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合集下载

2016年网络购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网络购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络购物⾏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络购物⾏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报告编号:1653539⾏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最为⼴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份专业的⾏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份有价值的⾏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doc/b9557cea3968011ca2009139.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了解,全⾯系统地研究了该⾏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业发展趋势。

⼀、基本信息报告名称:中国⽹络购物⾏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报告编号:1653539←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发票⽹上阅读:/doc/b9557cea3968011ca2009139.html/R_QiTaHangYe/39/WangLuoGouWuFaZhanQuShiYuCeFen Xi.html温馨提⽰:如需英⽂、⽇⽂等其他语⾔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内容介绍⽹络购物是借助⽹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户(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的资⾦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个环节有⽹络的参与,都称之为⽹络购物。

它是电⼦商务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产业调研⽹发布的中国⽹络购物⾏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认为,2013年中国⽹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较2012年增长4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

2013年中国⽹络购物市场之所以依然保持较⾼的增长,主要归结于以下原因:⼀是伴随⽹购市场⽇益规范,越来越多的⼈加⼊到⽹购队伍当中;⼆是电商企业在⼀⼆线城市发展稳定后,逐渐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推动了⽹购市场扩⼤;三是2013年移动购物成为⼀股⼒量,推动⽹购的进⼀步发展。

什么是三新统计

什么是三新统计

“三新”是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包括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

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新产业具体表现为:一是新技术形成新产业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直接催生的新产业,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二是新产品形成新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工艺改造传统产品生成新产品,进而形成新产业,如智能制造、3D 打印、智能交通等;三是新需求催生新产业为顺应新的市场需求,应用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分化、升级、融合,从而衍生出来的新产业,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

新业态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 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网络约车、共享单车、众包和众创平台等;二是产品+ 服务创新商业流程、服务模式或产品形态的创新,如创业空间、车库咖啡、网上下单配送等;三是服务+ 延伸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如个性化定制时尚消费品、化妆品、服装等。

新商业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是互联网+ 产业创新融合如互联网支付、网络理财、社交网络、新媒体平台等;二是生产经营要素重新组合如把网络和硬件融入服务形成的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阅读、网络音乐等;三是新的经营组织方式如提供消费、娱乐、休闲等一站式服务的大型购物中心(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等。

为什么要开展“三新”统计我们已经生活在“三新”的包围中,“三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增强,有力支撑起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天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2016年电子商务产业分析报告

2016年电子商务产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产业归属二、主要关联产业三、产业结构的优化表现第一章产业结构第二章产业组织一、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现状概述二、电子商务产业SCP分析1市场结构分析2市场行为分析3市场绩效分析第三章产业布局一、产业区域分布状况1区域分布2重点分布3重点电子商务城市分析二、行业分布三、区域产业趋同度第四章产业政策一、产业政策沿革1国家总统政策法规2各地区电子商务相关政策二、产业政策效应1相关政策下电子商务演变趋势2重点潜力城市预测第五章产业发展对策一、载体选择建议二、配套政策建议第一章产业结构第一节产业归属一、按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三大类:(一)第一产业: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二)第二产业: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矿业、建筑业、水电等。

(三)第三产业: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商业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饮食业、文化教育、科学、新闻传播、公共行政、国防、娱乐、生活服务等综上所述,可见电子商务归属于第三产业二、按国家标准分类中国也有对自己的产业进行了科学分类的国家标准即《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把中国全部的国民经济划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

这16个门类依次是:A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B采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E建筑业F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G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H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I金融、保险业J房地产业K社会服务业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O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P其他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按国家标准分类法归属为G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

三、按国际标准分类法联合国1971年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层次,它先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10个大项。

2016年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热点解读及趋势分析

2016年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热点解读及趋势分析

2016年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热点解读及趋势分析2016年上半年,融资不畅、资金链断裂让大量电商相继倒闭,也使资本逐渐趋于理性,下半年,垂直电商将成为资本的新宠,电商跨界融合会成为新的趋势,同时,互联网巨头将趁机整合造就新的行业格局。

后电商时代,获取流量的门槛越来越高,网红经济的风靡带来了优质流量,传统企业还在努力转型时,电商行业已经俨然变成了一种新的传统行业,新技术,新理念将不断带来新的挑战,未来电商行业将面临更严峻的厮杀。

经过资本寒冬的洗礼,2016年上半年成为电商行业由资本热捧走向理性的过渡期,走下神坛的电商并未一蹶不振,反倒变得更加理性。

O2O泡沫破裂叫醒了一大批“做梦”的创业投机者,一些定位清晰的垂直电商崭露头角,同时电商企业也更加注重跨界融合。

展望下半年,电商行业仍将伴随着倒闭加速融合与资本化,行业监管也将收紧,此外,伴随着VR/AR、直播等新技术的走红,电商领域将迎来一次技术变革潮。

趋势一:垂直电商受宠解读:2016年上半年,电商领域几乎没有一家传统电商企业获得融资,但真正定位清晰、瞄准特定消费者的垂直电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有21家初创垂直电商项目获得天使投资,A轮的有39家,B轮的有15家,C轮的则有12家。

趋势:在阿里、京东等传统综合电商平台已攻城略地多时之际,垂直电商成为新项目的切入点。

此外,前面一大批电商已经培养起了消费者的电商消费习惯,垂直电商模式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虽然资本对垂直电商仍抱有一定的兴趣,但随着行业洗牌以及经济持续低迷,没有“真本事”的电商将加速被淘汰。

趋势二:巨头整合解读:2016年上半年开始,在资本寒冬之下,互联网领域合并新逻辑已经到来:资本话语权将更甚,合并也从风口巨头蔓延到细分领域及后续部队,互联网巨头借此抄底。

合并将成为行业新格局的催化剂,在合并中“马太效应”尽显,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此外,巨头开始通过跨界融合进行最后的战略布局。

四川省2016年度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

四川省2016年度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

四川省2016年度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一、基本情况2016年,全省实现电商交易额21228.6亿元、比2015年(下同)增长26.1%;实现网络零售额2462.4亿元、增长2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6%、提高2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30%,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个百分点;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在总量方面,电商交易规模居全国前6,综合水平在中西部排名第--。

二、三大工程实施“全川工业触网”行动,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打造区域涉农电商服务体系。

全省网商企业27万家,1100多家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休闲农庄人驻农业电商平台,85%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网。

全省网民规模增至3260万人,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至5477万户,电商网店总数36万家,增加6万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超过30家,电商带动快递业务量、业务收人均增长50%以上。

成都市双流综保区、青白江等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初具规模:绵阳市6月底跨境电商出口通关成功,吸引阿里巴巴、大龙网、光彩国际、长虹智易家、欧咖等近200家企业人驻;泸州市建成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直购全球”和1000余平方米O2O体验区(店)。

宜宾、南充、遂宁等地采取“保税展示、异地清关”或“直邮进口”“一般外贸”等模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

建成电商众创基地300多个,打造青羊工业总部基地、泸州临港物流园区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集聚区,物流、旅游、餐饮、出行等电商双创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在线旅游358亿元,占比36.6%;在线餐饮254亿元,占比26%;生活服务89亿元,占比9%。

服务网销额增长40%,网络零售中服务型占比39.7%.提高5.1个百分点。

“电商示范”体系建设推进,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构建国、省、市三级电子商务示范体系。

培育省级示范基地10个、示范企业50个、示范城市5个。

【最新公文】2016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最新公文】2016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2013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阿里研究院2014年1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简称“阿里研究院”)发布了国内首份县域电子商务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县域电子商务正处在快速崛起阶段,电子商务对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显现。

报告首次发布了“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简称“电商百佳县”)榜单,其中,义乌名列榜首,永康和海宁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浙江入围“电商百佳县”的数量最多,达49个,江苏、福建分别有14个和13个县入围。

县域电子商务崛起县域经济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GDP占全国约50%、人口占全国约70%。

随着县域企业和消费者应用电子商务日益广泛和深入,电子商务对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显现。

报告显示,根据全国各省市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32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可以分为六个梯队,其中浙江是第一梯队,上海、江苏、福建、北京、天津则构成第二梯队。

第一、二梯队优势明显,包揽网商指数前五名、网购指数前六名,且其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远高于第三至第六梯队,呈现出网商和网购“全面发展、综合领先”的特征。

六个梯队具体见下表:阿里研究院发现,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呈现“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特征。

从产业特色来看,有“贸易引领型”(如义乌)、有“制造引领型”(如永康);从成熟度来看,有“网商领先型”(如舒城),有“网购领先型”(如敦煌),有“网商网购综合领先型”等(如海宁);从发展动力来看,有“网商驱动型”(如睢宁),有“电商服务商驱动型”(如遂昌),有“网购驱动型”(如锡林浩特)等等。

这与县域经济本身的多样化密不可分。

县域拥有巨大的消费者人群,是中国网购消费的新增长点。

阿里研究院分析发现,2013年县域网购消费额同比增速比城市快13.6个百分点。

此前,淘宝网发布的《全国县域地区网购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县域人均网购54次,超过一二线城市的人均网购39次。

通报2016年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

通报2016年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

通报2016年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作者: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09期一、关于市场运行情况一季度,消费市场开局平稳,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放缓0.3个百分点,比1—2月加快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4%,较上年同期放缓1.2个百分点。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网络销售高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8241亿元,同比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6%。

重点零售企业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2%,增速比专业店、购物中心、超市等业态分别高23.1、19.4和18.7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消费继续领跑。

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上涨11.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6.7%,较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电影票房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51%,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

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攀升带动重点零售企业体育娱乐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0%,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

三是出行类消费增速回升。

一季度,受减税政策和消费升级需求影响,汽车销售持续加快。

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0%,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增长51.2%。

四是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9个百分点。

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7.9%。

其中,受养殖周期、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鲜菜和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6.4%和27.9%。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据海关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5.21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5.9%。

按美元计,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8021.4亿美元,同比下降11.3%。

一季度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一是出口增速由降转升,贸易条件有所改善。

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速继续下滑,但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的大力落实,加上2015年同期基数较低,3月当月出口转为正增长,增速较前两月加快31.8个百分点。

【电商大数据】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增长26%

【电商大数据】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增长26%

【电商大数据】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增长26%作者: 陈梦凡来源: 财新网【订阅DT电商官方微信“DT电商网”,更多行业数据等着你】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总额达5.1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

其中,实物商品的网络零售交易总额为4.19万亿元,同比增长25.6%,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15.2个百分点。

2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上述数据。

孙继文用“保持中高速增长”形容2016年的网络零售市场。

国家统计局此前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7%,2015年网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3%。

尽管网购增速放缓,但还是跑赢了其他业态。

商务部对重点零售企业的监测结果显示,网络零售业态增速为25.4%,远高于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其他零售业态的增速。

网络零售的渗透也在持续,2016年实物商品网络零售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较去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

B2C模式的优势逐步增强,在网络零售交易额中的占比超过55%。

网络促销更加规范有序,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不再主打“价格战”、“公关战”,而是推出高品质服务,组织演艺、直播等活动。

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在持续。

零售巨头通过联盟形成优势互补的融合模式,推动零售业资源优化配置。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O2O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45%。

另一方面,云计算、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电商平台的服务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网购正在成为新的消费驱动力,来自中西部地区和三线以下城市的订单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增速。

孙继文提到,2014至2017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四年提出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2017年,商务部将从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产品电商发展水平、电商精准扶贫、加强经验总结和推广等方面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在提升农村产品电商发展水平上,商务部将加强农产品分等定级、包装、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品控、溯源、品牌培育等服务,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媒体2016-11-11 18:03:57电商阿里巴巴阅读(10342)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近日,阿里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其中包括“电商百佳城市”排行榜。

这是阿里研究院连续第四年,对全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成果。

杭州深圳广州名列前三甲
根据“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阿里研究院排名形成2016年中国“电商百佳城市”榜单。

杭州蝉联榜首,深圳和广州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第四到十位依次为金华、上海、北京、泉州、武汉、厦门和东莞。

与去年相比,深圳和上海上升1位,广州和北京下滑1位,金华和泉州位次未变,武汉和东莞分别上升4位、1位,进入前十。

而苏州和中山分别下滑3位、1位,跌出前十。

2016年有三个城市晋级成为“电商百佳城市”,分别是宣城(第96位)、唐山(第99位)、滁州(第100位)。

相应地,有三个城市排名下滑落榜,分别是衡水由第82位下滑至第101位、郴州由第85位下滑至第111位、新余由第98位下滑至105位。

2016年,在53个国家电商示范城市中,有47个入围全国“电商百佳城市”。

其中,在“电商百佳城市”前30位,有24个是示范城市,说明电商示范城市确实发挥着引领作用。

浙江江苏福建电商发展均衡性较好
从地理分布来看,“电商百佳城市”广泛分布在30个省市区,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和河北七省合计占68%。

各省情况具体为,江苏13个、广东12个、浙江11个,山东10个、安徽8个、福建8个、河北6个、广西3个,其他省区上榜城市都少于3个。

在东部沿海地区,江苏、浙江所有城市上榜,福建除三明之外所有城市都上榜,说明全国各省市区相对而言,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均衡性较好。

广东上榜城市主要来自珠三角与潮汕地区,山东上榜城市主要由济南和沿海城市构成。

在中西部、东北地区,省会城市成为区域电商发展的“火车头”。

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武汉(第8位)、合肥(第19位)、郑州(第21位)、长沙(第23位)、成都(第24位)、西安(第27位),都是省会城市。

另外,昆明、太原、贵阳、银川、拉萨、呼和浩特、长春和哈尔滨8个省会城市,都是本省区唯一上榜的城市。

这反映出,省会城市所拥有的经济、政策、人才等优势,促成其在电子商务发展上的引领作用。

长江经济带共42个城市入围“电商百佳城市”
在2016年全国“电商百佳城市”中,有42个位于长江经济带,其地理分布格局可概括为“三大高地一片连绵区”。

“三大高地”指的是武汉、长沙-株洲、成都-重庆,“一片连绵区”指的是以“上海-杭州-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

相对而言,长三角地区领先优势明显,集聚了大部分“电商百佳城市”。

“三大高地”在区域范围内相对领先。

鉴于电商发展对快递服务带动强劲,快递包裹数据既能部分反映电商应用情况,也能部分反映电商服务情况。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6年1~9月,长江
经济带九省二市快递包裹量达100.5亿件,占全国包裹量47.7%。

其中,上海17.8亿件,杭州12.1亿件,金华10.6亿件,包裹规模明显领先。

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快递包裹量相对领先的城市有成都4亿件(占全省76.9%)、武汉3.7亿件(占全省71.1%)、重庆1.9亿件、长沙1.7亿件(占全省54.0%)。

位于长江经济带的2016年“电商百佳城市”
说明:位于100~110位的有城市江西赣州102位、湖南湘潭第104位、湖北鄂州109位。

电商应用与电商服务“双引擎驱动”
2016年,“电商百佳城市”电商应用指数平均值为12.914、电商服务指数平均值为6.671。

若一个城市电商应用指数、电商发展指数超过平均值,则视为电商应用、电商服务相对领先。

分析结果显示,在“电商百佳城市”中,有27个城市属于电商应用和电商服务综合领先型,都位于前30位,反映出“双引擎驱动”的格局。

换言之,一个城市若仅在电商应用或电商服务单方面发展,要想获得领先优势,可能面
临突破乏力的困境。

近几年,在杭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企业和消费者大规模、高频度应用电子商务,带动电商交易、支付、快递、营销等电商服务快速增长。

反过来,电商服务帮助企业和消费者更高效地应用电子商务。

电商应用与电商服务相互促进,成为推动众多城市电子商务持续、创新发展的“双引擎”。

据新闻报道,2015年,杭州市网络零售额达2679.83亿元,同比增长34.5%,电子商务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62.4亿元,同比增长44.2 %,“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1.5倍。

电商服务业成为杭州新的支柱产业。

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城市,跨境电子商务是近年亮点。

2015年,深圳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达320亿美元,增长88%。

在深圳诞生了全国最大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附:2016年“电商百佳城市”名单
说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城市版(aEDI-city[1])基于阿里巴巴平台的海量数据和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地级及以上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情况。

电商发展指数取值范围介于0~100之间,数值越大,反映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