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绿化配置方式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层次感:利用不同高度、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层次感,使景观更加丰富。
2. 色彩搭配: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对比和互补,增加视觉效果。
3. 季节性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居住区绿地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4. 功能性: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植物配置,如休息区可配置观花、观叶、芳香类植物;儿童活动区可配置安全、易养护的植物。
5. 生态性: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阳性、阴性、中性植物,使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6. 文化性: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进行配置,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
7. 经济性: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8. 多样性:尽可能选择多种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使绿地中的植物群落更加丰富和稳定。
9. 艺术性:运用艺术构图原理,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组合,营造优美的景观。
10. 实用性:在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注重植物的实用功能,如遮荫、防尘等。
总之,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美学、生态学、文化、经济等,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同时,还要注重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小区绿化实施方案

小区绿化实行方案绿化栽种植物以改进环境的活动。
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
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小区绿化实行方案5篇,期望大家爱好!小区绿化实行方案1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设计出“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园林式居住区,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当今住宅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准则。
本文针对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提出一些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对城市建设起到增进作用。
一、城市住宅区绿化设计的原则近几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购住房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强调一个新的挑选尺度:景观环境。
现今,居民的住房消费更趋于理性化和理想化,住宅区绿化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住宅小区绿化计划应坚持“方便、安全、整洁、环保”,从改进城市吝啬候,能充分发挥小区功能动身,通过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创造一个舒服、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城市人居生态景观。
在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一样要求绿化率达30%,高级住宅区乃至要达50%–60%。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对树种挑选要遵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另外,还应推敲以下:1、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
现代的住宅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类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合适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
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的改进环境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城市最佳效益结构为乔灌木草(含地被、绿篱)。
这种种植结构可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成效。
2、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
我们知道,人类有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从绿化设计的角度去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1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1.1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主要表现在对光、温度、湿度、空气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上,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促进了空气交换,产生微风的效果。
1.2丰富设计层次。
姿态万千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层次,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1.3提供社交场地。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使老人儿童可以就近进行游憩、观赏及进行社交活动。
为居民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1.4舒缓心情。
居住小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劳,使人情绪稳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而植物本身的枝、叶、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摆脱紧张的日常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1.5防灾避难。
合理的居住小区绿化在经济价值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从根本上减少灾难伤害。
2 居住区绿化基本要求2.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绿化为基础,从商服、文化、物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
2.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
充分利用泰山奇石地形和现状等先觉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利用并组织到绿地中,和居住区环境融为一体。
小区绿化园林植物的配置

小区绿化园林植物的配置(图文并茂)居住区绿化灌木地被种植表现案例探研居住区绿化软景设计和苗木配置,需要依据项目整体建筑规划及景观规划设计,强调景观绿化与项目整体理念、产品定位和建筑风格的谐调;注重景观风格、空间及满足功能性。
近年来,城市住宅项目标杆楼盘更注重景观风格和景观绿地面积,使小区环境更园林化。
本文结合行业标杆楼盘景观考察资料梳理,对居住区景观绿化灌木地被种植案例进行分类研究。
一、小区道路景观1、景观道路下图为居住区主入口道路隔离绿带,现代简约规整式小灌木色带,由夏鹃、金边黄杨、红花继木三种叶色线性种植,加上大规格无刺构骨球,形成整齐、饱满、层次分明的道路绿化色带效果。
下图为小区外围景观道路,两侧对称种植的规整式绿化带,灌木色带横向层次为夏鹃、红花继木,加上与列植行道树乐昌含笑间种的红叶石楠球,形成具有纵向韵律和空间层次,且引导感强烈的景观道路.2、车库入口下图为高层区地下车库入口景观,坡道侧墙以大灌木球收头和藤本黄素馨垂挂弱化硬质贴面,以及红花继木色块配鸡爪槭,坡道空间通过设置廊架及绿化围合,形成富有层次、绿化掩映的地下车库入口景观。
3、消防车道下图为住宅小区中庭隐形消防车道,道路和色块弯曲流畅的线形及节点绿化色块,形成自然式园林的小区庭院环境。
应注重在前期施工中须依据景观平面图路网线形布置、绿地堆坡造型等来进行道路路基放样,以避免硬化路基影响苗木定位和种植效果.4、人行步道下图为居住区道路人行步道,两侧草坪自然嵌入步道石板材铺装,左侧以红花继木、大叶黄杨、鸡爪槭等形成与车行道路的隔离绿带,右侧与水系相连种植毛杜鹃、金边黄杨色块、灌木球及鸢尾、再力花等水生植物,形成自然、亲水的游步道景观.下图为小区竹径步道,自然线形的人行步道两侧种植竹林和吉祥草地被,适用于别墅排屋区及高层区楼栋宅间、庭院等人行步道,竹林小径营造悠闲、私密的居住环境,且绿化成本低.二、中庭景观1、草坪空间下图为小区中庭及公共景观绿地草坪空间,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依据绿地空间安排和植物疏密布置,外围有乔木背景林带形成大草坪空间,林带边缘可种植灌木色块或花镜,大草坪空间可孤植庭荫树。
小区绿化配置要领(PPT33页)

四、景观轴和节点
1、轴线景观 排屋区入口景观步道规整式绿带,按法式排屋区的整体设计风格,瓜子黄杨绿篱、丰花月季色块以景观中轴线对称布置,绿篱与硬质铺装平面图案形状完全结合,形成风格鲜明、规整大气的排 屋区景景观 排屋区入口景观步道绿带,色块按硬质铺装平面图案线形布置,图(21)灌木色块采用春鹃、金森女贞、红花继木球和大规格海桐球;
球及鸢尾、再力花等水生植物,形成自然、亲水的游步道景观。
一、小区道路景观
下图为小区竹径步道,自然线形的人行步道两侧种植竹林和吉祥草地被,适用于别墅排屋区及高层区楼栋宅间、庭院等人行步道,竹林小径营造悠闲、私密的居住环境,且绿化成本低
二、中庭景观
1、草坪空间 下图为小区中庭及公共景观绿地草坪空间,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依据绿地空间安排和植物疏密布置,外围有乔木背景林带形成大草坪空间,林带边缘可种植灌木色块或花镜,大草坪空间可孤植庭
叶形、花色等搭配谐调。。
二、中庭景观
下图为高层区中庭景观步道的规整式对称种植灌木色块,小区景观设计为简约英式园林风格,两侧有毛杜鹃、金边黄杨(金森女贞)、红花继木三种叶色线性种植,上层垂丝海棠、红花继木球等, 形成进入中庭的景观步道和对景效果。
二、中庭景观
3、灌木球 小区道路绿地在草坪、草花地被和灌木色块上种植大规格灌木球形成植栽层次和形态。
小丑火棘、金边胡秃子、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中层配植茶花、桂花、红叶李等,形成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简约式庭院绿化效果。
荫树。 草坪绿地的堆坡造型需自然、饱满和平整,适用草皮主要品种有暖季型矮生百慕大草、日本结缕草,及百慕大草与黑麦草(冷季型)混播草坪。
二、中庭景观
1、草坪空间 下图为小区中庭及公共景观绿地草坪空间,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依据绿地空间安排和植物疏密布置,外围有乔木背景林带形成大草坪空间,林带边缘可种植灌木色块或花镜,大草坪空间可孤植庭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合乎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继承和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有机融合。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希望对大家有用。
(1)规则与自然相结合规则式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是常见形式,确定的基调树种主要用作行道树和庭荫的乔木树种,一般在道路两侧各栽植1-2行行道树,并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在统一中求变化,以适合不同绿地的需求;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常采用或丛植、或群植,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在目前的居住区绿化中常采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并且将装饰性绿地和开放性绿地相结合,可创造出丰富的绿地景观。
(2)乔、灌、草结合搭配在同一绿化植物群落中,采用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花卉;乔灌木、地被、草皮相结合;孤植、丛植、群植相结合。
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配置形式,既可满足绿化景观效果,将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使居住区绿化疏密有致、四时有景,丰富居住空间的同时创造出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又兼顾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增强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
(3)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在选择居住区时,购房者更喜欢具有完善的配套和优越的环境条件的大型居住区,相对于小型居住区,它们有更多空间来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可采用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可维护居住区的生态平衡。
(4)注重植物色彩的组合与协调居住区以绿色为主色调,适量配置各类观花、观叶植物,以达到"画龙点睛"之妙。
居住区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

要以地方 树种为主 ,而且耐贫 瘠 、抗性 强 ,这样 既有利于
树 木 成 活 ,又 降 低 养护 成本 。
22 树木的种类 .
植 物 材 料 的 种 类 不 宜 太 多 , 又 要 避 免 单 调 ,要 将 植 物
出不 同的 活 动 空 间 安 排 不 同 的 活 动项 目。
2 4 攀援植物的应用 .
在小 区的墙体 、围栏处都 可以利用 攀援植物 进行垂直 绿化 ,这样既 可以增加绿 化面积 ,又丰富 了植物 景观 。如 地锦 、凌霄 、蔷薇等。
14 绿 化 美 化 .
园 林 绿 地 设 计 是 一 种 多 维 立 体 空 间艺 术 的 设 计 ,是 以
2 1 适 地 适 树 .
小 区 在 建 设 过 程 中 ,原 有 土 层 往 往 遭 到 破 坏 ,下 面 掩 埋 着 建 筑 渣 土 ,使 土 壤 变 得 贫 瘠 ,所 以 在 树 种 选 择 上 一 定
12 因地 制 宜 .
居住 区绿 化是以满 足居 民生 活 ,为生 活在喧 闹都 市的 人们营造接 近 自然 、生态 良好 的温馨家 园为宗 旨,本 着经
2 5 选择无毒无害植物 .
小 区 绿 化 中 要 尽 量 选 用 花 期长 、无 毒 无 害 树 种 ,如 榆
自然 美为特征的 空间环境设计 ,同时又是 把植物 、建筑 、
叶梅 、碧桃 、樱花 、紫薇等 ,这些树种 树形 美观 、花期较
长、无毒 无害 ,深 受居 民喜 爱。
3 居 住区绿 化植 物配 置
中国园艺 文摘 2l年第3 00 期
居 住 区绿 化设计及植物 配置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居住区内,为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游玩等活动需求而设置的绿化和景观空间。
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下面我们将从景观规划、绿化设计和功能设置三个方面介绍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一、景观规划1.制定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根据居住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点和人口需求,制定清晰的景观设计总体规划,明确绿地的位置、范围、结构和功能。
2.考虑人流线和视觉景观。
合理设置人流线,使居住区绿地与居民的生活区域相连通,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活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视觉景观,合理布局花草树木、水体等景观元素,打造美丽宜人的绿地环境。
3.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景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合理设置湿地、水系等生态景观,促进水循环、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二、绿化设计1.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确保植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同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合理布局绿地空间。
根据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合理分配绿地区域,确保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同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将绿地设置在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社区广场、公园入口等。
3.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制定完善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养护工作,以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功能设置1.设置休闲娱乐设施。
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设置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
2.设置文化活动场所。
合理设置文化活动场所,例如公共广场、露天剧场等,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居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小区绿化配置方式
配置方式
居住区的绿地结构比较复杂,在植物配置上也应灵活多变,不可单调、呆板。
1.点、线、面相结合。
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一个小区一般有2至3个。
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
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腊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多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
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开花灌木或藤本,如银杏、香椿、樱花、石楠、法青、爬墙虎等。
面是指宅旁绿化,包括住宅前后及两栋住宅之间的用地,约占小区绿地的50%以上,是住宅区绿化的最基本单元。
2.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
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
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建筑表面积),为主体绿化开辟了广阔前景。
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3.疏密有致。
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种植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即宅旁活动区多为稀疏结构,使人轻松、愉快,获得充足的自然光,在垃圾场、锅炉旁和一些环境死角外围密植常绿树木,道路上用遮荫小乔木。
4.模拟自然,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
一个居住区绿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要保证该系统的稳定,就要充分考虑各要素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