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采食量变化的信号与管理
肉鸡采食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肉鸡采食量及其影响因素采食量通常是指动物在24h 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是决定商品肉鸡增重的最重要因素。
在保持肉鸡日粮营养平衡,全面的基础上,维持肉鸡最大采食量,可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但采食量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保证饲养者的最大效益,有必要了解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1 AA 肉鸡采食量1.1 AA 肉鸡两阶段生产性能统计参考近两年的几篇文章,对AA 肉鸡报道的采食量进行了简要统计分析,各阶段采食量和总增重,以及饲料报酬见表。
两阶段肉鸡生产性能数据统计表阶段1-21 d 22-42 d 1-42 d 平均日采食量49.67 129.86 87.84 总采食量1043 2727 3689 平均日增重35.31 68.83 48.82 总增重742 1445 2050 料重比1.411.891.80数据参考:王中华等,2010;王晶等,2013;郭江等,2013;王喜红等,20141.2 北京爱拔益加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肉鸡饲养管理讲座提供的数据图:由图表可以看出AA 肉公,母,以及混养鸡体重增长,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的变化曲线。
AA+肉鸡体重对比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5154576063混养公鸡母鸡AA+肉鸡日增重对比102030405060708090100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61混养公鸡母鸡2 肉鸡采食量的计算方法掌握肉鸡饲养过程中不同阶段或日龄的采食量,对保证肉鸡正常的生产性能,判断鸡体健康状况,和了解所用饲料适口性上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由文献或网络信息获得的肉鸡采食量的相关计算方法,但由于饲养管理,饲养环境不同,与实际情况会有差异,仅供参考。
2.1肉仔鸡采食量计算表(摘自网络)(1)AA+:采食量(斤)=只数×天数×4/500 817全群:只数×5×日龄/1000(2)30日龄以前 FI (g )= 日龄×4+230日龄以后FI (g )= 122+(日龄-30)×5 (3)有经验的禽病兽医师计算方法:肉鸡鸡群全天采食量(市斤):只数×日龄×8/1000×(1+阶段系数)其中阶段系数:1-10天0.05;11-20天0.01;21-30天0.15, 31-出栏(42天)0.2。
肉鸡养殖如何调整饲料喂量 肉鸡体重的控制方法

肉鸡养殖如何调整饲料喂量肉鸡体重的控制方法肉鸡应在育雏和育成这两个关键时期管理好鸡群的体重和均匀度。
控制好体重的前提是掌握好料量、及时纠正体重偏差、保证生长曲线平滑等。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肉鸡体重的控制方法。
一、适时调整饲料喂量实际生产中,饲料喂量调整后,鸡群体重不会马上发生变化,一般在两周之后才表现出来,应避免过快和幅度过大的饲喂调整,使生长曲线尽可能地平滑。
在5~10周,饲料采食量有少许变化,就会对鸡群体重产生很大的影响;在11~15周,相对而言此期鸡只对料量的变化不敏感。
在16~22周,每周增加料量5~7克,能刺激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在23~24周,加光后要控制加料速度,每周加2~4克,否则27~28周时会出现超重、脱肛现象。
二、及时纠正体重偏差对连续3~5周的体重资料应进行1次统计分析,在出现偏差时应复称,杜绝“之”字形曲线发生。
如果前期体重出现偏差,在12周应回归到标准体重曲线上来,以后按标准曲线平滑增长。
体重出现偏差时的纠正措施要及时、平稳:每偏差40克体重,用1克饲料来调整。
若5~14周体重比标准体重超或低100克,应调整周增重比标准少或多20克,在10~20周达到标准体重。
若15~20周体重比标准体重超100克,应保持标准周增重不变,在24周时保持比标准体重超100克。
若15周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0克,应调整周增重比标准多20克,在20周时达标。
若20周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0克,保持标准周增重不变,在24周时保持比标准体重低100克,这时应晚一周增加光照刺激。
三、确保生长曲线平滑育雏和育成期的主要目标是在完成一个平滑的生长曲线下使体重达标。
第一周雏鸡自由采食,根据鸡群状况、运输条件、接雏时间等决定开始限饲的时间,但不应太迟,以免雏鸡早期饲喂过度。
一般母鸡每日采食量达到32克时开始限饲,公鸡每日采食量最好不超过69克就开始限饲。
12周后理想的体重增长曲线应与标准曲线重合或平行于标准曲线,以免影响性器官的发育。
技术新品—肉鸡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肉鸡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一、肉鸡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问:任老师您好,我的这批817肉杂鸡,从一进来鸡苗时,采食量就不高,今天是十一天了,粪便很好,都是成型的,小肠粪便细长,现在吃的是510颗粒料,精神很好,个头均匀,几乎没有呼吸道症状,(有几个)采食量和饮水成正比,现在每天吃料三袋(240)斤左右。
500斤水。
请问老师是什么原因呢?以前进的鸡苗也是这样,我们这里好多都是进的一家的鸡苗。
都是采食量不高,死亡率很低,是不是和孵化有关啊?饲料换了好几家了。
该咋办啊老师??
答:你好!原因很多:
1.疾病因素:肠道菌群失调或腺胃炎感染,可以黄芪多糖饮水,微生态制剂拌料或饮水,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2.品种因素:如果母本是海蓝或罗曼,就不如海赛前期长势好。
3.环境因素(室温高、通风不良.
4.饲养管理因素:密度、喂饲设备等原因。
二、如何增加肉鸡采食量?最新养鸡技术
试验证明,在25℃以上时,鸡舍温度每升高1℃,肉鸡采食量就降低1.6%,要适当降低能量,提高蛋白质水平,可用植物蛋白质代替动物蛋白质饲料,可减少鸡采食腻感,增加日粮中多维素。
同时,可换用颗粒饲料,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肉鸡的总摄入营养量。
高温季节最好夜间喂料,每晚10时至次日凌晨6时是较凉爽的时间,有利于肉鸡采食。
其方法是:适当调高舍内亮度,增加肉鸡的兴奋性,夜喂4次 -5次,并通过振动料桶驱赶鸡群运动等措施保持旺盛食欲。
此外,夏季时可利用干燥无污染的河沙做垫料,既便于肉鸡沙浴和鸡体散热,又能使肉鸡采食沙粒,有利于食物消化。
养殖技术-鸡采食量下降是怎么回事?怎样提高鸡的采食量?

养殖技术-鸡采食量下降是怎么回事?怎样提高鸡的采食量?鸡采食量下降是怎么回事?无论是蛋鸡市场,肉杂鸡市场还是肉仔鸡市场,鸡采食量下降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以将其定名为鸡采食下降综合征,本病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提高鸡的采食量?鸡采食量下降是怎么回事?(一)蛋鸡采食量下降(尤以青年鸡多发病)临床症状:采食量下降10%-50%,病情严重能下降70%左右,一般鸡群精神可以,粪便发黄、稀薄,病情严重的出现红粪、绿粪、白汤粪、料粪等,有时候个别鸡嗉囊有积水。
(二)肉杂鸡采食量下降临床症状:极个别鸡打蔫,病程长机体消瘦,粪便过料,红粪、绿粪、黄粪都有,一般都伴有轻微的咳嗽,采食量下降或不增长,死亡率不高。
(三)肉仔鸡采食量下降临床症状:鸡群精神可以,小鸡多,粪便差,一般料粪、红粪、绿粪、白汤粪等都有,伴有轻微呼吸道,病情严重继发大肠杆菌和气囊炎,死亡鸡能从肛门挤出白汤粪、绿粪,采食量下降10%-50%左右,或者一直不增料。
前期死亡率极低,后期继发感染,死亡率极高,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原因及治疗方案:(一)霉菌毒素由于进入春、夏季雨水较大,空气潮湿气温较高,饲料存放时易受潮发霉,不能长期存放饲料,霉菌中毒一般在肺脏、食道壁、嗉囊中可见灰色霉菌结节。
治疗方案:雨季保持鸡舍干燥、饲料不发霉,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合理安排密度,饲料中加入“制霉菌素”,每千克饲料加150万单位;饮水中加“硫酸铜”0.03%,两药并用5-7天。
也可饮用碘溶液,每千克水中添加“碘化钾”5-10克或在1000千克饲料中加“龙胆紫”10克。
(二)饲料品质由于原料价格上提,饲料利润空间下降,许多饲料厂家在饲料中大量添加棉粕,以及豆粕、玉米替代品(例如豆蛋白、糖蛋白)等导致饲料中有毒物质含量过高刺激鸡群胃肠道导致发病。
对策:更换优质全价饲料。
预防与治疗方案:提醒广大养殖户要早预防,发现后早治疗,进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在治疗本病时使用感康多肽,感康多肽广谱为抗病毒抗菌。
肉鸡采食量和体重标准

肉鸡采食量和体重标准
肉鸡的采食量和体重标准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养
殖户来说,了解这些标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鸡群,提高生产
效率。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肉鸡的采食量。
肉鸡的采食量会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料的质量、饲养环境、饲养方式等。
一般
来说,肉鸡的日均采食量在生长初期会比较小,随着生长逐渐增加,达到育成期时会达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减少。
一般来说,肉鸡的
日均采食量在生长初期约为30-40克,随着生长增加,到了育成期
可能会达到100-120克左右。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值,实
际的采食量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饲养情况和鸡群的生长状况来进行调整。
接下来是肉鸡的体重标准。
肉鸡的体重标准也是养殖业中非常
重要的指标之一。
肉鸡的体重会随着生长的不同阶段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肉鸡的出栏体重会受到饲料的质量、饲养管理、饲养期
限等因素的影响。
在正常的养殖条件下,肉鸡的出栏体重一般在2-2.5公斤之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肉鸡品种和不同的养殖
目标会对体重标准有所不同,有些品种的出栏体重可能会更高一些。
总的来说,肉鸡的采食量和体重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养殖目标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肉鸡采食量低的分析

肉鸡采食量低的分析在肉食鸡(包括817)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采食量低或长时间不增料,一般出现在10~25日龄,这种现象有提前发生的趋势。
主要临床表现就是采食量不达标,严重者比标准采食量低30%左右,呼吸道不明显、毛色发暗、有的扎毛、粪便不成形。
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死亡率不高,有的鸡群几乎没有死亡。
养殖户和一些技术人员采取了各种增食的办法效果不明显。
大部分临床技术员认为是腺胃炎的原因,可是用了腺胃炎的药物还是效果不理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肉鸡采食量低病因分析】一、雏鸡质量问题最近鸡苗价格超高,孵化厂对鸡苗质量把控有所降低,雏鸡沙门氏菌(鸡白痢)、大肠杆菌等病菌感染时常出现。
二、饲养管理问题1、温度过高禽类羽毛厚且无汗腺,极易受高温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鸡体开始膨胀血管使血液到达鸡冠、髯和脚来加强散热,流经胃肠道的血流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鸡只采食量下降。
鸡适宜温度为20~23℃。
2、通风不良或负压过大通风不良或者负压过大,造成鸡舍缺氧,引起鸡精神低迷,采食下降。
3、密度过大4、饲喂次数少,无空槽时间或时间较短。
三、肝肾功能衰竭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和基层技术人员注重呼吸道疾病以及大肠杆菌的防治,大量使用抗生素,包括一些禁用药品(痢菌净等),这样造成肝肾器官的负担加重,严重的出现肝肿大,肝破裂,肝坏死,肾肿大,肾出血等病变。
霉菌是一个较普遍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霉菌毒素的大量沉积,导致肝脏、肾脏坏死。
四、非典型病毒病1、病毒性感冒(包括受凉感冒)2、非典型新城疫:3、隐性法氏囊:在养殖过程中隐性法氏囊往往被大家忽略。
隐性法氏囊造成鸡长期有呼吸道以及采食量低的情况,如果忽略,往往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五、小肠球虫、肠毒综合症肠毒综合征是球虫与一些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及其他诱发因素引起的多因素肠炎综合征,临床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和脱水为特征;六、腺肌胃炎引起腺肌胃炎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细菌、新玉米的添加、滑液囊支原体、霉菌等。
肉鸡采食量变化的信号与管理

鸡 虽 然 味 蕾 数 目少 , 对 味觉 不 敏 感 , 但许 多
目的是 保 证 在 采 食 量 下 降 的情 况 下 蛋 白 的摄 人 量 。现在 认识 到这 样做 的 害处 特 别大 , 日粮 中所 有 的养分 代谢 都 不 是 1 0 0 %,代 谢 结果 会 产生 热 量 。而蛋 白质 的代 谢效 率 最低 , 蛋 白质 分解 成 氨
1 . 7 采食 量计 算 的准确 性 的影 响 计 算 采食 量 的 目的是 为 了评 价 饲 料质 量 , 因 此直 接 影 响采 食量 的数据 要 准确 。 比如饲 料 的 损 耗要 控 制在 正 常 范 围内 . 避免 由于 饲 料损 耗 过 多 造成 采食 量 计 算 的误 差 。另 外对 产 蛋 鸡 而 言 , 由
l粮 能量 最 有 效 的途 径 , E 脂 肪 增 加适 口性 , 并 能
减少 体增 热 。
温易破 坏 某些养 分 , 特别 是一 些维 生素 。
1 . 4 饲 料 气味适 口性 对鸡 采食 量的 影响
( 2 ) 控 制蛋 白质含量 , 提 高蛋 白质质 量 。以前
的误 区是 热应 激 条 件下 ,增 加 日粮 中的 蛋 白质 ,
上某 些疾 病 , 腹泻 、 寄 生虫 等 , 采食 量 会 明 显增 大
或 减少 。
( 6 ) 考虑 体 内能量储 备 。 热 应激 情况 下 . 肉鸡 只会动用 自身储存 的能量来 维持 生产 。
( 7 ) 热应 激情 况 下 ,最有 效 的方 法是 降低 饮
1 . 6 饲 养 管理 因素 对鸡采 食 量的影 响 在 黑 暗下 鸡 不 啄 食 , 在强 、 弱 照 度 交 替 时则
2 0 1 4 年第4 期
肉鸡采食量过低现象浅析

有 一定 的治疗 效果 ,但并不 理想 ,停药 后易复 发 。其 发
生可 能与 以下几种原 因有关 :
2 临床特 点 B 族缺 乏症 的共同症状是消 化机 能障碍 、消瘦 ,毛乱 无光 、少毛 ,脱 毛 、皮炎 、破 脚 、神经症 状 、运 动机 能
失调 。蛋鸡产蛋率减少 ,雏鸡 、肉鸡生长缓慢 。 21 维 生素 B1 乏症 成年 鸡饲 喂维 生 素B1 乏 的 日 . 缺 缺
同时温差过大还会造在 “ 大肚子病 ” ,均会影响采食 。
21 0 1年第 3 2卷
3 饲料问题
8 1只 / 。 ~ 0 m
经
性肌麻 痹症状 。开 始发生 于趾 部屈肌 ,继则波 及腿 、翅
和 颈部 伸肌 , 以致 双腿不 能站立 。病 至后期 出现强 制性
痉挛 ,一般经 12 — 周后衰竭死亡 。雏 鸡多在维生素B 缺乏 l
2 内发病 ,也呈 多发 性神经炎症状 ,发病突然 。病鸡双 周
常出现缺 乏症。
中图分类号:¥ 5 .1 8 83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号 :10 .7 32 1)60 9.2 0 713 (0 0 .0 30 1 当前 肉鸡 的采食 量过低 或长 期时 间不增料 的现 象时 有发生 ,这种现 象一般 出现在 1 ~ 5 0 2 日龄之 间,此 现象有
中图分 类号 :¥ 5 .1 8 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10 .7 32 1)60 9 .1 0 713 (0 10 —0 30 现在养 鸡业 中 ,出现 的疾病 越来越 多 ,笔者 走访 了 几个养 鸡专 业户发 现存在 着微量 元素缺 乏 引起 的不少疾 病 。现就缺 乏维 生素一类 的疾病 浅析一下。 维 生素B 族包 括维生素Bl 、维 生素B .维生素B3烟 2 ( 酸) 、维生素B ( 5泛酸) 、维 生素B 、维 生素Bl 、( 6 l 叶酸)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采食量变化的信号与管理
肉鸡采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能量需要,同时也为了产生饱感。
采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肉鸡的体形和年龄、环境温度、活动性、繁殖周期的阶段、食物的外观和滋味等因素。
一、采食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营养因素
在正常情况下,代谢能增加,采食量下降。
饲料合理均衡的营养浓度是决定采食量的前提。
在非热应激条件下降低饲料营养浓度,鸡能够通过增加采食量来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相对低营养浓度饲料配方的关键为营养均衡,营养素消化利用率准确。
虽然鸡采食量自我调节能力很强,但是饲料营养水平低,一般采食量超过145g·d-1·只-1,会造成因采食量过大而对消化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造成生产性能的下降。
2.季节因素
禽类羽毛厚且无汗腺,极易受高温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鸡只采食量下降,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鸡的生产性能降低。
鸡适宜温度为20~23℃。
低于适宜温度,鸡体产生热量来保持体温(每低1℃,采食量增加1%),>26℃时,鸡体开始膨胀血管使血液到达鸡冠、髯和脚来加强散热。
需要增加能量来散热,因此热应激时鸡需要更多的能量。
寒冷季节,舍内温度<17℃时,应提高能量适当降低其他营养素的含量,确保产品的价格优势。
炎热季节,应从营养水平进行适当调节,以减少热应激引起采食量降低而造成的损失。
增加日粮能量的浓度,添加脂肪(油、脂)是增加日粮能量最有效的途径,脂肪增加适口性,并能减少体增热。
控制蛋白质含量,提高蛋白质质量,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提高日粮的氨基酸水平。
刺激采食量可增加饲喂次数,在凉爽时间饲喂或在饲料中喷植物油、糖蜜甚至是清水。
日粮中或饮水中补加碳酸氢钠能有效防止呼吸性碱中毒,但要减少日粮中食盐的含量。
补充维生素C,总含量为200mg·kg-1饲料。
考虑体内能量储备,热应激情况下,肉鸡只会动用自身储存的能量来维持生产,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饮水温度。
饮水中加维生素D3是解决维生素D3缺乏的最好途径。
3.饲料颗粒性状
颗粒料是全价料加上黏合剂调质后压制而成。
颗粒大小可调,以适应不同鸡只的需要。
一般肉鸡前期料(亦称育雏料或开食料)直径为0.1~0.2cm,后期料(亦称育肥料或宰前料)直径为0.3cm。
发达国家的肉鸡饲养业普遍采用颗粒料,最大优点是确保肉鸡在食入饲料时,各种养分都被均衡地食入。
颗粒料还可提高适口性,使肉鸡采食量增大,更容易达到肉鸡生产性能所要求摄入的营养成分,使鸡只无法挑食,减少了饲料的浪费。
在制粒过程中由于要求温度较高,对沙门氏菌及其他有害菌也是一个灭菌过程。
在颗粒料的加工过程中,使饲料中的碳水化合
物糊化(胶状化),提高了饲料的可消化性。
但颗粒料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易破坏某些养分,特别是一些维生素。
4.饲料气味适口性
鸡味蕾数目少,对味觉不敏感,但许多试验表明,调味剂和甜味剂能够调节采食量。
鸡能够挑选和区分阿拉伯糖、木糖和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及蔗糖、麦芽糖、乳糖和三糖。
这为应激条件下使鸡采食更多饲料提供了一种手段。
鸡料利润低,原料杂,日粮中经常会有一种或多种会减少采食量的原料,这些调味剂可加快鸡适应这些饲粮的过程。
5.品种、生理状况
鸡的采食量和鸡的品种、体重呈正相关。
一般大型品种鸡体重大,维持需要量大,采食量大;轻型或小型品种鸡体重小,采食量小。
生理状况对采食量也有很大影响。
如鸡感染上某些疾病(腹泻、寄生虫等),采食量会明显增大或减少。
6.饲养管理
鸡在黑暗下不啄食,在强、弱光照交替时则减少采食量。
填料方式和均匀性也影响采食量,三阶梯架式鸡笼饲养蛋鸡,手工填料,经常出现给料不均,少数鸡偶尔吃不饱,特别是顶层食槽较高,更易造成填料不均,采食量变化,对鸡群产蛋率造成不良影响,高温季节饲喂时间也影响采食量。
7.采食量计算的准确性
计算采食量的目的是为了评价饲料质量,影响采食量的数据要准确,饲料的损耗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产蛋鸡群存在一直不产蛋的鸡只导致料蛋比的增高也不可忽视,采食量的计算要准确客观,才能指导配方设计。
在肉鸡饲料配制过程中既要考虑促进采食,确保生产性能,同时又要兼顾营养均衡,控制采食量达到最佳效益。
养殖方式不同,采食量的调控也有所不同,契约式肉鸡放养要尽量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和消化率,以确保生产性能和最低的料肉比,要求有相对低的采食量。
营销式的肉鸡饲料就要求有最佳的饲料价格和生产效益,适当提高采食量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鸡饲料要结合原料性价比、季节、行情等因素,兼顾禽类采食、消化特点精确设计和及时调整。
二、采食量过低信号的提示
肉鸡的采食量过低或长时间不增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出现在10~25日龄,这种现象有提前发生的趋势。
发病鸡群鸡只参差不齐,鸡腿不着色,颜面苍白,料粪严重,用肠炎类药物和球虫药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不理想,停药后易复发。
采食量过低这一信号,提示饲养者注意可能存在的问题。
雏鸡质量问题:雏鸡沙门氏菌(鸡白痢)、大肠杆菌等病菌感染。
饲养管理问题:育雏温度过低或波动太大,鸡舍湿度过大;温度过低极易造成鸡群受凉,湿度过大极易造成鸡白痢、球虫病,同时温差过大还会造成“大
肚子病”,均会影响采食。
饲料问题:饲料原料霉菌是一个较普遍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霉菌毒素导致肝脏、肾脏、胰腺变性坏死,肌胃角质膜糜烂,腺胃、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调,消化不良、拉稀;造成鸡免疫抑制,使其他病原体继发感染,特别是新城疫、大肠杆菌等的继发感染。
饮水不洁,水温过低,供水或水位不足等均会导致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拉稀。
用药不当:许多药物(如痢菌净、喹诺酮类药物)早期用量过大,对胃肠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轻者拉料粪,重者胃溃疡。
疾病原因:肠毒综合征是球虫与一些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其他诱发因素引起的多因素肠炎综合征,临床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病毒感染如H9型禽流感、新城疫等感染引起的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即使治愈,采食量恢复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腺胃炎的流行非常普遍,且危害大,腺胃炎的原因有多种,既有病毒病,也有寄生虫病,还有其他因素,不论何种原因,腺胃发炎会引起鸡消化功能降低,鸡采食量过低或长时间采食量维持在同一水平而不增料。
应激反应:雏鸡早期饲养过程中存在重多应激危害因素,如接雏、扩群、免疫、换料、密度过大等,应激反应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
不论是何种原因所造成的采食量过低或长时间不增料,首先应查明发生原因,对因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危害因素,注意生物安全措施,防治病毒病,选择适宜药物防治细菌及球虫感染。
(资料来源:畜牧人才网;作者:李世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