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合集下载

如何保护老虎

如何保护老虎

如何保护老虎
1、要科学划定和设立保护区。

在地球上尚有野生老虎生存和生活的地区,政府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应该从自然环境、地理、气候、交通、人居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准确地划定保护区
2、要防止人类出于某种目的进入危险地带,如上山砍材、采药乃至打猎,与老虎或不期而遇,或狭路相逢,对双方都造成威胁。

因此,在保护区周围,应该设立一定的缓冲区,使其与民众的生活区相隔离。

保护区适合珍稀猛兽的生存。

3、要加快物种繁衍和野化的研究与实验。

研究提高人工养殖虎群的繁殖能力,努力增加其数量,并在进行野化训练的基础上,使其回归保护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4、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禁止和处罚猎杀和倒卖虎器官、虎制品的行为。

无论是虎皮也好,还是虎骨酒也罢,固然对人类有用有益,但都没有达到离不开的程度,不是非用、非喝不可。

要从源头治理,不仅对猎杀者、偷猎者施判以重罪,更要对任何交易行为施以重罚。

5、人类还要培养爱心,善待老虎和其他动物。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敏摘要:东北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濒危物种属我国1级保护动物,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本文主要介绍野生东北虎的分布区域。

并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野生东北虎濒危的原因并指出当前我国针对野生东北虎保护陷入的误区。

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保护野生东北虎提出自己的建议并阐述了保护野生东北虎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野生东北虎保护措施生存现状保护意义1.野生东北虎简介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ataica),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豹亚目豹属。

现今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朝鲜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1]。

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

东北虎属我国1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体长为2.2米,尾长约1.1米,肩高1.2米左右,平均体重300kg;成年母虎平均体重240kg,体长约为1.8米,平均肩高约1.1米,尾长1米左右。

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2.野生东北虎的主要分布区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确定有野生东北虎分布的国家仅有俄罗斯和中国。

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仅存不足20只,全世界也仅有400只左右。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东北虎的分布非常广泛,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1976年开展的黑龙江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地区均有分布。

但1974~省珍贵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虎在大兴安岭已经绝迹,小兴安岭尚有4只,黑龙江省数量为80只左右[2]。

1975年调查吉林省东北虎数量为48只[3]。

3.东北虎的生存现状3.1东北虎的生存现状目前, 野外生存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总计约有500只。

其中有95%分布于与我国相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约为480只[4]。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讲解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讲解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生科院2012级生态班学号:20121105918 姓名:XXX任课教师:张X摘要: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现存体形最大的虎亚种,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在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省,由于栖息地丧失和猎物数量减少,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及时开展有关东北虎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对了解东北虎生存现状和制定保护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仅有20只左右,分布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3个不相连的“孤岛状`’分布区内。

人为干扰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和猎物种群下降是造成野生东北虎濒危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野生东北虎保护计划包括改善虎栖息地质最、控制猎物种群、开展环境教育、解决人虎冲突、完善保护区网络等多方面措施。

长期以来,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地带,由中国政府在2001年成立、以保护野生东北虎栖息地为主的珲春东北虎保护区,一直是野生东北虎出没次数最多的地带,因为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虎豹保护区接壤,总面积逾10万公顷,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

本文主要分析东北虎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关键词;东北虎;分布;种群数量;评价;对策;保护措施目前,世界上确定有野生东北虎分布的国家仅有俄罗斯、中国,朝鲜历史上曾有东北虎分布,但现在是否还有野生东北虎分布还是个疑问。

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全世界野生东北虎数量在450一550只之间,其中,俄罗斯有野生东北虎431一529只(334一417只成年虎,97一112只幼虎户];中国有野生东北虎20只左右〔2一3〕;加上北朝鲜的可能数量,乐观估计也绝对不会超过姗只,比大熊猫(A 汤娜欢众mel-~肠uca)还要稀少。

虽然中、俄两国和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国际组织均致力于保护野生东北虎,也略见成效,但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1中国野生东北虎的分布与数量生存现状目前,野生东北虎仅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中国东北(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俄罗斯的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域面156500km,主要集中在滨海边疆区(约有123(XX)kmZ),整个俄罗斯的野生东北虎分布区被分割成了独立的3块,且严重孤岛化,只有约500以)kmZ的虎类分布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只有8910k月尹的区域被划定为野生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位于锡霍特山脉中部的锡霍特一阿林生物圈保护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野生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它和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乌苏里斯克自然保护区、拉佐夫自然保护区一起保护着俄罗斯最大的野生东北虎集中种群。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也是中国珍贵的国宝动物。

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东北虎的生存受到威胁。

本文将介绍保护东北虎的重要措施。

加强监测和调查要保护东北虎,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栖息地和分布区域。

因此,加强东北虎监测和调查至关重要。

通过对东北虎生境的调查和监测,可以了解它们的数量、分布范围、栖息地情况等信息。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东北虎的生态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工作。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东北虎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大多数已经是山区、森林、湿地等自然环境。

筹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保护东北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不但可以保护东北虎生境,还可以通过规范管控旅游、开发等活动,减少人类对东北虎的干扰。

增加东北虎种群数量东北虎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增加东北虎种群数量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东北虎的繁育保护。

通过加强东北虎的繁殖工作,增加种群数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东北虎种群的存活率,保证东北虎生态系统的稳定。

加强东北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要加强东北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还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常规巡护和监测控制等活动,确保东北虎的生存环境不受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

另外,还需加强对东北虎的科学研究,掌握更多有关东北虎的生态、繁殖和适应环境等科学知识,为东北虎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保护东北虎是人类保护珍贵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加强监测和调查、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增加东北虎种群数量、加强东北虎保护和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物种。

在保护东北虎的同时,也为珍爱生命、爱护自然环境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野生东北虎保护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野生东北虎保护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h ba h dH i n i gP ne. n he ̄t wl te e ait_ r n 【 n el enP ypp1tnb u it i J n n e0西a w ̄ csMm r o i grw r hb g e )ad cn m ou i y — ts n i a l n t a di s e 谊 f n m n d i i a【 ) h
m nds a i t c . e t e p t t e a t n ee a e  ̄ c v i . i c o s w r s ̄ o : mp mg h b谊tq a t , 玎 c v g P 0 u o i n r i ws i wv a i u J y e o e n my p p k n, d v p ̄ e — j e do i n
维普资讯
野 生动物杂志 ci s J a0wil 2O , 9() 0 4 l e l e 叫m l f l 08 2 1:4 — 3 n d
野 生 东北 虎 保 护现 状 及 保 护对 策探 讨
周晓禹
( 龙 江东 北 虎 林 园 , 哈 尔滨 ,1 ̄2 ) 黑 5 8
v i et  ̄uao ,mnmz gc ̄ ii ewe u a n g ̄ adip m啪 n l ctn iiin o co btenhm nadte n m ̄ a i i tn i m
Ke D d y w r s: i r; t e P ̄tcin s ̄u g e t t s; Sr t o tae
中国 的 野 生 东 北 虎 分 布 在 吉 林 省 和 黑 龙 江 省 两 个 行 政 区。 其 中黑 龙 江 省 的 适 宜 分 布 区域 约 为 400k ,为 0 d 孤 立 的 3 岛状 分 布 区 ,分 别 位 于 完 达 山 东 部 、张 广 才 个 岭 南 部 和 老 爷 岭 南 部 I ;吉 林 省 的 野 生 东 北 虎 分 布 区 也 2 J

保护东北虎的措施

保护东北虎的措施

保护东北虎的措施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我国珍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野外栖息地的丧失、非法猎杀、森林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东北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边缘。

为了保护东北虎,各级政府、自然保护机构和社会公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保护区建设为了保护东北虎的生存环境,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如哈尔滨自然保护区、松花江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保护区在面积上较大,包括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为东北虎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保护区的投入,加强了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完整和稳定。

二、禁止非法猎杀和贸易为了遏制非法猎杀和贸易行为,政府加大了对非法猎杀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对非法贸易的监管。

警方加大了打击破获力度,对涉及非法猎杀和贸易的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取得了积极成果。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保护东北虎的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东北虎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北虎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政府和科研机构加强了对东北虎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

通过安装红外相机、GPS追踪器等设备,对东北虎的活动轨迹和栖息地进行了详细记录和研究,为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加强了对东北虎数量的监测,及时掌握东北虎的种群动态,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国际合作东北虎是跨国保护的珍稀动物,为了更好地保护东北虎,我国积极开展了与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

通过信息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巡逻等方式,加强了对跨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共同保护东北虎的生存环境和种群。

五、提高公众参与度保护东北虎不仅需要政府和自然保护机构的努力,还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

政府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了公众对保护东北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了对公众参与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公众参与到东北虎的保护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东北虎的良好氛围。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东北虎物种濒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东北虎物种濒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东北虎物种濒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环规专业刘宇摘要:东北虎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物种之一。

目前在俄罗斯境内有431——529头野生东北虎(达尔曼等, 2006), 而在中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不足20头(于孝臣等,2000;李彤等,2001),最近的监测则显示每年不足20头。

可以说,对于东北虎的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造成东北虎种群密度低下的原因是由于东北虎的生境阻隔、生境分割和破碎化阻碍了其迁移活动,并使其生境萎缩,食物减少。

本文同时也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保护东北虎种群的措施。

关键词:东北虎;种群保护;景观生态学;保护措施;生境引言东北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虎亚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由于它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不仅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

然而,由于栖息地丧失和猎物数量减少,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目前东北虎在中国境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中俄边境地区, 野外种群数量约为20只左右, 其中黑龙江省境内10——14只, 其野外种群分布状况和保护与拯救工作的进展为全世界所关注。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我得出结论:东北虎作为大型食肉类动物, 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 才能保证种群内个体与基因的交换, 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提高种群的生存力。

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生境破碎化、低猎物密度和人类捕猎使用的钢丝套子是威胁东北虎生存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威胁,我提出了建立国际走廊、停止保护区采伐、控制人为活动对有蹄类的影响等措施来保护东北虎。

1 东北虎种群现状介绍1.1 种群特征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是现存体形最大的虎亚种,体长约1.6——3m,尾长约lm,体重180——320 kg。

头圆,耳短,四肢粗健,脚掌宽阔,前足5 趾,后足4 趾,爪能伸缩。

夏毛短而色深,棕黄色,冬毛长而色淡,黄色或淡黄色,背部和体侧有许多横列黑色条纹,形似“王”字。

保护东北虎的措施

保护东北虎的措施

保护东北虎的措施概述东北虎是我国珍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森林和山区。

由于人类活动和栖息地的丧失,东北虎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急剧减少。

保护东北虎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东北虎种群的恢复和长远生存,各级政府、环保组织以及广大民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这一珍稀物种。

保护措施1.设立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东北虎及其栖息地,中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

其中最重要的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自然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不仅保护了东北虎的栖息地,还为其他珍稀濒危动物提供了保护。

2.加强法律保护中国法律对于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有明确规定,包括东北虎在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中国严禁猎杀和贩卖珍贵野生动物,但东北虎仍然面临偷猎和非法贩卖的威胁。

因此,中国政府加大了打击偷猎和贩卖行为的力度,并严格执行法律。

3.促进公众参与保护东北虎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公众的参与和意识也非常重要。

各级政府和环保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于保护东北虎的认识和重视。

公众参与的形式包括志愿者保护队伍的组建、参与栖息地恢复等。

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东北虎保护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北虎的种群状况及其栖息地的变化,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科学研究。

监测可以通过设置摄像机陷阱、对野生动物进行标记等方式来进行。

科学研究可通过收集样本、分析数据等手段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东北虎的生态习性和威胁因素。

这些研究成果能够指导保护工作的开展。

5.加强国际合作由于东北虎的分布范围跨越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地区,跨国保护合作非常重要。

中国和俄罗斯政府进行了密切的合作,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逻等方式来加强东北虎的保护工作。

此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东北虎保护项目,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持。

展望保护东北虎的工作还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栖息地损失、非法贸易和偷猎等。

为了实现东北虎种群的恢复和长远生存,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强化法律执行,加强监测和研究,提高公众参与度,并与国际合作伙伴密切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 ___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我国在目前这种东北虎接近绝灭。

下面就由OK为大家推荐aa的范文,欢迎阅读。

建立保护区我国在目前这种东北虎接近绝灭的状况下,和 ___的种群相连的两个地方——珲春及其周边地区、东完达山——成为了唯一拯救东北虎的希望。

20xx年珲春自然保护区(20xx年升级为国家级)建立以来,老虎的活动范围和频率都呈现上升趋势。

东完达山区虽然还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但因为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的减少,老虎活动频率在过去两年也明显上升。

吸收 ___保护的经验___已经造就了一个十分成功的范例,过去50年, ___老虎数量增长了十几倍。

20世纪30年代末 ___只有20~30只东北虎。

然而由于 ___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东北虎种群迅速恢复。

80年代中叶冬季调查有240~250只,1996年普查达到415~476只,目前有428~502头东北虎,基本上到了饱和的程度。

___老虎保护的成功最大的经验就是要实现大范围的保护。

加强执法、杜绝偷猎、扩大老虎栖息地的保护范围东北虎对于森林本身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不一定要原始林,有大量有蹄类动物的次森林,只要有饮水、隐蔽和安全的区域,就能够生存因此除了加强执法,坚决杜绝对老虎及其猎物的偷猎行为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扩大老虎栖息地的保护范围。

根据 ___森林中猎物的密度和长期的研究发现,一只抚育幼仔的雌虎需要450 km2(图5),一只雄虎则是覆盖3-5头雌虎的领域。

因此为了维持一个拥有20头的可繁殖雌虎(老虎总数大约为60只)的种群,则需要9 000 km2保护良好的连续栖息地。

现在我国虽然建立了7、8个老虎保护区,但是面积最大的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只有1000平方千米,这远远不能满足老虎的需要。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需要建立更大范围的非严格意义的受到保护的地区,极大地扩大受到保护的范围,才能为东北虎的生存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这是恢复中国的老虎种群的关键。

更多地了解老虎的相关知识,采取防范措施,改变行为方式,发展可替代生计在这些非严格意义的保护地区中,不可能完全排斥人类的存在和活动。

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对人类的恐惧在掠食者心中已根深蒂固。

就因为这一简单的理由,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能够每天同大型掠食者,诸如大型猫科动物、狼、豺、鬣狗和熊生活在同一个区域中。

通过躲避人类,而不是去攻击人类,这些掠食者才得以存活至今。

偶尔的食人虎是异常情况。

这样的情形通常是一只受伤的、饥饿的或无经验的掠食者遇到了一个处于脆弱状态的人。

或者误把弯腰劳动的人当成四脚动物而捕食。

但是人类在东北虎分布区域内活动,仍然存在危险。

当地的居民需要更多地了解老虎的相关知识,只要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老虎伤人和家畜的事件的。

同时保护野生老虎是为了保护这个物种,不是保护每头野生老虎,因此出现吃人虎的情况,需要采取捕捉转移甚至杀掉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冲突。

在很多老虎分布国都建立了这样的机制。

人类同老虎的冲突真实存在。

一方面,老虎的森林被视为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老虎的猎物视为人类的食物。

另一方面,在两者接近的任何地方,在其掠食本性的驱使下,老虎很容易地去猎杀家畜,甚至偶尔人类。

在我国老虎分布区,长期形成的传统是将家畜散放到森林中只是定期补盐,需要的时候再到把这些动物找回来。

自由放养的家畜不仅同野生动物竞争食物,这也增加了被老虎捕食的机会。

必须要使用多种保护方法来管理老虎种群。

激励人们的文化宽容与对这个物种的怜悯,需要与适当的 ___管理策略结合在一起。

不过即便我们使用了所有这些保护措施,也只能建立在关于野生老虎的可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些措施才能发挥效力。

对于老虎生物学和保护的需求缺乏准确可信的了解,已然成为我国东北虎保护的主要绊脚石。

___的保护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他们长期坚持开展老虎的监测、调查和研究,这些研究信息为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WCS在 ___一共给55只东北虎戴上了无线电项圈,对于繁殖缓慢的长寿物种,个体的长期监测数据对于估计动物的繁殖力、两次生育间隔和动物的产仔数来说是无价的。

进而,这些细节对于制定保护计划也非常必要,因为它们能为许多重要问题___,比如一个保护区每年能有多少幼仔出生,这个种群能经受多大强度的偷猎等等。

图中的东北虎是已经跟踪了4年的内尔,这期间她生了两窝幼仔。

这种项圈一般可以用上4-5年。

)我国的东北虎保护工作已经开始起步。

中国是所有老虎 ___国,东北虎在30年代主要分布在中国,70年之后的现在, ___有500只而中国只剩了不到20只,而且基本上依赖于 ___的老虎扩散进入中国。

希望从现在开始,中国人有信心,并且真正付出足够的努力来扭转这个局面,让中国人民热爱的老虎能够真正回到中国——这个老虎的故乡。

未来的一代,将为本世纪缺乏远见、缺乏同情、缺乏对未来慷慨的精神,使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激动而又漂亮的动物消失,而感到真正的悲哀。

中国目前有多少野生虎?化石和遗传学研究表明,中国是虎的故乡,虎很可能起源于中国,虎的祖先在起源地发展的直系后裔就是华南虎。

已经出土的化石资料显示,早在100万年前,人和老虎就生活在一起了。

虎曾经有8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里海虎、巴厘虎、爪哇虎和苏门答腊虎,我国是唯一拥有5个亚种的国家。

虎在我国的分布曾非常广泛,在现今三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有二十多个在历史上发现过虎,甚至台湾也发现过虎的化石。

遗憾的是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虎的生存空间却不断缩小;再加上人类对虎的过度捕杀,虎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其目前的处境比大熊猫还要濒危。

已经灭绝的虎亚种距今都不算遥远:巴厘虎于20世纪30年代灭绝,里海虎于20世纪50年代灭绝,爪哇虎于20世纪70年代灭绝。

它们神秘的世界永远不可能被我们了解了,这些逝去的生命让人们叹息,也值得人类警醒!一个世纪以前,全世界的野生虎有10万只,而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的野生虎只剩下3200只,并且或多或少都面临灭绝的风险。

我国野生虎数量还剩下多少呢?专家估计,可能不超过50只。

根据现有的资料,我国目前各现存的四个老虎亚种数量估计如下:1.东北虎:根据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普查,估计我国野生东北虎总数12~16只,我国境内仅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靠近 ___远东地区的边境区域。

而1998-1999的中、美、俄三国专家联合进行的两次调查,证实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不足15只。

虽然由于保护力度的加大,近年来野生东北虎的活动区域和数量有所增加,但估计野生东北虎数量目前不超过20只,而且多数是 ___跨境活动个体。

由于在 ___远东靠近中俄边境地区还生存着近500只的东北虎种群,只要中国加大栖息地保护和反盗猎力度,东北虎是我国最有希望率先恢复的老虎亚种。

2.华南虎:曾广泛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中国南部地区。

1998年“世界‘老猪年”会议”上,中国宣布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30-40只,但专家认为这一数值过高,实际数量至多20-30只。

20xx年至今,国家林业局也组织了多次华南虎野外调查,均未发现华南虎存在的确切证据,因此野生华南虎可能已经没绝。

3.印支虎:国内目前主要分布于云南的南滚河、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而1998年调查时,广西没有发现印支虎的实体。

1995年前我国的野生印支虎总数估计在14-20只之间,20xx年WCS调查发现云南边境的老虎主要从国外游荡进入中国,可能只在南滚河有常驻个体存在,目前估计数量极少。

4.孟加拉虎:我国的孟加拉虎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以墨脱为主,20xx年WCS调查估计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在中国有繁殖的种群,总数8-12只,有迹象表明这个种群数量也在下降,有灭绝的危险。

中国有那么多圈养虎,为什么不放虎归山?野生动物与圈养野生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具备野外生存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野性”。

对虎而言,要在野外成功生存,至少应具备以下能力:能够适应野外严酷的生存环境,知道回避人类、汽车等威胁,能够识别野生猎物并具备成功捕猎的技巧。

而圈养虎缺乏的正是上述这些能力,因此盲目的将圈养虎放到野外,只会加速其死亡,或引发严重的人-虎冲突。

野外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幼虎无法活到成年,而存活下来的东北虎,无不经历了严寒、饥饿、伤病、与同类争夺领地、天敌和人类威胁的考验,可以说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体能和野外适应能力都极佳。

即便是这样,幼虎在出生后2年的时间里,也必须跟随母虎学习生存、躲避危险以及捕食猎物等技巧,才能完全独立生活,而笼养虎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笼养虎一般由人类哺育长大,吃的食物也是人类提供的家禽和家畜,没有机会学习识别和捕杀野生猎物的技能,更不懂得躲避人类和各种威胁。

即便经过驯化,也很难达到野外生存所需的必备条件。

另外,圈养老虎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又缺少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过程,其后代常患有白内障、肠胃病、骨营养不良或其他遗传疾病,不具备野外放归的基本条件。

野生东北虎面临的威胁是什么?栖息地丧失是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种群面临的首要威胁。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扩张,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以获取木材,然后转变为村落或农业用地,或被修建的公路、铁路、堤坝分割成不连贯的孤岛状。

据WCS ___专家研究,一只雌东北虎需要450平方公里的面积才能正常生活和产仔,20只雌性老虎才能组成一个可长期和健康繁殖的种群,需要近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中国长白山地区还保存有大面积的森林,但是继续加大管理和保护力度。

可供捕猎的有蹄类动物稀少也是一大挑战。

东北地区长久以来就有打猎的传统,森林砍伐使道路伸进了森林的每个角落,加速了森林被蚕食的速度,也给包括有蹄类在内的所有野生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更多的打猎者进入了森林,毒药、套子、夹子、陷阱,他们无所不用。

尽管法律已经禁止了这些行为,但还是有很多人在盗猎。

野猪、马鹿、梅花鹿、狍子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减少,使东北虎的生存也陷入困境。

更为直接的威胁是针对东北虎的盗猎。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医药中,几乎虎的各个部位都被认为是具有药用价值。

这使野生老虎长期以来处于巨大的盗猎压力之下,并直接导致了老虎的濒危。

随着人类不断侵入老虎的栖息地,人-虎冲突也愈演愈烈。

上山采集蘑菇和野菜的大军对老虎无疑是一种干扰。

栖息地缩小和野外食物的不足,也迫使老虎接近人类的居住区,捕食家畜,甚至伤人。

这使当地人对老虎产生了怨恨的情绪,不支持保护,而当地社区在保护中恰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气候变化对老虎生存的影响尚不清楚,但今年来冬季反常的大量降雪对有蹄类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对野生东北虎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