准:AA诊断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0.024×1012/L;(2)一般无肝脾肿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面积减少,脂肪组织面积增加,巨核细胞数量下降;(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骨髓衰竭综合征、MDS、PNH、白血病等;(5)常规抗贫血治疗无效。
AA分型诊断标准:SAA,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感染和出血。
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0.01×1012/L;(2)中性粒细胞<0.5×109/L;(3)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
NSAA指达不到SAA诊断标准的AA。
VSAA:符合SAA标准,中性粒细胞<0.2×109/L。
(四)临床特点: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胸骨压痛;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骨髓细胞涂片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数量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加;骨髓活检造血组织面积明显缩小,巨核细胞分布减少;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1.确诊为慢性再障患者;2.确诊为轻型再障或非重型再障患者;3.病情稳定,无明显感染、出血症状。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原因不明;2.慢性再障或非重型再障治疗无效;3.再障合并PNH者;4.再障出现粒缺、血小板少于20*10^9/L;5.不能排除骨髓衰竭综合征等。
剖析县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的诊断思路

剖析县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的诊断思路郑博荣1 乔东利2 史雪松2我国县级中医医院多数是二等甲级医院,医院对血液病检验设备,医疗设施差,检验技术缺口,医生接触的血液病病种、病例相对较少,临床经验不足。
多数病人以择医(医生)择院就诊,而且接诊的病人多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
容易延误确诊。
笔者有幸在县级中医医院工作一年余,从2013年0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初诊血液病病例(见表1),以表内病例的就诊检验项目、确立诊断过程浅谈在基层医院血液病人初筛,诊断思路与方法,与从事临床工作同道交流,同仁斧正。
一、临床资料表1 初诊血液病例例次患者性别年龄首发表现误诊疾病发病至确诊时限例1赵XX 女59 胃脘痛、消瘦胃炎13个月例2孟XX 男72 双下肢浮肿肾功能不全38个月例3黄XX 女59 面色苍白乏力贫血待查3个月例4史XX 男43 鼻炎淋巴瘤皮肤瘀斑血小板减少36个月例5 郝XX 男71 发热咳嗽右肺占位2个月例6林XX 女69 右腹肿块5 年脾大原因待查6个月例7赵XX 女59 左颌下肿块淋巴结炎0.5个月例8 井XX 女52 发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0.5个月例9孙XX 女66 体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待查一周例10李XX 女57 面色苍白乏力贫血原因待查0.5月表2 血液病确诊检验例次 WBC RBC Hb Plt×109/L N% L% 幼稚细胞×1012/L g/L ×109/L 检验项目确诊疾病例1 4.8 65 38 0 2.57 83 128 项目1 MM,igA,λ型例2 5.9 57 46 0 3.42 115 293 项目2 多脏器淀粉样变性例3 2.59 72 29 0 2.43 81 236 项目2 T-LGLL-PRCA例4 5.01 61 38 0 3.68 116 8 项目2 DLBCL-APL例5 30 5 94 0 1.60 56 65 项目2 CLL合并肺浸润例6 42 22 73 0 3.80 103 168 项目2 毛细胞白血病例7 9.1 0 0 55% 2.86 92 20 项目2 M5例8 6.0 0 0 76% 2.92 81 6.40 项目2 M5合并肺感染例9 1.6 66 10 83% 3.12 105 68 项目2 APL例10 1.4 45 50 0 1.44 53 13 项目2 MDS-RAEB2注解: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T-LGLL-PRC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弥漫大B淋巴瘤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LBCL-APL)。
血液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IDA)

血液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IDA)
一.疾病相关情况
(一)定义: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贮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产所需要时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分型:缺铁性贫血早期、中度缺铁性贫血、重度缺铁性贫血.
(三)诊断标准: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27g/L,MCHC<31%;
2.有缺铁的依据:血清铁蛋白<12u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血清铁低于8.95umol/L;总体结合力升高大于64.44u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Hb>4.5ug/gHb;
3.存在铁缺乏的病因,补铁治疗有效。
(四)临床特点: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多与慢性失血或长期消化道疾病有关,儿童与喂养有关。
除贫血症状外,可伴指甲或毛发发育异常,脾脏一般无明显肿大。
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下降,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下降。
对铁剂治疗有效。
有关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如血清生化指标符合缺铁改变。
临床路径病种

6.角膜裂伤
7.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8.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9.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0.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11.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
12.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13.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声带息肉
3.慢性鼻—鼻窦炎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6.腮腺多形性腺瘤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3.直肠息肉
4.门静脉高压症
5.腹股沟疝
6.下肢静脉曲张
7.血栓性外痔
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乳腺癌
11.结节性甲状腺肿
12.甲状腺良性肿瘤
13.急性乳腺炎
14.慢性胆囊炎
血液内科疾病诊疗指南(新)

血液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缺铁性贫血(IDA)【诊断标准】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g/L2、血清铁﹤50ug/dl。
3、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4、血清铁蛋白﹤14ug/L。
5、有明确的缺铁病因,用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上述1~5条中任2条以上者可诊断。
【辅助检查】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血清铁+转铁蛋白。
3、血清铁蛋白。
4、骨髓涂片及铁染色(必要时)。
5、大便潜血、虫卵。
6、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必要时)。
7、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8、肝、肾功能。
【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治疗】1、去除或治疗病因。
2、铁剂补充治疗:元素铁150~200mg/天,静脉补铁等。
3、疗程:血象恢复正常后,血清蛋白﹥30~50ug/L时再停药。
【疗效标准】1、治愈:Hb恢复正常,MCV﹥80fl,血清铁及铁蛋白,FEP均恢复正常。
贫血病因消除。
2、有效:Hb增高﹥20g/L,其他指标部分恢复。
3、无效:四周治疗Hb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反下降。
第二节巨幼细胞贫血【诊断标准】1、巨幼细胞贫血(1) 临床表现:贫血、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及舌痛,舌色红、表面光滑(牛肉舌)。
(2)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5%或6叶者﹥1%;骨髓:红系呈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10%,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型改变,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血小板生成障碍。
2、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同上。
有偏食(蔬菜少或不吃)或空肠疾患或手术切除史。
实验室检查:除上述血象及骨髓象外,血清叶酸﹤3ng/ml(﹤6.81nmol/L),红细胞叶酸﹤100ng/ml(227nmol/L)。
3、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同上。
素食或回肠疾患或胃手术切除史。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收治常见病种名称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临床培养基地)收治常见病种名称一、中医内科(一)心血管科中医病种名称:胸痹、心悸、心衰病、眩晕、不寐西医病种名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二)呼吸科中医病种名称:感冒、咳嗽、肺热病、哮证、喘证、咯血西医病种名称: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三)消化科中医病种名称:胃痞、胃痛、腹痛、呕吐、泄泻、血证、便秘西医病种名称: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四)肾病科中医病种名称:水肿、淋证、血证、瘙闭、关格西医病种名称:尿路感染、膜性肾病、肾微小病变、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衰、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病肾损害、痛风性肾病(五)内分泌科中医病种名称:消渴、瘦证、肥胖症、尿浊、痹症西医病种名称: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症、糖尿病(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足、肾病、神经病变、代谢综合征等)、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痛风(六)风湿性科中医病种名称:廷痹、大偻、痿证、肌痹、干燥病西医病种名称: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七)血液科中医病种名称:髓痹、虚痹、紫瘢、萎黄、血证西医病种名称: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过敏性紫瘢、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急粒、急淋、慢性白血病、(八)神经内科中医病种名称:中风、眩晕、头痛、郁证、痫证、颤证、痴呆、痿病、不寐、面瘫西医病种名称: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面神经性麻痹二、中医外科中医病种名称:疔疮、痈、有头疽、凛疡、脂瘤、筋瘤、脱疽、瘦、朦疮、胁痛、外吹乳痈、乳核、乳癖、乳岩、肠痈、精浊、瘙闭、各种扭伤、骨痹、水火烫伤西医病种名称:甲状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肠梗阻、阑尾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足、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综合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烧烫伤三、中医皮肤科中医病种名称:蛇串疮、湿疹、隐疹、座疮、风疹、白庇、白屑风、酒渣鼻、瓜藤缠、葡萄疫、蝴蝶斑西医病种名称:癣、疣、皮炎类皮肤病、白瘢风、生殖器疱疹、黄褐斑、尖锐湿疣、红斑狼疮、尊麻疹、药疹、皮肤真菌感染、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四、中医肛肠科中医病种名称:痔疮、肛痈、肛瘦西医病种名称: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瘦(单纯性肛疹、复杂性肛建)、肛裂、脱肛五、中医妇科中医病种名称: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延长、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病、三瘦、妊娠恶阻、异位妊娠、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腹痛、产后发热、缺乳、绝经前后诸证西医病种名称:各型阴道炎、前庭大腺炎、急性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内异症、闭经、不孕症、宫外孕、先兆流产、妊娠剧吐、计划生育、避孕指导、更年期综合征六、中医儿科中医病种名称:疳证、虫积、佝偻病、多动症、手足口病、感冒、咳嗽、积滞、腹痛、水肿、遗尿、口疮、泄泻、呕吐、汗症、奶麻、紫瘢、厌食西医病种名称:小儿贫血、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呼吸道疾病(包括上感、哮喘、喉炎、肺炎等)、小儿腹泻、小儿腹痛、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惊厥与癫痫、小儿糖尿病、小儿急性白血病七、针灸科中医病种名称:痹症、痿证、落枕、漏肩风、腰痛、胃痛、头痛、中风、眩晕、面瘫西医病种名称: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腰部慢性劳损、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黑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运动神经元病变、周围型面神经炎八、推拿科中医病种名称:痹症、痿证、落枕、漏肩风、腰痛、中风后遗症、泄泻西医病种名称: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脑血管以外后遗症、婴幼儿腹泻九、中医康复科中医病种名称:痹症、痿证、腰痛、中风后遗症西医病种名称:脊髓损伤、骨折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十、中医骨伤科中医病种名称:落枕、漏肩风、腰痛、痹症、各种骨折西医病种名称: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十一、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病种名称:脓耳、耳病、耳鸣、耳聋、鼻窒、鼻渊、鼻蚂、喉痹、喉瘩、乳蛾西医病种名称: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感应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十二、中医眼科中医病种名称:针眼、胞生痰核、睑弦赤烂、流泪症、天行赤眼、火疳、骨肉攀睛、绿风内障、青风内障、圆翳内障、西医病种名称: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泡性结膜炎、巩膜炎、翼状骨肉、病毒性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十三、急诊科中医病种名称:哮证、喘证、肺胀、真心痛、呕吐、胃痛、腹痛、泄泻、淋证、水肿、中风、痫证、昏迷、厥脱、血证、高热西医病种名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扩张、咯血、哮喘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气胸、呼吸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胸痛、腹痛、出血、眩晕、意识障碍等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与急救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各种内分泌危象、各种电解质紊乱、休克、脓毒症、溺水、急性中毒、中暑。
血液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

卫办医政发〔2011〕76号文件附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MDS-RAEB(ICD:D46.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2.2010)。
诊断标准:1.RAEB-Ⅰ:(1)外周血:①血细胞减少;②原始细胞<5%;③无Auer小体;④单核细胞<l×l09/L。
(2)骨髓:①1系或多系发育异常;②原始细胞5%–9%;③无Auer小体。
2.RAEB-Ⅱ(1)外周血:①血细胞减少;②原始细胞5%–19%;③有或无Auer小体;④单核细胞<l×l09/L。
(2)骨髓:①1系或多系发育异常;②原始细胞10%–19%;③有或无Auer小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二版)、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2.2010)。
首先进行诊断分型,然后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见表1)进行预后分组。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个)一、呼吸医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肺血栓栓塞症2.社区获得性肺炎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支气管扩张症5.支气管哮喘6.自发性气胸7.肺脓肿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结核性胸膜炎10慢性肺心病11慢性支气管炎12特发性肺纤维化13胸膜间皮瘤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二、胃肠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肝硬化腹水2轻度急性胰腺炎3胆总管结石4胃十二指肠溃疡5大肠息肉6反流性食管炎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10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12上消化道出血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出血3.吉兰―巴雷综合征4.多发性硬化5.癫痫6.重症肌无力7.病毒性脑炎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9.肌萎缩侧索硬化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1.颈动脉狭窄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视神经脊髓炎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5.脑梗塞四、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16)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4急性左心衰竭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8房性心动过速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12主动脉夹层(内科)13肾血管性高血压14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科临床路径疾病(9)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初治apl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慢性髓系白血病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血友病a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0个)1.终末期肾病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3.急性肾功能损伤4.对IgA肾病进行肾活检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7.急性肾盂肾炎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9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10慢性肾病贫血七、内分泌临床路径病种(10个)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4.库欣综合征5.graves病6.垂体催乳素瘤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尿崩症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临床路径疾病(36)1.胃十二指肠溃疡2.急性胰腺炎3.直肠息肉4.门静脉高压症5.腹股沟疝6.下肢静脉曲张7.血栓性外痔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结节性甲状腺肿10乳腺癌11.结节性甲状腺肿12.甲状腺良性肿瘤13.急性乳腺炎14.慢性胆囊炎1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16.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7.肛裂18.脾破裂19.结肠癌根治术20.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21.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2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3.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4.胃癌根治手术25.胃癌合并器官切除26例乳腺良性肿瘤27.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8.原发性肝细胞癌29.肝门胆管癌30.细菌性肝脓肿31.胰腺癌32.胰腺假性囊肿33肠梗阻34小肠间质瘤35克罗恩病36肠外瘘36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病种(18个)1.前颅窝底脑膜瘤2.后颅窝脑膜瘤3.垂体腺瘤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5.三叉神经痛6.慢性硬膜下血肿7.颅骨凹陷性骨折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10.颅骨良性肿瘤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颈内动脉动脉瘤1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14大脑半球胶质瘤15脑凸脑膜瘤16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7.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8.脑挫裂伤十、骨科临床路径疾病(26)1.腰椎间盘突出症2.颈椎病3.严重膝骨关节炎4股骨颈骨折5胫骨平台骨折6踝关节骨折7股骨干骨折8.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锁骨骨折10.肱骨干骨折11.肱骨髁骨折12.尺骨鹰嘴骨折13.股骨髁骨折14.髌骨骨折15.尺桡骨干骨折16.髌骨骨折17.胫腓骨干骨折18.股骨下端骨肉瘤1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21胸椎狭窄22股骨头坏死23髋关节发育不良24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5膝内翻26.膝关节骨关节炎一一、泌尿外科临床路径疾病(12)1.肾癌2.膀胱肿瘤3.良性前列腺增生4.肾结石5.输尿管结石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静脉曲张8精索鞘膜积液9前列腺癌 10.肾上腺无功能腺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科主要诊治病种及特色技术
●主要收治病种:各类贫血、白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增多症、各种急
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紫癜性疾病、出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各类输血患者。
●特色技术:
西医诊疗技术:常规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溶血性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凝血全套等检测项目。
在各类血液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及极危重症的抢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及很好的疗效。
中医特色技术:科室形成了一整套针对血液病的中医特色治疗技术。
采用中医内治法与中医外治法相结合,在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最大地减轻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内治法采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证型分别予以滋阴养血、益肾健脾、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等中医治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营养不良性贫血等具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血液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另辟蹊径,有简便廉验,作用安全迅速的优点,能为“不肯服药之人,无法服药之证”所接受。
我科现已开展中药药物罐、穴位贴敷、中药熨包、中药封包、定向透药、中药足浴、艾灸等中医外治治疗。
对于大多数血液病的治疗,经典的西医疗法是在实验检查确诊后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强烈的联合化疗,疗效快,但毒副作用明显。
而中医治疗则是在望闻问切之后,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疗效较慢,而毒副作用小。
我科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对于血液病重症患者的治疗大有可为,博采中、西医学体系之长,坚持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做到真正的优势互补,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输血量,并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且节省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