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智慧灌溉项目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智慧灌溉解决方案

智慧灌溉解决方案

06
环境友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园林绿化
智能灌溉系统:根据植物需求,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频率
01
01
02
03
04
节水节能: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植物监测:实时监测植物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远程控制: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远程控制灌溉系统,方便管理
02
03
04
城市绿化
4
3
数据传输:通过无线网络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数据处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灌溉方案
2
1
传感器类型: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传感器功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参数
通信技术
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
01
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参数
智慧灌溉解决方案
演讲人
目录
01.
概述
02.
核心技术
03.
应用场景与功能
04.
部署与实施
05.
应急处理措施
06.
实践与展望
1
概述
智慧灌溉的概念
智慧灌溉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灌溉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技术。
智慧灌溉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根据作物需求进行自动灌溉。
03
环境友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04
智慧灌溉的应用领域
2019
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01
2020
园林绿化:提高绿化效果,降低维护成本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意义 (2)第二章:智能灌溉系统概述 (3)2.1 智能灌溉系统的定义 (3)2.2 智能灌溉系统的发展历程 (3)2.3 智能灌溉系统的分类 (3)第三章:系统设计原理 (4)3.1 系统设计目标 (4)3.2 系统设计原则 (4)3.3 系统设计方法 (4)第四章:硬件设施 (5)4.1 传感器设备 (5)4.2 执行设备 (5)4.3 数据传输设备 (5)第五章:软件系统 (6)5.1 数据采集与分析 (6)5.1.1 数据采集 (6)5.1.2 数据分析 (6)5.2 控制算法 (6)5.2.1 算法设计 (6)5.2.2 算法实现 (7)5.3 用户界面 (7)5.3.1 界面设计 (7)5.3.2 界面实现 (7)第六章:系统实施与集成 (7)6.1 系统实施流程 (7)6.2 系统集成方法 (8)6.3 系统测试与优化 (8)第七章: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9)7.1 案例一:水稻智能灌溉 (9)7.2 案例二:蔬菜智能灌溉 (9)7.3 案例三:果园智能灌溉 (9)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 (10)8.1 投资成本分析 (10)8.2 运行成本分析 (10)8.3 收益分析 (10)第九章:政策与市场前景 (11)9.1 政策支持 (11)9.1.1 国家层面 (11)9.1.2 地方层面 (11)9.2 市场需求 (11)9.2.1 农业用水需求 (11)9.2.2 农业企业需求 (12)9.2.3 农民需求 (12)9.3 发展趋势 (12)9.3.1 技术创新 (12)9.3.2 市场规模扩大 (12)9.3.3 产业链整合 (12)9.3.4 跨界融合 (12)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2)10.1 研究结论 (12)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3)10.3 未来发展展望 (13)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和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将农田的灌溉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环境条件,利用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决策,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灌溉水量和时间,从而实现农田的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1.传感器技术:系统应配备土壤湿度传感器、气温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条件。

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能耗低等特点,能够长期有效地工作在田间环境中。

2.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方式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

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灵活布置传感器节点,提高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数据分析与决策:在数据中心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经过算法处理得出灌溉决策。

通过分析土壤湿度数据、气温等环境数据,结合作物需水量等参数,采用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方法,自动调整灌溉设备的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精准灌溉。

4.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灌溉设备,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并与数据中心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控制系统应具备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易于操作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灌溉需求。

5.动力系统:灌溉设备通常需要配备动力系统,如水泵、发动机等。

动力系统应具备高效、低噪音、可靠性好等特点,能够满足长时间、大流量的灌溉需求。

6.系统监测与维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传感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

通过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及时维护和故障处理。

1.精准调控:通过实时监测环境条件和作物需水量等信息,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和需水量等因素,对灌溉进行动态调控,实现精确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节约资源:通过灌溉水量的精确调控,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同时,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减少人工干预和管理成本。

农业种植行业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种植行业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种植行业智能灌溉系统方案第一章智能灌溉系统概述 (2)1.1 系统简介 (2)1.2 系统组成 (2)2.1 数据采集模块 (2)2.2 数据处理模块 (2)2.3 控制执行模块 (2)2.4 通信模块 (2)2.5 用户界面 (3)2.6 电源管理模块 (3)2.7 安全保护模块 (3)第二章智能灌溉系统设计原理 (3)2.1 灌溉需求分析 (3)2.2 系统设计原则 (3)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第三章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4)3.1 传感器选型 (4)3.2 执行器选型 (5)3.3 数据传输设备选型 (5)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5)4.1 数据采集方法 (5)4.2 数据处理技术 (6)4.3 数据存储与管理 (6)第五章控制策略与算法 (7)5.1 控制策略设计 (7)5.2 算法实现 (7)5.3 系统优化 (8)第六章智能灌溉系统软件设计 (8)6.1 系统架构设计 (8)6.2 界面设计 (9)6.3 功能模块开发 (9)第七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9)7.1 硬件集成 (10)7.2 软件集成 (10)7.3 系统调试 (10)第八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1)8.1 系统运行管理 (11)8.2 系统维护方法 (11)8.3 故障处理 (12)第九章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12)9.1 应用场景分析 (12)9.2 系统实施与效果评估 (12)9.2.1 系统实施 (12)9.2.2 效果评估 (13)9.3 案例总结 (13)第十章发展前景与趋势 (13)10.1 行业发展趋势 (13)10.2 技术创新方向 (13)10.3 市场前景分析 (13)第一章智能灌溉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智能灌溉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灌溉的智能化管理。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信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水分状况,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以达到节水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智能浇灌系统的策划书3篇

智能浇灌系统的策划书3篇

智能浇灌系统的策划书3篇篇一智能浇灌系统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蔬菜等植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浇灌方式需要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浇水不及时、浇水过量等问题,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开发一款智能浇灌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对花卉、蔬菜等植物的自动浇灌,提高浇水效率和准确性。

2.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根据植物的需求自动调整浇水时间和浇水量。

3. 提供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等方式随时随地控制浇灌系统。

4. 具备报警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三、项目内容1. 硬件设计: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的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

控制器:选用高性能的微控制器,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

执行器:选用电动球阀、水泵等执行器,实现对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的精确控制。

通信模块:选用蓝牙、Wi-Fi 等通信模块,实现与手机 APP 等设备的通信。

2. 软件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控制算法: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环境参数,制定合理的浇水策略,实现自动浇水。

远程控制:开发手机 APP 等远程控制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等方式随时随地控制浇灌系统。

报警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3.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实现智能浇灌系统的整体功能。

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需求分析:[具体时间]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智能浇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见。

2. 硬件设计:[具体时间]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硬件设计和选型。

绘制硬件原理图和 PCB 图,制作硬件样板。

3. 软件设计:[具体时间]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

智慧农场解决方案

智慧农场解决方案

智慧农场解决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智慧农场已经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农场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传感器设备,结合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农场生产环境和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为农民提供更可持续的农业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智慧农场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应用场景,以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基本原理智慧农场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传感器设备部署在农田和温室内,实时监测和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参数,以及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等信息。

这些数据将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云平台,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农民提供定制化的农业管理建议和决策支持。

同时,智慧农场解决方案还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帮助农民预测作物产量、灾害风险等,提前做出相应决策,减少损失。

主要技术智慧农场解决方案依赖于以下技术:1.传感器技术:通过部署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2.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设备连接到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

3.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存储和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并提供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

4.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供农业生产预测、风险评估等功能。

5.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农民作出决策。

应用场景智慧农场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多种农业场景,包括农田种植、温室设施种植和畜牧养殖等。

在农田种植方面,智慧农场解决方案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参数,为农民提供准确的灌溉建议和施肥建议,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温室设施种植方面,智慧农场解决方案可以监控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参数,自动控制通风、加温等设备,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作物产量。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智能灌溉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通讯技术,实现对农田灌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同时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成本。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旨在详细规划和实施智能灌溉系统,为农田灌溉提供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施工准备工作1. 确定工程范围:根据农田面积、作物种类和土壤情况,确定智能灌溉系统的覆盖范围及细化分区。

2. 设计方案确认:根据农田实际情况和业主需求,设计智能灌溉系统的管网、水源、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局方案。

3. 确定施工队伍: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优质服务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流程1. 土地准备:清理农田,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度和无障碍物。

2. 管网敷设: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下管道和喷灌器的敷设工作,确保管网布局合理,不易损坏和漏水。

3. 传感器和控制器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监测设备,同时设置主控制器和分控制器,与互联网联通,实现信息传输。

4. 系统调试与联调:对传感器、控制器和灌溉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和联动。

5. 系统运行试验:进行实地试验,根据作物种植需求、湿度监测数据,调整灌溉系统参数,实现智能控制。

6. 系统验收与交付:完成系统运行试验后,对系统进行验收,确认系统性能符合要求后,交付使用,并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

四、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要设置施工警示标识,保持施工场地整洁,杜绝任何安全隐患。

2. 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工具设备要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3. 施工队伍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标准进行施工,保证灌溉系统的各个部件安装质量和正确性。

2. 施工队伍要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各个环节质量符合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系统调试和验收环节要进行严格监督和记录,确保系统性能正常,数据准确。

智能灌溉解决方案

智能灌溉解决方案

智能灌溉解决方案第1篇智能灌溉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灌溉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成为当务之急。

智能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具有节水、高效、智能等优点,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智能灌溉解决方案,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方案目标1. 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

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4. 合法合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方案内容1. 系统设计(1)数据采集: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降水量等数据。

(2)数据分析:利用物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控制策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实时气象数据,制定合理的灌溉策略。

(4)执行单元:采用电磁阀、泵站等设备,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

2. 设备选型(1)土壤湿度传感器:选择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的传感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2)气象站:选用具备风速、风向、降水量等参数的气象站,为数据分析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3)电磁阀:选择耐腐蚀、寿命长的电磁阀,确保灌溉系统的稳定运行。

(4)泵站:根据灌溉需求,选用合适功率的泵站,实现灌溉水源的合理调配。

3. 系统集成(1)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控制策略等环节进行集成,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

(2)通过与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电商平台等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4. 运维管理(1)设立运维团队,负责智能灌溉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建立运维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灌溉效率。

四、合法合规性分析1. 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 选用具备资质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质量和安全。

3. 加强对运维团队的管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场智慧灌溉解决方案目录1 综合说明 (4)1.1 项目概要 (4)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建设期限 (5)1.4 效益及经济评价 (6)2 项目区基本情况 (7)2.1 自然概况 (7)2.2 社会经济概况 (8)2.3 基础设施概况 (9)2.4智控系统概况 (9)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3.1 项目建设背景与依据 (12)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4 喷微灌智能控制设计依据及目标 (15)4.1项目设计依据 (15)4.2项目建设目标 (16)5 智控系统设计方案 (18)5.1项目概述 (18)5.2项目建设规模及规划 (26)5.3智控系统功能 (27)5.4项目设计需求 (28)5.5计划建设工期 (30)6 施工组织设计 (32)6.1 施工管理机构的设立 (32)6.2 施工计划 (32)6.3 施工要求 (33)7 工程管理 (36)7.1 组织机构 (36)7.2 项目管理制度 (36)8 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 (38)8.1 主要编制依据和原则 (38)8.2 有关费率确定 (38)8.3 资金筹集 (39)8.4 投资预算 (39)9 投资方案评价 (44)9.1 经济效益分析 (44)10.2 社会效益分析 (44)10.3 生态效益 (44)1 综合说明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农场智能化喷微灌工程1.1.2 项目建设单位农场1.1.3 项目建设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6)《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7)《xxx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8)《xxx市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9)国家、省、区颁布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10)《中国电信智能农业系统-感知边缘网关-技术规范》;(11)《中国电信智能农业系统-感知适配网关-技术规范》;(12)《中国电信智能农业系统-感知数据库-设计规范》;(13)《中国电信智能农业系统-界面使用-设计规范》;(14)《土壤墒情监测规范》(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16)《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YDJ 26-89)(17)《计算机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 500174-93)(18)《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1312-1,2,3)(19)《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IEC1643-1)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建设期限1.2.1 项目范围本项目工程范围在xxx农场,总面积360亩。

1.2.2 项目内容在项目区360亩高效蔬菜水果园区内对1座水源首部泵站以及灌溉轮灌组电磁阀、土壤及空气环境参数进行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对灌溉用管路系统进行安装,对灌溉终端喷头、滴灌灌、顶喷管及喷头等进行安装。

具体内容有安装水泵电气控制柜、安装水位、压力传感器,安装远程水表,安装电磁阀、压力开关、各种传感器、布置控制电路和通信线路,安装终端控制单元,安装控制室总控计算机,安装控制范围内容的视频摄像机及其信号、控制、电源线路,安装控制室视频采集系统,开发整个系统控制程序等。

1.2.3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规划从2016年9月开始实施,2016年12月完工。

本工程总投资为150.9369万元,其中智控系统材料设备部分投资96.2250万元,设备安装费11.5470万元,临时工程费用1.4433万元,独立费用41.7216万元。

项目资金70%由上级财政补助,30%由用户自筹。

1.4 效益及经济评价1.4.1 经济效益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工程建成后种植作物可增产30%以上;作物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销售价格提高15%以上;根据往期工程经验,喷滴灌工程实施后,每年每亩可节约5个工时,按每个工时100元计算,xxx农场智能化喷微灌工程每年可节省30万元灌溉费用;相比人工控制喷灌和微灌的水泵运行、闸阀启闭来说,采用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节省人工,更主要的是为精确实施作物灌溉模型、为远程控制、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灌溉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为xxx农场的农业生产向高科技要效益提供了可能。

1.4.2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稳定灌溉面积和大大降低人工灌溉的工作量,可以促进原有传统、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向高效、精确的方向改变,对推进现代化灌溉和管理科学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3 环境效益智能控制系统是在喷灌和微灌的基础之上实施的,它本身不产生环境垃圾,不对作物、周围环境有影响。

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高效、精确控制整个灌区的作物用水,使水的供给变得合理和科学,用水量相对减少,渗漏水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同时也使局部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的分布更加合理。

灌溉用水量的减少,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同时,节约的一部分灌溉水量可以用于生态用水,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项目经济技术可行。

2 项目区基本情况2.1 自然概况2.1.1地形地貌及土壤xxx农场地处丘陵地带,但本项目区地形基本平整。

土壤属为黄化青紫泥水稻土,粘质土,PH值6.5左右,土层深度70cm左右,地下水位不大于100cm。

2.1.2 气象概况本区四季分明,冬夏季长达4个月,春秋季仅约2个月。

若以候平均气温10~22℃为春秋两季、>22℃为夏季、<10℃为冬季这一标准划分,一般是3月第六候入春,6月第一候进夏,9月第六候入秋,11月第六候入冬。

但西部山区冬季比平原要长1个月,而夏季则要短近2个月,春、秋季比平原略长1旬,是春来迟秋去早。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常有阴雨天气出现;夏季盛行东南风,雨热同步,宜水稻等作物生长,除局部雷阵雨外,多连续晴热天气,有时还会受到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大的降水过程;秋季天气相对凉爽,但有时也会出现秋老虎,由于常有小股冷空气南下,出现阴雨天气。

冬季盛行偏北风,较寒冷干燥,但多晴朗天气,光温互补,宜越冬作物生长。

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低温冷害、连阴雨、冰雹、雷暴、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2.1.3水文水资源项目区东边及西边各有一座水塘,A区从项目区西边金辉水塘引水,蓄水位4m(85国家高程),水塘面积3800 m2,储水总量约为0.8万方,经测算年来水量为35.02万m3。

B区从东边金日林水塘引水,蓄水位13m,水塘面积1850 m2,储水量约为0.4万方,经测算年来水量为18.72万m3。

金辉水塘水量充沛,且来水量较多,一到下雨天,水塘水即可蓄满,可作为灌溉用水水源,此外金辉水塘可从河道进行引水,灌溉保证率90%以上;金日林水塘来水量相对较少,为保证水量,可铺设引水管从金辉水塘引水。

工程建成后A区用水量为40.5m3/h,年用水量为26.61万m3;B区用水量为40.5m3/h,年用水量为26.61万m3。

年总用水量为53.22万m3,根据以上数据显示,满足该项目区灌溉需水量。

2.2 社会经济概况1978年以来,集思广益,勇于开拓,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硕果累累。

1995年,xxx跻身于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201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4.8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21.76亿元、109.95亿元和93.11亿元。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1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759元和13543元。

全市2010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11千公顷,粮食总产量8.03万吨。

全年水果总产量8.51万吨,肉类总产量2.2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1.73万吨。

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当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2家、无公害农产品13只,新增产地面积1.75万亩。

续报绿色食品2只,有机食品新增1只、保持认证3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雷笋)标准化生产基地1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只。

农产品新增驰名商标3只、浙江省名牌产品1只、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1只、xxx知名商标1只。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村庄“示范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农村“经济顾问”深入推广,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继续推进,5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27.5亿元、销售24.5亿元、出口12.9亿元;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已有5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购销组织进一步做强,新成立名特优农产品专卖店2家。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3 基础设施概况xxx农场智能化喷微灌项目实施面积360亩,种植的都是水果、蔬菜。

基地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局部区域坡度较陡,最大高差30m。

灌区附近有县江经过,在项目区内原有水塘,可从河道取水,作灌溉用水水源。

项目区内喷微灌工程已完成,此次项目将对原有喷微灌工程进行智能化改造。

2.4智控系统概况xxx农场拟建的灌溉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仍使用人工手动控制的方法,这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蔬菜苗木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总结种植经验等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对建立品种区域种植体系、发挥新品种展示示范作用、以及对作物种子种苗的研究和应用普及都造成较大障碍,现有的种植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为改变这一现状,xxx农场计划在进行喷滴灌设施建设后,配套建设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智能化控制等技术。

项目范围包括精品蔬果360亩。

除对水源、管路和灌水器等进行建设外,重点进行喷微灌智能控制系统的建设。

本智能控制系统由下列部分组成:集中控制室①智控计算机及智能灌溉控制软件②视频监视系统,③光缆通信及网络系统,④小型自动气象站监测参数传输至计算机;水源首部的①泵用变频器控制柜,②含有PLC模块的智能远程终端单元MCU,③水位、压力、水量等传感器,④水肥一体控制器;分布于田间的①终端控制单元(TCU),②控制水(肥)流通断的电磁阀,③判定水压是否正常的压力开关组件;玻璃温室的①手电一体控制柜,②含有PLC模块的智能远程终端单元MCU,③土壤水分、温湿度、光照等室内传感器,重点部位的视频监视摄像头。

上述硬件构成满足当前先进的分层分布自控体系要求,具有良好的硬件扩展性和软件功能扩展性。

本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下列功能:能基于泵房MCU(远程控制单元)操作台简便自控灌溉过程,能基于PLC的HMI(人机界面)预置多变量条件实现自动灌溉,能基于计算机全功能软件实现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智能控制;能采集、记录(存储)、查询、打印系统中的各个参量:土壤墒情、水位、管压、流量、气温、地温、降雨量、蒸发量、光照、风速、风向等;能对重点部位进行视频监视、录像;对于智控系统和视频系统,均支持局域网授权访问和控制以及广域网授权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