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核章节检测带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3]一 静 止 的 铀 核 放 出 一 个 α粒 子 衰 变 成 钍 核 , 衰 变 方 程 为238234492902U Th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892U 中含有42He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衰变后 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D .200 个铀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就只剩下 100 个铀核 2.(0分)[ID :13089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B .铀元素的半衰期为T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铀元素的半衰期也发生变化C .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 .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减少,因此反应中释放能量3.(0分)[ID :130887]有关原子及原子核方面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出来的γ光子,是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B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C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所产生的D .轻核聚变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4.(0分)[ID :13088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B .在核反应堆中,镉棒的作用是使快中子变为慢中子C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D .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同一金属的逸出功也会不同 5.(0分)[ID :13087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 .某放射性元素经12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4天 C .氢原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时,电势能减小 D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所形成的 6.(0分)[ID :13087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C .方程式258254492902U Th He →+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D .23290Th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20882Pb7.(0分)[ID :130870]本题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 经α衰变边长F ,再经β衰变变成G ,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F G βαα→→→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 Q R S ββα→→→,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 B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 C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 D .Q 是E 的同位素,R 是F 的同位素 8.(0分)[ID :1308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结合能是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的能量总和B .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C .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β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后辐射出来的D .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是1620年,也就是说100个镭核经过1620年后一定还剩下50个镭226没有发生衰变9.(0分)[ID :1308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较小比结合能的原子核不稳定,容易发生裂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但与外部条件有关C .某种频率的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该种紫外线照射的强度,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并不改变D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变小 10.(0分)[ID :130858]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 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11.(0分)[ID :130943]2007年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王淦昌先生一百周年诞辰。
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31]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B .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C .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和温度有关,与原子的化学状态无关 2.(0分)[ID :130925]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23892U (铀)衰变为23491Pa (镤)要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C .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发生质量亏损并释放能量D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3.(0分)[ID :130923]一 静 止 的 铀 核 放 出 一 个 α粒 子 衰 变 成 钍 核 , 衰 变 方 程 为238234492902U Th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892U 中含有42He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衰变后 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D .200 个铀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就只剩下 100 个铀核 4.(0分)[ID :1309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23411120H+H He+n →是聚变 B .235114094192054380U+n Xe+Sr+2n →是裂变 C .226222498962Ra Rn+He →是α衰变D .24241112-1Na Mg+e →是裂变5.(0分)[ID :13091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D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就没有放射性6.(0分)[ID :13089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7.(0分)[ID :130878]铀(23892U )经过α、β衰变后形成稳定的铅(20682Pb ),在衰变过程中,中子转变为质子的个数为( )A .6个B .14个C .22个D .32个8.(0分)[ID :130867]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 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93Np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Bi ,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守恒B .20983Bi 的原子核比23793Np 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C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含有23793Np 的矿石的质量将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9.(0分)[ID :13086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A .14014615C e B →+ B .14410624C He B e →+ C .14214615C H B →+D .14146-17C e N →+10.(0分)[ID :130858]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 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11.(0分)[ID :130949]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图甲为圆板衍射条纹,图乙为共振曲线,图丙为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图,图丁为核反应堆示意图。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5]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23892U (铀)衰变为23491Pa (镤)要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C .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发生质量亏损并释放能量 D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2.(0分)[ID :13090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4m B .8m C .16m D .32m 3.(0分)[ID :130897]质子和中子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当它们结合成氘核时,产生能量E ,并以γ射线的形式放出.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 ,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氘核的质量和γ射线的频率的表达式分别为( ) A .122(),E E m m c h -+ B .122(),E E m m c h+- C .122(),E h m m c E++ D .122(),E E m m c h++ 4.(0分)[ID :130878]铀(23892U )经过α、β衰变后形成稳定的铅(20682Pb ),在衰变过程中,中子转变为质子的个数为( )A .6个B .14个C .22个D .32个5.(0分)[ID :130877]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为448224He He Be 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B .热核反应中有质量亏损C .由于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所以质量也是守恒的D .任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总是相等的 6.(0分)[ID :13087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 .某放射性元素经12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4天 C .氢原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时,电势能减小 D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所形成的 7.(0分)[ID :1308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减小C .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原子序数不变D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的多,因此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8.(0分)[ID :130867]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 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93Np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Bi ,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守恒B .20983Bi 的原子核比23793Np 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C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含有23793Np 的矿石的质量将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9.(0分)[ID :130865]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2131671H+C N+Q →,115121762H+N C+X+Q →,方程式中Q 1,Q 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A .X 是32He ,Q 2>Q 1B .X 是42He ,Q 2>Q 1 C .X 是32He ,Q 2<Q 1 D .X 是42He ,Q 2<Q 1 10.(0分)[ID :130863]关于天然放射线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γ射线就是中子流B .α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性C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D .电离本领最强的是γ射线11.(0分)[ID :130854]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A .14140671C N e -→+B .2351139951920533902U n I Y n +→++C .23411120H +H He+n → D .427301213150He +Al P+n →12.(0分)[ID :130951]原子核23892U 在天然衰变为20682Pb 的过程中,所经过的α衰变次数质子数减少的个数、中子数减少的个数依次为( ) A .8、10、22B .10、22、8C .22、8、10D .8、22、10二、填空题13.(0分)[ID :131034]14C 发生放射性衰变为14N ,半衰期约为5700年。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8]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B .反冲核沿小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C .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7D .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2.(0分)[ID :1309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电子,核反应类型为β衰变 B .234112H+H He+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2351136909205438U+n Xe+Sr+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D .14417728N+He O+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 3.(0分)[ID :13091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D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就没有放射性4.(0分)[ID :130907]一个中子与一个质子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 1,两个氘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氦核,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
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 2,聚变反应中生成氦核的比结合能( ) A .123Q Q + B .123Q Q - C .1223Q Q + D .2123Q Q + 5.(0分)[ID :130891]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这个核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就是太阳能.已知质子的质量m p =1.0073 u ,α粒子的质量m α=4.0015 u ,电子的质量m e =0.0005 u .1 u 的质量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3.8×1026J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核反应方程是B .这一核反应的质量亏损是0.0277 uC .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D .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6.(0分)[ID:130890]根据有关放射性方面的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7.(0分)[ID:13087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出电子的荷质比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8.(0分)[ID:1308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结合能是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的能量总和B.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C.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β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后辐射出来的D.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是1620年,也就是说100个镭核经过1620年后一定还剩下50个镭226没有发生衰变9.(0分)[ID:130866]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射一个α粒子而变为钍核,在匀强磁场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说法( )A.1是α,2是钍B.1是钍,2是αC.3是α,4是钍D.3是钍,4是α10.(0分)[ID:130855]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A.1位B.2位C.3位D.4位11.(0分)[ID:130946]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23892U→23490Th+42He是α衰变B.147N+42He→178O+11H是轻核聚变C.21H+31H→42He+1n是β衰变D.8234Se→8236Kr+201e是重核裂变12.(0分)[ID:130939]关于原子物理知识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B.盖革—米勒计数器不仅能用来计数,还能区分射线的种类C.质子、中子、电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D.原子中电子的坐标没有确定的值,只能说某时刻电子在某点附近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二、填空题13.(0分)[ID:131047]同位素这个概念是1913年英国科学家索迪提出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7]下列核反应中,属于原子核的衰变的是( )A .427301213150He Al P n +→+B .32411120H H He n +→+ C .235190136192038540U n Sr Xe +10n ++→D .238234492902U Th He →+2.(0分)[ID :1309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23411120H+H He+n →是聚变 B .235114094192054380U+n Xe+Sr+2n →是裂变 C .226222498962Ra Rn+He →是α衰变D .24241112-1Na Mg+e →是裂变3.(0分)[ID :13089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4.(0分)[ID :130892]一个静止在磁场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3015P ,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成原子核3014Si ,在图中近似反映正电子和Si 核轨迹的图是( )A .B .C.D.5.(0分)[ID:130884]如图是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不偏转的是γ射线C.图中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D.图中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6.(0分)[ID:130882]有一钚的同位素23994Pu核静止在匀强磁场中,该核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x粒子后,变成铀(U)的一个同位素原子核.铀核与x粒子在该磁场中的旋转半径之比为1:46,则()A.放出的x粒子是42He B.放出的x粒子是01e-C.该核反应是β衰变反应D.x粒子与铀核在磁场中的旋转周期相等7.(0分)[ID:130863]关于天然放射线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γ射线就是中子流B.α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性C.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D.电离本领最强的是γ射线8.(0分)[ID:130862]钍核23290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A.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它比23290Th少8个中子B.铅核的符号为20478Pb,它比23290Th少16个中子C.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它比23290Th少16个中子D.铅核的符号为22078Pb,它比23290Th少12个中子9.(0分)[ID:13086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A .14014615C e B →+ B .14410624C He B e →+C .14214615C H B →+D .140146-17C e N →+10.(0分)[ID :130936]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8]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B .反冲核沿小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C .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7D .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2.(0分)[ID :1309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B .23290Th 成为原子核20882Pb ,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 .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和电离能力都最强D .2812Mg 半衰期为21小时,则10个2812Mg 原子核,经过21小时后还有5个未衰变 3.(0分)[ID :130917]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11H )聚变为1个氦核(42He )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14124H He+2X →,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
已知质子、氦核、X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真空中的光速为c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方程中的X 表示中子()10n B .方程中的X 表示电子()0-1eC .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12342m m m m ∆=--D .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2134E m m c ∆=-4.(0分)[ID :13091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D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就没有放射性5.(0分)[ID :130909]现有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对于缓解能源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利用核能发电主要是利用了( ) A .重核的裂变B .轻核的聚变C .两种方式共存D .核能发电对环境污染严重6.(0分)[ID :130893]K -介子方程为0ππK --→+,其中K -介子和π-介子是带负电的基元电荷,0π介子不带电。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 1+m 2-m 3)c 2(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2.(0分)[ID :13091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D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就没有放射性3.(0分)[ID :130908]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24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二分之一B .四分之一C .八分之一D .十六分之一4.(0分)[ID :130907]一个中子与一个质子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 1,两个氘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氦核,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
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 2,聚变反应中生成氦核的比结合能( ) A .123Q Q + B .123Q Q - C .1223Q Q + D .2123Q Q + 5.(0分)[ID :130903]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
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 A .123()m m m c +- B .123()m m m c -- C .2123()m m m c +-D .2123()m m m c --6.(0分)[ID :130898]静止的氡核弱22286Rn 放出α粒子后变成钋核21884Po ,α粒子动能为k E α.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α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 A .24218k E cα⋅ B .0 C .2222218k E c α⋅ D .2218222k E cα⋅ 7.(0分)[ID :13089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8.(0分)[ID :13088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B .在核反应堆中,镉棒的作用是使快中子变为慢中子C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D .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同一金属的逸出功也会不同9.(0分)[ID :130858]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 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10.(0分)[ID :130951]原子核23892U 在天然衰变为20682Pb 的过程中,所经过的α衰变次数质子数减少的个数、中子数减少的个数依次为( ) A .8、10、22B .10、22、8C .22、8、10D .8、22、1011.(0分)[ID :130949]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图甲为圆板衍射条纹,图乙为共振曲线,图丙为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图,图丁为核反应堆示意图。
深圳市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30]贝可勒尔在120 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属于核聚变的是( ) A .23411120H H He n +→+ B .427301213130He Al P n +→+ C .1414671C N e -→+D .2351131103192053390U n I Y 2n +→++2.(0分)[ID :1309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3411120H+H He+n →是聚变 B .235114094192054380U+n Xe+Sr+2n →是裂变 C .226222498962Ra Rn+He →是α衰变D .24241112-1Na Mg+e →是裂变3.(0分)[ID :130917]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11H )聚变为1个氦核(42He )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14124H He+2X →,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
已知质子、氦核、X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真空中的光速为c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方程中的X 表示中子()10n B .方程中的X 表示电子()0-1eC .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12342m m m m ∆=--D .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2134E m m c ∆=-4.(0分)[ID :130909]现有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对于缓解能源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利用核能发电主要是利用了( ) A .重核的裂变 B .轻核的聚变 C .两种方式共存 D .核能发电对环境污染严重5.(0分)[ID :130898]静止的氡核弱22286Rn 放出α粒子后变成钋核21884Po ,α粒子动能为k E α.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α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 A .24218k E c α⋅ B .0 C .2222218k E c α⋅ D .2218222k E c α⋅ 6.(0分)[ID :13088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所形成的,原子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B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减小D .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动能增大,氢原子总能量减少7.(0分)[ID :130881]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B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D .23892U 衰变成20682P b 要经过4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8.(0分)[ID :130870]本题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 经α衰变边长F ,再经β衰变变成G ,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F G βαα→→→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 Q R S ββα→→→,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 B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 C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 D .Q 是E 的同位素,R 是F 的同位素9.(0分)[ID :1308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较小比结合能的原子核不稳定,容易发生裂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但与外部条件有关C .某种频率的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该种紫外线照射的强度,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并不改变D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变小10.(0分)[ID :130948]某放射性元素X 的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产生了新的元素Y 原子核,同时放出γ光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Y 比X 原子序数小B .Y 原子核比X 原子核核子平均质量小C .X 原子核放出β射线,表明X 原子核内有β粒子D .γ光子来自X 原子核11.(0分)[ID :130935]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来推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01月19日阿甘的高中物理组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是()A.B.C.D.2.太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聚变反应产生的,下列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的是()A.→B.→C.→D.→3.某原子核内有核子N个,其中包含质子n个,当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后,它自身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可知这个新的原子核内()A.有核子(n﹣3)个B.有核子数(N﹣4)个C.有中子(N﹣n﹣1)个D.有质子(n﹣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大批氢原子从4能级跃迁到1能级时,氢原子会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D.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5.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些含有铀和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发生衰变,放射出α、β、γ射线,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全部衰变完了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γ射线一般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4 6.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是质子B.n是电子C.X是P的同位素 D.X是的同位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D.核电站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8.“两弹一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原子弹和氢弹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B.原子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10nC.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D.氢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10n9.下列事件中属于核辐射给人类带来环境灾难的是()A.日本福岛大地震引起的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核废料池泄漏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在科索沃、伊拉克和利比亚大量使用貧铀弹C.汶川大地震D.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10.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的是()A.→B.→C.→D.→11.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12.已知氘核的平均结合能是1.09,氚核的平均结合能是2.78,氦核的平均结合能是7.03.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并放出17.6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B.核反应方程式为→C.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D.该核反应会有质量亏损13.以下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说明正确的是()A.→,这是轻核聚变的方程式B.→,这是β衰变的方程式C.→10n,这是重核裂变的方程式D.→,这是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方程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式U→是核裂变反应方程B.方程式→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C.氢原子光谱是连续的D.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至基态要放出特定频率的光子15.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元素A和元素B的质量之比:是()A.30:31 B.31:30 C.1:2 D.2:116.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工厂发生了丢失放射源铱﹣192的事件,已知铱﹣192发生β衰变,则衰变方程为()A.→B.→C.→D.→17.水的折射率为n,距水面深h处有一个点光源,岸上的人看到水面被该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为()A.2()B.2 h ()C.2 h ()D.2 h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B.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C.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19.用激光器作光源,在不透光的挡板上开一条缝宽为0.05的窄缝,进行光的衍射实验,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看到的条纹是下列中的哪一个()A.B. C. D.20.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A.λB.λC.λD.λ21.如图,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则()A.λa<λb,>B.λa>λb,<C.λa<λb,<D.λa >λb,>22.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光导纤维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对同一金属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在研究双缝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中,仅将屏移近双缝,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24.如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那个图是紫光形成的条纹()A.B.C.D.25.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在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B.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D.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26.如图所示,水下光源S向水面A点发射一束复色光线,折射光线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B.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C.若a、b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D.若保持入射点A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a光先消失27.如图所示,截面为的玻璃直角三棱镜放置在空气中,宽度均为d的紫、红两束光垂直照射三棱镜的一个直角边,在三棱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平行于边的光屏,屏的距离远近可调,在屏上出现紫、红两条光带,可能是()A.紫色光带在上,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较宽B.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较宽C.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较宽D.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较宽28.有a、b两束单色光从空气中平行照射在平行玻璃砖上,它们经玻璃折射后射入空气的光线如图所示.则有关a、b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大B.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发生干涉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C.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D.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大29.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入射角为45°,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衍射原理导致的B.交警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可以知道汽车的速度,这是利用了惠更斯原理C.使要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随所需传递的信号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叫做调频D.家用遥控器是用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实现的2017年01月19日阿甘的高中物理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4•东城区模拟)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是()A.B.C.D.【解答】解:根据核反应方程前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知:X在A中代表电子,B中代表质子,C中代表中子,D中代表氦原子核,B正确.故选:B.2.(2011•肇庆一模)太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聚变反应产生的,下列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的是()A.→B.→C.→D.→【解答】解:聚变是质量较轻的原子反应生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故A正确;故选:A3.(2005•苏州一模)某原子核内有核子N个,其中包含质子n 个,当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后,它自身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可知这个新的原子核内()A.有核子(n﹣3)个B.有核子数(N﹣4)个C.有中子(N﹣n﹣1)个D.有质子(n﹣1)【解答】解:α衰变生成氦原子核,质子数减少2个,质量数减少4个,所以中子数减少2个;β衰变生成负电子,质子数增加1个,是因为一个中子转化成质子而释放出的电子,中子数减少1个,所以新核质子数为n﹣1,质量数为N﹣4=核子数,中子数为N﹣n﹣3,正确.故选4.(2014•青岛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大批氢原子从4能级跃迁到1能级时,氢原子会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D.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解答】解:A、氢原子从4能级跃迁到1能级时,氢原子会产生=6种频率的光子,A错误;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正确;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放出的电子,C错误;D、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D错误;故选:B5.(2014•越秀区校级三模)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些含有铀和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发生衰变,放射出α、β、γ射线,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全部衰变完了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γ射线一般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4 【解答】解:A、半衰期的对大量原子核的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于单个是不成立的,故A错误;B、发生β衰变的过程是:一个中子变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故B正确;C、根据α、β、γ三种射线特点可知,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α射线电离能量最强,穿透能力最弱,故C正确;D、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发生α衰变放出42,导致质子数减小2个,质量数减小4,故中子数减小2,故D错误.故选6.(2012•岳阳楼区校级模拟)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是质子B.n是电子C.X是P的同位素 D.X是的同位素【解答】解: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n是中子,故错误;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15,质量数为30,磷元素的电荷数为15,因此X为1531P的同位素,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2008•四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D.核电站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解答】解:A、γ射线不带电,所以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故A正确;B、α射线比β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故B错误;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轻核聚变,故C错误;D、核电站产生的能量来自铀235的裂变,故D错误;故选:A8.(2016春•清远校级期末)“两弹一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原子弹和氢弹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B.原子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10nC.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D.氢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10n【解答】解:A、B、原子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10n.故A错误,B正确;C、D、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故C正确,D错误.故选:9.(2016春•枣阳市校级期中)下列事件中属于核辐射给人类带来环境灾难的是()A.日本福岛大地震引起的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核废料池泄漏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在科索沃、伊拉克和利比亚大量使用貧铀弹C.汶川大地震D.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解答】解:A、核废料池泄漏出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可伤害人体细胞,故A正确;B、贫铀弹是一种新武器,其爆炸后所弥散的贫铀将长时间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人体产生慢性伤害,故B正确;C、地震不像核辐射给人类带来环境灾难,故C错误;D、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泄露的能量相当于200颗广岛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严重的核事故,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20多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依然是一座死城,故D正确;故选:10.(2015•海珠区三模)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的是()A.→B.→C.→D.→【解答】解: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X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1,所以X是中子,故A错误;B、同理X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所以X为质子,故B正确;C、X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所以X是质子,故C正确;D、X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2,所以X是氘核,故D错误.故选:.11.(2015•翁牛特旗校级模拟)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解答】解:核力是强力,它能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万有引力最弱,研究核子间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可以忽略.故选:D.12.(2015•肇庆三模)已知氘核的平均结合能是 1.09,氚核的平均结合能是2.78,氦核的平均结合能是7.03.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并放出17.6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B.核反应方程式为→C.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D.该核反应会有质量亏损【解答】解:A、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台生成1个氮核,这是聚变反应.故A错误;B、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台生成1个氮核,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知同时有一个中子生成,反应方程为→.故B正确;C、目前核电站都采用核裂变发电.故C错误;D、该反应放出热量,所以一定有质量亏损.故D正确.故选:13.(2015•清远校级模拟)以下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说明正确的是()A.→,这是轻核聚变的方程式B.→,这是β衰变的方程式C.→10n,这是重核裂变的方程式D.→,这是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方程式【解答】解:A、→,这是人工核反应方程的方程式,故A错误;B、→,放射出的是电子,这是β衰变的方程式,故B错误;C、→10n,这是重核裂变的方程式,故C正确;D、→,这是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方程式,是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故D正确;故选:14.(2015•深圳校级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式U→是核裂变反应方程B.方程式→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C.氢原子光谱是连续的D.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至基态要放出特定频率的光子【解答】解:A、A是a衰变生成氦原子核,B是聚变方程放出光子,故A错误B正确.C、由于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所以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值E是不连续的,只能是一些特殊频率的谱线,故C错误D、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至基态要放出特定频率的光子,故D 正确故选:15.(2015春•湖北校级期末)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元素A和元素B的质量之比:是()A.30:31 B.31:30 C.1:2 D.2:1【解答】解:根据衰变公式:知,:故选:C16.(2014•重庆校级二模)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工厂发生了丢失放射源铱﹣192的事件,已知铱﹣192发生β衰变,则衰变方程为()A.→B.→C.→D.→【解答】解: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加1,所以写出铱﹣192的衰变方程为:→;故选:B17.(2014•宿州模拟)水的折射率为n,距水面深h处有一个点光源,岸上的人看到水面被该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为()A.2()B.2 h ()C.2 h ()D.2 h ()【解答】解:水下点光源射向空气时,当照射越远时入射角越大,照射越近则入射角越小.由水的折射率n可求出水的临界角则当入射角i等于C时,恰好发生全反射.设上的人看到水面被该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为D则,因为,所以因此由=得或者也可以这样算:恰好发生光的全反射时,则有所以22()故选:A18.(2010•红桥区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B.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C.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解答】解: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色散形成彩色光谱.故A错误.B、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是利用光在纤维中不停地发生全反射进行传递信息.故B错误.C、当光通过狭缝时,若缝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当,则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错误.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是利用光的偏振.只能让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一致的通过.故D正确.故选D.19.(2013•河西区二模)用激光器作光源,在不透光的挡板上开一条缝宽为0.05的窄缝,进行光的衍射实验,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看到的条纹是下列中的哪一个()A.B. C. D.【解答】解:由于衍射条纹狭缝平行,且中间宽、两边窄,不等间距.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001•天津、山西)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A.λB.λC.λD.λ【解答】解:因为薄膜的厚度为波长的,所以两个界面上的反射光相干涉后互相抵消,减少了反射光,从而减少了反射光的能量.故选B21.(2015•福建)如图,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则()A.λa<λb,>B.λa>λb,<C.λa<λb,<D.λa >λb,>【解答】解:由光路图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较小,b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a光的折射率小,b光的折射率大.即<.折射率越大,频率越大,波长越小,则知a光的波长大,即λa >λb.故选:B.22.(2014•江苏)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解答】解:乙图中条纹的间距比甲图大,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λ知,乙图中可能是光的波长较长,即频率较低,也可能缝与屏间距增大,也可能双缝间距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2012•资阳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光导纤维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对同一金属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在研究双缝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中,仅将屏移近双缝,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解答】解:A、一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B、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从全反射的条件知,光导纤维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故B错误.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W0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故C正确.D、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将屏移近双缝,L 减小,则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故D错误.故选C.24.(2012春•雅安期末)如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那个图是紫光形成的条纹()A.B.C.D.【解答】解:双缝干涉的图样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所有条纹宽度相同且等间距,故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单缝衍射条纹是中间明亮且宽大,越向两侧宽度越小越暗,而波长越大,中央亮条纹越粗,故是衍射图样,紫光波长较短,则中央亮条纹较细,故B是紫光的衍射条纹.故选:B.25.(2015•广元二模)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在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B.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D.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解答】解:A、波长越短的光,频率越大,介质对它的折射率n越大,根据公式,知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小.故A错误.B、频率越大的光,介质对它的折射率n越大,根据公式,知该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小.故B错误.、发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即从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入折射率小的介质;当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时,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才能发生全反射.故C 正确,D错误.故选:C26.(2015•合肥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水下光源S向水面A点发射一束复色光线,折射光线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B.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C.若a、b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