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4 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
一、目的与依据
为了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权益,制订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三、定义
1. 职业病危害事故: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因职业病危害原因导致的工伤事故。
2. 事故处理:指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紧急处理和善后措施。
3. 事故报告:指向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情况。
四、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流程
1. 事故发生: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现场处理:对事故现场及受影响的区域进行临时隔离和标识,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救助伤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送,并及时报告相关医疗机构。
4. 事故调查:尽快成立调查组,进行详细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第 2 页 共 4 页 5. 处理措施: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处罚责任人员、整改工作环境等。
6. 整理事故记录: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和证据。
五、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流程
1. 事故报告人员: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由事故发生地点的管理人员负责向企业主管部门报告。
2.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等。
3. 报告时限: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应当在24小时内向企业主管部门报告。
4. 收到报告后,企业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调查,并报告相关政府部门。
六、责任和处罚
1.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责任:对于职业病危害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将依法予以追责。
2. 处罚:对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并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七、监督和改进
企业主管部门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监督检查,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企业应及时改进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工的健康保障水平。
八、附则 第 3 页 共 4 页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由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如有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本制度将及时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调整。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二)
为规范我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四条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公司部门负责及时报告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
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 4 页 共 4 页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____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四、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____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青岛____有限公司(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