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丙酮酸磷酸双激酶调节蛋白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好氧细菌对多环芳烃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代谢工程—周奕腾改+试卷

红色为11级真题试卷1.代谢工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有目的地对细胞代谢途径进行精确的修饰、改造或扩展、构建新的代谢途径,以改变生物体原有代谢特性,并与基因调控、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提高目的代谢产物活性或产量、或合成新的代谢产物的工程技术科学。
2.代谢工程的四大助手:1.组学技术,计算系统生物学,这两种技术有助于代谢工程的分析方面2.蛋白质工程,合成生物学,有助于代谢工程的基因操作方面.3.三大代谢途径:糖酵解(EMP)、三羧酸循环(TCA)、磷酸戊糖途径(HMP)或称PPP4.两个应用实例:A、添加物导致代谢途径酶活加强:加维生素增强了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强了乳酸的生产B、加入葡萄糖酸钙能促进高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葡萄糖激酶的酶活力,促进了肌苷的合成4、酶调节方式、反馈调节方式:5、操纵子:指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
转录的功能单位。
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序列。
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如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组氨酸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6、分支代谢调节途径:A.同功酶调节:催化相同反应,但酶分子结构有差异;B.协同反馈抑制:一个不能少;C.累积反馈抑制:按比例累加,无协同效应,无拮抗作用;D.增效反馈抑制:1+1>2(末端产物Y和Z单独过量时,各自对途径中第一个酶E1仅产生较小的抑制作用,一种末端产物过量并不影响其他末端产物的形成。
只有当Y和Z同时过量,才能对E1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E.顺序反馈抑制:按①→②→③顺序逐步抑制;F.联合激活或抑制调节:途径产物各自调节,同一中间产物;7、会计算累积反馈抑制(试卷时60%,20%,68%)如30%和40%:30%*(100%-40%)+40%=58%8、不同谷氨酸生产菌的两大特征: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缺乏;对生物素的需要(生物素缺陷型)9、代谢流(物流/通量)(flux)指流入代谢物经该途径转变为流出物的速率。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A.组蛋白编码基因8.5S rRNA编码基因C.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与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B.柠檬酸合成酶C.丙酮酸竣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E. HMG-CoA合成酶4.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A.AraCB.cAMPC.阻遏蛋白D.转录因子E. CAP5.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A.复制水平B.转录水平C.转录后水平D.翻译水平E.翻译后水平6.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A. CAP的正调控B.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D. 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E.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A.阻遏蛋白B. AraCC.衰减子D. cAMP-CAP 复合物E.诱导剂8.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A.阻遏蛋白B.转录激活蛋白C.基础转录因子D.特异转录因子E.。
因子9.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A.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B.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C.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D.乳糖存在E.葡萄糖存在10.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A.阻遏作用B.去阻遏作用C.反义控制D.衰减作用E.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A.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B.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C.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D.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E.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mRNA的转录12.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 •A. microRNAB.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C. mRNA的稳定性D.反义RNAE.调节蛋白结合mRNA1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染色质活化②转录起始③转录后加工④翻译起始⑤翻译后加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② +③E.②14.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 .A.组蛋白乙酰化B.核小体解聚C. CpG岛甲基化D.基因扩增E.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15.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 .A.激素反应元件B.衰减子C.启动子D.沉默子E.增强子16.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增强子B.衰减子C.沉默子D.操纵子E.启动子17.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A.反应元件B.特异转录因子C.增强子D.基础转录因子E.沉默子18.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 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A.含有重复序列B.断裂基因C.转录与翻译分离D.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染色质结构19.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A.上游启动子元件B. TATA boxC. 增强子D.反应元件E. Pribnow box20.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 .A.TF II DB. HSFC. APID.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K B22.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仅通过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仅通过D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仅通过R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A.阻遏蛋白B.RNA聚合酶C.转录因子D.端粒酶E.核酶24.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A. LysB. ArgC. AspD. HisE. Trp25.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 .A.5'端帽子B.siRNAC.poly A 尾D.去稳定元件E. miRNA26.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特异性降解靶mRNAC.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使翻译提早终止27. 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磷酸化B.脱乙酰化C.乙酰化D.脱磷酸化E. ADP-核糖基化28.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 .A. eIFB.帽子结合蛋白C.RNA编辑D.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miRNA29.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A.顺反子B.操纵子C.转录因子D.衰减子E. RNAi30.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31.原癌基因通常是A.管家基因B.可调节基因C.突变的基因D.表达增强的基因E.促进凋亡的基因32.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 .A.细胞外生长因子B.电子传递链的成员C.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D.转录因子E.血红蛋白33.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 .A.组织特异性B.阶段特异性C.时间特异性D.空间特异性E.组成性表达34.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B.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D.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E.以正性调控为主35.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A.乳糖操纵子B.半乳糖操纵子C.阿拉伯糖操纵子D.色氨酸操纵子E.以上都不对36.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A.阻遏作用B.诱导作用C.衰减作用D.分解物阻遏作用E.抗终止作用37.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A.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B.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是翻译水平的调控D.具有抗终止作用E.依赖P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A.衰减作用B.阻遏作用C.诱导作用D.协调调节作用E.分解物阻遏作用39.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A.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调节基因D. cAMP-CAPE.启动子41.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A.肽键B.磷酸二酯键C.氢键D.疏水键E.酯键42. IPT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A.使乳糖一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B.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C.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D.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E.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A.基础转录因子B.衰减子C. RNA聚合酶D.增强子E.阻遏蛋白44.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结合增强子C.结合5'端非翻译区D.结合3'端非翻译区E.结合内含子45.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 .A.结合RNA聚合酶B.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结合沉默子 46.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A.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A.生长因子B.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G蛋白D.转录因子E.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型题A.阻遏蛋白B. AraCC.衰减子D. CAPE. P因子48.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实验室常使用IPTG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5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A.转录起始B.转录终止C.翻译起始D.翻译终止E. mRNA稳定性52.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 eIF-2B.特异转录因子C. EF-2D.基础转录因子E. eRF54.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A.阻遏蛋白B.转录因子C. cAMP-CAPD.终止因子E.核蛋白体59.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A.基础转录因子B.特异转录因子C.起始因子D.阻遏蛋白E. P因子62.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大肠杆菌B一半乳糖甘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X型题65.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基础转录因子B.增强子C.特异转录因子D.启动子E.反应元件6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A.操纵基因B.调节基因C.启动子D.阻遏蛋白E. CAP结合位点67.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A.释放因子B.核蛋白体C. CAP复合物D.阻遏蛋白E.衰减子68.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A. RNA干扰B.分解物阻遏C. P因子D.衰减E.抗终止69.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转录水平B.翻译水平C.染色质水平D.转录后加工E.翻译后加工70.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启动子B.增强子C.基础转录因子D.衰减子E.特异转录因子71.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螺旋一片层一螺旋B.锌指C.螺旋一转角一螺旋D.亮氨酸拉链E.螺旋一环一螺旋73.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单链B.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与靶mRNA碱基互补D.不降解靶mRNAE.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DNA — DNA相互作用B.DNA — RNA相互作用C.DNA 一蛋白质相互作用D.RNA 一蛋白质相互作用E.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75.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 operatorB.cis-acting elementC.polysomeD.trans-acting factorE.RNA polymerase76.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基因组结构不同C.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启动子B.增强子C.转录因子D.组蛋白E. SD序列7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基因变异B.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产物的反馈抑制E.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A.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B.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D.组蛋白的乙酰化E.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管家基因的含义是A.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B.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二)名词解释1.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5. 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 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操纵子(operon)8. 衰减(2廿0口口2宜。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在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个主题,我们将从原核表达开始深入探讨,并结合蛋白的纯化过程,逐步展开全面评估和详细讨论。
1.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重要性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是一种编码人体内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酶的基因。
该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内能量代谢息息相关,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
深入了解这一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原核表达的意义和挑战在研究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时,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原核表达系统由于其高效、简便以及成本低廉而备受青睐。
然而,在原核表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例如蛋白的溶解和折叠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目标蛋白的纯化。
3. 蛋白的纯化过程蛋白的纯化过程对于后续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至关重要。
在纯化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确保目标蛋白的纯度满足后续实验的需求。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进行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克服不少困难,但一旦成功将获得来自对基因和蛋白的深入理解。
对于这一主题,我认为深入挖掘其相关的细胞机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过程。
通过从原核表达的意义和挑战开始,逐步对蛋白的纯化过程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也共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期望能够引发更多学术讨论和思考。
以上是一篇有关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是生物技术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交替氧化酶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交替氧化酶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李彬;齐鑫;贺蔡明;魏冬梅【摘要】利用原核表达系统BL21和FN102表达交替氧化酶,用镍-NTA(Ni-NTA)琼脂糖凝胶层析柱纯化交替氧化酶可溶蛋白,利用SDS-PAGE检测纯化蛋白电泳纯度,用分光光度法测蛋白活性.结果表明:FN102表达的交替氧化酶量高于BL21;在BL21表达系统中的蛋白电泳纯度<10%,而在FN102中表达的纯化蛋白电泳纯度达到90%~95%;BL21中表达交替氧化酶纯化蛋白活性为165.1nmol/(min· mg),FN102中表达的交替氧化酶纯化蛋白活性为64.0nmol/(min·mg).【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12【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交替氧化酶;原核表达;纯化;活性【作者】李彬;齐鑫;贺蔡明;魏冬梅【作者单位】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临海3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3交替氧化酶(alternative oxidase,AOX)是植物线粒体内膜上呼吸链中抗氰呼吸途径的末端氧化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藻类和部分寄生虫和原核生物中。
它催化辅酶Q氧化、氧分子还原产生H2O,此途径没有H+穿膜运动,还原能不是以ATP方式贮存,通过散热方式释放能量[1]。
交替氧化酶参与植物多种生理代谢调节。
逆境胁迫影响交替氧化酶表达,调节交替途径的运行,增强植物抵抗逆境的能力,如冷害、高温胁迫、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等,均可以影响交替氧化酶表达[2]。
逆境胁迫可以诱导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CD),说明交替氧化酶可能具有调控PCD的功能[3]。
另外,交替氧化酶可以通过调控呼吸作用过程中ATP的合成,维持植物生长速率的稳定[4];交替氧化酶与叶绿体中的末端氧化酶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它与光合作用也密切相关[5]。
然而,交替氧化酶调节植物代谢过程的机理尚不清楚。
AtGT--3b基因的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的开题报告

AtGT--3b基因的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的开题报告
标题:AtGT-3b基因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的研究
背景:
AtGT-3b是拟南芥中一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其编码的酶可以
催化叶绿体中的三糖磷酸通路。
该基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
控作用,其蛋白质可以催化三糖磷酸通路中的糖基转移反应,促进光合
作用的进行。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AtGT-3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对其进行蛋白纯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光合作用调控作用提供基础。
方法:
1.克隆AtGT-3b基因的编码序列
2.将AtGT-3b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并转化大肠杆
菌
3.在大肠杆菌中诱导AtGT-3b蛋白的表达
4.用蛋白质亲和层析法(prote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对AtGT-3b蛋白进行纯化
5.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AtGT-3b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构建出AtGT-3b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并通过蛋白亲和层
析法对其进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光合作用调控作用提供基础。
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AtGT-3b蛋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植物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提供对其在
植物抗逆性及适应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第六 七章 基因表达调控 自测题

第六、七章基因表达调控习题(引自网络,略有修订)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 B. 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 C. 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 D. 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E.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 A. 组蛋白编码基因 B. 5S rRNA编码基因 C. 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 D. 肌动蛋白编码基因 E. 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 A.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 B. 柠檬酸合成酶 C. 丙酮酸羧化酶 D. 葡萄糖-6-磷酸酶 E. HMG-CoA合成酶4.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 A. AraC B. cAMP C. 阻遏蛋白 D. 转录因子 E. CAP5.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 A. 复制水平 B. 转录水平 C. 转录后水平 D. 翻译水平 E. 翻译后水平6.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 A. CAP的正调控 B. 阻遏蛋白的负调控 C. 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 D. 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 E. 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 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 A. 阻遏蛋白 B. AraC C. 衰减子D. cAMP-CAP复合物E. 诱导剂8. 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 A. 阻遏蛋白 B. 转录激活蛋白 C. 基础转录因子D. 特异转录因子E. σ因子9. 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 A. 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 B. 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 C. 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 D. 乳糖存在 E. 葡萄糖存在10. 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 A. 阻遏作用 B. 去阻遏作用 C. 反义控制 D. 衰减作用 E. 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 A. 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 B. 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 C.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 D. 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 E. 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mRNA的转录 12.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 A. microRNA B. 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 C. mRNA 的稳定性 D. 反义RNA E. 调节蛋白结合mRNA13.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 染色质活化② 转录起始③ 转录后加工④ 翻译起始⑤ 翻译后加工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D. ② +③ E. ②14. 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 A. 组蛋白乙酰化 B. 核小体解聚 C. CpG岛甲基化 D. 基因扩增 E. 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15. 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 A. 激素反应元件 B. 衰减子 C. 启动子 D. 沉默子 E. 增强子16. 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 A. 增强子 B. 衰减子 C. 沉默子 D. 操纵子 E. 启动子17. 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A. 反应元件 B. 特异转录因子 C. 增强子 D. 基础转录因子 E. 沉默子 18. 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 A. 含有重复序列 B. 断裂基因 C. 转录与翻译分离 D. 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 E. 染色质结构 19. 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 A. 上游启动子元件 B. TATA box C. 增强子 D. 反应元件 E. Pribnow box 20. 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 B. 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 C. 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 D. 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 E. 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 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 A. TF II D B. HSF C. AP1 D. 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κ B22. 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 B. 仅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 C. 仅通过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 D. 仅通过R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 E. 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 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 A. 阻遏蛋白 B. RNA聚合酶 C. 转录因子 D. 端粒酶 E. 核酶 24. 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 A. Lys B. Arg C. Asp D. His E. Trp 25.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 A. 5' 端帽子 B. siRNA C. poly A尾 D. 去稳定元件 E. miRNA26. 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 A. 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B. 特异性降解靶mRNA C. 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 D. 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 使翻译提早终止27. 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 A. 磷酸化 B. 脱乙酰化 C. 乙酰化 D. 脱磷酸化 E. ADP-核糖基化28. 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 A. eIF B. 帽子结合蛋白 C. RNA编辑 D. mRNA 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 E. miRNA29. 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 A. 顺反子 B. 操纵子 C. 转录因子 D. 衰减子 E. RNAi 30. 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 A. 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 B. 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 C. 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 D. 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 E. 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 31. 原癌基因通常是 A. 管家基因 B. 可调节基因 C. 突变的基因 D. 表达增强的基因 E. 促进凋亡的基因32. 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 A. 细胞外生长因子 B. 电子传递链的成员 C. 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 D. 转录因子 E. 血红蛋白33. 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 A. 组织特异性 B. 阶段特异性 C. 时间特异性D. 空间特异性E. 组成性表达34. 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 B.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 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 D. 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 E. 以正性调控为主35. 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 A. 乳糖操纵子 B. 半乳糖操纵子 C. 阿拉伯糖操纵子 D. 色氨酸操纵子 E. 以上都不对36. 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 A. 阻遏作用 B. 诱导作用 C. 衰减作用 D. 分解物阻遏作用 E. 抗终止作用37.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 A. 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 B.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 C. 是翻译水平的调控 D. 具有抗终止作用 E. 依赖ρ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 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 A. 衰减作用 B. 阻遏作用 C. 诱导作用 D. 协调调节作用 E. 分解物阻遏作用39. 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 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 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 A. 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 调节基因D. cAMP-CAPE. 启动子41.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 A. 肽键 B. 磷酸二酯键 C. 氢键 D. 疏水键 E. 酯键42.IPT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 A. 使乳糖-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 B. 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 C. 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 D. 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 E. 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 A. 基础转录因子B. 衰减子C. RNA聚合酶D. 增强子E. 阻遏蛋白44.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 A. 结合转录核心元件 B. 结合增强子 C. 结合5' 端非翻译区 D. 结合3' 端非翻译区 E. 结合内含子45.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 A. 结合RNA聚合酶 B. 结合基础转录因子 C. 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 D. 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 E. 结合沉默子46.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 A. 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 B. 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 C. 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 D. 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 E. 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 A. 生长因子 B.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C. G蛋白 D. 转录因子 E.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48.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实验室常使用IPTG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48-50题选项)A. 阻遏蛋白 B. AraC C. 衰减子 D. CAP E. ρ因子5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52.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1-53题选项)A. 转录起始 B. 转录终止 C. 翻译起始 D. 翻译终止 E. mRNA 稳定性54.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54-58题选项)A. eIF-2 B. 特异转录因子 C. EF-2 D. 基础转录因子 E. eRF59.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59-61题选项)A. 阻遏蛋白 B. 转录因子 C. cAMP-CAP D. 终止因子 E. 核蛋白体62.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62-64题选项)A. 基础转录因子 B. 特异转录因子 C. 起始因子 D. 阻遏蛋白 E. ρ因子二、多项选择题65.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 A. 基础转录因子 B. 增强子 C. 特异转录因子 D. 启动子 E. 反应元件6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 A. 操纵基因 B. 调节基因C. 启动子D. 阻遏蛋白E. CAP结合位点67.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 A. 释放因子 B. 核蛋白体C. CAP复合物D. 阻遏蛋白E. 衰减子68.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 A. RNA干扰 B. 分解物阻遏 C. ρ因子 D. 衰减 E. 抗终止69.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 A. 转录水平 B. 翻译水平 C. 染色质水平D. 转录后加工E. 翻译后加工70.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 A. 启动子 B. 增强子 C. 基础转录因子 D. 衰减子 E. 特异转录因子71.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 A.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 B. 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 C. 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D. 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 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 A. 螺旋-片层-螺旋 B. 锌指C. 螺旋-转角-螺旋D. 亮氨酸拉链E. 螺旋-环-螺旋73.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 A. 单链 B. 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 C. 与靶mRNA碱基互补 D. 不降解靶mRNA E. 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 A. DNA-DNA相互作用 B. DNA-RNA相互作用C.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D.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E.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75.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 A. operator B. cis-acting element C. polysome D. trans-acting factor E. RNA polymerase76.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 A. 基因的表达谱不同 B. 基因组结构不同 C.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 D. 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E. 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 A. 启动子 B. 增强子 C. 转录因子 D. 组蛋白 E. SD序列7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 A. 基因变异 B. 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 C. 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D. 产物的反馈抑制 E. 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 A. 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 B. 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 C. 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 D. 组蛋白的乙酰化 E. 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管家基因的含义是 A. 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 B. 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 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 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 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 B.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 C.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 D. 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 E. 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三、名词解释1.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 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5. 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 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 操纵子(operon)8. 衰减(attenuation)9. 锌指(zinc finger)结构10. 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结构三、简答题(一)1.正调控和负调控的主要不同是什么?2.为什么操纵区和启动子是反式隐性、顺式显性的,而编码阻抑蛋白的基因既是反式显性又是顺式显性。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选择题练习题库+答案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选择题练习题库+答案1、关于真核生物转录不正确的是()。
A、转录具有不对称性B、转录可生成tRNAC、转录产物hnRNA含内含子D、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其序列可全部翻译出来E、真核细胞的结构基因的一些序列并不表达在相应的mRNA中答案:D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出的RNA序列中的内含子不能翻译出来。
2、酶的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的()。
A、特定的肽键B、特定氨基酸侧链C、特定的金属离子D、特定的氢键答案:B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侧链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其中一些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作酶的必需基团,这些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
3、通过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除cAMP外主要是()。
A、PIP2B、cGMPC、IP3与Ca2+D、甘油三酯E、酪氨酸蛋白激酶答案:C在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第二信使包括cAMP、IP3、Ca2+和甘油二酯。
4、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6B、维生素B12C、维生素B2D、维生素B1E、维生素C答案:B5、在真核生物中RNA-polⅠ催化的产物是()。
A、mRNAB、tRNAC、hnRNAD、snRNAE、45SrRNA答案:E真核生物RNA-polⅠ催化45S rRNA生成,45S rRNA再加工成为5.8S、18S 和28S rRNA;RNA-polⅡ催化hnRNA生成,hnRNA被加工为各种mRNA;RNA-polⅢ催化5SrRNA、tRNA和snRNA的生成。
6、构成最简单启动子的常见功能组件是()。
A、CAAT盒B、Pribnow盒C、上游调控序列D、GC盒E、TATA盒答案:E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合成方向为5′→3′B、以4种dNTP为原料C、两条子链都是连续合成的D、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答案:C复制中一条子链是连续合成的(领头链),另一条子链是不连续合成的(随从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p e c i e s . c l o n i n g P P DK — RP g e n e a n d s t u d y i n g i t s f u n c t i o n s h a d v i t a l t h e o r e t i c a l v a l u e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o r b a n— r b o o p h o t o s y n t h e s i s r e s e a r c h .F i r s t l y P e RP1 w a s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c l o n e d b y r e v e r s e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p o l y me r a s e c h a i n
( T h e N u r t u r i n g S t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u b t r o p i c a l S i l v i c u l t u r e , Z h e j i a n g A&F U n i v e r s i t y , L i n ’ a n
d i k i n a s e r e g u l a t o r y p r o t e i 。 n s f t r o m P h r l l o s t a c h 3 y s e d u l i s
WA N G C h a o l i , Z H AN G Z h i j u n , Q U Y a p i n g , WA N G L e i
s i s a n d c a n mo d i i f e d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y o f P P D K.F o r
l o s t a c h y s e d u l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e c o n o mi c b a mb o o
毛竹 丙酮 酸磷 酸双激酶调节蛋 白基 因克 隆 、原核表达及 纯化
王 超 莉 ,张 智 俊 , 屈 亚 平 ,王 蕾
( 浙江农 林大 学 亚热 带森 林培育 国家重 点实 验室 培育 基地 ,浙 江 临 安 3 1 1 3 0 0 ) 摘要 :丙酮 酸磷 酸双 激酶调 节蛋 白( p y r u v a t e , o r t h o p h o s p h a t e d i k i n a s e r e g u l a t o r y p r o t e i n s , R P ) 是 通过调 控 丙酮酸磷 酸双
中 图 分 类 号 :¥ 7 1 8 .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0 7 5 6 ( 2 0 1 5 ) 0 5 - 0 7 4 9 — 0 7
C l o n i n g , 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o f p y r u v a t e , o r t h o p h o s p h a t e
浙 江 农 林 大 学 学 报 ,2 0 1 5 ,3 2 ( 5 ) :7 4 9 — 7 5 5
J o u r n a l o fZ h e j i a u g A&F U n i v e r s i t y d o i : 1 0 . 1 1 8 3 3 / j . i s s n . 2 0 9 5 — 0 7 5 6 . 2 0 1 5 . 0 5 . 0 1 4
的经 济竹 种 ,分 析克 隆 R P基 因对 于竹 类植 物光 合作 用 的研 究具有 重 大理论 和 应 用价值 。通过逆 转 录 实时 聚合 酶链
式反 应 ( R T - P C R) 成 功 克 隆 得 到 毛 竹 P 1 ,该基 因 c D N A全 长 1 2 7 5 b p ,编 码 4 2 5个 氨 基 酸 ; 经 生 物 信 息 学预 测 ,
该 蛋 白属 于 k i n a s e — P P P a s e超 家族 ,主要 含有 U D F 2 9 9保 守结 构域 ;经 多序 列 比对发现 毛竹 P e R P 1蛋 白与 C 植物中 R P 1亲缘 关 系较 近 ,而与 C 植 物 亲缘 关 系较 远 。为 了研 究 P e R P 1的蛋 白质 结构 ,我 们将 P e R P 1蛋 白进 行 原 核 表 达 .利 用 N i — N T A树 脂 亲 和层 析 结合 分 子 筛( S E C ) 层 析 的 方 法纯 化得 到 了 P e R P 1重 组蛋 白 。S E C纯化 的 结 果表 明 :
P e R P 1蛋 白在 溶 液 中主要 以 多聚体 形 式存 在 ,二 聚 体及 单体 含 量较 少 ,推 测 P e R P 1蛋 白 可能 以 多聚 体形 式 参 与调
控P P D K蛋 白。这为今 后研 究该蛋 白 的结构 与功 能打 下 了 良好基 础 。 图 7 1 5
关 键词 :植 物 学 ;毛 竹 ;丙酮 酸磷 酸双激 酶调 节蛋 白;基 因克 隆 ;原核 表 达 ;蛋 白纯化
3 1 1 3 0 0 , Z h e j i a n g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P y r u v a t e o r t h o p h o s p h a t e d i k i n a s e r e g u l a t o r y p r o t e i n( P P D K — R P )i s a k e y p r o t e i n i n C 4 p b o t o s y n t h e —
激酶( p y r u v a t e , o r t h o p h o s p h a t e d i k i n a s e ,P P D K) 参与 C 4 途径 光合 碳循 环 途径 。毛竹 P h y l l o s t a c h y s e d u l i s作 为一 种 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