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技术》试卷A卷参考答案
【技能大赛】《生物技术》赛项理论考核及答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生物技术技能赛项模块一理论考核(A 卷)一、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40 题,小计 60 分)1、实验室中含糖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121℃/50 minB.115℃/30 minC.140℃/30 minD.115℃/10 min2、现从海洋中筛选到一株菌,可以推测该株菌具有的特点是()。
A.嗜酸B.嗜碱C.嗜热D.嗜盐3、下列关于芽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肠埃希菌能够产生芽胞B.是细菌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C.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芽胞D.能够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的生存环境4、首次完整的基因组测序生物是()。
A.大肠杆菌B.酵母C.果蝇D.噬菌体φX1745、关于别构调节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与酶别构部位非共价结合B.活性中心与别构部位在同一位点C.动力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D.别构效应剂与别构部位共价结合6、下列项目中,()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7、洁净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
A.20℃-25℃,40-60%B.10℃-30℃,50-60%C.15℃-25℃,20-40%D.18℃-26℃,20-40%8、ELISA 间接法的反应层次为:()A.固相抗原-抗体-酶标抗原B.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C.固相抗体-抗抗体-酶标抗原D.固相抗原-抗体-酶标抗抗体9、转基因动物制备时,能使目的基因表达不影响邻近基因表达的元件是()。
A.启动子B.增强子C.绝缘子D.沉默子10、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11、在颗粒污染物中,()是悬浮于空中的小液态粒子。
环境生物技术考试试题

环境生物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环境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污水处理B. 生物燃料生产C. 土壤修复D. 基因编辑2. 环境生物技术主要通过下列哪个方式减少环境污染?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机械方法3.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A. 大肠杆菌B. 枯草杆菌C. 酵母菌D. 油菜素链霉菌4. 通过环境生物技术处理后,下列哪个物质的含量不容易降低?A. 重金属B. 有机物C. 悬浮物D. 细菌5. 以下哪个是环境生物技术中的重点研究方向?A. 动物保护B. 植物繁殖C. 微生物遗传D. 水生生物多样性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0题)1. 环境生物技术是利用 __________ 处理和修复环境问题。
2. 生物污染主要指的是由 __________ 导致的环境问题。
3. 土壤修复是环境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4.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比,环境生物技术具有更 __________ 的特点。
5. 常见的生物燃料包括生物柴油和 __________。
6. 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受到 __________ 因素的影响。
7. 环境生物技术在生态学、 __________ 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8. DNA重组技术被广泛用于 __________ 的研究和应用。
9. 微生物遗传包括 __________ 、噬菌体和质粒传递等方式。
10. 通过控制 __________ 的活性,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降解。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1. 请简要介绍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和主要应用领域。
2. 环境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有哪些?请分别说明其应用领域。
3. 请简要介绍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处理方法,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效果评估方法。
4. DNA重组技术在环境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有哪些?请分别说明其原理和重要性。
专题03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A卷(解析版)

03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A卷基础篇)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2021·广东深圳市·八年级期末)利用抗生素针对性治疗的疾病是()A.细菌引起的疾病B.真菌引起的疾病C.病毒引起的疾病D.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答案】A【详解】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即它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的细菌,如肺炎、脑膜炎、淋病等。
故选A。
2.(2021·山东临沂市·八年级期末)下列对生活实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保存新鲜果蔬时适当控制氧气浓度------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B.真空包装食品出现胀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C.产生清洁能源甲烷---------利用甲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氢,和二氧化碳结合产生甲烷D.将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答案】D【详解】A.保存新鲜果蔬时适当控制氧气浓度。
由于缺氧可以抑制某些需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A正确。
B.真空包装食品变质涨袋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碳之类的气体,袋内有了气体,B正确。
C.甲烷菌是一种厌氧菌,无氧时利用自身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产生甲烷,C正确。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还不破坏菜的品质,D错误。
故选D。
3.(2021·山东济宁市·七年级期末)下列相关内容对应有误的是()A.病毒﹣﹣制成疫苗B.甲烷细菌﹣﹣生产沼气C.根瘤菌﹣﹣固氮D.大肠杆菌﹣﹣工业化生产抗生素【答案】D【详解】A.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2022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13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举其中的6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的因素主要有大气压下降、含盐量增加和______。
3、在土样制备过程中,风干的土样碾碎后,先过______尼龙筛,然后用______弃取样品至足够分析用的数量,最后全部通过______的尼龙筛。
4、测定烟气压力常用测压管和压力计,其中标准皮托管适用于测定______烟气,S形皮托管适用于测量______烟气。
测定烟道中______浓度时必须实行等速采样。
5、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水环境化学包括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6、指示植物是指受到______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
7、光污染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二、判断题9、工业废水应在企业车间的排放口采样。
()10、城市交通噪声监测统计中,平均车流量是各段车流量的算术平均值。
()11、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2、BOD5测定的标准条件是室温下五天。
()13、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
()14、测定水中NO2-N是在中性溶液中,利用重氮偶联显色反应,生成红紫色染料。
()15、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16、存放降水样品的容器最好是金属瓶。
()17、酸雨是指pH≤7的一切降水。
()18、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校准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三、选择题19、能与双硫腙溶液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的离子是()。
A.汞离子B.铬离子C.镉离子D.锌离子20、利用遥感技术定量提取生态遥感参数不包括()。
A.地表温度B.空气动力学阻力C.土壤湿度D.叶绿素21、环境本底值的监测及研究属于环境监测中的()。
2022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微生物学为现代生命科学提供的独特研究方法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⑦ ______,⑧ ______和⑨ ______等。
2、G-细菌细胞外膜的构成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一般有三个主要原因: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
4、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______学说。
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______酶,一般也缺乏______酶,因此易受______等的毒害。
5、霉菌的气生菌丝可分化出各种类型的子实体,如无性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6、病毒可分真病毒与亚病毒两大类。
从组成的化学本质来划分,真病毒至少含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成分;亚病毒中的______只含______, ______只含______或______,而______则只含______。
7、在工业防霉剂的筛选中,经常要用8种霉菌作为模式试验菌种,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氮源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它有利于______。
9、分支代谢途径中酶活性的反馈抑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常见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细菌性病原体会通过产生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物质危害宿主;病毒会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式危害宿主;而真菌则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式危害其宿主。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50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商业固体废物的是()。
A.丢弃的主、副食品B.废砖瓦C.废织物D.废家具【答案】 A2、在其他风险防范措施中,对于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分析()。
A.依托企业以往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合理性B.依托企业以往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C.依托企业现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D.依托企业现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合理性【答案】 C3、采用厌氧和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时,厌氧工艺单元应设置在好氧工艺单元前。
当废水中含有生物毒性物质,且废水处理工艺组合中有生物处理单元时,应在废水进入()前去除生物毒性物质。
A.生物处理单元B.好氧工艺单元C.厌氧工艺单元D.污泥处理单元【答案】 A4、工业废水处理中,离子交换方法属于()。
A.物理法B.化学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处理法【答案】 C5、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是()。
A.生物多样性B.生物区域性C.生物层次性D.生物特殊性【答案】 A6、西北地区拟建铁路须经过野骆驼迁徙通道,为最大限度减轻铁路对该动物迁徙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优先考虑的是()。
A.架设桥梁B.生态补偿C.放缓路基边坡D.降低路基高度【答案】 A7、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A.1.5B.2.5C.3.0D.3.5【答案】 D8、某甲醇生产装置甲醇精馏单元采用三塔精馏工艺,自动控制每塔的流量。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下列事故风险源项单元划分,正确的是()。
A.单塔分别作为危险单元B.两塔组合作为危险单元C.三塔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D.甲醇生产装置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答案】 D9、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调查的责任主体是()。
A.投资主管部门B.环境影响评价机构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建设单位【答案】 D10、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以上情况下进行。
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2022-2023年度四川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2023年度四川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某社区市内有一企业的入海排污口经科学论证后报请审查批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该排污口有审批权的是()。
A.该市人民政府B.该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C.该市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D.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D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A.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B.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C.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D.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或评估的方法与制度【答案】C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向大气排放的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0。
A.回收利用B.进行防治污染处理C.采取除尘措施D.将其充分燃烧【答案】B4、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发现污水集U」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应当根据设施周边土壤监测结果,要求A.设施运营单位采取相应改进措施B∙土地使用权人采取相应改进措施C.设施运营单位采取相应修复措施D.土地使用权人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答案】A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除起飞、降落或者依法规定的情形以外,民用航空器不得飞越城市市区上空。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航空器起飞、降落的净空周围划定限制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应当采取减轻、避免航空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的措施CA.民航部门B.设计单位C.建设单位D.施工单位【答案】C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废液产生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新人教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 综合检测(A卷)(学生版含答案详解)

新人教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综合检测(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真菌,但种类不同B.可从打开瓶盖的食醋中得到醋酸菌,加入果酒中制果醋C.当糖源等条件充足时,醋酸菌可以直接分解葡萄汁中的糖生成乙酸D.果酒发酵后期放气时间间隔可延长2.下列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B.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C.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打开瓶盖D.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移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乙酸发酵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灭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B.镊子等器械需要用酒精灭菌C.操作者的手需要用酒精消毒D.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4.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的关键。
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A.温度B.溶氧量C.pHD.酶的含量5.下列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的有()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6.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右图)。
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7.“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中利用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不一定含重组质粒B.在诱变育种中需要通过筛选才能得到数量较少的有利变异C.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D.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8.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的细胞B.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C.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有用的突变体D.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9.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至2013学年第二学期《生物环境技术》 课程期末考试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湿地:指天然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每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均具有浅的表面水层,能维持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用于处理废水。
2、BOD:即生物化学需(耗)氧量,表示在一定条件下(20℃),单位体积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所消耗的分子氧的数量。
单位为mg(氧)/L(废水)。
有BOD5和BOD20 之分,BOD5最常用。
COD:即化学耗氧量:用化学氧化剂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用所消耗的氧化剂中的氧来表示有机物的多少,单位仍为mg/L。
常用的氧化剂有K2Cr2O7和KMnO4,分别用CODCr 和CODMn表示(高锰酸盐指数,常用于测定地下水的指标)。
3、赤潮和水华:当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时,会使藻类大量繁殖,水面上积聚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出现叫赤潮,在湖泊中出现叫水华。
4、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5、 菌胶团:在微生物学领域里,将动胶菌属形成的细菌团块称为菌胶团;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内,则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成的团块都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是絮凝体的中心,在其上生长着其他微生物。
6、活性污泥:在曝气状态下,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的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
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为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构成活性污泥的骨架是菌胶团。
7、微生物浸出: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氧化、溶浸废物中的有价组分,使废物中有价组分得以利用的过程,称为微生物浸出,也称为生物冶金。
主要用于回收矿业固体中的有价金属,如铜、金、铀、钴、镍、锰、锌、银、铂、钛等金属。
8、堆肥化: 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9、城市热岛:是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上升,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10、环境生物监测法: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以及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
二、简答题:50分1、简答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学科的层次和内容。
(10分)解答:(1)定义:即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4分)(2)学科的层次和内容①第一层次为现代环境生物技术(2分)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污染防治生物技术。
如构建降解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污染物的高效基因工程菌,创造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等。
这一层次知识密集,为快速、有效地防治污染开辟了新途径,使解决日益出现的大量环境难题成为可能。
②第二层次是指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2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其在新的理论和技术背景下产生出的强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如生物流化床、生物强化工艺等。
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治理污染的生物技术,仍在不断强化和改进,已为控制现时的环境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第三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2分)如氧化塘、人工湿地和农业生态工程等,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的生物自净功能,投资运行费用少,易于操作管理。
2、简答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类及危害。
(10分)解答:(1)需氧污染物(1)需氧污染物主要是指废水中所含的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有些是有毒的,大部分本身是无毒的。
这类污染物的特点是数量大、成分复杂,所以很难分别表示其含量。
需氧污染物用间接指标来衡量,常用的有BOD、COD、TOC和TOD等。
(2)有毒污染物(2)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
①无机化学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离子、氰化物、氟化物和亚硝酸盐等。
急性中毒,初期效应十分明显,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慢性中毒,初期效应不明显,但长期积累可引起突变、致畸、致死,甚至引起遗传畸变。
②有机化学毒物,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有农药(DDT、有机氯、有机磷等)、酚类化合物、聚氯联苯、稠环芳烃和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
特点是种类最多、性质最复杂、毒性大、化学稳定性好、多数难被生物降解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③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指废水中所含的能产生有害射线的物质。
(3)营养污染物(2)主要是指植物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和磷。
过多可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出现缺氧,水质恶化黑臭;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水中生物的大量死亡;给水体带来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等;造成水体重金属富集,并可由水中生物转移至人体;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加快湖泊水体的老化程度。
(4) 生物污染物(1)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pathogens)和其他的有机体。
如 制革厂废水中常含有炭疽菌;医院污水中含有病原菌和病毒等;生活废水中含有能引起肠道系统疾病的细菌和寄生虫卵等。
(5)感官污染物(1)废水中的异色、混浊、泡沫、不良气味等会引起人们感官上不快的污染物称为感官污染物。
色泽、色度、臭和味。
(6)酸碱污染物(1)主要是指进入水体的无机酸和碱,影响水体的pH值。
(7)油类污染物(1)一般是指比水轻能浮在水面上的液体物质,多指油类。
其不溶于水,进入水体后会在水面上形成薄膜,影响氧气的溶入,降低水中的溶解氧。
(8 )热污染(1)由于废水的温度过高引起的危害称为热污染。
热污染可以破坏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
3、简答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机制。
(6分)(1)荚膜学说很多细菌荚膜相互间粘着时就会形成一个由许多细菌共有的大荚膜,当细菌进入老龄后,细菌分泌的的粘稠多糖聚合物增多,更加速了细菌大荚膜的增大,这样就形成了菌胶团的雏形。
(2)胞外聚合物学说将菌胶团置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在大荚膜增大的同时,在其外侧出现了许多类似于纤维素网状的物质,据分析这些物质的成分也是多糖,属于细菌的胞外分泌物。
实验证明,一些纤毛虫能分泌一些促进凝聚的糖类,在促进自身粘附在活性污泥上的同时,加速菌胶团的进一步增大。
(2)PHB学说认为细菌产生的聚β-羟丁酸(PHB)是一种聚脂类物质,当它们积累时,细菌细胞的分裂就不彻底,它们彼此粘连结合时,细胞便由小凝块变成了大的絮凝体。
4、简答造成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原因(4分)解答:(1)溶解氧浓度低丝状菌能在低溶解氧条件下生长良好,甚至能在厌氧条件下残存而不受影响。
曝气池溶解氧最低应保持在2mg/L左右。
(2)冲击负荷如果曝气池内有机物超过正常负荷,污泥膨胀程度提高,使絮体内部溶解氧消耗提高,导致了内部丝状体的发展。
(3)进水营养条件的变化一般细菌在营养为BOD5:N:P=100:5:1的条件下生长,但若磷含量不足,C/N升高,这种营养情况适宜丝状菌生活。
(4)碳水化合物过多会造成膨胀(5)硫化物的影响过多的化粪池的腐化水及粪便废水进入活性污泥设备,会造成污泥膨胀;含硫化物的造纸废水,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6)pH值和水温的影响丝状菌易在高温下生长繁殖,而菌胶团则要求温度适中;丝状菌宜在酸性环境(pH值=4.5~6.5)中生长,菌胶团宜在pH值=6~8的环境中生长。
5、生物修复是如何定义的?有何特点?(10分)解答:(1)定义:(2)①广义的生物修复,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称为生物修复。
②狭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特定的微生物降解、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技术。
(2)优点(4)可以现场进行,节省了很多治理费用;环境影响小;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浓度;可以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3)缺点(4)耗时长;条件苛刻;并非所有的污染物都能被生物利用;特定生物只能降解特定类型的化学物质。
6、简述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机制。
(10分)解答:(1)植物提取植物提取是指利用能耐受并能积累重金属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并将它们输送并储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通过收割植物地上部分带走土壤中污物的一种方法。
目前有关植物提取的研究开展得较多,也是最主要和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修复方式。
植物对重金属耐受并富集的机制包括:(1)细胞壁钝化;(2)跨膜运输减少;(3)主动外排;(4)区域化分布;(5)螯合;(6)合成逆境蛋白;(7)产生乙烯(2)植物稳定指利用植物将土壤重金属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形态,使环境中的金属流动性降低,生物可利用性下降,从而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风险 (又称作原位改良)。
其中包括了分解,沉淀,鳌合,氧化还原等过程。
植物稳定技术适合于土壤粘性重,有机质含量高的污染土壤的修复。
但是该技术并没有彻底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只是暂时将其固定在环境中。
(3)植物挥发是指植物将其吸收积累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可挥发形态,释放到大气中。
这方面研究最多的是汞和硒此法只适用于挥发性污染物,并且有一定的风险,应用范围很小。
(4)根系过滤是利用植物根系过滤沉淀水体中重金属的过程。
例如浮萍和水葫芦可有效吸收清除水体中的镉、铜和硒。
三、论述题(30分)1、你所了解的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情况如何?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环境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论述该如何进行生物治理修复。
(15分)自由发挥2、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论述造成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生态修复技术(15分)解答:(1) 富营养化定义(3)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或“赤潮”,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池塘、水库、湖泊等多发。
一般认为水体全氮量大于0.2mg/L、全磷量大于0.02mg/L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
(2)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4)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成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