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八上5国乐飘香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_国乐飘香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音乐_国乐飘香教学课件设计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一、创作背景
根据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 和音乐意境改编而成。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 创作。
民间音乐
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西洋作曲技巧
江南丝竹
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月夜美景? 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


二第 一
、乐 段






析 ③
第 二 乐 段
你歌 认曲 为有 歌几 曲段 中组 难成 唱? 的 部 分 是 哪 里 ?
第一乐段


mf
mp

mp
XXX
第二乐段


︿ 六度大跳

渐慢 ﹒⌒
C
mp
mf
mp
mp
民族管弦乐 《彩云追月》欣赏


《老鼠娶亲》
一、背景资料
1、“老鼠娶亲”民俗故事,彰显出善良美好的人 性,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禳灾祈福的祥瑞追求。 2、《老鼠娶亲》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绛州鼓乐。
仔细聆听: 从音乐中你都看到了那些场景?
感学受生和自体己编验创节情奏景、再力现度和速度的变化《, 老鼠娶亲》
准备出洞
娶亲路上
拜堂成亲
抱头鼠窜
• 小结: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绛州鼓乐《老鼠娶亲》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2.节奏特点:
①节奏明快,富有弹性。
②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运用,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③节奏变化和转换,体现广东音乐的韵律特点。
3.情感表达:
①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描绘彩云追月的美丽景象。
②音色和音量的变化,展现彩云和月亮的互动。
③情感细腻深情,体现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
4.民族乐器:
①二胡、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的运用,展现广东音乐特色。
4.创作与表现:
学生在创作与《彩云追月》风格相似的音乐作品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歌唱性和流畅性的旋律。他们在表现音乐作品时,能够运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色,展现出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题型5】
请学生分析《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并谈谈自己对这首乐曲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答案】示例:
《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是广东音乐的传统音乐文化。这首乐曲体现了广东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展现了广东音乐的魅力。创作背景为乐曲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他们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在合唱练习中,学生能够很好地配合,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4.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合唱《彩云追月》增进彼此间的默契。
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但同时,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欣赏 雨打芭蕉》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欣赏 雨打芭蕉》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欣赏雨打芭蕉》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欣赏雨打芭蕉》。

本主题属于初中音乐欣赏课程,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境,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本课将围绕《雨打芭蕉》这一经典音乐作品展开,通过多角度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雨打芭蕉》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风格;能够通过聆听和欣赏,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雨打芭蕉》,学生能够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雨打芭蕉》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风格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掌握评价: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音乐作品感受表达,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 学习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雨打芭蕉》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感受作品的魅力。

2. 作品介绍:介绍《雨打芭蕉》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风格,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

3. 初步欣赏:全班同学共同聆听《雨打芭蕉》全曲,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4. 深入欣赏:分组进行作品欣赏,学生可通过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5. 分享交流: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和表达方式,全班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对比欣赏:播放不同版本的《雨打芭蕉》,让学生感受不同演绎方式下的作品魅力。

7.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对《雨打芭蕉》进行归纳总结,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雨打芭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欢乐歌》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欢乐歌》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欢乐歌》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欢乐歌》——以民乐的韵律激发学生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欢乐歌》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风格,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2. 技能与操作: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节奏感演唱《欢乐歌》,并能够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或肢体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欢乐歌》,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歌曲的理解程度以及演唱时的情感表达。

2. 作品演唱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完整地演唱《欢乐歌》,音准、节奏、表情是否到位。

3. 创作与表现评价: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通过简单的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或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感。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欢乐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2. 了解背景:介绍《欢乐歌》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风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理解歌词的含义。

4. 学习旋律:教师示范演唱《欢乐歌》,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可分解歌曲旋律,逐句教授。

5. 情感表达: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6. 乐器伴奏:学生尝试用简单的乐器(如口风琴、小鼓等)为歌曲编配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7.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和合作能力。

8. 全班合唱:各组进行合唱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上的演唱和伴奏练习,检测学生对《欢乐歌》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学生回家后,用手机或录音设备录制自己演唱《欢乐歌》的视频或音频,第二天课堂上分享,互相评价。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知识,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演唱彩云追月》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演唱彩云追月》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演唱彩云追月》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演唱彩云追月”,属于初中音乐课程中的歌唱教学部分。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彩云追月》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彩云追月》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基本音乐知识,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演唱歌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彩云追月》,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和美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评价任务1.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发声技巧等表现。

2. 情感表达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对歌曲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和自然度。

3.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彩云追月》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基本知识: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歌曲风格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歌曲有更全面的了解。

3. 学习歌曲旋律和节奏: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琴声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可以通过分节教唱、分组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学习歌词和发声技巧:教师讲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演唱歌曲。

5. 综合练习与表演: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包括合唱、轮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上的演唱练习和小组表演,检测学生对《彩云追月》歌曲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学生回家后,可以自行练习《彩云追月》歌曲,并尝试用手机或录音设备录制自己的演唱,以便下次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需要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老鼠娶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老鼠娶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老鼠娶亲》这首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音乐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这首作品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6. 教学设备: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电脑等,以便于进行多媒体教学和音乐播放。
7.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老鼠娶亲》这首民族音乐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作品的背景、旋律、节奏、和声等,以便于进行讲解和指导。
8.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老鼠娶亲》这首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特点,以便于课堂学习和讨论。
4.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分享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看法和理解,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使用的是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的教材,涵盖了《老鼠娶亲》这首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老鼠娶亲》这首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创作民族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民族音乐作品,如编曲、填词、演奏等,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欢乐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 欢乐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欢乐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欢乐歌》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氛围,理解乐曲所表达的节日欢乐情绪。

2. 掌握歌曲中的节奏,能够准确演奏欢乐歌中的各种节奏型。

3. 通过学习欢乐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欢乐歌中的节奏,能够准确演奏。

2. 难点:理解欢乐歌所表达的节日欢乐情绪,能够准确表现。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欢乐歌的音频、视频素材,以及相关的教学图片。

2. 乐器:用于演奏欢乐歌的乐器,如打击乐器、木琴等。

3. 教室布置:教室应布置得具有节日氛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1. 播放《欢乐歌》的音乐,请学生欣赏2. 提出问题:这首乐曲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3. 引导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欢乐歌》(三)新课教学1. 介绍《欢乐歌》的背景和相关知识2. 学习歌曲的旋律,包括视唱和演奏3. 学习歌曲的歌词,包括理解歌词表达的含义和情感4.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韵律5. 进行小组练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演唱歌曲6. 进行小组表演,展示学习成果7. 总结歌曲学习的内容,提出要求(四)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关于音乐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增强课堂氛围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经验和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4.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五)结束教学1. 播放一首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放松心情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3. 提醒学生回家继续练习演唱歌曲,巩固学习成果4. 安排下一次音乐课的内容和时间。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欢乐歌》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欢乐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演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彩云追月》早见于清代,系著名的粤音曲谱,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

歌曲《彩云追月》是由词作家刘麟根据作曲家任光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编而成,歌曲为民族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

切分音的运用使曲调产生了心潮澎湃的激动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富有童真的歌词,描绘了月夜的幽静和美好。

二、教学目标1. 感受作品《彩云追月》的风格特色,在学习中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民族音乐作品的情感。

2. 能用连贯、流畅的气息,柔和圆润的声音演唱《彩云追月》,体会歌曲的意境并准确地掌握切分节奏。

3. 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用演唱、打击乐器、声势动作、竖笛等多种音乐形式来表现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乐曲舒缓优美的旋律所表现诗画般的意境,了解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表现手法与乐曲意境的关系,掌握切分音及附点节奏并能用声势为旋律伴奏。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彩云追月》郁可唯演唱版本,学生欣赏。

2.师:视频中有几种表演形式呢?生:三种,独唱、合唱、器乐合奏。

3.师:这首歌曲运用多种表演形式,给人营造出一种彩云逐月的意境,在舞台上产生艺术魅力。

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和温馨、团圆,“那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歌曲和乐曲吗?”(生:月亮之上、弯弯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等)。

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首和月亮有关的歌曲《彩云追月》。

浩瀚的夜空,景色迷人,月亮时儿牵引着云朵,时儿破云而出,高高悬挂。

彩云前追后赶,上下翻滚……”(放月亮图片)(二)分段歌曲A段:边听边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变化特点?(广东音乐特点: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模进;重复等)B段:同A段音乐相比多了哪一个音?情绪有何变化?(“7”变宫)(广东音乐特点:多用装饰音)C段:同A、B乐段相比,第三乐段在意境表现上有何不同?加入声势律动表现音乐.【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画旋律线、分析以及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云追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切分音节奏,并能
用各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
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①用PPT播放图片,让学生认识乐器。

②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乐器大家认为是西洋乐器呢还是我们的民族乐
器。

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五单元《国乐飘香》来了解、认识中国的民
族乐器及民族音乐。

这节课我们打开课本42页学习《彩云追月》。

2、作品简介:
这部作品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1935年,任光在“百代唱片”公司担任节目部主任时,同聂耳一起创作的一首五声性旋律的民族管弦器乐曲,由于他节奏明朗,旋律优美,因此,后来人们就把它改编为声乐曲及器乐曲(如:钢琴曲《彩云追月》)。

3、欣赏《彩云追月》,感受歌曲,并回答问题:
A、节奏:平稳的
B、情绪:抒情的
C、速度:稍慢的
D、歌曲为我们展示了怎样一幅画面:描写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4、发声练习:
6∕8 565 454 ︱343 232︱1﹒1﹒‖
Mi ma mi ma mi
5、教唱歌曲:
①用LU哼唱边唱边拍节奏,找出乐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并讲
解。

3 5 3 切分音×××切分节奏
让学生划着拍子联系节奏(3遍)
②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唱唱视唱
③教师弹琴教唱歌曲。

④听范唱(童声)开口默唱,注意范唱声音
⑤跟琴直接唱老师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单独唱一唱
(老师发现有XX地方,表现的还不好,我相信同学们还可以表现的更好,我们把XX再来唱一唱)
波音,倚音更加表达出激动的情绪,跟教师模仿一下
⑥跟琴完整演唱带着情绪,注意声音
6、处理歌曲
①比较法,讲解切分节奏在本课的作用
师:在这首歌曲,大量使用了切分节奏,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下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节奏来唱一唱(第一乐句)
大家来听一听,哪种节奏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更深更切?
6 16 53 5 ……
6 1 6 53 5……
②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用不同的打击乐(沙球、碰铃、三角铁等)敲着节
奏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拍手伴奏,集体演唱歌曲。

注意:1、声音轻轻的
2、节奏平稳
3、速度不要越唱越快
7、拓展:
①听赏超级女生合唱版《彩云追月》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她们唱起歌来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然后说一说(速度不同)
师:小组合作讨论,怎样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比较现代的版本?
身体的摆动演唱的形式
跟着伴奏,演一演数板+演唱
②欣赏王建中的钢琴版《彩云追月》分析主旋律出现了几次?(教师加以引导)
8、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够用不同的速度演唱出不同感觉的《彩云追月》,而且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