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10]247号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10]247号](https://img.taocdn.com/s3/m/0d2c272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d.png)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10〕2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近来,有些地方在启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个别地方负责同志在讲话中提到,将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镇级小城市”等。
这些不规范的提法,经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后,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避免在行政区划建制上产生混乱和越权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我国行政区划建制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在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要认真遵循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统一宣传口径,确保宣传内容准确、规范,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不规范的行政区划建制表述。
二、要及时纠正违规表述和行为。
“镇级市”、“镇级小城市”等提法是不规范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各地要对前一阶段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存在不规范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的,要明确指出并责令改正;对媒体报道中出现不规范提法的,要及时予以说明和澄清,避免引发混乱和歧义。
三、要严格执行行政区划调整审批程序。
《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对行政区划调整的审批权限等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在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如涉及到行政区划调整,要严格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不得超越权限擅自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请将本通知精神及时报告同级党委和政府。
二○一○年十月十四日——结束——。
浙江各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温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字体:[ 大中小] 日期:2011-05-10 08:29:10 浏览次数:2115 来源:“中国温州”政府门户网站温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1]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阶段工作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2]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912.2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55.8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6.41万人,增长20.69%,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其中市外流入人口284.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16%。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91.0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04.0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5人减少0.5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1%。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72下降为110.93。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14.31%;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8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31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2)1号

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温委[2012]1号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两创”总战略,加大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力度,扎实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加快形成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现就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重要性2011年,是我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并取得较大成效的一年。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与试验项目获得批准,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面完成,“1650”大都市框架雏形基本形成,农房改造集聚建设迈开步伐,以要素市场化为取向的“三分三改”工作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转、并、联”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所突破,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新进展,城乡社保实现可转换,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有了良好开端,农村改革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
特别是目前我市正经受金融风波的考验,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因素复杂化、多变化。
同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我市城乡二元体制远未消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农村产权改革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瓶颈制约尚未突破,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与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还有差距,而且随着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入,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能否把握新机遇、提出新举措,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对于提振全市上下信心,加速温州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化思想认识,把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学赶杭甬、比追青厦”,实现温州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重要举措;作为加速转型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重要载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大胆破解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改办等部门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改办等部门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0.26•【字号】浙政办发[2001]73号•【施行日期】2001.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改委等部门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1]7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体改办、民政厅、建设厅、编委办、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意见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根据民政部等七部委《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01]19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一)当前我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从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加强行政管理和方便群众办事出发,依法科学合理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
(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的原则,一般以县(市)为单位组织进行。
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要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不强求统一,防止不顾条件搞“一刀切”;要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三)目前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重点是: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捷的地区,若干个乡镇已经发展连片的,要加大撤并力度;省定中心镇要按功能定位的要求,合理拓宽发展空间,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在大中城市城建规划区内的镇(乡)和县(市)政府驻地镇,要逐步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以河北为例

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以河北为例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以河北省为例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14人文地理学王波涛学号:2014020835引言:新华网巴黎12月17日电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17日投票通过行政区划改革议案。
根据议案,法国将从2016年1月1日起把本土22个大区合并为13个超级大区。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一份公报中指出,合并后的大区将拥有足够实力实施重大项目,提供更好服务。
法国希望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所以从国际上来看,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必将面临着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与优化。
再看一下山东省近期的行政区划调整:2013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宁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115号)同意:一、撤销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济宁市任城区,以原市中区、任城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任城区的行政区域。
新设任城区人民政府驻阜桥街道太白中路4号。
二、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以原兖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兖州区的行政区域。
兖州区人民政府驻龙桥街道九州中路99号。
2014年1月8日,《民政部关于同意山东省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批复》(民函[2014]6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
◎2014年1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鲁政字[2014]19号)同意将岚山区后村镇划归东港区管辖。
2014年1月25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威海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3号):一、同意撤销县级文登市,设立威海市文登区,以原文登市(不含汪疃镇、苘山镇)的行政区域为文登区的行政区域,文登区人民政府驻天福街道文山路30号。
二、同意将原文登市的汪疃镇、苘山镇划归威海市环翠区管辖。
【2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威海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鲁政字[2014]48号)】【3月18日威海市文登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6月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1号)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临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临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14•【字号】杭政函[2011]5号•【施行日期】2011.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临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杭政函〔2011〕5号)临安市政府:你市《关于要求调整临安市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请示》(临政发〔2010〕127号)和《关于要求调整临安市锦城街道行政区划的请示》(临政发〔2010〕128号)收悉。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临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11〕53号)精神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横畈镇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青山湖街道。
调整后,青山湖街道辖1个居民区、19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天柱街552号)。
二、同意撤销三口镇、板桥乡建制,合并设立板桥镇。
调整后,板桥镇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下板桥7号(原板桥乡政府驻地)。
三、同意撤销千洪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於潜镇。
调整后,於潜镇辖1个居民区、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人民街132号)。
四、同意撤销藻溪镇、西天目乡建制,合并设立天目山镇。
调整后,天目山镇辖2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天目路18号(原藻溪镇政府驻地)。
五、同意撤销乐平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潜川镇。
调整后,潜川镇辖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牧亭村下村162号)。
六、同意撤销横路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太阳镇。
调整后,太阳镇辖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太阳街161号)。
七、同意撤销马啸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清凉峰镇。
调整后,清凉峰镇辖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桥东10号)。
八、同意撤销大峡谷镇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岗镇。
调整后,龙岗镇辖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龙岗街127号)。
九、同意撤销新桥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岛石镇。
浙江省行政区划分表

浙江省行政区划分表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浙江省行政区划分
行政区下辖行政区
杭州(副省级)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萧山区、富阳区、建德市、临安市、桐庐县、淳安县宁波(副省级)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
温州
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瑞安市、乐清市、永嘉
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
绍兴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
湖州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
嘉兴
南湖区、秀洲区、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嘉善县、海盐
县
金华
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东阳市、永康市、义乌市、武义
县、浦江县、磐安县
衢州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
台州
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县、三门
县、天台县、仙居县
丽水
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
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
舟山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
2010年中国行政区划调整公告

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4)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2011-06-23 16:16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
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
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5)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2011-06-23 16:17经国务院批准,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
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6)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2011-06-23 16:18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徐州市九里区。
将原九里区的九里街道和庞庄街道的拾东村划归徐州市鼓楼区管辖,将原九里区的火花、苏山、桃园和庞庄(不含拾东村、拾西村和昕昕居委会) 4个街道划归徐州市泉山区管辖;将原九里区的义安、利国、张集、垞城、电厂、张双楼、三河尖、拾屯8个街道以及庞庄街道的拾西村和昕昕居委会划归铜山县管辖。
撤销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
铜山区人民政府驻铜山镇。
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7)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2011-06-23 16:19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县级),以原蒙自县的行政区域为蒙自市的行政区域。
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8)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2011-06-23 16:21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西省共青城市(县级)。
将德安县茶山街道办事处、甘露镇、金湖乡,永修县江益镇和燕坊镇坪塘村、燕坊村,星子县苏家垱乡、泽泉乡划归共青城市管辖。
共青城市人民政府驻茶山街道共青大道。
共青城市由江西省直辖。
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10)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2011-06-23 16:23经国务院批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12)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2011-06-23 16:25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文山县,设立文山市(县级),以原文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文山市的行政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详情1.杭州市(副省级)。
即原杭州市区。
杭州市调整设立12个市辖区。
杭州市辖12个市辖区(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临平区、余杭区、良渚区、下沙区、江东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人口422万。
实现GDP4065亿元。
2.宁波市(副省级)。
即原宁波市区。
宁波市调整设立8个市辖区。
宁波市辖8个市辖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洲区、鄞江区、东钱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
实现GDP2466亿元。
3.绍兴市(地级)。
即原绍兴地区。
撤销绍兴县,并入绍兴市,绍兴市调整设立5个市辖区,面积1489平方公里,人口142万;撤销新昌县,设立新昌市。
绍兴市(绍兴地区)辖5个市辖区(越城区、柯桥区、迪荡区、会稽区、滨海区)代管4个县级市(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市),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7万。
实现GDP2375亿元。
4.嘉兴市(地级)。
即原嘉兴地区。
嘉兴市调整设立3个市辖区,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90万;撤销嘉善县,设立嘉善市;撤销海盐县,设立海盐市。
嘉兴市(嘉兴地区)辖3个市辖区(南湖区、秀洲区、新禾区)代管5个县级市(海宁市、桐乡市、平湖市、嘉善市、海盐市),面积3915平方公里,人口338万。
实现GDP1918亿元。
5.湖州市(地级)。
即原湖州地区。
湖州市调整设立3个市辖区,面积1588平方公里,人口109万;撤销长兴县,设立太湖市;撤销德清县,设立德清市;撤销安吉县,设立安吉市。
湖州市(湖州地区)辖3个市辖区(菰城区、南浔区、菱湖区)代管3个县级市(太湖市、德清市、安吉市),面积5818平方公里,人口258万。
实现GDP1112亿元。
6.富春市(新地级)。
即原富阳市、临安市、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组成。
撤销富阳市。
设立富春市,富春市设立2个市辖区,面积1831平方公里,人口65万;撤销桐庐县,设立桐庐市;撤销淳安县,设立千岛湖市;建德市改名为新安江市。
富阳市(富阳地区)辖2个市辖区(春江区、新洲区)代管4个县级市(临安市、桐庐市、新安江市、千岛湖市),面积13528平方公里,人口249万。
实现GDP1034亿元。
7.新湾市(新地级)。
即原慈溪市、余姚市组成。
撤销慈溪市、余姚市,合并设立新湾市,新湾市设立4个市辖区。
新湾市辖4个市辖区(浒山区、越海区、西海区、四明区),面积2680平方公里,人口188万。
实现GDP1128亿元。
5rH?FQE8.舟山市(地级)。
即原舟山地区。
舟山市调整设立3个市辖区,面积1027平方公里,人口75万;撤销岱山县、嵊泗县,合并设立岱山市;舟山市(舟山地区)辖3个市辖区(定海区、普陀区、静海区)代管1个县级市(岱山市),面积1440平方公里,人口106万。
实现GDP533亿元。
9.东海市(新地级)。
即原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三门县、天台县组成。
撤销象山县,设立东海市,东海市设立2个市辖区,面积1175平方平方公里,人口60万;撤销宁海县,设立宁海市;撤销三门县,设立三门市;撤销天台县,设立天台市。
东海市(东海地区)辖2个市辖区(丹城区、石浦区)代管4个县级市(奉化市、宁海市、三门市、天台市),面积6959平方公里,人口248万。
实现GDP896亿元。
10.义乌市(新地级)。
即原义乌市、东阳市、浦江县、磐安县组成。
义乌市设立3个市辖区,面积1105平方公里,人口102万;撤销浦江县,设立浦江市;撤销磐安县,设立磐安市。
义乌市(义乌地区)辖3个市辖区(乌伤区、稠洲区、义西区)代管3个县级市(东阳市、浦江市、磐安市),面积4960平方公里,人口239万。
实现GDP972亿元。
11.台州市(地级)。
即原台州市、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县、仙居县组成。
台州市,舟山市调整设立4个市辖区,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145万;撤销玉环县,设立玉环市;撤销仙居县,设立仙居市。
台州市(台州地区)辖4个市辖区(椒江区、路桥区、黄岩区、海门区)代管4个县市(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市、仙居市),面积6800平方公里,人口420万。
实现GDP1838亿元。
12.温州市(地级)。
即原温州市、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洞头县组成。
撤销永嘉县瓯北镇。
并入温州市,温州市调整设立5个市辖区,面积1209平方公里,人口193万;撤销永嘉县,设立永嘉市;撤销洞头县,设立洞头市。
温州市(温州地区)辖5个市辖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瓯北区、瓯越区)代管4个县级市(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市、洞头市),面积6303平方公里,人口524万。
实现GDP2136亿元。
13.瓯南市(新地级)。
即原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组成。
撤销平阳县鳌江镇,撤销苍南县龙港镇、宜山镇、芦浦镇、舥艚镇、炎亭镇、金乡镇、钱库镇、仙居乡,合并设立瓯南市,瓯南市设立2个市辖区,面积330平方公里,人口63万;撤销平阳县,设立平阳市;撤销苍南县,设立苍南市;撤销文成县,设立文成市;撤销泰顺县,设立泰顺市。
瓯南市(瓯南地区)辖2个市辖区(鳌江区、龙港区)代管4个县级市(平阳市、苍南市、文成市、泰顺市),面积5481平方公里,人口251万。
实现GDP505亿元。
14.金华市(地级)。
即原金华市、兰溪市、永康市、武义县组成。
金华市调整设立3个市辖区,面积2045平方平方公里,人口96万;撤销武义县,设立武义市;金华市(金华地区)辖3个市辖区(婺城区、邹鲁区、金东区)代管3个县级市(兰溪市、永康市、武义市),面积5758平方公里,人口243万。
实现GDP843亿元。
15.衢州市(地级)。
即原衢州地区。
衢州市,面积2357平方公里,人口82万;撤销开化县,设立开化市;撤销常山县,设立常山市;撤销龙游县,设立龙游市。
衢州市(衢州地区)辖2个市辖区(柯城区、衢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江山市、开化市、常山市、龙游市),面积8837平方公里,人口246万。
实现GDP618亿元。
16.丽水市(地级)。
即原丽水地区。
撤销松阳县,并入丽水市,丽水市调整设立2个市辖区,面积2908平方公里,人口65万;撤销青田县,设立青田市;撤销缙云县,设立缙云市;撤销庆元县,并入龙泉市,撤销遂昌县,设立遂昌市。
撤销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合并设立云景市。
丽水市(丽水地区)辖2个市辖区(莲都区、松阳区)代管5个县级市(青田附:1.调整后,浙江省从之前的11个省辖市(地区)增加到16个省辖市(地区)。
其中,杭州湾地区10个(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富春、新湾、舟山、东海、义乌),南部地区6个(台州、温州、瓯南、金华、衢州、丽水)2.调整后,浙江省共辖63个区48个县级市3.16个省辖市(地区)面积排名分别:1.丽水(17298平方公里),2.富春(13528平方公里),3.衢州(8837平方公里),4.绍兴(8256平方公里),5.东海(6959平方公里),6.台州(6800平方公里),7.温州(6303平方公里),8.湖州(5818平方公里),9.金华(5758平方公里),10.瓯南(5481平方公里),11.义乌(4960平方公里),12.嘉兴(3915平方公里),13.杭州(3068平方公里),14.新湾(2680平方公里),15.宁波(2560平方公里),16.舟山(1440平方公里)4.16个省辖市(地区)人口排名分别:1.温州(524万),2.绍兴(437万),3.杭州(422万),4.台州(420万),5.嘉兴(338万),6.湖州(258万),7.丽水(252万),8.瓯南(250万),9.富春(249万),10.东海(248万),11.衢州(246万),12.金华(243万),13.义乌(239万),14.宁波(228万),15.新湾(188万),16.舟山(106万)5,16个省辖市(地区)人口密度排名:1.杭州(1375),2.宁波(891),3.嘉兴(863),4.温州(831),5.舟山(736),6.新湾(701),(河蟹)7.台州(618),8.绍兴(529),9.义乌(482),10.瓯南(458),11.湖州(443),12.金华(422),13.东海(356),14.衢州(278),15.富春(184),16.丽水(146)6.16个省辖市(地区)GDP总量排名:1.杭州(4065亿元),2.宁波(2466亿元),3.绍兴(2375亿元),4.温州(2136亿元),5.嘉兴(1918亿元),6.台州(1838亿元),7.新湾(1128亿元),8.湖州(1112亿元),9.富春(1034亿元),10.义乌(972亿元),11.东海(896亿元),12.金华(843亿元),13.衢州(618亿元),14.丽水(542亿元),15,舟山(533亿元),16.瓯南(510亿元)7.16个省辖市(地区)人均GDP排名排名:1.宁波(108158元,15976美元),2.杭州(966327元,14228美元),3.新湾(59996元,8862美元),4.嘉兴(56745元,8382美元),5.绍兴(54348元,8027美元),6.舟山(50283元,7427美元),7.台州(43761元,6464美元),8..湖州(43100元,6366美元),,9.富春(41526元,6134美元),10.温州(40763元,6021美元元),11.义乌(40669元,6007美元),12.东海(36129元,5336美元),13.金华(34691元,5124美元),14.衢州(25122元,3710美元),15.丽水(21508元,3176美元),16.瓯南(20389元,3010美元)8.16个省辖市(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1.义乌(29506元),2.新湾(28311元),3.温州(27728元),4.宁波(27368元),5.绍兴(26874元),6.杭州(26864元),7.东海(26431元),8.台州(26390元),9.舟山(24939元),10.嘉兴(24693元),11.湖州(23520元),12.富春(22968元),13.金华(22915元),14.瓯南(20554元),15.丽水(20097元),16.衢州(195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