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的方法解题
类比推理解题口诀

类比推理解题口诀
类比推理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类比推理解题的口诀:
1. 找出相同点:首先要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点,这些相同点通常是有用的线索。
2. 找出不同点:其次要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3. 找出规律:在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后,要尝试找到其中的规律,这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知事物的特征和行为。
4. 进行类比:最后,要将所学到的规律和特征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进行类比推理,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除了以上口诀,还有一些其他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类比推理解题,例如:
1. 多练习:类比推理需要经验和训练,多练习可以提升我们的类比推理能力。
2. 了解常见的类比关系:例如,颜色、形状、功能等都是常见的类比关系,掌握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
3. 利用图形和符号:在解决类比推理问题时,可以利用图形和符号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总之,类比推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式,通过掌握一些口诀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来解决各种问题。
类比推理题解题方法

类比推理题解题方法一:造句排除法造句排除法,即要求考生利用语感对题干中的几个词语或者词组进行造句,再用同样的结构分别套入各个选项中去。
如果发现句子不通顺或者有语病,就证明选项是错误的,可以迅速排除。
当然,在造句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运用自己的语感,不要造出一个病句,不然每个选项读起来都是不正确的。
风险:规避:损失A.保险:购买:赔偿B.老人:关爱:长寿C.锻炼:加强:肥胖D.军队:保卫:战争解释:根据题干给出的三个词语,考生可以运用语感造出句子“规避风险可以避免损失”,把这样的结构逐一套到选项中去。
A选项,购买保险可以避免损失;B选项,关爱老人可以避免长寿;C选项,加强锻炼可以避免肥胖;D选项,保卫军队可以避免战争。
通过造句排除的方式,考生可以发现,A、B、D明显都是不合适的,因此,这道题能够快速得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是C。
二:优先考虑横向规律有考生反映,类比推理题虽然普遍难度不大,但是有一些题目还是比较难解决,因为往往存在多个选项看起来都是正确的。
这时候,考生就需要掌握一些比较选项的解题原则,才能在多个看似可选的选项中选择出与题干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答案。
解题的时候,考生应该首先进行横向比较,再考虑进行纵向比较。
所谓的横向比较,就是比较题干的词语与词语或是词组与词组之间的关系;而纵向比较则是比较题干词语与选项词语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类比推理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如果单纯利用横向规律就能解决问题,可以不花时间在纵向比较上。
但是,当横向比较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当考生发现,四个选项中没有或者有多个是与题干词语之间关系相符的,请考虑使用纵向比较的方法。
通话记录:手机A. 硬盘:计算机B. 遥控器:电视机C. 录音磁带:录音机D. 语音文件:录音笔解释:根据常识,可以知道通话记录在手机里,按照这样的横向规律,我们发现,只能排出B选项,也就是说有三个与题干词语之间关系相符的选项。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1一月二月三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四月五月六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类比推理解题技巧从题型角度一、二项式型峨眉山:A.: B.庐山:C.五台山: D.泰山:【答案】C【解析】解答类比推理题目时,首选需要最大限度的寻找词项间的逻辑关系。
具体到此题,题干中的峨眉山坐落于**,属于物与物的对应关系。
由此,再看选项,**也是坐落在**,于是,许多考生在做题时由于时间紧*往往不再看剩余的选项直接选A。
事实上A、C、D均属于这种关系。
再仔细分析题面局部可以发现,峨眉山又属于我国的佛教名山,而只有C中的五台山符合这层意思。
即,要正确解答此题,选项必须同时符合题面的两层逻辑关系。
注意: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许多考生往往题目还没看完,或者仅考虑外表的、非本质的联系便匆忙作答,很容易误选,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防止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尽可能多地挖掘词项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尽可能多的一样或相似的本质属性,进而从中选取最正确答案。
抛开词项间的逻辑关系看,此题考察的内容实际涉及到常识问题,如果考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即使不分析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也能很快的得到正确答案,因此广阔考生需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把握类比推理的解答技巧。
有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单纯从逻辑的概念角度谈,不容易找出规律,但是根据生活中二者存在或发生的关系进展判断却可以推断出二者确实有着联系,因此,注意从生活中寻找给出词语的关系。
83. 狗:鼠A.马:牛B.猫:虎C.狼:狗D.鹅:鸭【答案】A【解析】首先寻找题面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A、B、C、D均符合;且两个概念的外延恰似没有重合关系,但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狗和鼠都是生肖,而且可以构成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再纵观各选项,就不难发现,A项中的马和牛都是生肖,且亦可以构成歇后语--风马牛不相及。
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题解题攻略

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题解题攻略攻略一:看词性所谓看词性,就是要明确所给出的一组词语的词性,然后分别观察四个选项的词性,哪一项的词性与所给出的词语词性相同,即为正确选项。
【例题】费解∶理解A.难看∶漂亮B.组合∶合并C.坚固∶塌陷D.疏忽∶忽略【解析】本题题干中,费解与理解多用做动词。
通过观察选项发现,A选项难看和漂亮多用做形容词,B选项组合多用做名词,C选项坚固多用形容词。
而D选项则与题干相同,这两个词也多用做动词。
因此,正确答案为D。
攻略二:想逻辑所谓想逻辑,是要观察题干中给出的词语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只需找出与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盐∶咸A. 花∶香B. 丝∶棉C. 光∶亮D. 墨∶臭【解析】本题题干中,盐与咸属于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
通观四个选项,只有C选项光与亮属于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此,正确答案为C。
攻略三:造句子所谓造句子,就是讲所给出的这组词语连成一句话,然后看选项中那个选项的词语可以连成相同的句式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理念∶行动A.哲学∶席位B.文学∶创作C.航标∶航行D.文化∶传统【解析】本题题干中理念和行动可以造成句子理念指导行动。
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航标指引航行可以造成类似与题干的句子。
因此,正确答案为C。
攻略四:比横纵所谓比横纵是指先观察题干中给出的词语在横向上具有怎样的关系,如果与之相似关系的选项不唯一,那么继续观察从纵向上继续比较,从而确定唯一答案。
【例题】文明∶野蛮A. 拥护∶反抗B. 聪慧∶愚钝C. 愚昧∶贫困D. 强调∶判断【解析】本题题干中,文明与野蛮属于反义词。
而选项A与选项B都属于反义词,答案不唯一,继续观察,会发现文明和野蛮多用做形容词和名词,而A选项则是多用做动词,B 选项与题干类似多用做形容词和名词。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巧解类比推理三大方法

巧解类比推理三大方法类比推理解题技巧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简称类推、类比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如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光也有波动性质。
从问题的设置入手类比推理题目不难,是整张试卷最好挤时间的点,但简单并不代表我们都能做对。
如果在这里失分,将非常可惜。
要做到又快又好,一定要在考试时注意应试的技巧。
具下面具体介绍几种技巧:技巧一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大多为因果、递进、转折、层进、条件、假设、并列、相反、类属、代表等,后面将举例说明。
只有积蓄了这些逻辑关系,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对类比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结论。
1.原因与结果【例1】努力:成功:失败A. 生根:发芽:开花B. 耕耘:丰收:欠收C. 发展:城市:乡村D. 起诉:原告:被告【考题解析】该题题干中的第一个词与后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同时努力了不一定成功,还可能失败。
努力能引起成功和失败两种相反结果。
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是为B。
2.工具与作用【例2】伤人:汽车:运输A. 鱼网:编织:鱼群B. 海难:编织:鱼网C. 捕鱼:鱼网:出海D. 捕虾:鱼网:捕鱼【考题解析】中间是工具,两旁是两种不同用途的后果。
此题答案D。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例3】轮船:海洋:陆地A. 飞机:海洋:天空B. 海洋:鲸鱼:陆地C. 海鸥:天空:地面D. 山:河流:芦苇【考题解析】前两词为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后两词为对应关系。
此题答案为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例4】商场:售货员:经理A. 生猪:工厂:城市B. 教室:学生:老师C. 农民:阡陌:大路D. 野兽:旷野:地球【考题解析】特定环境联想到特定人员。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造句找关系;横纵反复对比,找到本质的关系。
一、造句找关系运用造句找关系,通常需要引入其他元素将其联系起来,从而发现其中的关系。
二、横看不行竖着看纵向对比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②感情色彩(褒义、贬义、积极、消极)③属性(某种类型、对象功能)④词义(近义词或反义词)⑤词的构成(主谓、偏正、动宾结构,或连绵词、复合词等)⑥其他特性三、反复对比来排除这类题目在对比时,特别要注意选项间的细微差别,以排除错误选项。
四、先内容后形式五、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
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三个思考策略:看词性造句子想逻辑一、看词性: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
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
二、遣词造句法:通过语感对题干给出的词项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在其他四个选项中,逻辑合理、语句通顺的选项即为答案。
实质上,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造句来得出词项之间的关系,它适用于所有类比推理题目,尤其对关系不典型的题目非常有效。
三、想逻辑应当根据对象间尽可能多的共有属性和选择较为本质的属性进行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四、当利用一种关系无法选出正确答案时,应立即转向其他关系。
五、推出的选项与题干的共有逻辑关系越多,则此选项正确的可能性越大。
六、当多个选项的逻辑关系都题干的逻辑关系相似时应从细节中找出唯一答案。
(是否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等)、题干的各项的词性、关系唯一性、抽象性或实物性、选项之间的前后顺序、词的具体指代、目的关系、因果关系等等。
七、类比推理中的逻辑关系第一步:确定是否同一类别第二步:如果是同一类别,思考集合概念的四种关系;第三步:如果非同一类别,进行语法分析;其次看逻辑,进行二级辨析。
第一节:内容关系一、并列关系:(一)同类关系:报纸应该和图书、杂志属于并列关系(二)同一关系:事件和日期的关系;国家、城市、省份、机构等与其全称、简称、史称或缩写的关系。
类比法解题

类比法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可通过联想找到一个与要解答的题目相类似的原型题,用原型题的解题方法使新问题获得解答。
这种思考方法叫做类比法。
常见的类比题型如下:钟表问题:可以与环形跑道赛跑问题类比进行思考。
钟表中的时针和分钟与赛跑中的运动员是对应的,分针对时针的追及与运动员追及中的行程问题相似。
还有的题目可类比成工程问题、平均数问题等等。
例1 某时,分针与时针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至少再过多少时间,两针重合?提示:如果把时针、分针的运动看作是甲乙两运动员在跑道上赛跑,把时针1小时所走的一格看作路程单位,那么可以把上题类比成追及问题:甲乙两人同向而行,甲在乙前面6千米,甲每小时走1千米,乙每小时走12千米。
如果甲乙两人同时出发,乙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甲?拓展一小明每天6点回家吃晚饭。
一天,她妈妈从6点钟开始等,一直等到时针与分针第二次成直角时小明才回家,问小明几点钟回家的?提示:这道题也可以类比成追及问题,看作是两针在钟面作匀速圆周运动并且同向而行的问题。
当分针位于时针后面15格或者前面15格时,两针都成直角。
从6点整同时出发,分针在时针后面5×6=30(格),可列式为:拓展二有一只手表,每小时慢4分,早上8点整时将时间对准,那么当这只表指向12点整的时刻,实际时间是几点几分?提示: 如果将标准时间看作甲个人的工作量,手表时间看作工人的工作量,手表时间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4分,即标准时间60分,手表时间走56分,可看成乙工人的工效是甲工人的5660,这样可把原题类比成工程问题:乙工人的工效是甲工人的5660,两人同时加工,当乙工人完成4份工作量时,甲工人完成多少工作量?拓展三某运输队为商店运输花瓶500箱,每箱6个花瓶。
已知每10个花瓶的运费为5.5元,损坏一个花瓶,要赔偿成本11.5元(这只花瓶的运费当然也就得不到了),结果运输队共得到1553.6元。
共损坏了多少只花瓶?提示:这样的问题可以类比为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
类比推理题实用解题方法

类比推理题实用解题方法:方法一、排除法题干是两个词或三个词相对,需要先确定题干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确定的关系选择答案。
如果关系明确,可以直接排除其他答案,选出正确答案。
但是如果关系不是单一关系,比较模糊,我们就可以采取选项排除法,通过判断选项中哪组词关系与题干关系是不相近,甚至是相悖、相反的来进行排除,从而选出最优答案。
例题1:树根:根雕A.陶土:瓷器B.纸张:剪纸C.水泥:砚台D.竹子:竹排【解析】树根与根雕是原材料与成品的关系,可以排除掉C项。
再比对选项与题干关系的匹配度,陶土需要加工烧制成为瓷器,纸张经过裁剪成为剪纸艺术品,竹子捆绑成为竹排。
题干树根经过雕刻成为根雕艺术品。
原材料发生的是形状上的改变,因此可排除A、D,选出最合适的答案B。
方法二、代入法代入法主要适用于题干类型是填空式的题目中,因为题干是缺少对应关系的,确定不了关系,需要把选项依次代入题干,找对当关系选择正确答案。
例题2:寡对于相当于利对于A.孤弊B.少害C. 众钝D.多益【解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我们找不到对当关系。
把选项代入题干,A项寡与孤是相近的,而利与弊是相反的,不对当,排除。
B项同样,寡与少,利与害也不对当。
代入C项,寡与众是相对的,利与钝也是相对的,关系对当一样。
D项,寡与多是相对的,利与益是相近的。
通过代入,我们可以得出C是正确答案。
因此,填空式的题目需要用代入法将选项一一代入题干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优选项。
方法三、造句法造句法是一些考生自己做题时比较喜欢用的一种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有其合理之处也有不科学的地方,因为不同的人会用相同的词造出不一样的句子,主观性比较强。
但是如何让它能更科学地帮助选择答案呢?那就要学会用词造句,造的句子要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固定关系,这样才能帮助我们选择答案。
因此我们可以用正造和反造的原则,确定两者之间关系。
它非常适合应用于两词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的情况下。
例题3:抽样调查:抽样原则A.调查问卷:征求意见B.人物访谈:访谈内容C.数学模型:建模软件D.设备操作:操作规程【解析】我们可以通过造句子“抽样调查按照抽样原则进行,抽样原则是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准则”,适合这个句式的是D项:“设备操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程是设备操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来直接选出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用类比的方法解题一、类比意义与含义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推理归纳推理——特殊到一般推理类比推理——特殊到特殊推理所谓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把信息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类比的实质就是信息从模型向原型的转移,其步骤可由下列框图表示:类比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将生疏的问题和熟知的问题进行比较,对生疏的问题作出猜想,并由此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或结论。
数学家乔治·皮利亚相关名言:——“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 “在你找到第一个蘑菇时,千万不要停下来,往前再走,继续观察,就会发现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类比—— “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作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取之不竭的源泉”。
———“如果把类比猜想的结论的似真性当作肯定性,那将是愚蠢的。
但是,忽视这种似真的猜想更为愚蠢。
”名人名言(Kepler ):“我珍惜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在几何中它应该是最不容忽视的 。
”二、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类比1、如何进行类比为了对二者进行类比,可以在它们的基本元素之间建立如下的类比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这些类比关系又不是唯一的)2、类比构造命题(1)平面上定理——直线平行的传递性: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在空间中成立。
(2)平面上定理——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在空间中成立。
(3)平面图形的研究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立体图形是建立在三维空间即空间直角坐标系上研究的。
(4)平面上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叫平面角;空间里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
而二面角的度数计算需转化为平面角来完成。
(5)平面上定理——平面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确定一个圆,这是圆的确定性定理;在空间中,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四点可确定一个球,这是球的确定性定理。
~(6)平面上定理——平面中,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空间中,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3、类比拓展结论(1)平面中,周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圆,则有S三角形< S正方体< S圆空间中,表面积相等的正四面体、正方体、球,则有V正四面体< V正方体< V球(2)平面中,面积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圆,则C三角形> C正方体>C圆空间中,体积相等的正四面体、正方体、球,则S正四面体> S正方体> S球。
(3)平面中的勾股定理也可推广到空间:(4)平面中,等边ΔABC 内任一点到各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等边ΔABC 的高);等腰ΔABC 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一腰上的高)。
空间中,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各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正四面体的高);正三棱锥底面上任一点到各侧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一侧面上的高)。
(5)圆的周长公式:C=2πr ;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 2;圆的面积公式:S=πr 2 ;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 (6)平面中: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该点为内切圆的圆心。
空间中:四面体的六个二面角平分面交于一点,且该点为内切球的球心。
"4、类比推理论证例1求证: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平面问题:求证: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
证明方法:面积分割。
类比猜想,所给立体几何问题是否也可以通过分割方法,利用体积的关系来证明 例2.如图1,若从点O 所作的两条射线OM 、ON 上分别有点M 1、M 2与点N 1、N 2,则三角形△OM 1N 1与△OM 2N 2的面积之比2211N M N OM S S ∆∆=2121ONON OM OM ⋅。
如图2,若从点O 所作的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三条射线OP 、OQ 和OR 上,分别有点P 1、P 2,点Q 1、Q 2和点R 1、R 2,则类似的结论为 。
解析:本题是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类比,两三棱锥O -P 1Q 1R 1与O -P 2P 2R 2的体积之比212121222111OR OR OQ OQ OP OP V V R Q P O R Q P O ⋅⋅=-- 证明思路也可以类比而来。
如右图所示,连结P 1Q 1,Q 1R 1,R 1P 1,P 2Q 2,Q 2R 2, )R 2P 2,过R 1,R 2分别作平面OQP 的垂线,垂足为H 1,H 2,由O 、R 1、R 2三点共线知,O 、H 1、H 2三点也共线,又∵R 1H 1⊥面OPQ ,R 2H 2⊥面OPQ ,∴R 1H 1∥R 2H 2,∴△OR 1H 1∽△OR 2H 2,∴212211OR OR H R H R = 212121221122221111sin 21sin 21313122221111222111OR OR OQ OQ OP OP H R H R OQ P OQ OP OQ P OQ OP S S V V H R Q OP H R Q OP R Q P O R Q P O ⋅⋅=⋅∠⋅⋅∠⋅⋅==⋅∆⋅∆--, 故类比正确.例4 在四面体ABCD内部有一点O,使得直线AO、BO、CO、DO与四面体的面BCD、CDA、DAB、ABC分别交于A1、B1、C1、D1四点,且满足,求k 的所有可能的值.分析类比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于是命题可以从“△ABC内部有一点O,使得直线AO、BO、CO与三角形三边BC、CA、AB分别交于A1、B1、C1三点,且满足,求k的所有可能的值”的推理过程。
解:面积证法,即,,.∴,~于是得k的可能取值为2.在空间四面体中,可转化为体积关系来推理.在四面体ABCD中,有,,,,则体积关系有,于是得k的可能取值为3.点评运用类比进行思维时,首先要注意针对两类可作比较的研究对象;其次是两类研究对象附属的性质大体要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可由其中一类研究对象的性质进行推测.2.解析几何中的类比题一. 圆锥曲线的统一性】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这是因为它们有着统一性的定义: 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 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l (F 不在l 上)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当01e 时,它表示椭圆;当 1e 时,它表示双曲线;当 1e = 时,它表示抛物线。
由于它们有着共同的统一性定义,因此它们的性质有着许多类似之处,在研究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诸多问题。
(1)椭圆与双曲线类比例1 :(上海春招题)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 、N 是椭圆C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 、PN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PM k 、PN k 时,那么PM k 与PN k 之积是与点P 的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12222=-by a x 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分析: 类似的性质为:若M 、N 是双曲线12222=-by a x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 、PN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PM k 、PN k 时,那么PM k 与PN k 之积是与点P 的位置无关的定值。
证明:设点M 、P 的坐标为(n m ,)、(y x ,),则N (n m --,)。
:因为点M (n m ,)在已知双曲线上,所以22222b m ab n -=,同理22222b x ab y -=,则222222222222a b m x m x a b m x n y m x n y m x n y k k PNPM =--⋅=--=++⋅--=⋅(定值)。
评注:本题以椭圆、双曲线为载体,考查直线的斜率,椭圆、双曲线的概念与方程,考查数学运算能力及类比推理的能力。
(2)椭圆与抛物线类比例2:在椭圆22221x y a b+=中,F 是左焦点,l 是左准线,A 是右顶点,过F 任作直线与椭圆交与B 、C 两点,连接AB 、AC 与左准线l 分别交与P 、Q 两点,设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2y y ,求证:12y y ⋅为定值。
类比上述结论,在抛物线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给予证明。
分析:如图所示,以椭圆左焦点为极点,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极坐标方程为:¥2cos b a c ρθ=-⋅,设1(,)C ρθ,2(,)D ρπθ+,过C 作CD x ⊥轴,设准线与 x 轴交与E 点,则ACD ∆与APE ∆相似,所以PE AECD AD=,即:2111sin cos a a y c a c ρθρθ+=+-, 所以2111sin ()cos a a c y a c ρθρθ+=+-=222()sin cos cos cos a b a c a c ba c a c θθθθ+-⋅+--⋅=2sin cos b c c θθ-⋅。
同理可得222sin()sin cos()cos b b y c c c c πθθπθθ+==--⋅++⋅,所以224122sin sin cos cos b b b y y c c c c cθθθθ⋅=-⋅=--⋅+⋅。
类比椭圆与抛物线,我们可以发现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另外一个顶点即在无穷远处,等同于椭圆的右顶点A ,因此我们有以下结论:在抛物线22(0)y px p=中,F 为其焦点,l 为其准线,过F 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与A 、B 两点,分别过A 、B 向准线l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设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2y y ,则12y y ⋅为定值,定值为2p -,证明从略。
评注:本题中的类比是一个难点,只有牢牢把握住三类曲线的相似之处,才能解决此类问题,课本选修2-1(苏教版)第23页给出了三类曲线的形成模型,回归教材,深入的研究三类曲线的产生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同类曲线自身的类比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难得到“对于双曲线xy=k,k>0,上任意一点P ,若点P 在x 轴和y 轴上的射影分别为A 、B ,则PA PB ⋅必为定值 K ”;:类比于此,对于双曲线22221x y a b-=上任意一点P ,类似的命题是什么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鉴于x,y 轴是双曲线xy=k,k>0的两条渐近线,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对于双曲线22221x y ab-=上任意一点P ,若在两条渐近线by x a=±上的射影分别是A 、B ,则有PA PB ⋅必为定值。
这个定值是多少呢我们不妨先取P 为顶点时,可以得到定值为2222a b a b +,证明从略。
评注:本题的类比关键在于抓住两坐标轴对于双曲线xy=k,k>0而言实质上是其渐近线。
(4)三类曲线间的类比 例4:在抛物线22(0)y px p=中,F 为其焦点,l 为其准线,过F 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与A 、B 两点,以AB 为直径作圆C ,试判断圆C 与准线l 的位置关系。