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手印检验(1)

合集下载

变形掌印检验1例

变形掌印检验1例

() 2 变形 手 印检验关 键在 于确定 现 场手 印 “ 中心” 和细节 特征 点 的寻 找 。“ 中心 ” 在 现 场 手 印 纹 线 清 应 晰部位 , 中心” 以是 一 条 乳 突 线 , 可 以是 细 节 特 “ 可 也 征点 , 中心 ” 在 现 场 手 印 的最 明显 处 。寻 找 、 定 “ 要 确 现场手 印 中细节特 征点 的一 般方法 是 , “ 从 中心 ” 向外
图 2 犯 罪 嫌 疑 人 掌 纹样 本
根 据 现 场 勘 查 认 为 , 疑 人 表 现 为熟 知 现 场 情 嫌 况 , 由盗 窃转化 为抢 劫杀 人 的可 能性 较 大 。侦查 中 在 发现 本村 赵某 ( , 4岁 ) 重 大作 案 嫌 疑 , 男 2 有 于是 捺 印
2 讨

() 1 在进 行变 形手 印检验 鉴定 时 首先 要认 真分 析
[ ] 郭 景 元 .实 用 法 医 学 [ .上 海 :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1 M] 科
1 80: 10 11 . 9 1 — 5
E 7 闵建雄 .法 医损 伤学 .北 京 : e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 出版
社 ,0 1 192 2 2 0 :9—0 .
[ ] 赵 子 琴 .法 医 病 理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3 M] 人
刑事技术 2 1 0 2年第 l期
本例 自持电钻钻击头部 自杀实属罕见 。死者头
部 4处创 口造成 颅 脑 损 伤 由浅 人 深 、 后 有 序 , 度 先 程 逐渐 加重 , 且 未损 伤 到运 动 中枢 等 重 要 部 位 , 有 并 具 行 为能力 和 一定 的存 活时 间 , 故可 以 自行 完成 。另外
也考 虑 到 了机体 的代偿 、 神心 理 因素 及个 体 差 异等 精

《手印学》教学课件:手印鉴定

《手印学》教学课件:手印鉴定

手印鉴定的任务:解决人身同一认定的问题。
手印鉴定的种类:认定和否定的鉴定结论,
具有证据意义,发挥证明作用。
手印鉴定的原则:
1、一人检验,他人复核,领导审批; 2、下级检验,上级复核,集体会诊; 3、结论要可靠、科学、准确; 4、结论只有“是”和“不是”两种情况。
手印鉴定的程序:准备工作、初步检验、深
四、判断手印花纹类型及不同形态
(一)目的 同一认定的先决条件,否定的重要 依据之一。 (二)条件 现场手印(检材手印)必须出现明 显的中心花纹,或出现局不完全,则纹型的判断只 能是推测出斗型纹或箕型纹。
1、根据现场手印所表现出的中心区 域、外围系统和根基系统乳突纹线 的弧度和流向趋势进行判断
入检验、比对检验、综合评断做出结论、制 作手印鉴定书。
1、鉴定人必须以鉴定书形式提出鉴定结 论,鉴定书必须由鉴定人签名,并由其 所在鉴定机构加盖鉴定专用章;
2、在诉讼案件中,鉴定人有出庭作证的 义务,只要法院发出出庭通知,鉴定人 就必须参加庭审,接受控辩双方或民事 双方当事人及法官的审查和质询;
一、确定委托鉴定书、委托单位、委托人 真实可靠,委托单位必须是县级以上公、 检、法机关,特别是民事案件的当事人的 真实身份需要查证无误; 二、阅读案卷材料,询问委托人,了解现 场情况和案件的性质; 三、进一步了解现场手印的遗留部位、手 别指位的分析判断过程,采用的显现方法; 四、详细了解手印模糊、变形的原因,共 同分析案犯形成手印时的动作,运输包装 过程是否不当;
(2)减层手印
A、薄灰上的减层汗液手印,经 胶带粘贴、粉末刷显后,显现的 颜色为乳突线痕迹;
B、薄血层上的减层手印,经血 手印显现方法显现后,所显颜色 为小犁沟痕迹。
3、一般分析方法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解读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解读
构成的整体形态(图案)。
(1)、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
指单根纹线的宏观几何形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
棒形线:呈棒状或近
似直线状的纹线
弧 形 线 :
呈 圆 弧 状 的 纹 线
弓形线:从一侧流至
另一侧,弯曲成 “箭弓”状的纹线
波 伏 浪 呈 线 波 :
浪 上 状 下 的 起 纹 线
箕形线:从一侧流向另一侧,流出一段后
第三章 痕迹检验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一、手印
1、手印的概念 2、手印的分类
二、手纹
1、手纹的特点 2、乳突线花纹的形态 3、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 4、指节乳突花纹 5、手掌乳突花纹的基本形态 6、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 7、屈肌褶纹与皱纹
手 第 印 二 检 节 验
8、伤疤,脱皮,汗孔
一、手印
1、手印的概念
层叠而成(纹线弧度自上而下渐小,至褶纹趋于平直)
分类3:弓形线顶点连线的倾斜情况
左倾弧形纹
无倾弧形纹
右倾弧形纹
(B).帐形纹
组成:较多顶部弧度较大的弓形线与较少的横行线上下
层叠组成(花纹中心腔内有一根以上支撑线)
分类3:主支撑线的倾斜情况
高低差显,高者为主 高度相近,多者为主
左倾帐
右倾帐
无倾帐形纹
2、手印的分类
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平面手印,立体手印
附着物的变化状态——加层手印,减层手印
手印物质的色调———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手印物质的成分—汗液手印,油质手印,灰尘
手印,血质手印,精液及阴道分泌物手印, 各类果汁手印,饮料手印,乳汁手印等等
二、手纹
人手掌面的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伤痕,脱皮, 汗孔等。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指纹(指头纹),指节纹,掌纹。

常见疑难指印的检验

常见疑难指印的检验

常见疑难指印的检验摘要:手印的细节特征在指纹的同一认定中有重要意义。

根据手印细节特征的种类、稳定性和差异性来对指纹进行同一认定,来为案件的侦查提供方向,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线索和证据。

利用手印的细节特征对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的检验与分析。

把现场提取到的模糊、变形、残缺手印与样本进行比对鉴定,确定或否定同一。

很多现场提取到的指纹都是模糊、变形、残缺的,要想使手印的证据潜力最大化,就必须对模糊、变形、残缺手印进行分析与鉴定。

关键词: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细节特征;分析检验1、引言指印在案件的侦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因为很多现场遗留的指印是模糊、变形和残缺的,使很多检验人员都束手无策,让很多在现场提取到的指印发挥不了它该发挥的作用。

在很多的犯罪现场,因为不同原因的影响,技术人员提取到的现场指印大多数都不是完整的。

要提高指纹破案的效率,就必须加强对疑难指印的检验与分析,完善指印的鉴定。

为了使现场提取的指印发挥它的作用,挖掘指印的证据潜力,在此讨论模糊、变形、残缺指印的一些认定技巧和方法。

因为疑难指印的形成原因很多,所以在案件中疑难指印非常的常见。

研究疑难指印的检验与分析也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研究疑难指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案情,确定犯罪嫌疑人,为破案提供帮助,使指印的证据潜力最大化。

2、指印的鉴定意义指印是指指纹遗留在被触物体上的印痕。

由于手指表面经常附有汗液等物质,在接触物体时由于物体之间的吸附性和渗透性的作用,使手掌表明的附着物遗留在物体上而形成指印。

因为手纹具有人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个人的特点,而在犯罪现场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一定的指印,并且指印的认定价值极高,所以指印在现在的案件侦查中应用非常的广泛。

通过运用手印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对与案件有关的指印进行勘验、检查及鉴别,为侦查破案、起诉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在公安机关以及司法部门的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刑事科学技术(一)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刑事科学技术(一)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刑事科学技术(一)》考试大纲(2017年9月)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并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方法;理解掌握物证的系统属性与关联分析、物证特征的层次结构分类以及物证量化检验鉴定的相关方法;2.全面了解刑事科学技术所包含的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的具体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具体掌握各类研究对象的具体概念、检验鉴定程序、检验鉴定技术方法以及检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灵活运用刑事科学技术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方法,准确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实践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及相关专业考核范围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范围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

Ⅲ. 考查内容痕迹检验技术痕迹检验技术共计50分,其中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10分。

第一部分人体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一)手纹的种类与特征1.手的外形结构2.手纹的皮肤组织特性3.手纹的类别4.指头乳突花纹5.指节乳突花纹6.手掌的乳突花纹(二)现场手印的发现、显现与提取1.现场手印的寻找与发现2.潜在手印显现的常规方法(三)手印的分析与鉴定1.现场手印的分析2.样本手印的搜取(四)指纹自动识别技术1.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结构及功能2.指纹系统的网络化二、足迹检验(一)足迹检验概述1.足迹检验的概念2.足迹的分类3.足迹检验的内容、作用与现状(二)足迹特征1.足迹的结构特征2.足迹的步法特征3.鞋底的磨损特征(三)现场足迹的勘验1.现场足迹的发现与确定2.现场足迹的提取(四)足迹的分析与鉴定1.足迹分析2.足迹鉴定3.足迹的信息化应用三、牙齿痕迹检验(一)牙齿的生理结构1.牙齿的萌出与排列2.牙齿的结构与形态3.牙齿的特征(二)牙齿痕迹的形成与特征1.牙齿痕迹的形成2.牙齿痕迹特征(三)牙齿痕迹的提取与检验1.现场牙齿痕迹的提取2.牙齿痕迹检验第二部分器械痕迹检验一、工具痕迹检验(一)工具痕迹概述1.工具痕迹定义2.工具痕迹分类(二)常见工具痕迹及特征1.撬压痕迹2.打击痕迹3.钳剪痕迹4.擦划痕迹5.刺切痕迹6.割削痕迹(三)工具痕迹现场勘验1.寻找工具痕迹的重点部位2.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四)工具痕迹分析与利用1.利用工具痕迹揭露伪造现场2.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3.推断嫌疑工具的种类4.分析嫌犯嫌疑人的特点二、枪弹痕迹检验(一)枪弹1.枪弹的结构2.枪弹的分类3.枪弹的识别(二)枪械1.枪支的定义2.枪械的分类3.枪械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三)射击弹头弹壳痕迹1.射击弹头痕迹2.射击弹壳痕迹(四)枪击案件现场勘验1.枪弹痕迹物证的搜寻和提取2.弹丸对目标物的作用3.弹孔痕迹检验(五)枪弹痕迹鉴定1.区分发射枪种2.认定发射枪支第三部分其他痕迹检验一、车辆痕迹检验(一)车辆与轮胎1.车辆的分类2.汽车轮胎的分类及花纹结构(二)车辆痕迹特征1.车辆结构特征2.车辆的其他特征(三)车辆痕迹的勘查与分析1.车辆痕迹的勘查与提取2.车辆痕迹检验二、纺织物痕迹检验(一)织物组织结构检验1.织物的组成2.织物组织结构检验的方法与步骤(二)绳索、绳结检验1.绳索检验2.绳结检验(三)纺织物痕迹检验方法1.纺织物痕迹的概念与分类2.纺织物痕迹的发现与提取3.纺织物痕迹的检验三、玻璃破碎痕迹检验(一)玻璃的性质及破碎原理1.玻璃的机械性质2.玻璃破碎原理(二)玻璃破碎裂纹特征1.枪击裂纹特征2.高速抛击裂纹特征3.低速抛击裂纹特征4.钢化玻璃裂纹特征(三)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与分析1.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2.现场物证的提取3.玻璃破碎裂纹检验四、整体分离痕迹检验(一)分离痕迹的形成、结构与分类1.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与结构2.整体分离痕迹的分类(二)整体分离痕迹特征1.断口特征2.加工特征3.使用特征4.固有特征(三)分离痕迹的勘查与鉴定1.整体分离痕迹的发现与提取2.整体分离痕迹的鉴定五、锁匙痕迹检验(一)弹子锁的种类、结构与开闭锁原理1.弹子锁的种类2.弹子锁的结构3.弹子锁的开启原理(二)常见的非正常开锁方法1.暴力开锁2.钥匙开锁3.特殊工具开锁4.技术性破坏锁(三)锁具加工痕迹与开锁痕迹1.锁具加工痕迹2.原配钥匙开锁痕迹3.特殊工具开锁痕迹(四)原配钥匙复制痕迹1.原配钥匙的复制方法2.原配钥匙复制痕迹的分布(五)锁匙痕迹鉴定1.现场锁痕的发现与提取2.现场锁痕的检验六、爆炸痕迹勘验(一)爆炸痕迹种类1.炸点痕迹2.爆炸产物高温作用痕迹3.空气冲击波作用痕迹4.爆炸抛出物5.人体上的爆炸作用痕迹6.爆炸震动破坏痕迹(二)爆炸痕迹勘验方法1.炸点的勘验2.爆炸产物高温作用痕迹勘验3.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痕迹勘验4.爆炸遗留物及介质抛出物勘验(三)爆炸痕迹综合分析1.分析确定爆炸类型2.根据爆炸痕迹初步判定炸药种类3.炸药量的判定4.爆炸装置复原分析5.根据现场痕迹分析爆炸作案人文件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共计50分,其中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分别占20%、60%和20%左右)一、笔迹检验、印刷与污损文件检验(一)笔迹检验1.笔迹与笔迹检验概念2.笔迹检验原理3.笔迹各层次特征的内容及具体特征的含义4.笔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5. 书写速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检验要点6.一般性伪装笔迹的含义、特点及检验要点7.左手伪装笔迹的特点及检验要点8.摹仿笔迹的类型、特点及检验要点(二)印刷文件检验1.印刷文件与印刷文件检验概念2.常见文件印刷方法的印版结构和印刷原理3.常见版型印刷文件的基本特征4.货币票证的制版方法和印刷方法5.常见伪造货币票证的特点以及检验方法6.印章印文的种类、特征7.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及特点8.印章印文检验的程序和方法9.静电复印机种类鉴别特征和同一认定特征10.电子打字机的种类鉴别特征和同一认定特征(三)污损文件检验1.污损文件及污损文件检验的概念2.各类变造文件的概念、特点及检验方法3.各类模糊记载及损坏文件的检验方法4.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的概念、任务5.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的依据、途径6.圆珠笔油墨字迹书写时间检验的常用方法7.印文盖印时间的检验方法8.文件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二、言语识别与鉴定(一)言语识别1.语言、言语、言语识别的概念2.言语识别与鉴定的任务和作用3.言语识别与鉴定的科学原理4.地域性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5.时代性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6.社会性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7.隐语和犯罪隐语的概念8.精神病患者与聋哑人言语的特征及主要区别(二)言语鉴定1.书面言语鉴定的概念2.书面言语特征的种类3.书面言语鉴定的程序方法声像资料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共计50分,其中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分别占20%、60%和20%左右)一、刑事摄影摄像(一)摄影基础知识1.镜头的参数及对摄影的影响2.快门、光圈、感光度、白平衡及对摄影的影响3.景深的概念、产生景深的原因及影响景深的因素4.调焦、调焦方法5.曝光量、相机的曝光模式6.测光模式及方法7.光质及其对摄影的影响8.色温的概念及应用9.摄影构图(二)现场摄影1.现场摄影概念及特点2.现场摄影内容3.现场摄影步骤和方法4.现场制卷方法(三)物证检验摄影1.物证检验摄影的基本要求2.分色摄影及应用3.光谱成像的原理4.偏振光摄影、原理、方法及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 背诵笔记

痕迹检验技术 背诵笔记

痕迹检验技术第一部分人体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一)手纹的种类与特征【1】手的外形结构1.手指的组成:正常人有五个手指,依次排列为拇指、食指、中指、环指、小指。

特殊情况可能出现缺指、并指、多指、叉指等,其中拇指有两个指节,其余四指各有三个指节。

2.手掌的组成:手掌的组成可划分为五个部分:上边、下边、外边、内边以及内斜边。

①上边:连接食指、中指、环指、小指的手掌边缘,呈波浪形。

②下边:连接腕部的手掌边缘,呈蝶弧形。

③外边:小指根外侧下部至腕部的手掌边缘。

④内边:食指根内侧下部至拇指根内侧下部的手掌边缘。

⑤手掌内斜边(2015名词解释):拇指根内侧下部至腕部的手掌边缘。

3.手指外形结构:手指外形多呈圆柱形,指尖稍细,指根稍粗,粗细变化不明显。

4.手掌外形结构:人的手掌外部轮廓形态大致呈长方形,少数手掌呈正方形,个别手掌呈扁方形。

5.手印(2018名词解释):人手指,手掌正面的乳突纹线、小犁沟、屈肌摺纹、皱纹以及伤疤、脱皮、汗孔和细点线等皮肤花纹结构,即手纹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客体时所形成的能反映花纹结构与外形结构特点的印痕总称。

【2】手纹的皮肤组织特性1.手纹的表皮组织特性(2017简述题)①生发层:为表皮的最深层,紧贴真皮,是表皮的增殖部分。

②颗粒层:生发层浅部,此层细胞开始退化,细胞核萎缩,细胞丧失分裂、繁殖能力。

③透明层:位于颗粒层浅部,有透明角质颗粒和角母素,细胞对光有较强的反射性和折射性。

④角化层:位于表皮的最表层,细胞核己萎缩溶解,胞质内含有角蛋白,细胞已成为透明角质鱼鱗状角质板,此层细胞己经死亡,相互间失去联系,常以皮屑的形式脱落,有时成片脱落而形成脱皮。

2.手纹的真皮组织特性真皮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皮下组织的浅层。

真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具有较强的抗拉能力和抗应力能力,能起到保护肌体组织的作用。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①乳头层:与表皮生发层细胞镶嵌连接,与表皮凹处镶嵌的隆突部分形如乳峰,故称其为真皮乳头。

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

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

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提纲: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二、手印痕迹的收集与保存三、手印痕迹在建筑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四、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未来发展五、建筑领域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是通过对人手指的纹路进行分析来识别个体身份的一种科技,而在检验领域中,主要应用于犯罪现场的调查和犯罪嫌疑人的辨认中。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其实是借助了“图像相似度比对”等方法实现了对于手印特征值的识别和比对。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可以用于犯罪现场调查,还可以应用于保险理赔、签证申请、基金会捐赠、金融审批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中,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检验装修工程的质量、房屋出租黑中介的违法行为,以及判断高空坠物事件的责任归属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公园和快餐店的感应式自助售卖机、指纹锁等设备也是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之一。

手印痕迹在其他行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手印痕迹的收集与保存对于手印痕迹的收集和保存是保证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在犯罪现场调查中,最好的手印是从每个指头中都有的十个指纹。

在收集手印时,最好采用手套保护措施避免意外损坏痕迹,并使用软毛刷清洁指纹。

同时,由于房屋出租黑中介行为的复杂性,收集房间内的所有指纹是不可行的。

因此,只有采集与事件相关的指纹或关键区域的指纹才更加有效。

手印痕迹的保存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便更有效地使用比对软件进行撞库。

保存时应尽量避免手印痕迹被暴露于光线、潮气、高温、火灾等容易影响保存质量的环境中。

手印痕迹的保存方式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建立数据库,并且最好根据公安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保存与分类以避免使用后的短期删除情况发生。

三、手印痕迹在建筑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中,手印痕迹可以用于检验装修工程的质量。

首先,该技术可以用于确认施工人员是否遵循图纸设计,也可以监督工程现场工人是否遵守相关的规范工艺标准。

刑事侦查中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作用初探

刑事侦查中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作用初探

刑事侦查中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作用初探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已经成为破案的有力工具之一,对制止和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意义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可疑物品、犯罪现场等地方发现的手印、指纹等进行采集,利用科技手段加以分析鉴定,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其在作案现场的行动轨迹等信息。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确立嫌疑人身份由于手印和指纹的唯一性,可以通过和嫌疑人的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这对于刑事侦查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人类社会的长时间中视为一个有效的科技方式,解决无人犯罪或无证据犯罪的问题。

2、确定作案现场及犯罪嫌疑人行动轨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还可以帮助刑事侦查人员确定作案现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等信息。

在作案现场采集到的手印、指纹等信息可以帮助侦查人员进一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行踪,从而有力地促进案件的侦破。

3、有助于证明犯罪事实手印、指纹等信息的采集和鉴定结果可以作为证据,有助于证明犯罪事实的成立。

此外,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还能够通过鉴定手印中的其他特征信息,比如痕迹背景、印纹等,提供更多的物证信息,为案件侦查和审判提供依据。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具体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犯罪工具的检验通过对犯罪工具、武器等物品的表面进行检验,可以采集到犯罪人员的手印、指纹等信息,进而确定作案人员身份和行为。

3、对现场物品的检验尽管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案件侦查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等问题,仍存在一些局限性:1、不同手皮肤质地不同不同手的皮肤质感不同,像是手粗糙、萎缩等等,这会影响手印的清晰度和可读性,此时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分析分辨。

2、手印失真一些作案现场的情况非常复杂,有时手印被覆盖了一部分,有时被其他物品所压扁,这使得手印失真,难以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纹学简史
• 手纹在契约中使用有三种方式: 1.指信、节信:以指节间的距离为信——画指为信; 2.指印:直接按指印为凭——按指为信; 3.手印:以整个手印来代表一个人。 (二)手印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 公元前217年 云梦秦简 《封珍式.穴盗》 • 宋代 手印已正式作为刑事诉讼的物证 (三)手印在婚约和休书方面的作用 • 元代 法律规定 仅凭手印不能作为婚书或休书的 凭证
指纹学简史
三、指纹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中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应用指纹最早的国家,世界公 认中国是指纹学的发源地,但是指纹学兴起于欧洲。 (一)科学家对于指纹学的贡献 • 1684年 英国 植物学家和生理学家内赫米亚.格 鲁 “手指和手掌纹理形式” ——汗孔、乳突纹线 • 1788年 英国 J.C.梅耶 《解剖学及其适当解释》 ——手指脊纹的独一无二性
指纹学简史 长 颈 指 纹 彩 陶 罐
(长颈指纹彩陶罐)
螺 形 纹 彩 陶 壶
(螺形纹彩陶壶)
• 美国芝加哥的菲尔特博物馆 周朝或前汉时期 的泥印 ——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印凭证
指纹学简史
• 德国人类学家罗伯特.海因德尔
• 1913年 罗伯特.海因德尔 板画 右手纹线 • 公元前2200年 亚述人和巴比伦人 正式文书——指甲印记(supur)
指纹学简史
•1823年 捷克 铂金杰 《触觉器官和皮肤 组织生理检查注解》将指纹分为九种并加以 命名 ——指纹科学正式建立 •1856年 英国 韦尔克(34—75岁) ——指纹终生不变 • 1877年 法国 奥伯特 硝酸银显现手印
指纹学简史
(二)赫谢尔与福尔茨 • 1858年 英国 拉行政首长 • 1877年 《论手之纹线》——19年 • 1873年 英国 亨利.福尔茨 日本教会 • 1880年 《自然》
第 二 章
手 印 检 验
前言一
指纹学简史
指纹学简史
• 指纹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从1823年铂金杰 将指纹分为九类并加以命名算起,至今才一百八十 多年的历史。但是,人类对指纹的认识和应用却从 远古时代就开始了。 一、远古时代人类对指纹的认识 • 6000多年前,西安半坡氏族遗址出土的陶器 ——装饰功能
“指纹之父”之争 威廉.赫谢尔 印度孟加
指纹学简史
(三)人体测量法 阿尔方斯. 贝蒂荣 • 1879年 将人类学家测量骨骼的方法用到 人体测量方面(11个数据) • 1882年 提出人体测量法作为认定人身的方 法 • 1885年 人体测量法成为法国监狱通用的个 体识别法 • 1888年 贝蒂荣被任命为法国司法身份鉴别 机构负责人 • 1893年 《人体测量学》
根据一:汗孔的位置
1)汗液必然分泌排泄在乳突线上,对乳突线 起着滋润、保护的作用。 2)汗垢也必然沉积在乳突线上,当手接触物 体时汗垢就会因为静电作用而脱落在物体表面 ,从而反映出手接触面乳突花纹的结构形象。
根据二:汗孔的形状和大小
1 )汗孔的直径一般为 50—250 微米;每毫米长 的乳突线上有 3—5 个汗孔,每平方厘米的皮肤 范围内大致分布着300多个汗孔。 2)汗孔的细小和分布均匀决定了指印遗留的质 量,使指印能够完整忠实地反映指纹的乳突花 纹结构。 乳突线上的汗珠
(三)手指与手掌的形态结构 1、手指的形态结构 正 常 手 指
指数与指称 手指形状 手指高低关系 节 数 非 正 常 手 指 四指 畸形手指 六指 骈指
畸形指节
缺节指
多节指
手指形态
(因指而异) 拇指:最粗,呈椭圆柱形;
食指:粗细居中,呈稍尖柱形;
中指:粗细居中,呈柱形;
环指:粗细略小于中指,呈圆柱形;
秦汉时期的竹简 ——保密功能 米可马可印地安人的石 粘土板
指纹学简史
二、指纹在中国古代的应用 (一)手纹在文书契约上的应用 • 契:合同、帐、案卷、具结。 • 《周记.曲礼》 “以质剂结信而止讼” • 质剂:下手书、画指劵 1955 年在新疆米兰古城 发现一份唐代藏文文 书 — 借贷契约,落款处 有四个红色指印。
指纹学简史
(四)高尔顿与武塞蒂赫 • 1891年 英国 费朗西斯.高尔顿 《指纹 分类法》 • 1895年 《指纹分类细目》 • 1888年 阿根廷 胡安.武塞 《比较指纹 学》 • 1896年 阿根廷成为世界第一个以指纹鉴别 身份的国家
指纹学简史
(五)亨利指纹分类系统 • 爱德华.理查德.亨利 印度孟加拉警察总监 • 1897年 印度放弃人体测量法,采用亨利指 纹法 • 1900年 英国议会立法承认指纹分类法 • 1901年 英国苏格兰场正式采用指纹分类法 • 1903年 美国 威尔.韦斯特事件 ——指纹分类法全 面代替人体测量法的标志性事件
指纹学基础
三、汗孔 • 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以及皮下组织内,生 长着大量的汗腺。 • 从汗腺球状体开始,汗腺导管几乎垂直穿过 真皮层,必定从两个成对乳突中间进入表皮, 在乳突线上开口,称为汗孔。
指纹学基础
1、汗孔分布位置的一律性 ——汗孔都在乳突线上而不在沟纹内。
指纹学基础
• 汗孔位置的一律性,是由汗腺导管的分布决 定的。所有导管都从成对乳突中间的空隙穿 过,而两列成对乳突正好顶起表皮层形成一 条乳突线。当导管盘旋上升时,其汗孔开口 就必定在表皮层的乳突线上。 2、汗孔的形状和大小。 • 汗孔的直径一般为50—250微米,每毫米长的 乳突线上有3—5个汗孔,每平方厘米的手指 皮肤范围内大致分布着300多个汗孔。
指纹学基础
(二)皮肤还有指甲、毛发、皮脂腺、汗腺等 附属器。 (三)皮肤的结构: • 表皮—没有血管和神经; • 真皮—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 皮下组织—缓冲作用。
指纹学基础
二、手掌面皮肤 • 手掌面皮肤坚厚,缺乏弹性,表皮角质层较 厚,分布着乳突线,无毛孔。
指纹学基础
(一)表皮是手掌面皮肤的最表层,属于复层 扁平上皮组织,没有血管和神经,有强烈的 分裂生殖能力。 • 表皮层分为五层(由内及外):
指纹学简史
两个威尔.韦斯特面容相同而指纹不同
威 尔 韦 斯 特
.
指纹学简史
• 1930年 美国 联邦调查局建立了美国国家指 纹档案库 • 1975年 美国 联邦调查局引进了自动指纹识 别系统(AFIS),安装了十指识别卡片,将指纹电 脑化 四、指纹学传入中国 • 1906年 指纹学传入中国 • 1930年 中国中央大学教授中华指纹学术研究会 会长刘紫菀编《中华指纹学》——《中华式指纹分 析法》 • 1956年 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十指指纹分类系统
1856年 德国人类学家韦尔克(Welker)将 其 75 岁和 34 岁指纹比较,指纹终生不变的性质 被发现。
1888 年 英国 指纹学家威廉 . 赫 谢 尔 将 自 己 28 年 前后的指纹进行 比较。
28年前后的威廉.赫谢尔
20世纪30年代 美国 巴克——卡皮斯 犯罪集团
3、布满汗液、触 物留痕 触物留痕:只要 人手与物体接触, 就会留下痕迹,即 手印。这是客观事 实,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规 律。
一、手纹
(一)手纹的概念
•手纹:是指分布生长在人的手指掌面上的乳 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等皮肤花纹的总称。
•手纹包括指纹、指节纹、掌纹。
手掌皮肤结构剖面图
(二)手纹的特点 1、人各不同、各指相异 •指纹的特定性:是指乳突花纹的形态结构 、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位置、距离、相 隔线数、角度及分布关系等在总体上构成的 特定性,即独特性、不可重复性。
1)世界上没有指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2)同一人的十指指纹亦不完全相同。
根据一:遗传与变异
人体生殖细胞结合后,有 23 对染色体,每个染 色体携带 1250 个遗传基因,可以结合生成超过 8003个不同个体。 同父同母所生的两个兄弟姐妹,具有完全相同 染色体的机会,只有1/7000000000。 并且,人类在遗传中还要产生变异。
乳突线上的汗孔
根据三:人体汗液(显现手印的物质基础)
1 )人体汗液成分: H2 乳酸、尿素、氨基酸、葡萄糖。 2)人体汗液的排泄有其规律性 安静排泄:水蒸气 500ml/天 O 、 Na+ 、 Ca2+ 、 Cl
_

紧张排泄:电解质多、沉积物多 1000ml/小时
4、纹线规律,排列有序 • 人的十指指纹纹线规律,分为内部系统、 外围系统、根基系统和三角。内部系统的 形态和三角的数量能准确决定指纹的种类。 5、认定人身的直接性 • 指纹与人身之间存在必然清晰的联系,我 们可以通过指纹鉴定来认定人身。 ——指纹被称为“证据之王”
指纹学基础
• 真皮乳突层的乳突成对地组合在一起,两行 成对乳突共同顶起表皮层形成一条隆起线, 称为乳突线。成对乳突之间的凹陷部分,由 表皮层陷入,形成沟纹。
指纹学基础
(三)手掌面的三种纹线: • 乳突纹线——胚胎四个月开始发育,胚胎六 个月完全形成;生长在皮肤真皮乳突层中。 • 屈肌褶纹——在胚胎中由于婴儿握拳所造成 的先天肌肉发育不全,因此形成的粗大明显 的沟纹。 • 皱纹——后天因皮肤的水分和油脂不足而形 成的细小的沟纹。
胚胎6个月的指纹
根据一:分子遗传学

指纹的形态由 DNA 分子决定。 而 DNA 分子组成 和结构具有高 度的稳定性, 具有保持自身 组成和结构的 奇妙功能。
根据二:生理学
手纹长在人手掌皮肤的真皮层,外表由表皮层 保护。
1 )表皮的分裂增殖功能很强,无时不刻在产 生新的表皮细胞去补充皮屑脱落的损失,以便 能保护真皮层不受损伤。 2)真皮组织结构稳定,受到内分泌的控制。
小指:最瘦小,呈尖短柱形。 指节皆呈短柱形。

指甲形态
手指间高低关系
2、手掌的形态结构 • 内(桡侧):拇指为内; • 外(尺侧):小指为外。 1)手掌的外部轮廓形态 2)手掌边缘形态 3)手掌的表面形态
二、手印
(一)手印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