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人体的物质运输

人体的物质运输基础知识归纳1、血液是流动的组织。
2.血液成分形态:淡黄色,半透明。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3.输血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4.血管: 概念: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结构: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多分布较深。
概念: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结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多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较深。
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概念: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数量多、分布广、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这种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特点: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壁最厚,与功能相适应。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6.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意义:将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
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变成了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意义: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血液 血细 胞 血浆: 成分:水占90%,其余为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结构: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无细胞核。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低时又 易与氧分离。
贫血: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
应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结构: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的组成及功能2.人体的血型系统3.血管的分类血管血流方向管壁特点血流速度管腔大小判断方法动脉将血液从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最,弹性___最(___ _____)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较,弹性慢最(____ ___)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便于_______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极薄,只由一层构成最最小,只允许单行通过(____单行通过)血液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观察血液应加入;(WBC)(PLT)(RBC)(上层)(中层)(下层)ABO 血型系统__型__型___型__型(万能授血者)(万能供血者)输血应以输为原则毛细血管()血管()血管心脏止血办法: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远心端止血;4.心脏5.6.体循环和肺循环A_____B___C___D___E___F___G___H_____I______J___K___(心肌壁最厚)(功能:防止血液倒流;心室动脉)(功能:防止血液倒流;心房心室)功能:;房室瓣房室瓣(动脉瓣)(动脉瓣)血液的分类_____:含氧量较高,呈鲜红色;_____:含氧量较低,呈暗红色;(根据含氧量来区分)血液循环:1.定义: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围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2.功能: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运往全身组织细胞,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有关器官,排出体外。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2)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3)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4)根据血流方向分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9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9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一、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是由血浆(55%)和血细胞(45%)组成的。
(1)血浆:①运载血细胞;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运输氧气不是血浆的功能。
➢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贫血:体内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可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更多。
➢体内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身体有了炎症。
➢血小板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1)贫血:红细胞少,血红蛋白含量低;(2)炎症:白细胞多二、血流的通道——血管1、观察小鱼尾鳍实验:➢(1)选用尾鳍色素少(便于观察)的小鱼。
➢(2)实验时用浸湿的棉絮包裹小鱼的头部鳃盖和躯干部,目的:保持正常呼吸。
➢(3)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2、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三种血管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①号脉、把脉,摸的是动脉脉搏,动脉搏动是心脏收缩舒张引起的。
➢②“青筋”指静脉。
➢③输血、抽血、输液选择静脉的原因:分布较浅,管腔大管壁薄(便于针刺入),血流速度慢(容易止血)。
➢④输液需要扎橡皮管,使静脉隆起(有利于针刺入)。
➢⑤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主动脉等动脉血管中没有动脉瓣(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 图)(1)图中的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2)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心肌)构成。
(3)左心室(⑨)最厚,输送血液的距离最远。
(4)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a)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f和e):朝向心室开,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b) 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h 和i):朝向动脉开,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c) 心脏左侧血液流动方向:肺静脉(c)→左心房(A)→左心室(B)→主动脉(a)。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梳理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梳理1. 简介:生命的交通网络哎,说到我们身体里的物质运输,简直就像一条复杂的交通网络,连接着各个部位,维持着我们的生命。
你可以想象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繁忙的城市,血液是其中的公交车,带着各种“乘客”来回穿梭,保证每个器官都能得到它们需要的东西。
2. 血液循环系统:运输的高速公路2.1 心脏的“发动机”首先,心脏就像这座城市的车站,不断地为血液提供动力。
它有四个房间,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左心房接收从肺部带回的富氧血,然后把它送到左心室。
左心室则把血液泵送到全身,这一过程就像是把满载物资的货车开上了高速公路。
2.2 血管的“运输线路”接下来,血液会沿着不同的血管流动。
动脉就像是高速公路,负责把血液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静脉则是回程的车道,把用过的血液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则像是小巷小路,负责在细胞之间进行交换。
可以说,血管系统是个复杂的交通网络,每个地方都有它的作用。
3. 淋巴系统:保安队的角色3.1 淋巴液的“清道夫”淋巴系统有点像是身体的清道夫,负责清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淋巴液其实是血液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少了红血球,更多的是白血球和其他一些细胞。
它们通过淋巴管流动,最后回到血液里。
这就像是城市里的垃圾车,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保持环境的整洁。
3.2 淋巴结的“检查站”在淋巴系统中,淋巴结就像是检查站。
它们会拦截并过滤掉病菌和杂质,确保它们不会进入血液系统。
这些淋巴结像是身体的“安检”,保障了我们的健康。
特别是当我们生病时,淋巴结可能会肿大,这就是它们在“加班”呢。
4. 消化系统:食物的运输和处理4.1 胃肠道的“传送带”食物进入我们的胃肠道,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超级工厂。
首先,食物在胃里被消化,分解成更小的部分。
接着,小肠就像是传送带,把这些营养物质送到血液里。
大肠则负责吸收水分和剩余的养分,剩下的废物就准备好出门了。
4.2 营养物质的“配送”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被送到血液里,这些养分随后被送到身体各个需要的地方。
八年级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知识点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
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
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
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
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
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叫静脉血。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要点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要点一、血液循环系统1. 血液: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介质,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分为四个腔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3. 血管: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含氧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静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实现物质的交换和运输。
二、心血管系统1. 动脉: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的血管,具有高压和高速的特点。
动脉壁由三层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
2. 静脉:静脉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低压和低速的特点。
静脉壁相对较薄,内部有瓣膜帮助防止血液逆流。
3.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壁薄且扩张,有利于物质的交换。
毛细血管的密度较高,分布在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三、血液循环1. 体循环: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经动脉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再通过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循环。
体循环中的动脉血富含氧气和养分,静脉血则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2. 肺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循环。
肺循环中的动脉血含有二氧化碳,静脉血则富含氧气。
3. 冠状循环:冠状循环是指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循环,主要通过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实现。
冠状循环为心脏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
四、物质运输1. 氧气运输: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经肺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由红细胞运输到全身各组织,释放氧气供组织呼吸代谢。
2. 养分运输: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养分,通过肠壁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供能量和物质合成。
3. 代谢产物运输: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肺部等器官进行排除。
其中,二氧化碳通过红细胞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尿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一、介绍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指人体内各种物质在不同部位之间的转移和传递过程。
这些物质包括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荷尔蒙等。
二、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而血管则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中。
1. 心脏心脏是一个肌肉泵,分为左右两房和左右两室。
左右两房分别接受从身体各处回流回来的静脉血,将其输送到左右两室中。
左室将氧合血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而右室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静脉血通过肺动脉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2. 血管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大型管道,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回流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管道,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等输送到组织细胞中,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中带走。
3. 血液血液是运输物质的介质,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而血小板则参与凝血过程。
血浆是一种黄色透明的液体,包含水、蛋白质、电解质等成分。
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指人体内通过鼻腔、喉咙、气管和肺部等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将其转移到红细胞上,同时将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 鼻腔和喉咙鼻腔和喉咙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们负责将空气引入体内。
鼻腔中的细毛和黏液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从而保护呼吸道。
2.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一个弹性的管道,将空气从喉咙输送到肺部。
支气管是从气管分支出来的细小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肺部各个部位。
3. 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左右两个肺组成。
肺部内有许多小囊泡,称为肺泡。
当人体呼吸时,空气进入肺泡中,并与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含有氧的血红蛋白。
同时,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相反的方式排出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营养物质的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主要是指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流动。
血液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
功能:运输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包括大部分二氧化碳。
血液红细胞:无细胞核,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
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如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HB)太低,就是贫血。
血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功能:有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的作用。
当人体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数量大量增加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功能: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2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
还有防御保护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4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5 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四种血型。
6 成分输血:大量失血——输全血严重贫血——输红细胞
免疫力低下——输白细胞出血性疾病——输血小板大面积烧伤——输血浆7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AB型血的人,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O型血
血液循环
8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
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9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10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11 毛细血管的五最:①管壁最薄②血流最慢③分布最广④数量最多⑤管腔最小
12 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比较
13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它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
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
3 血流有一定的方向,通过静脉进入心脏,由心房到心室,再通过动脉离开心脏。
血液不会倒流是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单方向开放的瓣膜。
心脏的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
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14 心脏的功能: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博动,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
流向全身;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所以,心脏的博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15 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向心室开心房→心室
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向动脉开心室→动脉
静脉瓣在四肢静脉内向心脏方向开静脉→心房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16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
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又称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17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 60秒÷心率
18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1)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9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
20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及内脏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主要进行物质交换,将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
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21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主要进行气体交换,)
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2 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废物
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
氧二氧化碳
肺泡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
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4)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氧气被消耗了)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二氧化碳交换回了氧气)5)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6)肺动脉里流的静脉血,肺动脉里流的静脉血
7)红色是动脉血,蓝色是静脉血。
(以上要比照P42图示认真记一下!)
23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
的动脉血压。
24 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博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的方向传播,叫脉搏。
正常人每分
钟的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
切脉----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于左手腕部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